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牛家

掃墓的事非常順利。

牛老太爺夫妻倆的墳離碼頭有點遠,坐馬車要走上差不多一個時辰。秦柏事先打過去的僕人買好了香燭紙錢等物,在墓地上一一擺好。秦柏與牛氏一行人過去,就可以直接開始祭奠。

兩座墳頭都維護得不錯,周圍沒長多少雜草,墳前還殘留着上一回祭祀時燒剩的香燭等物,看起來也就是沒多久以前的東西,興許是七月半中元節的時候留下來的。

牛氏在墳前哭了一場,又讓秦含真過來給曾外祖父母磕了頭,秦簡、趙陌跟着上了香。秦柏將這三十年裡的事在岳父墳前說了,給他燒了不少紙錢。事情辦完,他與牛氏夫妻倆都覺得心頭輕鬆了不少。

秦柏對牛氏道:“待我們從南邊回來的時候,就在天津多住幾天。到時候給岳父岳母好好做一場法事,爲二老祈福,如何?”

牛氏想了想,微笑道:“這是個好主意,就依你吧。”

牛氏的祖父祖母葬在牛氏家族的墓園裡,那兒有專人看守,閒雜人等卻是不好過去的。不過秦柏事先派人跟牛七爺家聯繫過了,牛七爺派了兒子守在墓園門口,領着他們一行進了園。牛氏不想讓族人知道自己的身份,牛七爺的兒子便對人說他們是親戚,前來祭拜先人。看守墓園的老頭子壓根兒就沒有多問。牛氏便順利地祭拜了自家祖父母。

離開墓園,他們又去了牛七爺家。

牛氏已經幾十年沒見這位族兄了,只隱約記得些小時候的事。但兩人長年通信,她心裡對這位族兄十分敬重,看着他陌生的面容,也依然覺得親切。

牛七爺一家對牛氏秦柏夫妻的到來都覺得十分高興,特地在家中準備了豐盛的午飯。見了秦含真與秦簡,也十分親切地給了他們表禮,連趙陌也沒落下。這些表禮對於秦簡與趙陌這樣的王孫公子而言,自然是簡薄的,但他們都收得很開心。因爲他們看得出來,牛七爺一家是真心拿他們當作親戚晚輩看待的。

牛七爺一直不太清楚秦柏的身份,當年秦柏帶着牛氏到天津來辦牛老太爺的後事時,並沒有提起自己的家世。但牛七爺光是看他的談吐學識、行止氣度,就能猜到他出身不凡,當時沒好意思問,現在卻沒有顧慮的必要了,便直接問出了口。

牛氏也覺得沒必要再瞞着牛七爺。其實當年她沒把未婚夫的家世告訴族伯族兄,只是因爲心裡存了一點疑慮,生怕兩人的婚事生變,日後提起也是丟臉,所以隱而不談,如今卻無須再擔憂了,便老實告訴了族兄,連秦柏因爲受到長兄逼迫,不得已在西北隱居三十年的事,也都說了出來。

牛七爺驚得半晌沒說一句話。他妻子牛七太太也是目瞪口呆。他們私下都猜想過,族妹的夫婿可能家世很不錯,說不定是官宦人家出身,可誰能料到,居然是國舅爺呢?!

牛七爺好半天才衝着秦柏喃喃低語:“你居然是永嘉侯的兒子……”

秦柏聽了微微一笑。秦含真在一旁插嘴道:“七舅爺,我祖父如今也是永嘉侯呢。”

牛七爺又怔了一下,隨即大笑起來:“這是怎麼說的?我都懵了!當年八叔可是被永嘉侯救的呀!他那時候還跟我爹說,這輩子都不會忘了侯爺的恩典呢,往後若是有機會報答,哪怕粉身碎骨都願意!我爹後來聽說侯爺遭了難,心裡就一直擔心,打聽得侯爺被流放去了西北,還在想八叔會不會遇上。後來聽說侯爺沒了,再過沒多久,你們倆就護送着八叔的靈柩回了天津。我爹只道他沒遇上侯爺,哪裡知道,他們早就做了親家?!”

他握住秦柏的手道:“好妹婿,好侯爺呀,你們當年就該告訴我的!你哥哥待你不好,你也用不着回西北去呀。那兒多遠啊!你到天津來安家,我們兩家人也好相互照應,總比在西北吃沙子強!別的不提,你就是想要打聽家裡人的消息,也比在米脂方便吧?”

秦柏有些感動,他反握住牛七爺的手:“七哥的心意,我們夫妻都明白,心裡十分感激。其實這些年,我們在西北也過得不錯,並沒吃什麼苦頭,七哥無須擔憂。”

牛七爺一邊搖頭,一邊拉着秦柏與牛氏的手:“你們早該回天津來住的!”唸叨了好久。

牛七太太見丈夫囉嗦個沒完,忍不住拍了他一下:“好啦,都過去的事兒了,你還唸叨什麼?妹妹妹婿過得好,如今也是兒孫滿堂了,是在西北還是在天津,又有什麼差別?你少廢話了!妹妹妹婿忙了這半日,早就餓了,還不趕緊請他們入席?!”

這才提醒了牛七爺,他忙拉着牛氏與秦柏的手,滿面笑容地帶他們到外頭廳上去:“對對對,我都忘了。你們一定餓了,快來吃飯吧。我兒媳婦做得一手好菜,十里八鄉的人都知道,你們也來嚐嚐。興許比不得侯府裡的廚子,但終歸是地道的天津風味哪!”

秦柏夫妻倆笑着入了席,牛七太太反手摟住秦含真,拉着她也坐了過去,又讓女兒十九娘多照顧表侄女兒。秦簡、趙陌有牛七爺的兒子們招呼。屋裡十分熱鬧,一片歡聲笑語。

牛氏嘗着家鄉風味,心中卻是感嘆不已。她雖是出生在天津,長到幾歲大,才隨父親前往西北,但仔細算起來,在天津待的時間其實也沒幾年。她母親是蜀人,小時候照顧她的便是母親留下來的蜀人乳母,養得她吃飯的口味也偏好麻辣。後來在西北住了幾十年,她又習慣了那邊的口味,愛吃麪食多過吃米。她雖是天津人,卻沒有天津口味,嘗着這些美味的菜餚,反而有一種新鮮感。

秦含真倒是吃得很歡,趙陌也覺得不錯。秦簡有些不習慣,可吃着吃着,也適應下來了。這飯菜好歹比客棧的出品強許多。

飯後,衆人撤了席,重新落座,吃茶閒談。牛七爺提起這些年的經歷,雖有種種不如意,但日子也算是平順。自打那年牛老太爺離了家鄉,牛七爺的父親也跟族人疏遠了許多,平日裡除非族中有大事,否則一般不跟族人來往。大約是因爲那時的族長確實做錯了不少事,後來又鬧出了幾樁大事,引得其中一支族人鬧着要分宗,又有一個很有出息的小輩被族長一家逼得自請出族,後來卻功成名就回來打臉了。族中議論紛紛,都對族長十分不滿,族長也自覺臉上無光,便退位讓賢了。

如今執掌族務的這位族長,才幹雖然平庸一點,爲人卻還寬厚,在族中頗有威望。他對牛七爺一家十分禮敬,再三請後者幫忙料理族務。族中有人遇到困難,他也樂於伸出援手。託這位族長的福,牛氏一族的門風總算稍有好轉了。如今牛七爺跟族中相處得也算融洽,族中有小輩有讀書天賦,卻家境貧寒,無力科舉,也是他出錢資助的。

牛七爺對牛氏道:“其實我能有多少家資?說是我資助的小十七,其實我用的都是你們那八十畝地出產的糧食換來的銀子,因此,也算是你們夫妻資助的他。他如今只感激我的恩情,倒叫我慚愧了。要不……我讓十七過來見見你們?他如今就在城裡上學,叫他來,很快就能到了。”他其實是真心盼着那位族侄好的。

牛氏看向秦柏,秦柏微笑道:“從這裡進城,也要走大半個時辰的路,太過費事了。此番我們夫妻南下,是回我家鄉祭祖去的。因着眼下中秋將近,我們怕越往後,天兒越冷,若是遇到運河封凍,可就被堵在路上了,便想着儘快趕路,路上不會在哪個地方逗留太久。不如等明年春暖花開,我們從老家北上返京時,路過此處,再見侄兒吧?”

牛氏聽了,便也跟着點頭:“確實啊。這匆匆忙忙的,見一面有什麼用?等到明年我們不必趕路了,索性就在天津多住幾日。七哥把小十七叫過來,讓我們老爺問問他的功課。可不是我吹,我們老爺在米脂就是名師,教了好幾個進士、舉人出來,指點幾個孩子功課,又有什麼難的?”

牛七爺忙道:“那可真是太好了!”又指了指自己的小兒子,“我們家十六,也是童生,讀了好些年書了,總沒有長進。妹婿明年可得好好替我看看,這孩子到底有沒有讀書的天賦?若是不成,索性叫他別讀了,好好學個營生要緊。”

秦柏一口答應下來。牛十六卻在旁露出了苦笑,抓抓頭,那表情別提有多煩惱了。

秦含真忍不住偷笑,坐在她身邊的表姑牛十九娘笑得比她還大聲。

秦柏一行人在牛七爺家待了兩三個時辰,賓主盡歡。離開的時候,牛氏還有些不捨。她沒有孃家親人許多年了,如今才知道“孃家人”這三個字的好處。

秦柏就安慰她道:“回京時在天津多住幾天就是,又或者咱們在天津置一處別院,閒了就來住幾天,正好與你族兄一家多聚聚,如何?”

牛氏聽了歡喜:“真的能行麼?那可太好了!我也不用常來,一年裡有那麼一回就夠了。我瞧七哥家那幾個孩子都是心正的,人也不蠢。咱們家反正有餘力,幫着拉一把也好。當年若不是七哥他父親,我祖父母的墳都要被人挖了呢。這份恩情我一輩子都沒法忘記,更別說這些年一直是他們家幫我照看爹孃的墳了。”

秦柏點頭:“都依你。”又建議,“那八十畝地就送給你七哥吧?咱們再補上二十畝上等好地,湊足一百畝好了。祭田我們可以另外再置辦。我看你七哥家也不富裕,多幾十畝地,他們總能過得寬鬆些。”

牛氏自然是贊成的。

一行人回到了客棧。坐了那麼久的馬車,秦含真覺得自己的腰都快要斷了,跳下馬車後,她恨不得立刻回房間裡躺下,好好伸伸筋骨。誰知才進門,她就現客棧大堂裡多了好多陌生人,一個個都人高馬大地,穿着清一色的軍裝。

坐在大堂正中央,與沈太醫對面相談的,是一個二三十歲、高大儒雅的男子,不過瞧他那一身服飾,就能知道,他定是位武官了。

這人是誰?來做什麼?

第一百五十七章 私心第一百一十七章 疑點第九十七章 怪異第一百三十八章 親戚第七十二章 憋悶第六百章 新婚第二百一十八章 進言第三百八十九章 父女第五百四十六章 圍觀第四百八十三章 爭執第一百一十四章 憤怒第一百五十三章 創業第二百二十六章 吐血第三十五章 官軍第七百零五章 平靜第四百四十八章 疑心第一百三十九章 納妾第七百章 糾結第一百零四章 鐲子第一百一十二章 告誡第一百八十四章 宴席第三百三十九章 諷刺第四十五章 小人第一百六十二章 往事第三百八十五章 抓包第五百七十六章 意向第一百二十八章 路遇第四十一章 出門第六十五章 旨意第二百零七章 園林第三百四十七章 雙畫第二百二十四章 苦心第十六章 用餐第六百三十五章 噩夢第一百零八章 捎帶第五章 往事第一章 清醒第五百零五章 煩心第一百一十二章 告誡第五百二十六章 何苦第三百三十八章 挑動第二百一十九章 扣鍋第八十一章 訓妻第四章 家長第五十四章 隱瞞第三十章 提醒第四百五十九章 機宜第六百六十九章 教誨第三百三十章 棄子第一百四十一章 定局第四百零一章 疑惑第一百三十五章 是誰第二百九十三章 矇混第三百七十三章 老父第五百九十九章 大婚(下)第一百零七章 新婢第六十九章 質問第四十五章 小宴第五百八十三章 撇清第四百一十四章 賢妻第六十六章 分說第十八章 搬家第四百六十五章 三方第三百三十三章 腦洞第五百六十四章 糾結第五百零八章 牽手第二百二十五章 隱憂第五十章 甩鍋第一百八十三章 責罵第三十八章 族學第三十一章 機關第二百零八章 減震第四百二十章 冊子第二百零五章 承諾第十三章 正名第四百零一章 疑惑第三百五十章 猜度第十二章 姑嫂第六百七十章 改變第二十章 賞賜第五百九十三章 互通第一百零八章 出行第二百四十一章 議定第五十二章 化妝第一百六十五章 驚懼第一百二十六章 失蹤第三十六章 上門第三百四十五章 過關第三百四十六章 苦心第一百六十章 拒絕第二百七十三章 怨恨第三十二章 年禮第三十四章 不捨第六百七十章 改變第六百三十二章 審問第四百四十六章 岔子第五十八章 野心第四十七章 求助第七百一十三章 灰心第一百六十三章 放過
第一百五十七章 私心第一百一十七章 疑點第九十七章 怪異第一百三十八章 親戚第七十二章 憋悶第六百章 新婚第二百一十八章 進言第三百八十九章 父女第五百四十六章 圍觀第四百八十三章 爭執第一百一十四章 憤怒第一百五十三章 創業第二百二十六章 吐血第三十五章 官軍第七百零五章 平靜第四百四十八章 疑心第一百三十九章 納妾第七百章 糾結第一百零四章 鐲子第一百一十二章 告誡第一百八十四章 宴席第三百三十九章 諷刺第四十五章 小人第一百六十二章 往事第三百八十五章 抓包第五百七十六章 意向第一百二十八章 路遇第四十一章 出門第六十五章 旨意第二百零七章 園林第三百四十七章 雙畫第二百二十四章 苦心第十六章 用餐第六百三十五章 噩夢第一百零八章 捎帶第五章 往事第一章 清醒第五百零五章 煩心第一百一十二章 告誡第五百二十六章 何苦第三百三十八章 挑動第二百一十九章 扣鍋第八十一章 訓妻第四章 家長第五十四章 隱瞞第三十章 提醒第四百五十九章 機宜第六百六十九章 教誨第三百三十章 棄子第一百四十一章 定局第四百零一章 疑惑第一百三十五章 是誰第二百九十三章 矇混第三百七十三章 老父第五百九十九章 大婚(下)第一百零七章 新婢第六十九章 質問第四十五章 小宴第五百八十三章 撇清第四百一十四章 賢妻第六十六章 分說第十八章 搬家第四百六十五章 三方第三百三十三章 腦洞第五百六十四章 糾結第五百零八章 牽手第二百二十五章 隱憂第五十章 甩鍋第一百八十三章 責罵第三十八章 族學第三十一章 機關第二百零八章 減震第四百二十章 冊子第二百零五章 承諾第十三章 正名第四百零一章 疑惑第三百五十章 猜度第十二章 姑嫂第六百七十章 改變第二十章 賞賜第五百九十三章 互通第一百零八章 出行第二百四十一章 議定第五十二章 化妝第一百六十五章 驚懼第一百二十六章 失蹤第三十六章 上門第三百四十五章 過關第三百四十六章 苦心第一百六十章 拒絕第二百七十三章 怨恨第三十二章 年禮第三十四章 不捨第六百七十章 改變第六百三十二章 審問第四百四十六章 岔子第五十八章 野心第四十七章 求助第七百一十三章 灰心第一百六十三章 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