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青睞

曾先生如今正喜歡秦含真這個學生呢,聞言不由得露出了笑意來:“秦三姑娘做事一向細心,考慮得很周全,小小年紀就是如此。她年幼喪母,父親又外放,一直跟着祖父母過活,家裡人口又少,她還要幫着管家,自然比其他年紀相仿的女孩兒要細心穩重些。秦四姑娘大約也是因爲知道她這個好處,纔會上門求助的,果然如今便有了回報。”

太子妃唐氏與曾先生相識多年了,聽出了她的言下之意,含笑問:“先生似乎很喜歡秦三姑娘?”

曾先生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這些日子,承恩侯夫人見天氣太冷,心疼孫女兒們,讓閨學停了課。秦三姑娘好學,見我閒下來了,便特地把我請了去,專教她琴棋技藝,十分勤奮用功。我見她這樣好學,心裡自然喜歡。”她當然不會提秦含真對她生活起居照顧得多麼周到,因爲她從前在唐家時,也未有過這樣的待遇,萬一叫太子妃誤會她是在埋怨,就不好了。

太子妃不必聽她說實情,只看她近日進宮時的穿戴與兩個月前進宮時的穿戴相比,有了什麼樣的變化,也能大致推斷出她如今日子過得不錯,聽她說近日被請去永嘉侯府單獨執教,也就明白了,笑道:“我早聽聞永嘉侯才德出衆,太子平日裡一直讚不絕口的,如今聽了先生所言,果然是盛名之下無虛士。連孫女兒都這般好學,可見永嘉侯的不凡了。”

曾先生點頭道:“永嘉侯的學問確實極好,侯府中藏書也多。我在永嘉侯府時間不長,卻已得益良多了。若不是與承恩侯夫人有約在先,我還真想就在永嘉侯府待下去了呢。”

太子妃笑道:“先生既然喜歡,只管待下去就是。無論是承恩侯府,還是永嘉侯府,都一樣是姓秦的,兩家的姑娘們不是也都在一處上學麼?”

曾先生笑着搖頭不語。

太子妃也沒在這個話題上多言,只有一點不解:“永嘉侯回朝封爵,也有五六年了吧?秦三姑娘是他唯一的孫女兒,又得先生數年教導,聽先生說,功課很不錯,人也好學聰慧,怎的在京中似乎有些名聲不顯呢?我只聽得外人提起秦家女兒,都說秦家二姑娘才貌雙全,性情文雅,也有私下議論秦家五姑娘性子不夠和順,常與人生口角的,好的壞的名聲都有,卻很少有人提起秦家三姑娘,不知是什麼緣故?倘若她真個平庸得不值一提,也就罷了,可秦三姑娘分明是個極出衆的女孩子,怎的就被埋沒了名聲呢?”

曾先生略一沉吟,才答道:“三姑娘這五六年裡,至少有一半的時間是在京外度過的,在京城的時候不多,與京中人等交際少了,名聲自然會不顯。再者,她雖出衆,卻不是個好出風頭的,深居簡出。永嘉侯一家都少與人交際,平日裡也就是與承恩侯府,或是有限的幾家親友來往。永嘉侯那年一下江南之前,還時不時與幾位舊友見面,如今卻連這些舊友,也都斷了聯繫。倒是聽說過他在江南、西北、嶺南等地曾與當地的書畫大家交好,亦有幾家親厚的友人,但一回到京城,除去進宮,或是到京郊別業消遣,便少有出門的時候了。秦三姑娘隨祖父母行事,自然也少見外人。”

太子妃唐氏聽得暗歎:“我知道,舅舅實在是用心良苦。”永嘉侯秦柏乃是太子的舅舅,太子妃唐氏如此稱呼,其實是親近的意思。

如果是當初太子病情漸重,不知幾時就要被人取而代之的時節,身爲太子親舅的永嘉侯與外人多來往些,並沒有什麼大礙,因爲誰都不會覺得他能擁有什麼權勢地位,不過是個外戚罷了。可如今,太子地位穩固,穩穩當當地就等着繼位登基了,而太子又極爲敬重這位舅舅,永嘉侯自然就成了香餑餑,會有無數有心攀附太子,卻沒有門路接近的人,將永嘉侯視作登天階,糾纏上來巴結討好。永嘉侯閉門謝客,少與外人往來,既是圖自家清靜,也是爲太子杜絕了麻煩,更是不想引起皇帝的猜疑。

太子妃唐氏明白秦柏的苦心,也就能理解太子爲何會對這位舅舅如此敬重了。

承恩侯秦鬆同樣是太子的舅舅,可沒法得到太子同等的看重。

太子妃平日跟永嘉侯府來往不多,除了年節裡幾次場面上的會面,私下便少有接觸了。永嘉侯府只有兩位正經女眷在京,老的老,小的小,老的那位有些被人詬病的名聲,說話行事風格也跟京中皇親權貴人家的女眷不大一樣。太子妃從前有些顧忌,沒敢多與牛氏接觸,而秦含真年紀又小了些。如今想來,實在是太過疏忽了。既然秦三姑娘是個聰慧懂事的小姑娘,多召她進宮幾次,想來也沒什麼壞處。太子敬重舅舅,太子妃便樂得擡舉永嘉侯的孫女。

她問曾先生:“秦三姑娘有什麼出衆的才藝?可擅詩詞?下回再有宮宴,我有心請她到東宮來,與別家女眷也見見面,結交結交。她如今年紀也不小了吧?快到及笄的時候了,總不能繼續悶在家裡,埋頭讀書。永嘉侯夫人似乎不愛交際,可世上有些事,總是要做的。”

曾先生很快就明白了太子妃言下之意,忙道:“秦三姑娘經義學得很好,是得永嘉侯認真指點過的。她雜書讀得不少,民生、經濟、農桑、格物都知道些,不過詩詞上就只是平平,並不算出色。除此之外,琴、棋皆尚可,但最出色的應該是繪畫,極擅山水樓臺,還畫過許多街景圖,畫中人物栩栩如生,十分難得。滿京城的閨秀,只怕也找不出第二位比她更擅長此類畫的閨秀了。不止,恐怕連年紀相仿的男子都少有。”

太子妃訝然:“沒想到秦三姑娘竟然如此多才多藝?”只是,秦含真擅長的東西,似乎都不適合在宴席場合上施展,而且,還有那麼一點兒不大合乎閨閣風俗。太子妃略一沉吟,又問:“先生手裡可有秦三姑娘的畫作?若方便,只管挑好的來給我瞧瞧。”

曾先生忙道:“有自是有的。我那裡就有一幅江南春景,畫的是蘇州郊外春播的景象。我昔年也曾去過蘇州,正好是春天,瞧着那畫兒,就象是回到了那時一般。爲此我特地向秦三姑娘借來此畫,還想臨摹一幅,收藏起來。娘娘若想看,我明兒就帶進宮來。”

太子妃合掌笑道:“那就勞煩先生了。若先生那裡還有秦三姑娘別的畫作,儘管拿來。我聽聞三姑娘隨永嘉侯周遊天下,見識廣博,心甚嚮往,也想借着三姑娘的畫作,瞧一瞧天下風光呢。”

曾先生傍晚時從宮裡出來,心情就一直不錯。雖然秦含真除了秦錦春應選伴讀之事,就沒跟她提過任何要求,但她還是希望能爲這個懂事的學生爭取些什麼。若是秦含真能得到太子妃青眼,今後也是前程可期。

永嘉侯性喜淡泊,不愛與人交際;永嘉侯夫人牛氏又不習慣跟高門大戶的女眷來往;如今世子秦平在外做官,還不曾續絃;五爺秦安更是閤家在外,數年不曾回京,承恩侯府里根本沒個正經女眷,能出面爲秦含真相看人家。要知道,秦錦華可是早在三年前,就已經有長輩爲她尋一門好親事了,尋到今日,還未定下,也是因爲太過重視、不敢輕忽的緣故。秦含真與秦錦華相差不到一歲,現在纔開始考慮親事,已經有些遲了,若是再沒人替她打點仔細,焉知會不會有什麼變故?

曾先生聽說過府裡的某個傳言,對其也是半信半疑。不管怎麼說,那個傳言若能成真,倒也算是樁好親事。然而,這親事一日未定,就一日有可能會變卦,還是早日定下來的好。如今有太子妃出面,那一位殿下又與東宮親厚,秦含真的婚事,應該不會出現什麼變故吧?

曾先生懷抱着某種期望,回到了侯府後街的居所,歇了一夜。次日天光大亮,她方纔出門,往永嘉侯府去了。

她到達永嘉侯府的時候,秦含真正在祖母所住的正院裡,跟前來小坐的秦錦華與秦簡兄妹說話。

秦錦華他們帶來了好消息,宮中的太醫果然妙手回春,秦錦春吃過他開的藥,睡了一夜,今天早上就醒過來了,退了燒,人也精神了不少。看她那模樣,病情已大有起色,應該很快就會好起來了。但如今天氣仍然很冷,她一日病根未除,還是一日別出屋子的好。因此今日,只有秦簡與秦錦華兄妹倆過來了。

秦簡還說起了青梅從二房那邊帶回來的消息:“大伯孃被大妹妹潑水的事氣得暈過去了,不過很快就醒了過來,並沒有大礙。只是她如今對大妹妹失望至極,精神蔫蔫地,但十分關心四妹妹的病情,還囑咐了四妹妹,只管安心在長房養病,不必管家裡如何。就算二叔祖母或是大伯父打發人來接她回去,她也不必理會。”

秦錦華笑道:“二叔祖母和大伯父今兒早上果然打發人來問了,好象打算等四妹妹病情稍有起色,就把人接回去,還說要讓大姐姐給四妹妹賠不是,叫她們姐妹和好。我祖母直接下令,把來人給攆出府外,還叫人去罵他們,說二房不把孩子的命當一回事,四妹妹病得半死不活的,他們就硬要來接人。我在旁聽得可爽快了,還特地去安撫四妹妹,叫她只管安心在府裡養病,別管二房說什麼,橫豎有大伯孃的話在呢。即使傳出去了,我們也是佔理的。”

秦含真關心地問:“這麼說,二房這回又輕輕放過大姐姐了?就沒點實際上的懲罰?”

第五百六十三章 差事第五十二章 原委第四章 發狠第七十三章 臘八第四百九十五章 應對第十一章 衝突第三百七十九章 不甘第三十八章 借刀第一百四十七章 暴怒第五章 課程第二百一十四章 尋章第一百二十章 手指第八十一章 訓妻第九十三章 課堂第三十三章 相爭第十六章 禮遇第六十四章 上元第二十二章 旅途第七十六章 查問第六十一章 法子第一百七十八章 情誼第四章 家長第一百八十五章 擇定第二百四十章 心結第五百四十八章 爲鑑第六十二章 彌補第二百二十章 正事第二百九十四章 歸來第二十八章 絡繹第四百八十四章 慫了第十九章 挑人第二十九章 懲罰第四百二十章 冊子第二百七十一章 別館第八十七章 追問第八十七章 惶恐第五百二十六章 何苦第五十四章 失望第一百七十五章 逼問第二百四十八章 出遊第二百零三章 顧慮第一百二十五章 衝突第八十章 挑撥第四十四章 承諾第一百七十八章 來使第六百二十九章 亂子第四百八十三章 爭執第七百零七章 郎舅第五百一十五章 讒言第一百一十七章 疑點第十八章 定名第五十章 甩鍋第七十章 說服第八章 顧慮第二十二章 歷練第一百二十六章 失蹤第五十八章 誤會第五百一十六章 籌謀第十三章 正名第一百三十一章 續絃第二百二十七章 年禮第五百七十五章 孫家第一百七十六章 說服第三百三十五章 舊情第八十五章 生氣第二百七十六章 叔侄第五百零九章 秘密第九章 古畫第二十一章 蘭雪第二百五十九章 君子第五十七章 嚇唬第六百一十六章 初一第二十五章 調虎第二百八十九章 安慰第一百七十五章 等待第四十四章 請教第七章 牛氏第一百一十二章 疑心第五百七十章 醒悟第四百八十一章 荒親第二百四十七章 道賀第二百一十一章 構思第二百五十三章 坐困第一百七十一章 看法第三十四章 不捨第七十八章 堵心第二百二十五章 隱憂第一百六十二章 邀請第二百五十一章 得意第七十五章 邀請第一百一十章 飯莊第一百五十九章 挑撥第一百四十章 腦洞第八章 金簪第二百一十九章 扣鍋第六百五十章 交接第四百五十八章 制約第二百七十八章 三指第五百一十九章 質問
第五百六十三章 差事第五十二章 原委第四章 發狠第七十三章 臘八第四百九十五章 應對第十一章 衝突第三百七十九章 不甘第三十八章 借刀第一百四十七章 暴怒第五章 課程第二百一十四章 尋章第一百二十章 手指第八十一章 訓妻第九十三章 課堂第三十三章 相爭第十六章 禮遇第六十四章 上元第二十二章 旅途第七十六章 查問第六十一章 法子第一百七十八章 情誼第四章 家長第一百八十五章 擇定第二百四十章 心結第五百四十八章 爲鑑第六十二章 彌補第二百二十章 正事第二百九十四章 歸來第二十八章 絡繹第四百八十四章 慫了第十九章 挑人第二十九章 懲罰第四百二十章 冊子第二百七十一章 別館第八十七章 追問第八十七章 惶恐第五百二十六章 何苦第五十四章 失望第一百七十五章 逼問第二百四十八章 出遊第二百零三章 顧慮第一百二十五章 衝突第八十章 挑撥第四十四章 承諾第一百七十八章 來使第六百二十九章 亂子第四百八十三章 爭執第七百零七章 郎舅第五百一十五章 讒言第一百一十七章 疑點第十八章 定名第五十章 甩鍋第七十章 說服第八章 顧慮第二十二章 歷練第一百二十六章 失蹤第五十八章 誤會第五百一十六章 籌謀第十三章 正名第一百三十一章 續絃第二百二十七章 年禮第五百七十五章 孫家第一百七十六章 說服第三百三十五章 舊情第八十五章 生氣第二百七十六章 叔侄第五百零九章 秘密第九章 古畫第二十一章 蘭雪第二百五十九章 君子第五十七章 嚇唬第六百一十六章 初一第二十五章 調虎第二百八十九章 安慰第一百七十五章 等待第四十四章 請教第七章 牛氏第一百一十二章 疑心第五百七十章 醒悟第四百八十一章 荒親第二百四十七章 道賀第二百一十一章 構思第二百五十三章 坐困第一百七十一章 看法第三十四章 不捨第七十八章 堵心第二百二十五章 隱憂第一百六十二章 邀請第二百五十一章 得意第七十五章 邀請第一百一十章 飯莊第一百五十九章 挑撥第一百四十章 腦洞第八章 金簪第二百一十九章 扣鍋第六百五十章 交接第四百五十八章 制約第二百七十八章 三指第五百一十九章 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