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難脫五行

沈煉說完這句話後,待衆人心中回味,過了片刻,忽然眼皮一動,向底下景清童子道:“童兒你去山門外,接一個人進來。”

景清從下頭稽首,然後問道:“教尊讓我接的人是什麼模樣?”

沈煉淡淡一笑,伸手往空中一指,便是一片清泓,起初波光粼粼,裡面人影模糊,然後隨之光滑如鏡,人物俱都清晰起來。

衆人瞧得,這正是山門外的景象。心裡暗道教尊施展這等神通時,無須媒介,憑空結出靈引,輕描淡寫,不沾煙火,就算尚未證得長生,怕也相差彷彿了。

至於爲何他們認爲沈煉尚未證得長生之道,因爲斬破虛妄,練成元神,成爲長生真人,動靜極大,瞞不住人。

他們已經知曉一年前沈煉不曾離開山中,而在門內某處禁地修行,此前門中沒有成就長生真人時會出現的動靜。

這等思緒,於在座諸修心中都如電閃,一掠過去,不值一提。他們都往那潑清泓看去,山門之下,有個中年男子,衣衫襤褸,滿身風塵,正在問心路外。

即使隔着天視地聽的法術,衆人也看得出這是個地地道道的凡人。

對於諸修而言,沒有竅動,凝結法力,俱可算作凡人,所以也沒差。倒是這中年男人眉目風霜雖重,卻有一種經歷世事的滄桑。

那雙眼睛,顯是洗盡鉛華,有些返璞歸真的樣子了,卻也能算個修道種子。

這也足以證明沈煉這隨手施展的術法,究竟何等厲害,能讓他們看出這麼多來。

景清童子看得真切,便領命而去。

沈煉吩咐了景清出去後,就開始繼續講道。

他近來已然逐漸將一身所學融會貫通,尤其是開始領悟五行大道後,只覺此道淵深,無有窮盡,可是天地間任何事物,彷彿都能被歸納在五行當中。

他還是走上了和紫玲不同的道路,沒有去參悟那陰陽之變,而是着重上了五行生剋。

只是五行大道的修行,很不簡單,他能施展五行精氣出來,演化許多神通,可是體內丹氣也化爲五行,催動起來,似攜泰山之重,難以做到如臂指使。

就算他如今修行離斬破虛妄只剩下一層窗戶紙,也很難催動最本源的丹氣了。

他仍舊能將雄渾丹氣轉化五行精氣或者太虛八氣,用以施展千般法術,參悟無窮妙道,因爲五行大道的淵深莫測,更讓他施展這些神通時遠勝從前。現如今讓他再次對上衍虛,就算難言必勝,至少也不會狼狽。

至於斬破虛妄對他而言其實只是水到渠成的事,但這還需要一個契機。

沈煉並不刻意強求,順其自然。

他博覽太微閣羣書,識見又很高遠,故而講道也側重在青玄的道法上。青玄一百零八法,皆是道家功法,精微奧妙,究其根本,不在於威力,而在於求道求長生。

只是前人留法,後來每有驚才絕豔的弟子於其中推陳出新,讓每一門道訣都在悠長歲月中,不斷補充,不斷完善。

故而一門道訣傳承越久,修習的弟子越多,自然會更加玄妙。

所以青玄一百零八法雖然分爲天罡三十六法和地煞七十二法,實際上哪些道訣在天罡法,哪些道訣在地煞法,並非一成不變。

如陳劍眉修行的正是地煞七十二法中的《無形劍訣》,可他絕世之才,連元清祖師的劍意都只當參照,得法而棄法,將來如能成爲長生真人,這門無形劍訣必然會被他推演至天罡法的層次,將原來某一門屬於天罡法的道訣擠下去。

故而天罡法和地煞法雖然在威力和對大道的感悟上,有一些差距,可是道訣並非越厲害就越好,正如《太虛神策》雖然爲世間頂尖,但修行難度極大,更需要機緣方可成功,證道艱難,自然不適合大部分人。

而且每一門道訣,如果傳人越多,流傳越久,不斷完善,但是後輩弟子修行的難度也會加大,因爲每個人的經歷、悟性、體質都有所不同,前人經驗,在一開始能提供不少幫助,在後來就可能陷入佛門所言的知見障當中,於還丹入道時大有阻礙。

當然這並不是說前輩師長的經驗就不可取,只是要能有所選擇,這就極考驗道性了。

在別家別派當中,大都也只能等弟子自己闖過這一關,畢竟其他大部分仙宗弟子的師長,自己對修行的道訣,也難以領略透徹,說出來的經驗,還未必能及上前輩留下的記載。

沈煉也沒有那麼大本事將一百零八法全都領略透徹,但他講道另闢奇徑。

因爲世間萬物,皆難逃五行,所以他講起諸般道訣、道法來,也分出五行來。五行是將宇宙萬物分爲五種性質,而非是簡單的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

故而每一種道法、道訣中,沈煉都可以講出其中蘊藏的五行之道,由此闡發,不說具體。讓一衆長老和弟子心中別開天地,由此對自己修行的道法,生出不一樣的理解,提升對修行的認知。

當然沈煉不可能講一次道,就能讓某些人頓悟,立地成丹。因爲任何一個修行者的頓悟,實際上都源於過去許多年來的積累。

最後因爲一個契機,底蘊爆發,方纔突飛猛進。

修行是沒有捷徑可走的,如果有捷徑,那一定更加險峻。

他講法正到妙處,天邊螣蛇載着一個人從雲煙中穿行過來。正是山門外的中年人,也是當初在穀神廟當廟祝的戚三光,說起來他還是戚三問的血脈後人,同青玄緣分不淺。

戚三光隨景清落在太乙峰頭,但見得此處煙霞散彩,日月搖光。但卻沒什麼仙宮金闕,瓊樓玉宇。

他認得沈煉,此時正跌坐雲中一朵青蓮上,口吐玄音。雖然一個字都聽不懂,戚三光也不敢造次。他跋涉千山萬水,飄流過海,來到此地,只爲長生而來。

多長時間,無數的苦頭都吃了,也不差這一時半會,因此靜靜坐下,聆聽玄音。

————

ps這一章補昨日欠更。

(。)

第16章 桃核第186章 終見陸九淵第200章 定空珠第100章 先果後因第31章 庇護第167章 高處不勝寒第35章 玄瞳妖王第13章 至此入仙流第35章 山中無歲月第146章 雨過青山搓老泥第105章 滅日箭第13章 至此入仙流第178章 一氣根源劍經第233章 虎魔第139章 亂起第185章 有情心,無情法第104章 蓮刀第3章 小洞天第237章 靈山第123章 福緣深厚第80章 梧桐第184章 山河社稷圖第174章 魁漓大王第90章 本是自在人第49章 明還日月,暗還虛空第49章 明還日月,暗還虛空第148章 師祖第19章 慾望似海,難以伏波第118章 三寶第210章 神劍的呼吸第186章 天河劍種第57章 尋常一樣窗前月第42章 天子之劍第91章 倀鬼第58章 乾坤摩羅第84章 素霓第188章 不及君好第83章 石道人第113章 干涉過去第56章 電母第2章 天變第179章 太一第12章 滅神第81章 不脫五行第7章 巫第194章 逆天改命第166章 自然之道第87章 先天殺劍的法意第169章 萬籟悠悠第22章 雁蝶爲雙翼第65章 等一個人來第146章 雨過青山搓老泥第24章 誰道靈臺有二心第146章 衆議第6章 涅槃殿第118章 飄流四海不停蹤第216章 納塞爾,拯救我們吧第103章 沒有救世主第6章 涅槃殿第71章 真武來意第197章 太昊第60章 一劍吞日月卷末感言兼求月票第177章 沈煉之意第195章 萬星飛仙術第3章 緣由第60章 一劍吞日月第231章 法天象地第34章 一張弓,一個鈴鐺,一座金橋第213章 優曇鉢樹第125章 道茫茫而無知乎第146章 雨過青山搓老泥第211章 強留第123章 福緣深厚第2章 人生只如初見第18章 來客第26章 大羅法會第100章 先果後因第4章 我比天上的星辰還要偉大一點第48章 靈魔之分第135章 誰都動不了第244章 玉鼎第152章 因陀羅第11章 問道之難第87章 戰第57章 難在自性第144章 等你一萬年第114章 難脫五行第54章 其質無塵第24章 忽聞海外有仙山第175章 謀劃第176章 雷元功第102章 別去回第134章 變故第87章 金蟬子第207章 威壓第44章 不同桃李混芳塵第119章 太微閣上的‘太微’第49章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第228章 宿命
第16章 桃核第186章 終見陸九淵第200章 定空珠第100章 先果後因第31章 庇護第167章 高處不勝寒第35章 玄瞳妖王第13章 至此入仙流第35章 山中無歲月第146章 雨過青山搓老泥第105章 滅日箭第13章 至此入仙流第178章 一氣根源劍經第233章 虎魔第139章 亂起第185章 有情心,無情法第104章 蓮刀第3章 小洞天第237章 靈山第123章 福緣深厚第80章 梧桐第184章 山河社稷圖第174章 魁漓大王第90章 本是自在人第49章 明還日月,暗還虛空第49章 明還日月,暗還虛空第148章 師祖第19章 慾望似海,難以伏波第118章 三寶第210章 神劍的呼吸第186章 天河劍種第57章 尋常一樣窗前月第42章 天子之劍第91章 倀鬼第58章 乾坤摩羅第84章 素霓第188章 不及君好第83章 石道人第113章 干涉過去第56章 電母第2章 天變第179章 太一第12章 滅神第81章 不脫五行第7章 巫第194章 逆天改命第166章 自然之道第87章 先天殺劍的法意第169章 萬籟悠悠第22章 雁蝶爲雙翼第65章 等一個人來第146章 雨過青山搓老泥第24章 誰道靈臺有二心第146章 衆議第6章 涅槃殿第118章 飄流四海不停蹤第216章 納塞爾,拯救我們吧第103章 沒有救世主第6章 涅槃殿第71章 真武來意第197章 太昊第60章 一劍吞日月卷末感言兼求月票第177章 沈煉之意第195章 萬星飛仙術第3章 緣由第60章 一劍吞日月第231章 法天象地第34章 一張弓,一個鈴鐺,一座金橋第213章 優曇鉢樹第125章 道茫茫而無知乎第146章 雨過青山搓老泥第211章 強留第123章 福緣深厚第2章 人生只如初見第18章 來客第26章 大羅法會第100章 先果後因第4章 我比天上的星辰還要偉大一點第48章 靈魔之分第135章 誰都動不了第244章 玉鼎第152章 因陀羅第11章 問道之難第87章 戰第57章 難在自性第144章 等你一萬年第114章 難脫五行第54章 其質無塵第24章 忽聞海外有仙山第175章 謀劃第176章 雷元功第102章 別去回第134章 變故第87章 金蟬子第207章 威壓第44章 不同桃李混芳塵第119章 太微閣上的‘太微’第49章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第228章 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