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異兆

餘額不足

時間在悄然流逝,一個時辰很快過去。

秦漢大步來到平地中央,問秦兵道:“都弄好了嗎?”

“將軍,都弄好了。”秦兵一挺胸膛,大聲回答。

秦漢滿意地盯着平地上整整齊齊擺放好的“玩意”,數量足有二千多隻,應該夠用了!

“很好,弟兄們辛苦了。”秦漢點頭道,“秦兵你記着,打完這一仗每個弟兄賞銀一兩。”

“多謝將軍。”秦兵和四百多保將士目露喜意。

“銀子你們可以拿,不過還得做最後一件事。”秦漢將秦兵叫到跟前,厲聲道,“馬上把這兩千多隻玩意在平地上擺好,要擺出‘楊’‘皇’的字樣!擺好後以細線串住,速度要快,字形一定要擺清楚,明白嗎?”

“明白!”秦兵朗聲應諾。

“嗯。”秦漢點了點頭,沉聲道,“弄妥之後,立即點燃裡面的每一支蠟燭,絕不能遺漏了任何一支,這一點十分重要,給老子記清楚了!”

秦兵認真地點了點頭,沉聲道:“卑將記下了,一定不讓將軍失望。”

“一定要小心。”秦漢再次叮囑,沉聲道,“六營的生死存亡就全寄託在這兩千多隻玩意上了。”

秦兵臉上露出肅然之色,再次一挺胸膛,厲聲道:“卑將以項上人頭擔保。”

“去吧。”

秦漢揮手示意,長長地舒了口氣,一切已經準備就緒,就看這一把了!擡起頭來,天上明月當空,星星萬點,是個晴郎的好天氣,夜空裡一絲細微的風也沒有,老天似乎也有意想要幫他的忙!

但願今晚不會起風,秦漢素來不信鬼信,這會也忍不住開始祈求起上天來。

幕阜山下,太平軍以六路縱隊正在官道上向前挺進。

楊秀清的中軍本陣也已經接近了幕阜山,指着夜色裡巨大的猛獸般的幕阜山,楊秀清忍不住問身邊的人道:“這是什麼山?山勢如此險惡。”

隨行許多部將都是廣西過來的老兵,對湖廣的地形不太熟悉,一時間都答不上來,反是韋俊推薦給楊秀清的三員虎將中的一人答道:“回殿下,此山乃是幕阜山,是湖南境內有名的大山了,故老相傳,山中屢有仙人出沒,山民百姓多有設祠祭祀,均十分靈驗。”

“哦?”楊秀清聽得大感興趣,問道,“竟有這等事情?”

平心而論,楊秀清對洪秀全擺弄的那一套天父天兄、上帝什麼的壓根就不太相信,反倒對中國的神佛十分相信,他認爲菩薩和神明是確實存在的,至於上帝什麼的,頂多也就管管西方的洋人,神通再大也管不到中華大地上來。

“唐龍,你似乎對這裡的地形很熟啊?”

唐龍恭聲應道:“回殿下,卑將三兄弟本是幕阜山獵戶,只因與山中大戶起了爭執,失手殺了人,爲官府所緝拿,難以在山中立足,始才浪跡天涯,後幸而遇上韋帥,承蒙不棄才參加了聖軍的。”

“原來是這樣。”楊秀清點了點頭,腦子裡忽然掠過一個念頭,再問道,“你剛纔說山中屢有仙人出沒之說,可是當真?”

唐龍肅然答道:“當真,卑將絕不敢欺騙殿下。”

楊秀清點了點頭,突然朗聲道:“傳我令,全軍停止前進,就地紮營休息。”

命令很快便被傳達下去,浩浩蕩蕩的太平軍隊伍頓時就靜止了下來,開始挨着幕阜山下安營,修築簡易營寨,安頓下來。

楊秀清正思考着,明日天亮是否應該上山祭拜一番,最好是順便弄些文章出來,替自己造一造聲勢,那樣以後奪權也會顯得順理成章一些。正思量間,前方的營中忽然譟動起來,許多將士都紛紛從營中跑了出來,涌到了平坦的官道上,擡頭仰望,每個人都對着天空指指點點,似乎十分好奇又十分震驚。

前軍的譟動很快便波及整個大營,連楊秀清以及中軍許多高級將領都難以免俗,也跟着擡頭仰望。

晴郎的夜空裡,視野十分的好,所以纔可以清晰地看到幕阜山的山腰裡突然升起了星星點點的微弱火光,那火光雖然微弱,比天上的星星強不了多少,但卻有密密麻麻的一大片,數量十分之多,連綿在一起頗爲壯觀。

將士們正驚疑間,那片連綿的火光已經緩緩地升上了空中,居然向着太平軍的大營方向緩緩蕩了過來,無巧不巧的是,天空上正好涌過一片高遠的烏雲,遮住了明月和星空,在黑色的*映襯下卻格外地突出了這片火光的明亮存在。

傅善祥就站在楊秀清的身邊,突然間她似乎從那片連綿的火光中讀出了些什麼,嬌軀輕輕一顫,低聲道:“楊……皇!”

“什麼?你說什麼?”

楊秀清只顧着看稀罕,沒聽清傅善祥在說什麼。

“楊皇!”傅善祥激動得嬌軀都輕微地顫抖起來,“是楊皇!”

“楊皇!”楊秀清跟着唸了一句,身軀突然一顫,一股難以言喻的意念涌過腦際,莫非真是天意?天意歸楊乎?

那片微弱的火光突然間明亮了起來,最後在空中熊熊燃燒成了兩個明顯無比的大字,凡是識字的太平軍將士都清晰地目睹了這一幕,看着空中那兩個燃燒的大字陷於無比的震驚之中,這兩個燃燒的大字不是別的,赫然就是“楊皇”。

“萬歲!”

震驚中,不知是誰首先跪倒塵埃,然後很快便波及整支大軍,萬千上萬的太平軍將士紛紛跪倒塵埃,虔誠地向着天空叩拜,對這異常的天兆頂禮膜拜。

“吾皇萬歲!”

中軍本陣,傅善祥首先跪倒,向着楊秀清高呼萬歲,圍在楊秀清身邊的一大羣高級將領素來對楊崇拜不已,見狀也神色激動地跪倒在地,三呼萬歲,場面蔚爲壯觀,三軍將士盡皆跪地,唯獨楊秀清一人巋然站立……

幕阜山,山腰上,秦漢狠狠地揮了揮拳。

成功了!真的成功了,這該死的賊老天,合作的超乎他的預料!當蠟燭燃盡點燃了升上天空的那兩千多隻“孔明燈”時,他便知道,有些事情已經不可逆轉地向着即定的方向前進了!中華的近代史將不可避免地因爲他的到來而發生改變。

兩千盞孔明燈,在秦漢眼裡只是普通不過的玩意,可在山下太平軍將士的眼裡,卻是天意!因爲天黑,他們看不見什麼,只能看到天上那一片火光,然後便是那兩個燃燒的大字,在科普知識缺乏的十九世紀中葉,人們對難以解釋的自然天象往往十分迷信。

現在,就看身爲太平軍統帥的楊秀清信不信這異兆了!

但秦漢篤定,楊秀清是一定會相信的!既便心裡不信,表面上也會擺出一副相信的模樣來,因爲,秦漢說出了楊秀清想說而不敢說的話。

第11章 兵變第6章 準備第17章 密謀第1章 危局第4章 膽略第11章 慘烈第1章 時勢第9章 比武第9章 歲入第31章 機斷第9章 歲入第18章 勞工第3章 君命第23章 精兵第34章 血戰第15章 密約第26章 殺戮第11章 二流第19章 統一第16章 密約第37章 慘敗第33章 亂戰第11章 立威第8章 餉銀第4章 大戰第12章 泥潭第29章 空虛第25章 壯烈第15章 活捉第40章 統一第1章 擴張第36章 軍民第6章 決戰第11章 立威第5章 糜爛第13章 搶攻第7章 懷疑第17章 出兵第26章 殺戮第13章 炮擊第35章 軍威第18章 演習第3章 意第11章 料敵第5章 戰火第17章 斬首第4章 選擇第4章 膽略第49章 傀儡第29章 破軍第10章 不動第29章 爲將第15章 教育第11章 消長第12章 異兆第35章 軍威第3章 制衡第1章 擴張第12章 誘殲第30章 利器第3章 整風第1章 孔學第11章 賭博第18章 制肘(二)第21章 爭功第17章 智取第28章 形勢第7章 策略第9章 添油第38章 投降第8章 新軍第24章 陷落第9章 歲入第2章 轉型第11章 慘烈第2章 工商第24章 慘敗第3章 制衡第10章 不動第18章 制肘(一)第8章 新軍第36章 困獸第6章 地第2章 轉型第23章 大捷第17章 捷報第21章 爭功第37章 阻擊第4章 東征第19章 統一第2章 剿匪第15章 密約第40章 調整第19章 疑慮第1章 殉國第24章 斬首第4章 攻克湘潭第7章 策略第3章 湘勇第15章 序曲
第11章 兵變第6章 準備第17章 密謀第1章 危局第4章 膽略第11章 慘烈第1章 時勢第9章 比武第9章 歲入第31章 機斷第9章 歲入第18章 勞工第3章 君命第23章 精兵第34章 血戰第15章 密約第26章 殺戮第11章 二流第19章 統一第16章 密約第37章 慘敗第33章 亂戰第11章 立威第8章 餉銀第4章 大戰第12章 泥潭第29章 空虛第25章 壯烈第15章 活捉第40章 統一第1章 擴張第36章 軍民第6章 決戰第11章 立威第5章 糜爛第13章 搶攻第7章 懷疑第17章 出兵第26章 殺戮第13章 炮擊第35章 軍威第18章 演習第3章 意第11章 料敵第5章 戰火第17章 斬首第4章 選擇第4章 膽略第49章 傀儡第29章 破軍第10章 不動第29章 爲將第15章 教育第11章 消長第12章 異兆第35章 軍威第3章 制衡第1章 擴張第12章 誘殲第30章 利器第3章 整風第1章 孔學第11章 賭博第18章 制肘(二)第21章 爭功第17章 智取第28章 形勢第7章 策略第9章 添油第38章 投降第8章 新軍第24章 陷落第9章 歲入第2章 轉型第11章 慘烈第2章 工商第24章 慘敗第3章 制衡第10章 不動第18章 制肘(一)第8章 新軍第36章 困獸第6章 地第2章 轉型第23章 大捷第17章 捷報第21章 爭功第37章 阻擊第4章 東征第19章 統一第2章 剿匪第15章 密約第40章 調整第19章 疑慮第1章 殉國第24章 斬首第4章 攻克湘潭第7章 策略第3章 湘勇第15章 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