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攻心

第56章 攻心

絹帛(bó),既是製作衣裳的珍貴材料,也是自春秋以來流行於中上層貴族間的一種文字載體,在紙張發明前起着替代作用。

在絹帛上寫字,名爲帛書。

當大批帛書被射入城中,頓時引起一片騷動。

“王翦老賊,你好無恥!”

秦無忌打開一片絹帛,只是掃了一眼,便臉色大變。

他連忙下令禁止城中士卒百姓拾撿帛書,並讓自己的親衛將這些東西收集起來燒掉,但此刻已經晚了。

受益於絹帛的珍貴,不管是平民奴隸,還是行伍士卒,只要在見到這些東西的第一眼,都會本能的將其撿起來。

這些人中,總有識字的人。

“絹帛上說,降者不殺,否則城破之日,盡屠之。”

“秦將軍之前說,易水之戰被抓的人皆被秦軍砍了腦袋換了軍功,但寫這些的就是那些被俘的國人,看來他們都沒被秦軍殺掉。”

“對,我悄悄給你說,我今晨在城頭守衛的時候,看到那些被俘的國人在城前呼喊,說是他們在秦營裡有吃有喝呢,而且還說咱們只要投降,就能免死。”

“真的嗎?怪不得秦軍今天沒有進攻,將軍也不讓我們上城牆去。”

“你說咱們要是投降的話……”

各種議論在城中四處響起,一傳十,十傳百,特別是許多人得知自己以爲死去的父兄子弟並沒被秦軍斬首,原本堅定的抵抗意志一下就減弱了。

對普通的燕國人來說,他們不像那些公室貴族,還要操心着什麼宗廟社稷,他們要的不過是口吃的,只要能活下去,換成哪個王來統治都是一樣。

再說他們燕國之前不和秦國接壤,有仇的主要是趙國和齊國。

燕國民衆並不會像趙人一樣,對秦國有不可消解的仇恨。

甚至因爲燕丹藉着求和的名義,派荊軻去刺殺秦王,失去了大義,使得秦國伐燕變得理所當然。

在某種程度上來看,秦國攻擊燕國,都不叫侵略,叫做復仇。

之前主要是因爲秦無忌宣傳秦軍殘暴嗜血,將易水之戰的士卒盡數殺光,如果攻破武陽,必定屠城,這就讓城裡的燕人很恐懼,再加上親屬被殺的仇恨,只能跟着秦無忌一條路走到底,拼死抵擋秦軍。

如今秦軍通過帛書表明降者不殺,再加上俘虜圍着城牆吆喝,一下就讓城裡的國人,甚至軍中的士卒起了別樣的心思。

城中,除去士卒黔首外,受到帛書影響最大的還有一個階層。

傳承久遠的大族,擁有巨量錢財奴隸的富人豪長。

他們位居城中上流地位,家大業大。在這些人眼中,沒有什麼忠君愛國的理念,有的只是保全家族財富。他們之前懼怕秦國殘暴的名聲,出錢出力跟着秦無忌抵抗。

如今,秦國上將軍王翦已經通過帛書言明,只要投降,這些大族、富豪全都可以保有自己原本的財富,錢財土地,分文不取。

這還有選擇的懸念?

城外的秦軍,連續兩日沒有攻城,他們只是不停的往城中射入寫滿了各種招降政策的帛書,同時讓那些俘虜們圍着城牆嚷嚷着,一批接一批的輪換。

原本堅如磐石的武陽城,自內部分裂。

“該死的,將榮氏、騎氏的人全部抓起來。”

秦無忌狠狠一掌拍在案几上,怒火沖天。

就在剛剛,他已接到稟報,城內幾個大族的人竟在互相勾連,有響應秦軍的打算。

副將硬着頭皮道:“將軍,這些人皆是城中豪長。特別是榮氏,是昔日高陽君榮蚠(fén)的後人,家有奴僕數百,錢財千萬,在城中頗有勢力,若是陡然抓起來,恐會激起變故。”

秦無忌眼睛一瞪,怒道:“變故?就算不抓,他們也會生變。先抓起來,將他們府中的奴僕盡數編入卒伍,若有異動,格殺勿論。”

見秦無忌主意已定,副將無話可說,只能領命退下。

眼見屬下退去,秦無忌長嘆一聲。

他非蠢材,自是知道燕國如今已危如累卵,以秦軍在易水一戰中展現的戰鬥力,滅燕已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但衆人皆可降,唯他秦無忌不可降。

先君秦開爲燕國開闢遼東,乃世人所知的燕國名將,他若投降,那秦氏一族的名聲全毀了。

更何況他的子侄輩中,秦舞陽爲刺秦而去,身死中途。秦恆獻命,爲秦無忌做替身,才讓他得以從易水逃命。

秦氏小輩們尚且爲國捐軀,他堂堂燕國大將,怎能向王翦老賊屈膝投降,絕不可能!

“先壓住那幾個大族,只要他們不帶頭,其餘人沒有領頭的,想來不敢反抗。”

秦無忌心中盤算,如何利用武陽城繼續拖住秦軍。

但城中的變故發生的比他想的還快,其導火索便是他所下令抓捕的榮氏一族。

榮氏府中,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年,手持利劍昂首站立。

他的手裡,鐵劍滴着血,腳下還躺着燕軍士卒的屍體。他的對面,則是神色或驚或懼的榮氏奴僕們。

“主君對待吾等,從來沒有做過欺壓凌辱的事情。其行事可以稱作武陽城中的義人,二三子身受主君大恩,拿什麼來報答?今日燕將抓我主君一族,恐會有禍事發生。現在,就是我們捨身相報的時候了!”

“更何況那燕將殘酷暴虐,要將我們押上城牆與秦人廝殺,這是必死之事!”

“不管是爲了報恩主君,還是爲了二三子的性命前程,今日還請隨我欒(luán)布起事,營救主君,同時號召城中想要投降秦軍的人,讓這武陽易主!”

少年欒布慷慨激昂,隨着他話語落下,那些奴僕們亦激憤起來。

“願聽欒君吩咐!”

榮氏一族的府庫被打開,府中豢養的奴隸僕從們,在欒布的帶領下,取來戈戟長矛,大吼着衝出府邸。

火焰開始點燃。

武陽城中那些早有降意的人,聽見城中四處皆是廝殺聲,知道有人已經帶頭。

剎那間,星星之火,熊熊燃燒。

堅不可摧的武陽城,自內部爆裂。

關於王翦,從《戰國策》裡他用反間計殺李牧來看,應是謀戰高手。

孫子說:上兵伐謀,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爲不得已。

所以眼見城堅難破,用謀戰奪取還是很符合邏輯。

至於攻心之法,先秦有孫臏的減竈計,田單計騙騎劫這些事。秦末最典型的有四面楚歌,還有各種誘使城中百姓殺官吏造反的事。

關於榮氏和欒布。

《戰國策》:燕封宋人榮蚠爲高陽君,使將而攻趙。

《史記·欒佈列傳》:布爲人所略賣,爲奴於燕,爲其家主報仇。

兩個結合一下創作,欒布這時候應該在燕國當奴僕,趁滅燕的時候先露個臉

(本章完)

第669章 皇帝生死第172章 立威第792章 戰死第239章 公子啓第363章 韓信傾慕第646章 胡亥之親第47章 踵軍第664章 欲錘趙佗第820章 重用第57章 秦無忌第225章 奇兵第522章 新的目標第745章 產蟲第565章 屯田之所第176章 菑縣第817章 刺佗(下)第37章 與子同袍第625章 昭王先例第321章 睢水罵戰第251章 信至咸陽第701章 張蒼第146章 上車第153章 突襲戶牖第229章 喜報第14章 舞陽死第80章 投石機第412章 臣薦李信第249章 蘄邑第426章 蘇角擒王第474章 重要任務第531章 關東大徵召第505章 爲了皇帝第321章 睢水罵戰第302章 齊楚兵勢第47章 踵軍第247章 鍾離降秦第826章 反擊第595章 狼王抉擇第737章 辦法第231章 雲中君第418章 趙佗已死第608章 冒頓盡孝第225章 奇兵第179章 自信第781章 剋制第416章 族弟趙說第802章 勸諫第390章 大王愛我第585章 單于妙計第566章 休密月氏第549章 貴霜翕侯第103章 封賞第387章 居安思危第421章 代城險固第455章 技擊之士第301章 上將軍愛我第276章 公主贏了第95章 趙高第753章 反目第780章 搏象第834章 帝崩第544章 後繼有人第325章 隘路七壘第693章 回家第535章 烏氏倮第254章 鎖定第188章 大潰第318章 兵臨睢水第628章 趙佗算賬第493章 趙佗加冠第222章 南向第493章 趙佗加冠第239章 公子啓第6章 駕車第690章 召子第315章 酈生使齊第617章 朕全都要第771章 擒王第431章 冒頓王子第698章 太子第182章 寬宏第219章 平輿第150章 計功第284章 刺殺齊相第669章 皇帝生死第225章 奇兵第567章 俯首乞降第399章 何以家爲第490章 改變皇帝第595章 狼王抉擇第253章 京觀第627章 始作俑者第352章 蒙恬校尉第262章 衝陣奪旗第36章 豈曰無衣第51章 疑點第479章 平一宇內第122章 嬴陰嫚第190章 彭越之心第431章 冒頓王子
第669章 皇帝生死第172章 立威第792章 戰死第239章 公子啓第363章 韓信傾慕第646章 胡亥之親第47章 踵軍第664章 欲錘趙佗第820章 重用第57章 秦無忌第225章 奇兵第522章 新的目標第745章 產蟲第565章 屯田之所第176章 菑縣第817章 刺佗(下)第37章 與子同袍第625章 昭王先例第321章 睢水罵戰第251章 信至咸陽第701章 張蒼第146章 上車第153章 突襲戶牖第229章 喜報第14章 舞陽死第80章 投石機第412章 臣薦李信第249章 蘄邑第426章 蘇角擒王第474章 重要任務第531章 關東大徵召第505章 爲了皇帝第321章 睢水罵戰第302章 齊楚兵勢第47章 踵軍第247章 鍾離降秦第826章 反擊第595章 狼王抉擇第737章 辦法第231章 雲中君第418章 趙佗已死第608章 冒頓盡孝第225章 奇兵第179章 自信第781章 剋制第416章 族弟趙說第802章 勸諫第390章 大王愛我第585章 單于妙計第566章 休密月氏第549章 貴霜翕侯第103章 封賞第387章 居安思危第421章 代城險固第455章 技擊之士第301章 上將軍愛我第276章 公主贏了第95章 趙高第753章 反目第780章 搏象第834章 帝崩第544章 後繼有人第325章 隘路七壘第693章 回家第535章 烏氏倮第254章 鎖定第188章 大潰第318章 兵臨睢水第628章 趙佗算賬第493章 趙佗加冠第222章 南向第493章 趙佗加冠第239章 公子啓第6章 駕車第690章 召子第315章 酈生使齊第617章 朕全都要第771章 擒王第431章 冒頓王子第698章 太子第182章 寬宏第219章 平輿第150章 計功第284章 刺殺齊相第669章 皇帝生死第225章 奇兵第567章 俯首乞降第399章 何以家爲第490章 改變皇帝第595章 狼王抉擇第253章 京觀第627章 始作俑者第352章 蒙恬校尉第262章 衝陣奪旗第36章 豈曰無衣第51章 疑點第479章 平一宇內第122章 嬴陰嫚第190章 彭越之心第431章 冒頓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