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孔學

羅澤南顫巍巍地摸進曾國藩的簽押房,看到曾國藩正坐在如豆孤燈前一個人發愣,昏暗的燈光映着他日漸蒼老的面容,顯出幾絲晚年的殘景來,曾幾何時,意氣風發的滿清大員已經淪落到如此頹廢的地步。

“大帥,你看誰來看你了?”

曾國藩緩緩地回過頭來,目光昏黃而又呆滯,他看到了同樣蒼老不堪的羅澤南,死魚一樣的眼珠忽然動了一下,有氣無力地說道:“澤南啊,你怎麼來了?軍糧籌集到了嗎?”

羅澤南嘆息了一聲,黯然搖頭。

曾國藩目露落寞之色,長長地嘆息了一聲。

緊跟在羅澤南身後的人影終於失聲痛哭起來,急步走到曾國藩跟前,嚎淘:“大哥,小弟可算見到你了,嗚嗚……”

曾國藩的眸子忽然亮了起來,乾枯的雙手用力拉着那人影的雙手,使勁地說道:“滿弟,你怎麼……你怎麼……”

說着,曾國藩的臉色突然就沉了下來,猛地甩開了來人的手,長身而起,走到距離來人遠遠之處,厲聲道:“如今你已經是叛變投敵之降將,還有何臉面回來見我?從今天起,我曾家也再沒有你這樣的不孝子孫,你給我滾吧,滾!”

來人不是別人,正是曾國藩的滿弟曾國葆,後又改名曾貞幹,剛剛被秦漢任命爲護國軍第九師的師長,這一次是乘着率師前往廣東的半途,折道前來定南探望曾國藩的。這次探訪也是獲得了秦漢的允許的。

看到曾國藩聲色俱厲的模樣,曾貞幹忍不住心中大慟,他知道曾國藩這樣做是爲了保護他!否則,以他投降護國軍一事,一旦被湘軍舊部知悉,衆怒難犯之下,必然難逃一死!而曾國藩這樣一發怒,將之逐出曾氏家門,湘軍舊部倒反而不能說什麼了。

“大哥!”曾貞幹悲呼一聲,托地跪在地上,已然泣不成聲,“小弟此來,是向你傳述爹爹臨終前的遺言的……”

曾國藩劇然一震,臉色頃刻煞白,只覺兩眼一黑差點昏死過去,還是旁邊的羅澤南眼疾手快,趕緊扶着曾國藩坐了下來。

曾國藩好半天才緩過氣來,目光呆呆地盯着曾貞幹,嘶聲道:“爹爹他……是幾時歿的?”

曾貞幹止住悲聲,答道:“九江易幟之後,小弟便護着爹爹返回湘鄉老家,誰曾想回家之後,爹爹日夜思念大哥,每日以淚洗面,才三日就……就見背了。”

曾國藩張嘴吐出一口污血,又是捶胸嚎淘一番,最後纔在羅澤南和曾貞乾的勸阻下止住悲聲。

羅澤南識趣,知道曾家兄弟久別重逢,眼下兄弟倆又身處敵對陣營,必然有許多話要說,便退了出去,還吩咐親兵把守四周,不許閒雜人等靠近。

“滿弟,老家可好?”

曾貞幹道:“老房子還好,曾四爹一直就照料着,不過家裡的一千多畝水田已經被政府給強行收購了,只按人頭留下了每人兩畝水田,四畝旱地。”

曾國藩神色一緩,嘆道:“看來,護國軍倒也沒有像發逆那般胡作非爲啊。”

曾貞幹臉上露出凝重之色,肅然道:“大哥,護國軍和發逆相比,那可真是雲泥之別啊!這幾年你一直沒回過湖南,那裡的變化可大了!九江易幟之後,小弟護送爹爹回鄉,曾經過長沙,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裡的變化經真是太大了。”

曾國藩道:“變化再大,護國軍奉行的終究是離經叛道之法!軍政府之所作所爲,無一不違背孔孟之學、聖人之訓,長此以往,必然家非家、國不國,我華夏一族,亡國滅種之期不遠矣。”

曾貞幹自幼對曾國藩十分崇敬,甚至可以說是崇拜,在曾國藩創建湘軍之後,曾貞幹也正是因爲心中的這份崇拜才投身曾國藩麾下,成爲曾家軍的一員骨幹!一直以來,曾貞幹就對曾國藩的學問和治國之道推崇不已,在曾氏兄弟們的心裡,他們的大哥就是曾家的驕傲,他所說的都是真理。

可自從秦漢的護國軍出現之後,曾貞幹對曾國藩的崇拜就經受了一次又一次的打擊!湘軍在和長毛交戰的時候,每每以少擊多也勝多負少,可在和護國軍交戰的時候,縱然是佔盡兵力優勢也同樣大敗潰亡。

樟樹一戰,湘軍精銳傷亡殆盡,曾氏兄弟中最是勇悍擅戰的九哥曾國荃陣亡,更讓曾貞幹對曾國藩的迷信開始崩潰。在曾貞幹看來,曾國藩所提倡的,天下大事還得依靠讀孔孟之學的讀書人來支撐之說,未必就是正確的。

護國軍鮮少讀聖賢書的讀書人帶兵,但他們照樣將完全由讀孔孟之學的讀書人領軍的湘軍殺得落花流水。從那時候開始,曾貞幹就認爲,護國軍跟太平軍是完全不一樣的!太平軍的那一套拜上帝會不見得能夠打敗湘軍,可護國軍的那一套所謂的新政改革,卻絕對能夠重創湘軍。

九江易幟,曾貞幹所部湘軍也接受了護國軍的整編,曾貞幹也終於有機會回到了湖南,在親眼目睹了家鄉翻天覆地的變化之後,曾貞幹才恍然頓悟,要想使中華強盛,絕不能像大哥所說的那樣崇尚禮教、倡導孔孟聖學,以孔孟儒學來治世理家,而應該大力改革、倡導新政。

曾貞幹不想和曾國藩爭辯,只是問道:“大哥,在你看來,真正的盛世中華應該是什麼樣子的?”

“這個……”曾國藩略一思索,便即答道,“細數中華歷朝歷代,當得起盛世的也就大唐貞觀之治以及本朝之康乾盛世了,所謂盛世當以此爲準繩,需得國泰民安、吏治清明、武備強盛,使得四方蠻夷爭相來貢。”

曾貞幹搖頭道:“可大哥也知道,縱然是在康乾時期,照樣也有饑民餓斃路邊!照樣有俄國毛子叩邊擾民、裂我疆土,如何當得盛世之謂?”

曾國藩被駁得啞口無言,反問道:“那以滿弟你的看法呢?怎樣纔算是盛世?”

曾貞幹嘆道:“若說真正的盛世,其評判標準其實很簡單,那就是百姓富足,不必爲生計發愁,國力強盛,不致遭受他族欺凌!大哥,一家天下,萬民困苦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暫新的時代已經到來了,華夏的希望在湖廣啊!”

“放肆,你這是替湖廣軍政府當說客來了嗎?”

“不敢,這只是小弟一派肺腑之言,聽與不聽全在大哥。”

曾國藩怒氣未消,厲聲道:“你口口聲聲說華夏族的希望在湖廣,那我倒要問你,湖廣的百姓就過上富足的生活了嗎?護國軍強大嗎,六國聯軍不照樣在廣東境內橫行無忌,秦漢不照樣束手無策?”

曾貞幹誠懇地說道:“大哥,事實勝於雄辯,小弟建議你抽空回一趟湖南吧。”

曾國藩臉色一變,沉聲道:“滿弟,你這是想和護國軍聯起手來算計大哥嗎?”

曾貞幹道:“大哥多慮了!眼下湘軍的處境,你我兄弟皆是心知肚明,軍餉告盡、軍糧不繼,沈葆楨在粵北又擁兵自重,拒聽大哥調譴,長此以往,不出半月,軍心必散,到時候,就算護國軍不打過來,湘軍只怕也要分崩離析了。”

曾國藩道:“困難總有熬過去的時候,要我投降護國軍卻是休想!我曾國藩絕不與秦漢這等敗壞孔孟聖學之徒同流合污。”

曾貞幹嘆道:“大哥口口聲聲說秦漢敗壞了孔孟聖學,又有何憑據呢?據我所知,軍政府對孔、孟等先賢的遺世之著還是很看重的,並沒有像長毛亂黨一般肆意焚燬,而是專門由教育司保護了起來。”

曾國藩道:“然軍政府廢棄科舉制度在先,棄用文言改用白話文在後,所謂婦女解放又令女子拋頭露面、當街淫亂,行徑與發逆何異?所推行之新政改革,又大肆屠殺士子儒生、掠奪士紳財產、所作所爲與盜賊何異?這不是將歷代先賢古聖之心得貢獻悉數拋棄了嗎?莫非這還不算侮辱斯文、敗壞孔學?這簡直就是無恥之尤!”

“大哥此言差矣!”曾貞幹道,“科舉制並非孔孟所創,乃是唐宋後人所爲,傳世千年早已經失去了當初選拔人才的效用,已然成爲禍害天下讀書人之罪魁禍首!如果大哥去過長沙,參觀過湖南師院和湖南大學,當會有小弟同樣的感慨,至於廢古文、興白話乃是大勢所趨,文言文本就是歷代皇權愚民政策的產物,早就應該淘汰了。”

曾國藩吃驚地看着曾貞幹,生平第一回對自己的滿弟感到陌生,真所謂士別三日即當刮目相看,滿弟的一番言論讓他很是心驚肉跳!在曾國藩看來,滿弟是完全被軍政府的洗腦宣傳給毒害了,已經徹底分不清是非曲直了。

在感嘆滿弟喪禮失節之餘,曾國藩也心驚湖廣軍政府的影響力之大!滿弟投降護國軍不過是一個月前的事情,可自從去了一趟湖南,再見面已經判若兩人,所言所行已然大相徑庭,簡直匪夷所思。

第2章 清末第29章 空虛第10章 不動第14章 練兵第17章 捷報第4章 東征第1章 要務第25章 壯烈第1章 整編第2章 治國第27章 佳人第5章 會戰第6章 地第4章 東征第20章 紀律第4章 攻克湘潭第9章 歲入第7章 立威第8章 通訊第2章 工商第24章 慘敗第18章 氣節第3章 意第1章 時勢第46章 覆滅第18章 勞工第2章 命運第24章 慘敗第1章 時勢第3章 訓練第20章 紀律第16章 誘敵第3章 陰謀第32章 遭遇第15章 危險第7章 驚險第35章 軍威第8章 餉銀第4章 選擇第1章 要務第21章 得逞第48章 圍點第6章 命令第11章 二流第21章 爭功第41章 利器第5章 醞釀第19章 女人第8章 鎮定第16章 誘敵第2章 轉型第8章 通訊第30章 美事第39章 談判第7章 潰敗第20章 意志第23章 複雜第7章 決策第15章 序曲第2章 糾紛第32章 遭遇第17章 民憤第19章 血腥第26章 殺戮第35章 軍威第8章 戰敗第31章 失利第18章 制肘(一)第36章 軍民第5章 猜忌第10章 不動第17章 捷報第21章 犧牲第1章 時勢第13章 忠告第19章 疑慮第14章 移民第12章 鐵血第24章 陷落第2章 命運第10章 震動第19章 默契第22章 慘敗第14章 練兵第13章 營官第14章 移民第21章 重工第11章 立威第4章 選擇第15章 序曲第4章 兵鋒第27章 佳人第18章 苦練第14章 練兵第21章 重工第41章 利器第5章 糜爛第13章 陰險
第2章 清末第29章 空虛第10章 不動第14章 練兵第17章 捷報第4章 東征第1章 要務第25章 壯烈第1章 整編第2章 治國第27章 佳人第5章 會戰第6章 地第4章 東征第20章 紀律第4章 攻克湘潭第9章 歲入第7章 立威第8章 通訊第2章 工商第24章 慘敗第18章 氣節第3章 意第1章 時勢第46章 覆滅第18章 勞工第2章 命運第24章 慘敗第1章 時勢第3章 訓練第20章 紀律第16章 誘敵第3章 陰謀第32章 遭遇第15章 危險第7章 驚險第35章 軍威第8章 餉銀第4章 選擇第1章 要務第21章 得逞第48章 圍點第6章 命令第11章 二流第21章 爭功第41章 利器第5章 醞釀第19章 女人第8章 鎮定第16章 誘敵第2章 轉型第8章 通訊第30章 美事第39章 談判第7章 潰敗第20章 意志第23章 複雜第7章 決策第15章 序曲第2章 糾紛第32章 遭遇第17章 民憤第19章 血腥第26章 殺戮第35章 軍威第8章 戰敗第31章 失利第18章 制肘(一)第36章 軍民第5章 猜忌第10章 不動第17章 捷報第21章 犧牲第1章 時勢第13章 忠告第19章 疑慮第14章 移民第12章 鐵血第24章 陷落第2章 命運第10章 震動第19章 默契第22章 慘敗第14章 練兵第13章 營官第14章 移民第21章 重工第11章 立威第4章 選擇第15章 序曲第4章 兵鋒第27章 佳人第18章 苦練第14章 練兵第21章 重工第41章 利器第5章 糜爛第13章 陰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