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後的日子裡,是黃諳琢磨如何運使天使之劍的時候。
上課的瞌睡,逐漸少了,孩子們打鬧的節奏也變慢了,課堂上很安靜。
黃諳提着天使之劍,來回走動還是吃力,經常是拖着走的。
一天,趁着黃諳收拾東西的空當,幾個男孩子偷走了黃諳的天使之劍,又合夥擡起了那隻殿外的大鼎,把天使之劍壓在了那大鼎之下,氣得黃諳臉都綠了,可是卻又沒法生氣,因爲根本查不出是誰幹的,只好自己想辦法去挪開那大鼎了。
黃諳運勁向上,那大鼎紋絲不動,黃諳只好暫且作罷。
黃諳幾番苦練,山上下海,不知何時開始,那大鼎可以挪開了,也費了好大力氣。
黃諳取出了天使之劍,此後不敢大意,精心看管,不給他們機會了。
天使之劍取代了戒尺,成了護身符,孩子們都唯恐躲之不及。
黃諳看那本書時,上面隱隱出現了水火之形,水火之上是氣之形,虛無縹緲,很難理解。
書本上的圖形漸漸完整,風吹大地,萬物欣欣向榮,山川河流都很清晰了,紅日也噴薄而出了。
黃諳此後的課堂是安靜的,孩子們的讀書聲,黃諳似懂非懂,卻不易入睡了。
黃諳有一天看到了那上課的男孩,他說道:‘你隨我來吧!“
黃諳和他來到了一處所在,那裡卻是一座偌大的石室,黃諳不明所以,那孩子說道:‘你且在這看管他們吧,課堂上不用你去了!‘黃諳說道:’這是什麼所在?‘
孩子說道:‘這是訓誡堂,專門看押那些犯戒的人,你要小心!‘
黃諳皺皺眉,最後還是應下了。
黃諳獨自應對這些犯戒的孩子,還真是有點發憷的。
這些孩子都是會武功的,而且都不敵,黃諳還是盡心竭力的。
其實,這些孩子犯的也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事情,都是些小錯誤,比如弄壞了別的孩子的毛筆,桌椅,和折斷了別人的兵刃,或者奪走了某個女孩子的頭飾簪子之類的,最嚴重的就是聚衆打架,動用刀槍,致人損傷的。
黃諳看着一個個稚嫩的面龐,還有那天真的話語,心中就是一陣感慨。
外面的世界比這裡複雜多了,如果一切都能如此這般小懲大誡,世界也許就少了許多的紛爭與無謂的傷亡。
孩子們在裡邊待得久了,也是要出來透透氣的,那裡是一處偌大的草地,就是他們透氣的地方。
孩子們也不哭鬧,聚在一起還閒聊着,也有偶爾坐在一起還要動武的,不過黃諳都去勸解。
一個孩子,在草地上走着,忽的走到了一個桌子前面,掰斷了一個桌腿,向着一個孩子走過去。
兩個孩子一觸即發,黃諳急忙過來勸架。
那孩子揮舞桌腿,砸了過去,黃諳終於揮起了天使之劍,抵擋桌腿。
那孩子卻是泯然不懼,用力一檔,黃諳直覺渾身一震,天使之劍幾乎脫手,那桌腿只是缺了個小口,並未折斷。
那孩子運起了力氣,似的是盤龍棍的招數,招招兇狠,都是奔着黃諳去的。
黃諳一呆,運起了海靈之氣,抵擋那孩子的猛攻。
可是,海靈氣場如泥牛入海,不起作用,好幾次,手中的天使之劍都差點被桌腿擊落。
黃諳變換了神兵決的武功,還是不起作用,最後只好動用了鬼珠的靈氣。
道道的黑氣襲過去,那孩子依舊兇狠,揮舞桌腿猛攻。
黃諳的鬼珠真氣還是很強悍的,那孩子變換了七八種招式,有的是槍法,有的是劍法,有的是刀法,有的是鉤叉之法,甚至有長槊之法,瞬間就變化出這許多的招數,也是黃諳始料未及,大開眼界的。
最後那孩子手中的桌腿還是被天使之劍削斷了,孩子兀自不服,飛身竄出去,操起了一條掃把,橫掃過來,是長槍的路數,轉眼間又是棍法,一條掃把使得如飛龍遊天,迴風落雁,好不驚人。
黃諳真是要好好應對了,這種高手在外面是難以遇到的。
孩子揮舞掃把,時而是劍法,時而是刀法,時而是錘法,時而是鉞法。
黃諳正常運使鬼珠靈氣,倒是可以抵禦這孩子的武功的。
天使之劍砍斷掃把的時候,孩子又換了一個鐵鏟,直接過來挑戰。
黃諳微微一笑,揮舞天使之劍與之惡鬥,那孩童的鐵鏟不多時又斷了。
孩子忽的停手,說道:‘你把劍放下,我們再鬥,你敢不敢?’
黃諳來了興致,說道:“好,可以!“
黃諳收起了天使之劍,和孩子拳腳相加。
孩子倒是生龍活虎一般,四處遊走,身法比黃諳更加迅捷,猶如飛龍遊鳳,旋風轉動一般。
黃諳和他對了一掌,黃諳退了三四步,那孩子卻絲毫不動,依舊是撲過來。
黃諳運使上了鬼珠真氣,和孩子又對了一掌。
孩子退了一步,再次攻上。黃諳運使了星河灣的諸般靈氣,和他對掌。
這次比較不堪,黃諳倒退了好幾步,孩子絲毫不減攻勢。
黃諳漸漸明白,唯有鬼珠靈氣可以稍稍剋制孩子的靈氣,因此運起了鬼珠靈氣,對付着孩子,
孩子似乎有點累了,說道:‘不玩了,改天再戰!“
說完,自己走回了靜室,閉目養神去了。
黃諳收束心神,也去休息了。
靜室中,黃諳看看那曾經與自己比斗的孩子,他也是氣定神閒的,毫無戾氣。
看來這孩子無非是精力旺盛罷了,黃諳稍稍放心。
夜半,黃諳聽到了微微響動,於是起身一看,卻是那個孩子在偷偷的掰着那些鐵柵欄。
鐵柵欄是隔斷靜室用的,那孩子已經掰斷了一頭,下邊也是搖搖欲墜了。
黃諳喝問時,那孩子已經掰下了一根鐵條,手指粗細。
黃諳想打開靜室也來不及,孩子操起了鐵條,向牆壁上插去,頓時多了一洞。
黃諳再看時,那牆壁上已經多了一排洞孔,牆壁透亮了。那孩子一用力,已經穿了一洞,出了靜室。
黃諳飛身過去,堵住了那孩子。那孩子的舉動驚醒了靜室裡的所有人,都是瞠目結舌的。
孩子端着鐵條和黃諳對攻,這次的孩子比較沉穩,使得都是尋常的笨拙招式,可是越是這種招式越是難對付。
上次這孩子使了很多花哨的招式,華而不實,此次卻一反常態,使上了大巧若拙的戰術。
孩子所能運使的兵器,幾達百種之多,而且都能運用自如。
可是,那畢竟是博而不精的,殺傷力大減,如今卻只用一種槍法,局面頓時大不相同了。
孩子的槍法裡蘊含了天地之力,山石河川之靈氣,還有那五行靈元之氣,還有日精月華之氣。
黃諳吃了一驚,想不到這孩子專用一種槍法,竟然如此霸道。
黃諳暗自警惕,全神應對。
黃諳運起了神兵決,也只是用一種劍法,揮來揮去,也是大巧若拙。
二人鬥了幾百招,孩子的靈氣逐漸加重,最後壓的黃諳有點不舒服了。
黃諳暗中運起了鯤鵬之力,如大鳥飛旋,鵬影輝煌,四處都是黑壓壓的影子。
孩子也是逐漸加重手上的靈氣,天地之力逐漸迸發,和鯤鵬之力迅速碰撞。
噼噼啪啪,一陣響聲過後,鐵條彎了,黃諳退了三步。
孩子順手在膝蓋上一墊,運力之下,鐵條頓時直了回來,黃諳暗自歎服。
孩子運起的力氣逐漸變熱,似乎是日光之氣,黃諳頓覺劍身發熱,十分的燙手。
黃諳運起了鬼珠真氣,鎮壓這股熱氣,稍稍好轉。
可是,從劍身上傳過來的氣息,忽的變成了陰冷的月之靈氣,冷熱交換,令黃諳猝不及防。
黃諳直感一股忽冷忽熱的氣息,傳了過來,只好運起天使之劍,全力應對。
孩子的陰陽氣息,冷暖不定,不斷侵襲黃諳。
黃諳一會冷,一會熱,一邊臉紅,一邊臉綠,十分的可怖。
黃諳鬼珠真氣不斷凝結,呼之欲出,一劍劃出,那鐵條碎成了三四截。
孩子只好認輸。
恰恰是這陰晴不定的氣息,刺激了鬼珠靈氣。
鬼珠靈氣在這裡原本是很受限制的,幾乎沒多大用武之地,可是此時陰陽不定的火氣,開始激發了鬼珠靈氣,令鬼珠靈氣迸發出了前所未有的動力,瞬間折斷了鐵條。
黃諳回去時,偶然發現自己的那本書,出現了一些字跡:“風吹大地,萬物滋養,山川河流,潤物呈祥。紅日東昇,西山有輝。氣分陰陽,陽者爲火,陰者爲水,同出一轍。風爲之動,氣爲之起。風氣繞身,萬物唯仰。若爲兩氣,循環成靈,必成仙素,寒暑不避。風吹東向,氣升霄漢,水火不容,卻是同根。氣者玄也,風者貴也,玄貴通體,萬物傾心。實爲大道,不可棄之。尋常氣息,日月五行,不知大道,常有隱逸。氣息無常,冥靈無阻。百川歸海,大道如山,日月雖華,不可久持。五行循轉,不可獨霸。靈氣蘊含,天地之間。如有領悟,必有大成;天道酬勤,地道包涵,日月輝煌,星雲璀璨,風氣雲集,天下歸附。若爲之頌,精華驟起,風氣瀰漫,萬山崢嶸。水火五洲,金木輪迴。”
下面還是大段的文字,黃諳慢慢咀嚼,緩緩吸收,幾乎是徹夜未睡,通宵研讀。
黃諳直到天亮,才睡了一會,出去走了一會,到了那靜室中。
那靜室雖然損壞,可是那孩子並沒有逃走,還是在裡邊休息。
那孩子看看他的臉色,說道:‘你真行,我不和你玩了,你不必擔心我,我不會有事!“
黃諳回去時,卻看到那個上課的孩子,他指了指遠處,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