第四十九章 迎賓大道

聽到相府家的門客首領稱呼自己爲大人,呂子伸手擦擦自家額頭上的汗。連聲表示自己不過就一普通商人而已,萬萬是不敢用大人一詞的。至於對面這位門客首領的身份是楚國的掛名將軍,想來應該不會錯的。

呂子躬身回禮,說道:“小人此次有幸能夠隨咱們相爺去往都城,沿途還望黃將軍多多照顧纔是。”

“好說!”

見呂掌櫃彬彬有禮,黃永滿意地點點頭。扶扶腰間對稱鑲嵌有數顆寶石的青銅劍劍鞘,大大咧咧地承諾道:“既然呂大掌櫃是咱家相爺的朋友,在楚國的人身安全問題完全不用擔心!”

在楚國的安全問題到底用不用擔心,呂子此時並不想多做糾纏。於是抱拳給黃永再施一禮,看着黃歇徵求下一步是走還是留。假如沒什麼事情還要在此耽誤,那麼還是出發吧。

“相爺!小人剛剛算過時辰,黃道吉日,正是出門的好時節呢!”

聽到這句玩笑話,原本鬱悶的黃歇使勁搓搓手。“好!今日就借呂兄弟的黃道吉日之言,咱們即刻出發!”

相府衛隊等的就是這句話,隨即按照往日的出行條例辦事。“楚國國相...太子太傅...左庶長大人...兼楚國兵馬大元帥...吳王出城...爾等速速回避!”

隨着口號一一聲聲傳來,旗幡招展的車隊正式離開相國府進入繁華的街道。假如前面的一大串名銜沒有聽清楚的話,但這個陣仗也能讓人知道這是誰出門。

沿街百姓得知自家的王要出城去,紛紛閃向左右兩側將街道中間位置讓出來。當衆人簡單車上果真站在春申君,齊聲唱諾問安跪倒在地給黃歇磕頭。

聽到沿街被喊得震天響的千歲口號,得意洋洋的黃歇站在車上揮手致意。什麼叫民心所向!?想來當前的這種場面就算是!什麼叫諸侯!?自然是可以享受封土建國待遇的那些人才能用的名字!

我黃歇雖然是堂堂的楚國丞相,卻也有屬於自己的封地。如果按照老傳統的級別去衡量,本相現在也是擁有自家封地的諸侯!而眼前的這些百姓,自然就是本相的子民了!

車隊出行之前,呂子的打算是跟在相府衛隊後面的。畢竟當前的身份不允許他進入到國相的車隊之中,卻架不住黃歇的一番盛情邀請。黃歇邀請他與自己同車,而且對此並沒有認爲其中有什麼不妥。

看到站在車上頻繁朝周圍打招呼的黃歇,呂子頓時明白春申君家的門客爲何會喜歡跟平原君家的門客攀比。敢情這位黃同學是個特別喜歡顯擺的人物,這上樑不正下樑歪的說辭還是有些出處的!

自武王建立周天下以後,封土建國將昔日的部族首領紛紛提升到諸侯的高度。而能夠成爲諸侯的前提,就是你必須要有自己的封地。不論方圓面積大小,哪怕只是一座城池屬於自家的財產都算是諸侯。

而這個所謂的諸侯,其實是要分開理解的。後人習慣將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的王稱爲諸侯,可能也是圖【諸侯】這個詞說的順嘴。

諸,是指很多個人。一個人對很多人說話時,可以用諸位、列位來提醒衆人把注意力集中過來。侯,是指侯爵官職。將兩個單獨的字和在一起,就可以理解其實是對當時的周天下得到封地的諸位侯爵的統稱。

封地是諸侯們的永久性私有財產,屬地的山山水水自然也在其名下。而生活在他們屬地上的人口,在當時也被劃歸諸侯們所有。

由此便知,春申君是有他驕傲的資本的。因爲淮北十幾個縣鄉之地都屬於他的封地,統稱吳地。而這些縣鄉的衆百姓便是他的子民,這在當時的年代還是可以被這麼理解的。

得意洋洋的黃歇一直嘚瑟到出城門,這才坐下來跟呂子說話。在他看來,領着昌盛記家的大掌櫃走走縣城內最繁華的街道還是必要的。

事實不僅如此,前面的衛隊甚至都不需提醒該怎麼走。按照昔日一套成熟的參觀路線肯定沒錯,道路兩側良好的綠化以及沿途可以看到縣城最漂亮的一角,顯然都是做足工夫的。

直至離開吳地,這條穿行各縣市區並且用心修繕出來的迎賓大道纔算是告一段落。其中肯定會存在些許不足之處,但綜合去看待問題,這才發現早已是瑕不掩疵。

如果用秦國的通天道與之相比,這條坐落在吳地的快速路絲毫不差。可要是論起道路的作用來,同樣寬敞的兩條路有着本質上的區別。

秦國的通天道設計並修築出來的目的,是提高道路運輸效率的戰備公路。而吳地的這條迎賓大道則不同,此時看來更多的只是爲某些人的形象工程服務。

從吳地趕往楚國都城其實是有另外一條路走的,而且距離更近並且更節省時間。黃歇偏偏要繞遠路走這條迎賓大道,目的就是想讓呂子看看他屬地的繁華景象。

什麼叫有本事沒本事?看看這條迎賓大道就可以知道吳地在本相的英明領導下治理得也是風生水起!

春申君動用國家儲備修建自己的形象工程,其戰略意義不大。假如都城那邊發生危險,其麾下的指揮機關仍然會選擇走那條近路而不會繞這條道。

在呂子看來,這條路並沒有存在的實際價值。除了工程質量以及沿途綠化可圈可點之外,再沒有一點可以讓他動心的地方。與秦國的通天道更不在一個級別上,也就導致坐在車上昏昏欲睡。

走在如此寬敞的大道上,是能讓人感覺神清氣爽的。黃歇並不犯困,看到路旁跪倒的一幫百姓。“賢弟啊!看看愚兄這個地方如何!?這是咱治下的百姓,雖然沒讀過幾天書照樣懂得遵循禮儀!這就是教化的力量,在別的地方是看不到的!”

正打算迷糊一陣的呂子頓時被興沖沖地的言語吵醒,擡頭看到路邊的百姓便知道扯淡又要開始了。不過就是一條可以並駕齊驅八部馬車的迎賓大道而已,放在這既不能安邦亦不能定國,甚至連戰略意義都不具備,有什麼值得炫耀的!?

第九十二章 相忘江湖第三章 如何推脫第九十四章 去繁從簡第一百六十一章 馬之忠義第六十八章 王孫子楚第一百二十七章 偃月牙陣第一百零三章 競價現場第一百二十二章 秘密存在第四十九章 擔水提漿第六十七章 超級貴賓第一百三十二章 冒煙突火第二章 借道魏國第一百五十二章 秦國軍戶第一百七十三章 黔陬縣城第一十四章 穿山越林第七十五章 二十時辰第一百零三章 祭拜英雄第六十章 水來土掩第一十二章 刺殺行動第四十七章 你的國家第五十三章 平底樓船第一百零七章 趙括書卷第一十一章 偶遇官軍第三十二章 清晨細雨第二十九章 絃斷誰聽第七十六章 舵主正解第三十八章 刀光箭影第一章 風雪小廟第六十三章 銳不可擋第七十一章 問鼎天下第二十五章 重裝上陣第三十八章 五彩祥雲第八十二章 姓氏圖騰第八十五章 山區建築第三十三章 糧草儲備第九十一章 兩個印記第一百零一章 誰的運氣第四十二章 虛者實之第一百六十三章 秦趙主帥第一十九章 火油竹筒第二十五章 追殺部隊第三十七章 營地失守第三十五章 隨隊軍醫第一百五十八章 三岔路口第四章 太陰心經第二十五章 重裝上陣第九十八章 浚恆貞兇第四十五章 一卯一釘第六十四章 回望歷史第八十八章 必備良藥第一十六章 尷尬局面第八十章 一支羽箭第四十章 籠中之鳥第二十一章 七星烏騅第四十四章 誥命夫人第二十六章 戰場禮物第七十九章 鹿死誰手第四十八章 相府衛隊第二十二章 探索區域第七十五章 積極備戰第一十四章 方寸之間第九十章 蒙武來訪第一百五十一章 趙軍會議第一百二十四章 視察前線第七十七章 軍令如山第一章 赳赳老秦第一百一十六章 君臣議事第七章 滯留韓國第四章 意料之外第二十四章 絕對防禦第三十七章 趙國所部第四章 太陰心經第八十九章 堅壁清野第七十二章 人事安排第七十七章 約法三章第三十八章 天兵天將第六十三章 銳不可擋第四十章 籠中之鳥第九十一章 國有諍臣第一十八章 雪中送炭第六十九章 三棱箭頭第一百二十三章 魚鱗之陣第一百五十九章 此心光明第七十一章 情報部門第一十八章 氣貫長虹第四十六章 格物致知第五十章 自投羅網第五十八章 男兒有淚第五章 邯鄲密報第三十九章 清茶一杯第六十五章 國家碩鼠第二章 鑄劍之旅第一百一十八章 輔政大臣第二十五章 重裝上陣第八十三章 九穗稻穀第七十九章 問心無愧第一百四十五章 檢閱秦軍第一百零七章 趙括書卷第六十一章 將軍大令第四十二章 騎虎之勢
第九十二章 相忘江湖第三章 如何推脫第九十四章 去繁從簡第一百六十一章 馬之忠義第六十八章 王孫子楚第一百二十七章 偃月牙陣第一百零三章 競價現場第一百二十二章 秘密存在第四十九章 擔水提漿第六十七章 超級貴賓第一百三十二章 冒煙突火第二章 借道魏國第一百五十二章 秦國軍戶第一百七十三章 黔陬縣城第一十四章 穿山越林第七十五章 二十時辰第一百零三章 祭拜英雄第六十章 水來土掩第一十二章 刺殺行動第四十七章 你的國家第五十三章 平底樓船第一百零七章 趙括書卷第一十一章 偶遇官軍第三十二章 清晨細雨第二十九章 絃斷誰聽第七十六章 舵主正解第三十八章 刀光箭影第一章 風雪小廟第六十三章 銳不可擋第七十一章 問鼎天下第二十五章 重裝上陣第三十八章 五彩祥雲第八十二章 姓氏圖騰第八十五章 山區建築第三十三章 糧草儲備第九十一章 兩個印記第一百零一章 誰的運氣第四十二章 虛者實之第一百六十三章 秦趙主帥第一十九章 火油竹筒第二十五章 追殺部隊第三十七章 營地失守第三十五章 隨隊軍醫第一百五十八章 三岔路口第四章 太陰心經第二十五章 重裝上陣第九十八章 浚恆貞兇第四十五章 一卯一釘第六十四章 回望歷史第八十八章 必備良藥第一十六章 尷尬局面第八十章 一支羽箭第四十章 籠中之鳥第二十一章 七星烏騅第四十四章 誥命夫人第二十六章 戰場禮物第七十九章 鹿死誰手第四十八章 相府衛隊第二十二章 探索區域第七十五章 積極備戰第一十四章 方寸之間第九十章 蒙武來訪第一百五十一章 趙軍會議第一百二十四章 視察前線第七十七章 軍令如山第一章 赳赳老秦第一百一十六章 君臣議事第七章 滯留韓國第四章 意料之外第二十四章 絕對防禦第三十七章 趙國所部第四章 太陰心經第八十九章 堅壁清野第七十二章 人事安排第七十七章 約法三章第三十八章 天兵天將第六十三章 銳不可擋第四十章 籠中之鳥第九十一章 國有諍臣第一十八章 雪中送炭第六十九章 三棱箭頭第一百二十三章 魚鱗之陣第一百五十九章 此心光明第七十一章 情報部門第一十八章 氣貫長虹第四十六章 格物致知第五十章 自投羅網第五十八章 男兒有淚第五章 邯鄲密報第三十九章 清茶一杯第六十五章 國家碩鼠第二章 鑄劍之旅第一百一十八章 輔政大臣第二十五章 重裝上陣第八十三章 九穗稻穀第七十九章 問心無愧第一百四十五章 檢閱秦軍第一百零七章 趙括書卷第六十一章 將軍大令第四十二章 騎虎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