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趙中郎

第119章 趙中郎

秦國十月份就過年,讓趙佗還有些不適應。

鄉人帶着歡喜的笑,在門上更換新的桃符,將一塊塊寫着“神荼”和“鬱壘”的桃木板掛在上面,用來驅邪避鬼。

鄉里之間,不時有孩童追逐打鬧着,頗有一番熱鬧景象。

趙佗家中只有他和橫兩人,雖然隨着爵位的提高,他可以擁有更多的宅基地修建大宅,但趙佗完全沒有這個想法。

他入宮爲郎,自然要住在咸陽,此處宅院只是一個落腳處,對他來說可有可無。

“橫,你想隨我去咸陽,還是留在這裡?說真心話。”趙佗開口詢問。

橫猶豫道:“君子去咸陽,是隨侍秦王,自有一番大好前程。我沒有什麼本事,甚至連趕車都趕不好,如今能夠幫到君子的大概只有種田了。橫敢請爲君子在此處種田。”

趙佗笑道:“我就知道你是這個想法,莫不是惦記着那個名爲菁的女子,你若是喜歡,我便請裡典去給伱說爲新婦。”

橫臉上一紅,最終卻搖頭道:“昔日田典帶人圍宅,菁也在其中。”

“她也是沒有辦法,當時情況就是這樣,你何必糾結在心。”趙佗勸道。

橫只是搖頭不語。

趙佗眉頭微皺,這傢伙也是個死腦筋。不過這是別人的私事,他也不好多說。

至於橫不願意去咸陽,趙佗也有所料,橫是土生土長的趙人,對咸陽和那些秦國勳貴自有牴觸心理。他留在這裡種田也好,剛好爲趙佗繼續試驗其他農業上的技術。

趙佗知道許多提高農業生產力的科技,也清楚大概原理,但終歸是從書上看到,只是紙上談兵,難以保證實際的效果。剛好讓橫來挨個試驗,若是有效,再獻給秦王,這樣比較保險。

橫在之前的圍宅事件中,面對田典的威逼利誘和愛人的苦苦哀求,都能嚴守誓言,這樣的忠義之人,趙佗也能放心使用。

接下來,趙佗將一些簡單的農業技巧告訴橫,兩人互相商討琢磨,敲定下一年的農業生產計劃。

隨着時間的流逝,也到了趙佗離去的日子。

相比鄉下里聚,咸陽城中的過年氛圍可就熱鬧的多,城內居民們或是穿着新縫製的衣服,或是提着剛宰好的雞鴨,相互來往,走於道路中,路上遇見熟人,還會帶着笑容互道一聲好。

趙佗到了咸陽,並沒有馬上前往官署報到,而是提着兩條狗腿和一些年貨,先去給蘇角拜年。

“原來是趙君,快快請進。”

開門的是蘇角的小君,一個容貌清秀的婦人。

眼見是趙佗扣門,特別是瞥見趙佗手中的狗腿年貨,她頓時喜笑顏開,招呼着進去。

“嫂嫂。”

趙佗亦笑着,提着東西走了進去。

蘇角正在院中操練武藝,見趙佗來訪,忙請他進屋對坐,讓婦人去弄些吃食。

兩人先是寒暄了幾句,趙佗就從蘇角口中得知了一個重要消息。

“楚王派使者前來獻地求和?”

趙佗微微一驚,就在一年前的差不多時間,燕國也曾派遣使者前來向秦獻地求和,結果最後鬧出荊軻刺秦的事情。

如今楚國又派人跑來獻地,着實讓人驚訝。

蘇角笑道:“使者未到,消息卻已經傳開了。去歲小王將軍伐楚大勝,奪了他楚國十多座城池,甚至連舊都陳郢都被我秦國攻下。再加上吾等破了燕國,將燕丹擒於咸陽,這種種事情,估計把那楚王嚇得不輕,派人獻地也是正常。”

趙佗點着頭,心中若有所思。

秦國高層雖然在慶功宴上擬定了伐楚的人選和軍事力量,但對外實則是處於保密階段,楚王更不會知道秦王滅楚之心已定,否則就不會眼巴巴的來獻地求和了。

楚王這是抱薪救火啊。

趙佗搖了搖頭,又轉向蘇角問道:“兄長年後是要去何處任職?”

蘇角羨慕的看了眼趙佗頭上的冠,說道:“你既有公乘爵位,又得大王喜愛,可以入宮爲郎。我只是個區區官大夫,估摸着會被派去某個縣上當一個縣尉吧。倒是你,這一次入宮爲郎,不知是何種郎官?”

中郎。

這就是趙佗前往官署報到後,所得知的職務。

所謂郎官者,就是君主的侍從之官。

掌守門戶,內則宿衛,出充車騎。

雖然沒有多大實權,但因爲郎官常常侍衛在大王左右,就很容易被大王看入眼。

如果表現突出的話,大王一高興,就直接外放出去,擔任地方或是軍隊裡的重要職務。

比如李信,就是幹了好幾年郎官,被秦王政看中直接任爲軍吏,都不用再從底層一步步往上爬了。

其中郎官分爲議郎、中郎、侍郎和郎中等許多種。

趙佗所擔任的中郎是其中最爲尊貴者,秩六百石,都和地方上一個小縣的縣令一個級別了。且擁有時刻隨行大王,宿衛禁中的職責,可以說大王去哪裡,他們就要去哪裡,是最容易掙表現的位置。

至於和中郎職責相似的郎中,他們主要負責固定宮室的守衛工作,遠遠不如中郎,秩祿也只有區區三百石,只到趙佗俸祿的一半。

趙佗在官署辦完手續,領取相應的符傳和服飾後,他就光榮的成爲了秦王身邊的一名中郎,只待明日前往宮中正式報到。

就在趙佗準備離開官署時,那負責辦理手續的官吏卻開口道:“趙中郎請留步。”

趙佗回頭看向那大鬍子官吏,問道:“不知上吏有何吩咐。”

那官吏滿臉帶笑,說道:“君侯年前曾吩咐過吾等,若是趙中郎前來此處,就讓吾等代君侯邀請趙中郎前往府中一敘。”

趙佗一愣,第一反應就是那昌文君竟然如此性急,自己明明都在宮裡答應了他拜訪的事情,此人竟然還專門跑到這邊來打招呼,就像是有什麼急事似得。

“多謝上吏相告,我隨後就去君侯府上拜訪。”

趙佗微微點頭,正要轉身離去,突然心中一動,不由問道:“敢問上吏,不知是哪位君侯吩咐。”

那大鬍子官吏笑道:“自然是昌平君了,就是剛剛卸任丞相之職的那位君侯。”

《漢書·百官公卿表》:郎掌守門戶,出充車騎,有議郎、中郎、侍郎、郎中,皆無員,多至千人。議郎、中郎秩比六百石,侍郎比四百石,郎中比三百石。

(本章完)

第801章 投降第734章 痛惜第245章 降計第468章 烹了酈生第471章 王欲先降第1章 趙國餘孽第689章 遷令第107章 扶蘇第101章 虎符第653章 趙佗懂仙第513章 不給儒家第577章 計劃開始第590章 連環套路第604章 單于授首第767章 覆巢第831章 心病第401章 李由南征第198章 李戶將第189章 寧陵君第445章 滅齊之策第468章 烹了酈生第249章 蘄邑第341章 秦軍驅魔砲第289章 墨守第509章 朕的金人第278章 鍾離歸心第62章 宴飲第85章 追擊第120章 宮中第314章 將軍可欲滅齊第20章 秦王第521章 百越難徵第818章 項籍第529章 騎兵至寶第819章 處置第473章 齊亡第513章 不給儒家第757章 辟穀第359章 兵進淮陰第145章 戰城南第613章 特殊倫侯第770章 內亂第124章 楚國使者第17章 高佗第34章 入伍第796章 志向第731章 將歿第477章 終結亂世第162章 戰後第459章 田衝覺醒第60章 鄉邑第131章 戰爭前奏第551章 大風弩陣第72章 短兵第623章 老父與子第772章 處刑第136章 水攻第677章 自剄第692章 遼東第225章 奇兵第286章 趙佗將軍第41章 什長第779章 陣戰第653章 趙佗懂仙第474章 重要任務第329章 魂斷睢水第43章 閱兵第255章 屈明獻策第306章 齊之虛實第808章 勝負第118章 救世之法第735章 推辭第403章 橫陽君死第512章 皇帝警告第518章 六月之間第286章 趙佗將軍第387章 居安思危第110章 齊楚何先第531章 關東大徵召第65章 夜襲第174章 桓軍侯第829章 列侯第748章 越人第725章 工農第828章 帝迎第122章 嬴陰嫚第217章 淮陽第151章 陳平第534章 義渠故地第759章 梅氏第255章 屈明獻策第378章 月圓之夜第183章 魏咎第378章 月圓之夜第365章 請君一戰第24章 荊軻刺秦第795章 二代第229章 喜報第593章 大秦卻月第313章 笑那秦將無謀
第801章 投降第734章 痛惜第245章 降計第468章 烹了酈生第471章 王欲先降第1章 趙國餘孽第689章 遷令第107章 扶蘇第101章 虎符第653章 趙佗懂仙第513章 不給儒家第577章 計劃開始第590章 連環套路第604章 單于授首第767章 覆巢第831章 心病第401章 李由南征第198章 李戶將第189章 寧陵君第445章 滅齊之策第468章 烹了酈生第249章 蘄邑第341章 秦軍驅魔砲第289章 墨守第509章 朕的金人第278章 鍾離歸心第62章 宴飲第85章 追擊第120章 宮中第314章 將軍可欲滅齊第20章 秦王第521章 百越難徵第818章 項籍第529章 騎兵至寶第819章 處置第473章 齊亡第513章 不給儒家第757章 辟穀第359章 兵進淮陰第145章 戰城南第613章 特殊倫侯第770章 內亂第124章 楚國使者第17章 高佗第34章 入伍第796章 志向第731章 將歿第477章 終結亂世第162章 戰後第459章 田衝覺醒第60章 鄉邑第131章 戰爭前奏第551章 大風弩陣第72章 短兵第623章 老父與子第772章 處刑第136章 水攻第677章 自剄第692章 遼東第225章 奇兵第286章 趙佗將軍第41章 什長第779章 陣戰第653章 趙佗懂仙第474章 重要任務第329章 魂斷睢水第43章 閱兵第255章 屈明獻策第306章 齊之虛實第808章 勝負第118章 救世之法第735章 推辭第403章 橫陽君死第512章 皇帝警告第518章 六月之間第286章 趙佗將軍第387章 居安思危第110章 齊楚何先第531章 關東大徵召第65章 夜襲第174章 桓軍侯第829章 列侯第748章 越人第725章 工農第828章 帝迎第122章 嬴陰嫚第217章 淮陽第151章 陳平第534章 義渠故地第759章 梅氏第255章 屈明獻策第378章 月圓之夜第183章 魏咎第378章 月圓之夜第365章 請君一戰第24章 荊軻刺秦第795章 二代第229章 喜報第593章 大秦卻月第313章 笑那秦將無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