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戰前知會

可能是因爲前期的那個傳說的原因,平原君趙勝同意信陵君魏無忌隨大軍進發卻只給了魏無忌一個沒有實權的虛職。此時見這位又想領着趙軍兵卒去自殺,頓時又想起出徵前幾位將軍的表態。

說來道去總結成一句話,那就是絕不跟着魏國無忌玩兒!再說手下這點兵馬可是咱們趙國好歹湊起來的,再玩下去可就沒人守國境線了!

不過現在想起那段往事,不由地讓趙勝更覺奇怪。按理說早就在各諸侯國傳得沸沸揚揚的一件事情,憑他秦國如何就沒人聽說呢!?嗯!也許是當局者的原因吧!

趙勝給自己找到個合理的介紹,回頭看看天空中刺眼的太陽。“天色不早!咱們還是回營修整一下吧!若是這夥兒秦軍還賴在這不走,待明日一早,攻取西壁壘!全殲他們!一個不留!”

作爲那次魏國軍隊攻擊野王城一戰,在前文中曾提及過。實事求是地說事兒,留給後人去演義評說吧。假如當時按照魏無忌的攻擊路子,魏軍完全可以拿下這座防守空虛的秦軍糧倉。而且作爲當事人,身先士卒的魏無忌曾甘冒箭矢率軍一度攻破秦軍防線併成功佔領野王城的東城牆。

若不是當時替李牧鳴不平而潛入野王城搗亂的姬喜臨時反水投誠,再加上呂子合理有效的指揮給力,秦軍的糧草儲備重地就有可能會歸魏軍所有。

果真到那時,失去糧草儲備的秦軍還能不能堅持到現在都兩說。由此可見,這世上的許多傳言是不足以取信的。可是!明明睿智的人們總喜歡去相信傳言,而不會去探究傳言發生時隱於背後的那些事實。

深受其害的魏無忌也逃不脫這個大魔咒,因爲歷史都是由勝利者去撰寫的。假如當時是魏軍成功攻取野王城,那麼他的形象就會無比地絢麗奪目起來並會提前成爲戰國末期一顆耀眼的將星。

這也許就是所謂的人世間的無奈吧!傳言如同寄生並纏繞在歷史之樹上的一根藤蔓,自始至終都伴隨着人類發展史共同成長直到永遠。

對傳言毫不知情的魏無忌擡頭看看未時的太陽,心恨不已卻也無可奈何。畢竟人家趙勝纔是這支大軍的指揮官,而自己只是一個小小的幕僚!

不過他有自己的打算,不讓動用趙軍就不動好了,咱手底下不是還有門客嘛!趙軍聽你的,門客可是聽我的!既然你打算明天攻城,正好借晚上辦事!果真能趁夜拔了這個楔子,也好顯顯本公子的手段!

想出主意的魏無忌便不再與趙勝計較,滿面春風得意跟着下山。爲了避免引起趙軍統帥的懷疑,他甚至還提出晚上想小酌幾杯的想法。這人若是感覺身體乏,喝點小酒立解!

經過剛纔在山頂觀察到秦軍實力的趙勝當即表示此事可以爲之,隨即命令軍卒通知炊事班頭晚上多加上倆菜。既然是要喝酒,菜餚方面總要辦得敞敞亮亮的纔是。

見趙勝咬着牙老半天才說出加兩個菜,暗覺好笑的魏無忌也就不再多說什麼。心裡卻沒閒着,暗想少吃幾個菜,你趙國難道就可以富強了!?要是這樣都能行,那麼咱們乾脆連酒都不喝了就是!

如果說沒有釋放出斥候偵察的秦軍開始還不清楚趙軍已經原地修整的話,那麼隨着從山頂隨風飄來的飯香就已經說明一切問題。裡面還摻雜着肉香,是那種熟牛肉的味道。

參加上黨戰役的秦軍方面並不比同樣缺糧的趙軍好多少,爲此戰而節衣縮食的秦國國內的日子也不好過。深知此事的全體官兵身體力行,從不對伙食供應提出要求。

作爲駐紮在丹水河附近的呂子軍而言,他們甚至還勻出一部分軍糧託運糧隊送往前線。用老將軍們的講,那就是前線更需要這些糧食!

至於自己的口糧問題,好在距離丹水河不遠。於是隔三差五就分出人馬去河裡捕魚以補充缺失的口糧,每次收穫還是頗豐的。相比之下,呂子軍的伙食甚至比前線的還要好。

因爲打仗,當地的百姓早就拖家帶口逃離這片戰區,村子裡連個雞毛都剩下。不但如此,四下週圍連個飛禽走獸都難得一見,想去買點肉或者打點肉食打打牙祭都找不到地方。

此時彷彿是久別重逢的牛肉香味隨風一陣陣飄來,讓聞到的人們當場是滿口生津。就算使勁嚥唾沫,仍然止不住地流口水。

不過這些都顯得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原本以爲馬上就要開戰而忙碌的人們可以把還沒完成的工作幹完。因爲只要提前把能想到的全都補充上,那麼就可以多堅持上一會兒。如果因爲沒有想到而導致衆人沒有堅持到秦軍主力趕到,那麼所有的一切就都白忙了!

這些都是擁有優良傳統的秦軍兵卒們自發的,而不是誰的命令。從開始佈置到此時此刻爲止,呂子說的最多的話是讓大夥兒要注意休息而不是催促誰趕緊完成工作。

正規作戰就有正規作戰的道,拉開架勢排兵佈陣比試才叫真本事。堅定的衛道者趙勝按照以往的規矩,在吃飯前命人將一封書信射進西壁壘。

書信內容無它,警告城中的秦軍已經過界,速速撤離出去可既往不咎,並且嚴重表示此地此城乃是我趙國固有領土!假如不聽良言相勸,明日巳時之前還沒有撤離西壁壘,隨後必被我威武之師碾爲扉粉!

看完內容的呂子笑着搖搖頭,把書信傳給諸將看看。若是能走早就走了!還用得着再費這事!?等幾位將軍看完,這才問道:“咱們該如何回覆他?”

此時就數李信的父親李立的資格最老,這話自然就該他表態。幾位將軍同時看看李立,然後一起安靜地等着聽李老將軍是什麼意見。

當仁不讓的李立隨即表示,沒必要再跟趙軍客氣。自打秦趙兩軍在上黨刀兵相見,昔日的那團和氣早已蕩然無存。索性給趙勝回個決戰書好了!就告訴趙勝,上黨乃我秦國不可分割的固有領土!

呂子認真聽完,又徵求另幾位將軍的意見。確認都願意支持李立將軍的說法後,當即修好一封措辭嚴厲的書信。

第一十二章 滴水成珠第二十九章 將遇良才第八十四章 僥倖心理第一十五章 卻話雨夜第一百零二章 峰迴路轉第三十四章 三日之限第九十七章 自有天意第一百一十三章 鐵馬金戈第八十章 五千精銳第五十二章 袖裡乾坤第一十七章 齊家之意第八十章 劫牢反獄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月十五第四十三章 爲民請命第一百二十章 巡視途中第一十三章 夜行衣靠第一百一十二章 護駕之責第八章 大帥回城第一百章 世外高人第三十二章 田間地頭第四十八章 相府衛隊第四十四章 白日做夢第四十一章 難民來襲第七十章 嫣然一笑第九十四章 去繁從簡第九十三章 趙府令牌第八十五章 再次倒戈第五十三章 準備突圍第一百三十二章 冒煙突火第三十章 弱水三千第二十五章 原地休息第九十九章 夜越趙營第二十二章 想聽真話第七十五章 秦國海軍第七十九章 只爲特招第十章 泅渡行動第一百三十九章 陶土背甲第四十一章 國之根本第四十四章 只爲存在第八十八章 單兵對決第七十六章 選秀計劃第八十三章 九穗稻穀第五十九章 秦王有恙第一十一章 冰河之水第五十三章 其人之道第五十四章 囚籠計劃第一十一章 冰河之水第六十五章 國家碩鼠第十章 覲見齊王第五十七章 水落石出第三十三章 糧草儲備第三十八章 尺有所長第八十一章 固守待援第十章 血色雲彩第八章 大帥回城第一百三十三章 窮追不捨第四十六章 將軍佩劍第一百五十四章 山區迷霧第四十八章 愁人說愁第四十三章 秦楚關係第二十二章 探索區域第一百一十五章 策馬揚鞭第四十一章 如何回覆第五十七章 勝利之路第二十七章 絕對信任第四十四章 咽喉要道第七十六章 治軍有道第四十一章 興師問罪第六十七章 超級貴賓第七十七章 約法三章第四十二章 冊封官職第八章 特種雛形第四十八章 酒乃藥引第六十二章 家有小兒第八十三章 趙齊楚魏第五十四章 楚國丞相第一百一十六章 君臣議事第五十四章 舉重若輕第一十九章 偵察報告第九章 探訪牢城第五十七章 勝利之路第一百三十五章 世外桃源第八章 特種雛形第三十六章 一力承當第八十章 劫牢反獄第三十九章 寸有所短第一百二十章 秦軍箭陣第一百五十九章 此心光明第六十五章 國家碩鼠第九十四章 試探主將第二十二章 停火協議第五十九章 爲了秦國第八十八章 三個切記第六十一章 勘察現場第四十五章 顧此失彼第五十六章 撥雲見日第九十七章 心理準備第一百六十一章 馬之忠義第四十章 疇騎精銳第七十六章 殺敵冒功
第一十二章 滴水成珠第二十九章 將遇良才第八十四章 僥倖心理第一十五章 卻話雨夜第一百零二章 峰迴路轉第三十四章 三日之限第九十七章 自有天意第一百一十三章 鐵馬金戈第八十章 五千精銳第五十二章 袖裡乾坤第一十七章 齊家之意第八十章 劫牢反獄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月十五第四十三章 爲民請命第一百二十章 巡視途中第一十三章 夜行衣靠第一百一十二章 護駕之責第八章 大帥回城第一百章 世外高人第三十二章 田間地頭第四十八章 相府衛隊第四十四章 白日做夢第四十一章 難民來襲第七十章 嫣然一笑第九十四章 去繁從簡第九十三章 趙府令牌第八十五章 再次倒戈第五十三章 準備突圍第一百三十二章 冒煙突火第三十章 弱水三千第二十五章 原地休息第九十九章 夜越趙營第二十二章 想聽真話第七十五章 秦國海軍第七十九章 只爲特招第十章 泅渡行動第一百三十九章 陶土背甲第四十一章 國之根本第四十四章 只爲存在第八十八章 單兵對決第七十六章 選秀計劃第八十三章 九穗稻穀第五十九章 秦王有恙第一十一章 冰河之水第五十三章 其人之道第五十四章 囚籠計劃第一十一章 冰河之水第六十五章 國家碩鼠第十章 覲見齊王第五十七章 水落石出第三十三章 糧草儲備第三十八章 尺有所長第八十一章 固守待援第十章 血色雲彩第八章 大帥回城第一百三十三章 窮追不捨第四十六章 將軍佩劍第一百五十四章 山區迷霧第四十八章 愁人說愁第四十三章 秦楚關係第二十二章 探索區域第一百一十五章 策馬揚鞭第四十一章 如何回覆第五十七章 勝利之路第二十七章 絕對信任第四十四章 咽喉要道第七十六章 治軍有道第四十一章 興師問罪第六十七章 超級貴賓第七十七章 約法三章第四十二章 冊封官職第八章 特種雛形第四十八章 酒乃藥引第六十二章 家有小兒第八十三章 趙齊楚魏第五十四章 楚國丞相第一百一十六章 君臣議事第五十四章 舉重若輕第一十九章 偵察報告第九章 探訪牢城第五十七章 勝利之路第一百三十五章 世外桃源第八章 特種雛形第三十六章 一力承當第八十章 劫牢反獄第三十九章 寸有所短第一百二十章 秦軍箭陣第一百五十九章 此心光明第六十五章 國家碩鼠第九十四章 試探主將第二十二章 停火協議第五十九章 爲了秦國第八十八章 三個切記第六十一章 勘察現場第四十五章 顧此失彼第五十六章 撥雲見日第九十七章 心理準備第一百六十一章 馬之忠義第四十章 疇騎精銳第七十六章 殺敵冒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