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父命

那長隨是用自己的腰帶在屋子裡懸樑自盡了。因他死得突然,他的家人還想要求主家給他們一個說法的。但鎮西侯世子蘇伯雄拿出了長隨臨終前留下的血書,就把他家的人給安撫住了,老老實實再不敢有半分抱怨。

根據長隨血書的內容,他坦承自己奉鎮西侯之命出外打聽消息,打聽得西南大軍中有人背叛鎮西侯,藉着鎮西侯的名義做了大逆不道之事,一旦宣揚開去,就會敗壞鎮西侯多年英名。他當時一時氣憤,將情況上報給了鎮西侯,卻忽略了後者的身體狀況,導致對方氣急中風。心腹長隨自知有罪,無顏面對主人,只能以性命贖罪。

長隨的家人並不知道他近日奉了鎮西侯之命,都在做些什麼,只知道他最近神神秘秘地,每日早出晚歸,家裡人追問,他一個字都不肯說,有一回被他老孃逼急了,他才勉強透露說是要替侯爺辦一件要緊差事,不能向任何人透露。如今跟他臨終前血書上的內容一對,還算對景兒。雖說這長隨其實也沒犯什麼大錯,但他上報的事間接“導致”了鎮西侯的中風,身爲家生僕從,心裡感到驚懼愧疚是正常的,上吊自盡是顯得衝動了些,但這不也正好證明了他對鎮西侯的忠心耿耿麼?連他的家人也覺得他是運氣太糟糕,但做了應該做的事,除了自個兒家裡傷心難過,並沒有半點埋怨主家的意思。

在這長隨死後,鎮西侯的幾個心腹當中,又有三四人以同樣的理由,留下了遺書自盡贖罪。於是,整件事的原委在這幾封遺書所透露的隻字片語中,漸漸顯露出了“真相”。

原來是有知情人秘密攜帶證據,上京向鎮西侯告密,指西南大軍中有人瞞着鎮西侯犯下罪孽。只是這人一路受到追殺,因此他一直十分小心謹慎,連告狀一事,也做得格外隱秘,生怕被外界察覺。那上吊自盡的長隨是無意中遇上他,才被他選中成爲遞信之人的。長隨當時半信半疑,上報鎮西侯後,鎮西侯又派出另幾個心腹前去調查那人的底細與經歷,終於證實了對方所說的話的真實性。就在鎮西侯派人去找對方討要證據的時候,卻意外發現對方失了蹤,很可能是被追兵找到並殺害了。鎮西侯立刻派出幾名心腹去調查追兵的消息,要找回那些證據,最後證據沒找回來,卻發現了西南大軍中涉案的嫌疑人姓名。據說那是鎮西侯十分信任的一位武將,於是鎮西侯一時激動,就中風了。

至於那告密者的身份,他隨身帶來的證據,殺他的追兵,還有他死後的屍首等等,由於知情人紛紛因愧自盡,就成了不解之謎,只剩一位“中了風”的鎮西侯知道實情了。其他人只能從那幾封遺書中,得知此事的一鱗片爪。

剩下的心腹則在爲主人與昔日同僚痛哭一場之後,齊齊在世子蘇伯雄面前立誓,定要將那些背叛鎮西侯的罪人調查清楚,連根拔起,還西南大軍一個清明。

緊接着,又有傳聞說,鎮西侯在中風之後,曾一度在御醫高超的鍼灸技藝妙手回春之下,稍稍恢復了一點說話能力,含糊地交代了妻子與兩個兒子一番話,便又因爲累極而昏睡過去了。可惜他再次醒來後,便又再次嚴重癱瘓,無法開口,連御醫再次施針,也沒有用了。

不過,有了鎮西侯的囑咐,鎮西侯世子蘇伯雄便上書皇帝,請求前往蜀地調查那密告案件的真相,懲罰有罪之人。蘇伯雄聲稱自己沒有多少證據,但憑着父親幾名自盡的心腹留下的遺書,還能拼揍出幾條線索來,有助於他的調查。即使前路困難重重,他也必須要遵從“父命”,完成父親的心願。

至於私底下的小道消息,則是說鎮西侯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不妙,不定什麼時候就撐不下去了,但他迫切想要知道案情的真相,想要看着背叛自己的人受到懲罰,想要確保自己的“清名”不會因爲那害羣之馬而受到影響,所以他催着長子親自前去調查,只盼着能在死之前,心願得償。

有了這個明暗兩種傳言,蘇伯雄在西南軍中要做什麼事,遇到的阻力也會大爲降低。至於那些心裡有鬼的知情人,蘇伯雄自會提供另一個版本的說法,比如鎮西侯在病重時大徹大悟了,要更正自己過去犯下的過錯什麼的……那些人會不會相信,就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了。

一切都準備就緒。皇帝再次派出御醫前往鎮西侯府,爲鎮西侯複診,次日便下達了旨意,準蘇伯雄所奏。同時,他還給蘇伯雄點了幾個助手,分別是來自蔡家、雲家與閔家的三名年青子弟。他們將會帶上一批人手,隨蘇伯雄一同前往蜀地。他們一行人都是年青力壯的武官,如果趕路趕得快一些,說不定還能追上先一步出發的欽差一行,對方是奉了皇命,前往蜀地處理蜀王餘孽與私產的。

就這樣,鎮西侯夫人先是含淚告別了次子次媳與兩個孫子,送他們離開京城,前往大同上任,緊接着又送別了長子,踏上回歸西南的路。她自己則帶着長媳與兩個孫女,留在京城鎮西侯府中,服侍中風癱瘓的丈夫鎮西侯,全家閉門謝客。爲了鎮西侯能靜養,即使是親友上門,也只能遠遠隔着門窗看他一眼,沒有哪位客人能進屋與他近距離接觸。鎮西侯日常穿衣吃飯,每日梳洗,都是鎮西侯夫人親歷親爲。合京上下,無人不讚賞鎮西侯夫人的忠貞堅強與賢惠。就連宮中的太后娘娘,也爲鎮西侯夫人的精神所感動,特地賞了滋補藥材下來,讓她好生保養。

鎮西侯夫人的賢名遍傳京城,並且還有向外蔓延的趨勢。託她的福,蘇家女眷的名聲也好了許多。雖然蘇大姑娘先前鬧出了醜聞,但到底不曾失了清白之身,只是損及閨譽,不算十分出格。小姑娘家被表哥哄了騙了,芳心許錯了人,這種事也不見得有多麼新鮮。閒來無事時,太太奶奶們興許會暗地裡議論幾句。但如今宮裡都誇獎鎮西侯夫人的賢名了,外人又怎麼好再說鎮西侯夫人嫡親孫女的閒話?那豈不是打了太后的臉?一時間,再沒人公然提起蘇大姑娘的醜事了,連前任廣昌王趙砌,也徹底被人遺忘。對於蘇大姑娘而言,這興許算是因禍得福?

不過她父親蘇伯雄在離京前曾有言在先,鎮西侯府眼下已經打消了找長孫女婿的念頭,要再多等兩年方作打算了。

時間已經來到了三月初。京城春暖花開,上巳節將至,已經有人開始到郊外踏春。趙陌這天得閒,便上門來尋秦含真,想要約她去城外賞春遊玩,順便將秦柏與牛氏也邀上。他在西山有避暑園子,在小湯山有溫泉莊子,在京郊還有一處小產業,無論秦柏一家打算去哪兒踏春,他都能提供歇腳之處,索性就在城外住上兩日回來。

秦柏沒有立刻答應。秦家也有踏春計劃,長房與三房同行,二房興許也會派人蔘與。承恩侯府與永嘉侯府皆有田莊在京郊,住在哪兒都不是問題,倒也不必非得叨擾趙陌。只是趙陌盛情難卻,秦柏便想着,讓他同行也是可以的。反正他常隨秦家人出行,原也跟一家人沒什麼兩樣了。

秦含真心下歡喜,只是不敢十分表現出來,但也興趣盎然地與牛氏、趙陌一同討論要上哪裡去賞春。哪裡的山好,哪裡的花美,哪裡的水格外清甜,他們都從不同的渠道收集到了不少有用的消息,如今正好派上用場了。

牛氏還興致勃勃地說:“我們家在昌平就有莊子,索性去昌平那邊吧?我聽說和平寺的香火靈驗,早有心去拜一拜了,只是一直未得機會,如今正好去一趟。聽說那裡的景緻也好,有幾株古樹很有名,齋菜也好吃,還有僧人自制的茶葉。安哥兩口子馬上就要進京了,讓他們在家歇兩日,正好叫安哥隨我們走一趟和平寺,拜拜菩薩,請菩薩保估他媳婦這一胎順順利利,也給我們秦家添個男丁。”

秦含真心裡“嘖”了一句,面上微笑不變:“五叔跟我們去倒沒什麼,五嬸大腹便便,只怕不好隨我們一道出門呢。可留她一個人在家,也太可憐了些。況且五叔是隨上司一同進京的,他們路上爲了遷就五嬸,一路走得慢,已耽擱了不少時日。等他們進了京城,怕是立刻就要走馬上任了。五叔有沒有時間隨我們出門玩耍,還難說得很呢。倒不如我們自個兒去,替五叔五嬸求一求菩薩的恩典,也就是了。”

牛氏想了想:“這倒也是……那就等他們到了家再說。”

秦含真微微翹了嘴角,但很快又掩飾過去。秦柏與牛氏都不曾發覺,只有趙陌留意到了,若有所思。

說話間,秦簡過來了。他也是來問春遊之事的。今年長房內部對於春遊的地點和日期未能達成統一,他祖母許氏與母親姚氏似乎隱隱有些作對的意思。秦簡深覺爲難,便索性來問三房的計劃。若是三房已有了盤算,那長房隨三房行動,倒是避免了許氏與姚氏婆媳倆的進一步衝突了。

牛氏把三房目前的打算告訴了他,也說明這還不是最終方案。等商量出了具體的章程,她會打發人告訴他的。

緊接着她又問秦簡:“那日咱們兩府合辦春宴,散席後聽說你們幾個年輕人湊到一處喝酒去了,又以你喝得最多,差點兒是橫着被送回家的,到家連飯都沒顧得上吃,就睡下了,足足睡到第二天晌午才醒。你祖母她們都說,你餓得象是餓死鬼投胎似的,一頓就把平日裡兩頓的量給吃下去了。我聽了都不敢信那是你乾的事兒!你那是怎麼了?喝酒喝得那麼多。你纔多大年紀呀?若是成了酒鬼,日後可怎麼辦呢?”

秦簡無奈極了:“叔祖母,您別聽旁人編排我的話。”說着還偷偷瞪了趙陌一眼,後者偷笑。

秦簡嘆道:“我們那日是被蔡世子給哄得喝多了。他存心要灌醉我們呢!”

第六十五章 亂子第三百七十九章 不甘第三百一十章 晦氣第二十二章 詭異第五百六十章 親家第三十一章 逃奴第一百三十一章 裝傻第三百一十九章 誤會第二百一十三章 報信第三百九十九章 梳妝第四章 往來第二十一章 主事第二章 牛家第一百五十九章 挑撥第三十八章 族學第五十章 意外第七十七章 怨恨第四百三十二章 怨恨第五百二十章 議定第八十三章 犯倔第二百零四章 後悔第五百七十九章 吐血第九章 當年第五百零二章 亂生第四百六十五章 三方第二百五十九章 斥退第四十五章 無措第二十一章 蘭雪第二百六十一章 熱鬧第三十四章 二門第一百五十四章 私心第六百七十三章 喜與愁第五十五章 馬屁第六百七十八章 回朝第二百五十四章 封地第一百零六章 調虎第二百章 腦洞第二百四十六章 污水第六百九十八章 告狀第一百七十一章 不捨第三百一十五章 內鬥第六百零七章 聽聞第一百九十四章 操心第一百四十章 見禮第五十六章 消遣第三十七章 吐血第六百八十二章 期盼第一百九十六章 心驚第六百四十八章 無人知第三百八十六章 兩問第四十章 膽怯第二百四十四章 蠢材第七百二十二章 晉見第三百四十七章 雙畫第五百五十一章 失望第二十一章 臨行第二百零七章 出遊第二百二十五章 隱憂第六百八十八章 狀況第三百五十一章 添堵第一百章 不忿第四百五十二章 羨妒第八十六章 緣由第二百零二章 疑點第八十八章 眉眼第一百一十五章 迴避第一百五十八章 團聚第一百五十三章 創業第九十五章 宮宴第三百二十九章 半夜第二章 家書第二百二十八章 雙標第一百七十四章 靜夜第八十五章 留戀第六十五章 亂子第一百七十三章 期許第二百四十七章 冤枉第七十九章 利誘第四十章 遇見第十五章 心虛第三十一章 遇見第八十四章 高興第九十五章 想法第三十三章 相爭第四十三章 套話第一百九十一章 警告第二百二十七章 牌局第三百三十一章 黃雀第三百九十七章 八卦第四百三十一章 坦然第三十五章 套路第五十八章 兄妹第六百一十一章 苦果第六十七章 攆人第三百三十四章 急報第三百二十一章 見證第五十八章 野心第二百三十一章 驚喜第四百八十七章 良媛第四百九十六章 威風
第六十五章 亂子第三百七十九章 不甘第三百一十章 晦氣第二十二章 詭異第五百六十章 親家第三十一章 逃奴第一百三十一章 裝傻第三百一十九章 誤會第二百一十三章 報信第三百九十九章 梳妝第四章 往來第二十一章 主事第二章 牛家第一百五十九章 挑撥第三十八章 族學第五十章 意外第七十七章 怨恨第四百三十二章 怨恨第五百二十章 議定第八十三章 犯倔第二百零四章 後悔第五百七十九章 吐血第九章 當年第五百零二章 亂生第四百六十五章 三方第二百五十九章 斥退第四十五章 無措第二十一章 蘭雪第二百六十一章 熱鬧第三十四章 二門第一百五十四章 私心第六百七十三章 喜與愁第五十五章 馬屁第六百七十八章 回朝第二百五十四章 封地第一百零六章 調虎第二百章 腦洞第二百四十六章 污水第六百九十八章 告狀第一百七十一章 不捨第三百一十五章 內鬥第六百零七章 聽聞第一百九十四章 操心第一百四十章 見禮第五十六章 消遣第三十七章 吐血第六百八十二章 期盼第一百九十六章 心驚第六百四十八章 無人知第三百八十六章 兩問第四十章 膽怯第二百四十四章 蠢材第七百二十二章 晉見第三百四十七章 雙畫第五百五十一章 失望第二十一章 臨行第二百零七章 出遊第二百二十五章 隱憂第六百八十八章 狀況第三百五十一章 添堵第一百章 不忿第四百五十二章 羨妒第八十六章 緣由第二百零二章 疑點第八十八章 眉眼第一百一十五章 迴避第一百五十八章 團聚第一百五十三章 創業第九十五章 宮宴第三百二十九章 半夜第二章 家書第二百二十八章 雙標第一百七十四章 靜夜第八十五章 留戀第六十五章 亂子第一百七十三章 期許第二百四十七章 冤枉第七十九章 利誘第四十章 遇見第十五章 心虛第三十一章 遇見第八十四章 高興第九十五章 想法第三十三章 相爭第四十三章 套話第一百九十一章 警告第二百二十七章 牌局第三百三十一章 黃雀第三百九十七章 八卦第四百三十一章 坦然第三十五章 套路第五十八章 兄妹第六百一十一章 苦果第六十七章 攆人第三百三十四章 急報第三百二十一章 見證第五十八章 野心第二百三十一章 驚喜第四百八十七章 良媛第四百九十六章 威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