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整編

餘額不足

卷首語:本卷主要講述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有讀者對這國名不滿意,劍客反問一句,我敢用中華民國嗎?那不是找死嗎?除了這兩個國名,還有別的更好的嗎?再說,國名雖然是共和,但事實上仍然是軍事獨裁)在秦漢的領導下,勵精圖治,大力發展重工業、海軍,並且逐步收復失地,完成真正意義上的統一,爲十一卷對外擴張奠定基礎。

當然,小規模的對外掠奪,在本卷中也將開始上演。

秦漢這幾天當真是忙得焦頭爛額,國家剛剛成立,各部門也相繼成立,部門主要官員的人選都需要經過他的拍板才能最後決定,尤其是最高法院、國會首席議員的人選問題,更是傷透秦漢的腦筋。

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明顯借鑑了西方國家的經驗,試圖實行立法、司法以及行政的三權分立機制,尤其是以蕭嬙爲主席的人民黨,更是堅定不遺地在各大報紙上呼籲實行三權分立,大總統只行使行政職權。

但秦漢知道,現時的中國根本就不適合民主制度,幾千來遺留下來的文化傳統決定了中國只適合被強權所統治!一旦沒有一個強大的中央集權,中國立時就會陷入分崩離析!也許等將來文明進步了,中國能適合民主制度,但絕不是現在!

現在的中國,無疑更適合軍事獨裁。

秦漢雖然沒有抵制兩黨的成立,也同意了召開議會,但對於整個國家的實權,他仍然牢牢地實行一把抓,尤其是軍隊的控制權,更是牢牢地掌握在他手裡,議會試圖讓總參謀部取代大總統行使軍事最高指揮權,根本就是一種幻想。

秦漢正在低頭處理公務,大門就被猛然打開,然後怒氣衝衝的蕭嬙走了進來。

在中國政府所有高官裡面,文化教育部部長兼人民黨主席蕭嬙絕對算個另類,跟別的部門部長刻意討好巴結秦漢不一樣,蕭嬙似乎處處跟秦漢作對,也許,這跟她主管的部門有關,因爲在戰爭時期,文化和教育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視的兩個方面。

秦漢擡起頭來,一看到蕭嬙滿臉的怒容,就感到頭痛不已,不知道這位美女高官又要發什麼飆了。

蕭嬙將手裡的一紙文件扔在秦漢面前,責問道:“黃冕主席說這幾條憲法是你簽字同意的,是這樣嗎?”

秦漢攤了攤手,反問道:“有什麼問題嗎?”

蕭牆怒道:“當然有問題,你看看第二條,怎麼可以制訂這樣的憲法?現代社會都提倡婦女解放運動,你怎能答應這樣帶有歧視婦女性質的憲法?”

秦漢嘆了口氣,頗有些無奈地答道:“我也想反對啊,允許一夫多妻存在確實對女性不公,可議會居然以高達百分之九十八的支持率通過,我又有什麼辦法?我能在後面追加一條補充條款都已經很不容易了。”

蕭嬙道:“可是你有最終否決權啊?”

秦漢苦笑道:“我敢用嗎?我若否決,那些混蛋還不把我生吞嘍?事到如今也只能對多娶妻課以重稅了,娶第二房妻室需向政府繳納白銀一萬兩,娶第三房則需要十萬兩,依此類推,相信沒多少人敢娶第四房了吧。”

蕭嬙氣得哼了一聲,噘着小嘴道:“純屬狡辯。”

秦漢的目光不禁落在蕭嬙越來越成熟的嬌軀上,這枚熟透的果實,他是既想摘又有些不敢摘,主要是身上的刺太多了!這些年來,蕭嬙一直小姑獨處,她的心思秦漢自然是心知肚明,張雨涵也曾幾次向秦漢提及,但以前秦漢一直忙於打仗,顧不上這些,現在終於可以緩口氣了,秦漢一回頭,才猛地發現,這女人已經變得有些難以駕馭了……

“以前是戰爭時期,在文化教育方面投入少也在情理之中,可現在局勢已經逐漸穩定,只有周邊地區還偶有戰事發生,應該加大對文化教育的投入了吧?你應該清楚,文化教育的投入,是關係到整個民族未來持續發展的大事!沒有教育,就沒有高素質的人才,沒有高素質的人才,國家就沒有持久發展的基石。”

秦漢道:“這個我清楚,你呈上來的提案我會交給議會認真討論,最後一定會給你個滿意的答覆,不過,蕭部長,新中國剛剛成立,周邊對我們懷有敵意的國家可是很多啊,尤其是西方列強,更是賊心不死,隨時想着顛覆我們,因此,主要的經費還是要用到軍事上去。”

蕭嬙失望至極,嘆道:“你們男人,整天就知道打打殺殺,唉……”

秦漢舉手做投降狀,叫屈道:“不是我想打想殺,實在是不願意被人打被人殺啊。”

蕭嬙的目光忽轉柔和,輕聲道:“明天,武漢大學正式開學,我希望你能到場參加開學典禮。”

秦漢應道:“一定,一定到。”

蕭嬙的身影剛離開,小草便敲開了秦漢辦公室的大門,如今的趙小草已經成爲大總統的私人女秘書,再不是軍情局的機要秘書了。

“大總統,會議馬上就要開始了。”

秦漢點點頭,說道:“知道了,我馬上就到。”

當秦漢的身影遠遠地出現在會議大廳門口的通道上時,站立兩側的憲兵猛地收攏腳步,挺胸凸肚厲聲吼道:“大總統到!”

正在會議廳裡海闊天空、胡侃亂吹的將軍們頓時就停止了說話,一個個挺身而起,肅然峙立,靜等秦漢的到來。

秦漢神色肅穆走進大會議廳,看着濟濟一堂的將軍們,彷彿又回到了戰場,胸口猛地涌起一股殺伐之意,眸子裡也驟然露出森然的厲色來,站在長條形會議桌兩側的將軍們盡皆心下一凜,校長的威儀還是這般凝重啊。

這時候的護國軍,已經正式更名爲國民警衛軍,建制也實行了大規模的整頓,軍級編制被取消,師成爲警衛軍和平時期的最高戰鬥單位,只有在遭遇大規模入侵或者實行大規模軍事行動的時候,最高元首也就是大總統纔會直接任命某位將領出任戰區司令官,擔任若干個師的最高指揮官。

各師的構成也發生了質的變化,一改護國軍創建初期的粗糙,各兵種的配備逐漸齊全到位。除了炮兵師、騎兵師等特別編制外,每個步兵師的編制,除了六個步兵營的常規步兵之外,還配有一個炮兵營,一個重機槍營,一個騎兵營、一個通訊連以及一個師部警衛連,一線指戰員人數將近九千人,如果加上後勤人員,整個師的編制超過一萬五千人。

另外,在新中國成立的次日,秦漢就正式宣佈創立海軍,張大河調任第一任海軍司令,在鄂州白沙洲建立第一個海軍訓練基地,並從普魯士聘請了海軍教官,對湘楚軍校的九期畢業生進行訓練。

由於和六國政府的談判仍未有結果,六國海軍艦隊仍然不時襲攏沿海地區,再加上北方和俄、滿、蒙三方聯軍的戰鬥仍在繼續,秦漢命令創建北方戰區和沿海戰區。北方戰區司令官爲蒙虎,司令部設在北平,下轄六個步兵師以及一個炮兵師,其中四師、五師屬於護國軍的老部隊,十二師、十三師、十四師和十五師則由韋俊的太平軍整編而來。

北方戰區的主要任務是負責和俄、滿、蒙聯軍的作戰、最終實現對蒙古和滿洲的統一,並且收復被俄羅斯侵佔的外興安嶺等地區。

沿海戰區司令官爲白飄雲,司令部設在深圳,下轄五個步兵師,分別是一師、二師、三師、八師和九師,以及炮二師和炮三師。沿海戰區的主要任務是捍衛中國沿海地區的安全,抵抗西方列強的侵略,其中炮二師和炮三師則肩負着扼守長江口和珠江口的重任,阻止外國艦隊順江而上,進軍中國腹地。

除了北方戰區和沿海戰區,西北戰區的組建籌備工作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當中。秦漢傾向於任命左宗棠爲西北戰區司令官,司令部暫定蘭州,下轄六師、七師、十師、十一師(羅大綱師整編而來)四個步兵師,以及秦苦娃獨立騎兵師、正在籌備組建的炮四師,西北戰區的主要任務是負責對疆獨、藏獨分子作戰,扼守中國西北邊疆的安全。

目前,中國的軍事力量已經擴大到十五個步兵師,四個炮兵師,以及一個加強騎兵師,總兵力超過二十萬人。對於國民警衛軍的規模,底下的將軍們極力主張大力擴充,卻遭到了秦漢的堅決反對!秦漢認爲以現有兵力,要實現中國的統一已經綽綽有餘,沒必要維持過多的軍隊,畢竟能夠從陸地上威脅中國安全的國家一個也沒有!俄羅斯雖然龐大,但從歐洲跨越廣闊的西伯利亞,路途遙遠,以俄羅斯現有的經濟實力,根本就無法支撐一場和中國的全面戰爭。

與其花費大量經費維持一支龐大而缺乏目標的陸軍,還不如將寶貴的經費投入海軍的建設,誰控制了海權,誰就控制了整個世界……

第15章 教育第3章 湘勇第29章 爲將第15章 活捉第22章 擴軍第21章 得逞第4章 膽略第32章 影響第16章 精兵第13章 忠告第4章 東征第22章 攻守第22章 混戰第35章 軍威第18章 苦練第10章 佈局第16章 壯烈第33章 遊擊第6章 決戰第11章 二流第2章 工商第19章 默契第31章 失利第17章 捷報第43章 算計第3章 湘勇第34章 猛烈第36章 困獸第6章 命令第2章 治國第22章 擴軍第47章 惡化第3章 整風第17章 捷報第6章 朝議第27章 俘虜第34章 血戰第23章 精兵第2章 清末第35章 軍威第22章 爆發第6章 鬥智第15章 掠奪第1章 危局第4章 膽略第6章 地第16章 誘敵第37章 阻擊第15章 危險第46章 覆滅第26章 奇兵第6章 地第25章 冒險第7章 驚險第25章 壯烈第21章 爭功第37章 慘敗第16章 誘敵第32章 影響第9章 歲入第31章 機斷第10章 震動第14章 包圍第12章 告狀第9章 比武第9章 妥協第18章 亂麻第18章 勞工第23章 狹路第18章 苦練第9章 伏擊第32章 遭遇第12章 異兆第2章 工商第10章 鮑超第8章 戰敗第23章 血戰第3章 制衡第13章 陰險第27章 俘虜第7章 懷疑第25章 仇恨第19章 女人第5章 會戰第3章 意第1章 要務第23章 複雜第20章 意志第39章 談判第5章 綠營第10章 鮑超第1章 思想第6章 準備第17章 智取第10章 震動第16章 精兵第18章 演習第23章 大捷第9章 伏擊
第15章 教育第3章 湘勇第29章 爲將第15章 活捉第22章 擴軍第21章 得逞第4章 膽略第32章 影響第16章 精兵第13章 忠告第4章 東征第22章 攻守第22章 混戰第35章 軍威第18章 苦練第10章 佈局第16章 壯烈第33章 遊擊第6章 決戰第11章 二流第2章 工商第19章 默契第31章 失利第17章 捷報第43章 算計第3章 湘勇第34章 猛烈第36章 困獸第6章 命令第2章 治國第22章 擴軍第47章 惡化第3章 整風第17章 捷報第6章 朝議第27章 俘虜第34章 血戰第23章 精兵第2章 清末第35章 軍威第22章 爆發第6章 鬥智第15章 掠奪第1章 危局第4章 膽略第6章 地第16章 誘敵第37章 阻擊第15章 危險第46章 覆滅第26章 奇兵第6章 地第25章 冒險第7章 驚險第25章 壯烈第21章 爭功第37章 慘敗第16章 誘敵第32章 影響第9章 歲入第31章 機斷第10章 震動第14章 包圍第12章 告狀第9章 比武第9章 妥協第18章 亂麻第18章 勞工第23章 狹路第18章 苦練第9章 伏擊第32章 遭遇第12章 異兆第2章 工商第10章 鮑超第8章 戰敗第23章 血戰第3章 制衡第13章 陰險第27章 俘虜第7章 懷疑第25章 仇恨第19章 女人第5章 會戰第3章 意第1章 要務第23章 複雜第20章 意志第39章 談判第5章 綠營第10章 鮑超第1章 思想第6章 準備第17章 智取第10章 震動第16章 精兵第18章 演習第23章 大捷第9章 伏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