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因爲你是最後一個

糖?

顧楠愣了一下,然後從自己的懷中拿出了個袋子。這一袋還是荀彧今日來拜訪時帶來的,第一次到顧楠府上的時候,荀彧就記住了她似乎是很喜歡吃這東西。

劉協看到顧楠拿出來的袋子,不出意料地笑了笑。

“看來先生很喜歡這甜食。”

說着,慢慢地伸出了一隻手來問道:“可否再給朕一顆?”

糖確實能讓苦味稍淡一些。

“是藥太苦了?”顧楠疑惑地打開袋子,將一塊糖放到了劉協的手上。她煮的這一種安神藥本應當是不怎麼苦的纔對。

“不,先生的藥倒是不苦。”劉協搖了搖頭,把糖送進了嘴裡,甜味好像是讓他胸中的苦意散去了一些。

擡起手裡的藥,喝下了剩下的半碗。

劉協長長地呼出了一口濁氣,繁雜的心思難得地平靜了下來,陣陣的頭痛也好了許多。

顧楠看了一眼劉協的樣子,低頭行鍼說道。

“陛下,你長久這般心神不寧,日久總會成疾的。”

心病難醫,劉協的身子其實沒有什麼問題,可這樣下去,一病不起也是早晚的事情。

“朕也想平心靜氣,奈何習慣成了自然。”劉協側過眼睛看向亭子外,院中的池塘裡幾條錦鯉遊弋。

“當年董卓廢了少帝,讓朕繼位。朕坐在皇位上,可笑卻是日日提心吊膽,謹言慎行。生恐說錯了一句話,做錯了一件事,惹來殺身之禍。”

劉協看着池塘中,池塘裡的錦鯉感覺到了什麼,身子一轉快速的遊開,水面泛着圈圈波紋。

“後來諸侯共討董卓,董卓挾朕西行,說要去長安,不呆在洛陽了。離開洛陽的時候,車馬上,朕沒忍住,探出頭向洛陽回看去。”

或許是少年自己都沒有察覺,他的手漸漸握緊,但是他的聲音依舊平靜。

“洛陽在一片大火裡,漢室在一片大火裡,火光幾裡之外都能看的到。先生你猜,那時洛陽,是什麼樣子?”

劉協轉過頭來,他好像又看見了那場大火,緊握着的手。

“皇家被劫,朕無能爲力。百官受亂軍屠戮,朕也無能爲力······”

“我如何心安······”

最後一句話,這個不過才十幾歲的少年沒用上朕,手鬆了開來,頹然地坐着。

好像是那些慘死的百官在他耳邊哭嚎,還有先人的怒斥讓他擡不起頭來,臉色慘白。盛夏裡,他的手腳冰涼。

顧楠沒有說話,默然地在手上送入了一股內息。

溫和的內息流入脈絡裡,劉協的身子暖和了起來,臉色好轉。

他擡起頭來,見到顧楠靜靜地看着自己,莫名的一陣心定,鬆了一口氣。

“多謝先生。”

重新低下頭,顧楠說道:“治病救人而已。”

這句話就和第一次見面時她說的一樣,劉協知道了自己爲何心定。因爲眼前的人一直只當他是病人,從沒變過。

沉默一陣,劉協出聲說道:“先生。”

“嗯?”

“朕已是天子近十年,卻從不知道身邊的人何人可信,何人是真心待朕。”

話音落下,少年猶豫了很久,纔開口問道。

“先生,可願真心待朕?”

涼亭下一時沒有了人聲,只剩下蟬鳴聲陣陣。

“我不是都給你吃糖了嗎?”

針已經行完,顧楠低頭取着少年手上的銀針,淡淡地問道。

劉協張了張嘴吧,隨後放生笑了起來。

“哈哈哈,是,先生都已經給我吃糖了。”

這或許是少年坐上皇位後,第一次笑得這麼暢快。

笑畢,顧楠也已經取完了銀針,自己吃了一顆糖。

“先生。”

盛夏的光景裡,劉協深深地看着眼前穿着一身白袍,那人隨意地坐在他面前看着花草。

“謝謝你。”

“爲何謝我?”白衣先生回頭看他。

因爲你已經是我身邊,最後一個還肯真心待我的人了。

少年靜笑着看着白衣先生,卻沒有將這話說出來。

對於他來說,這般就夠了。

······

七月,徐州牧劉備討袁術有功,受封左將軍。

同樣是這一年的盛夏裡。

一個披着鎧甲的人挎着腰間的長劍走進了一間堂上。

堂上坐着一個身披錦袍的人,見到來人笑着摸了一下自己胸前的鬍子說道。

“王將軍終於來了,我可是等你很久了。”

“董侯。”被稱作王將軍的人連忙躬身拜下:“在下公務纏身所以來的晚了一些,董候恕罪。”

“哎,無事,無事的。”那董侯擺了擺手,笑着站起了身。

來的將軍叫做王子服,而這董侯名叫董承,爲皇室外戚,是劉協嬪妃董貴人的父親。

“來,將軍不必多禮。”董承迎上前,扶起了拜着的王子服,向着座上一請:“來,將軍請坐。”

王子服訕然地點了點頭:“謝董侯。”

兩人坐下,王子服纔看向董承,問道:“不知董侯喚末將來所爲何事?”

“將軍。”董承沒有直說,而是笑着拿起桌案上的酒壺倒酒:“先不談這些,你我多日不見,先喝幾杯再說。”

王子服的心下更添疑慮,但是既然董承請了,也只能自己倒了一杯酒喝下。

一杯酒下肚,董承收起了笑容,坐在桌前,拿着酒杯嘆了口氣。

“哎,不指王將軍覺得,天子入許昌之後近況如何?”

······

王子服不知道董承爲何突然提起這事,以爲是在試探自己,抱拳說道。

“如今許昌繁榮,幾乎同當年的洛陽無異。”

董承對着王子服眯起了眼睛,半響,冷哼了一聲。

“王將軍,在我看來,如今的許昌確實與當年的洛陽長安無異。但如今的曹操,與當年的董卓、李榷也無異。”

聽到這換,王子服只覺得自己的背後冒出了一陣冷汗,向着四下看了看。

董承的這番話,在許昌絕不能傳出去。

“董大人,可是醉了?”

“王將軍,我可是醉了你自有定奪,我只同你說一句。”董承的眼睛冷下。

“當今漢室蒙難,陛下趁曹操不察,以衣帶下詔於我討伐賊臣,我此處現在就有陛下親下的詔書。”

(有一些關於衣帶詔的事情以免佔字數,我寫在了章節後的留言裡,大家有興趣可以看一下。)

王子服的眉頭一皺,看向董承。

他在想,如果董承真有詔書,爲什麼剛纔不直接拿出來。

董承勾起了嘴角,探身到了王子服的身前,低聲說道。

“而且王將軍,郭汜當年有數百人,亦敗李傕萬人,此時成敗全看足下與我是否同心。昔日呂不韋有子楚之後得以富貴,現在我和足下也是如此。”

有關於衣帶詔是不是劉協下的:《三國史話》中就對衣帶詔的真實性表示了懷疑。《三國志·先主傳》說:“獻帝舅車騎將軍董承辭受帝衣帶中密詔,當誅曹公。”“辭”是宣稱的意思。《資治通鑑》改爲“稱受”,意思更明確。這就是說董承自己對外宣稱接受了漢獻帝的密詔,缺少可信度。所以《三國志》和《資治通鑑》對衣帶詔的真實性表示了懷疑。而袁宏的《後漢紀》直接表示否定,連衣帶詔這三個字都沒出現。但是范曄《後漢書》倒是持肯定態度。最後,雖然我有我的寫法,但是正史上衣帶詔到底是不是真的,需要大家自己定奪。

第一百一十七章:倒黴這種事情總是在不經意間讓你倒黴第一百二十一章:不急,心不要急,急不能急第三百九十三章:丟人第一百章:顧先生?那裡是先生了?第一百三十六章:這是戰事第三百七十二章:憑一腔熱血第一百一十章:當不爲人第六十七章:假呼嚕和真呼嚕聲對的區別還挺大的第四十二章:向死而戰第三百五十一章:累死個人了第七章:萬惡的封建社會第二百五十六章:老夫謝過了第一百五十二章:投身於熔爐之中哈哈,抱歉不是第二更第七十一章:哦,偷錢那小子!第三十七章:火焰之中的盛世第二百三十一章:天青地黃第二百零八章:何人幫披掛何人奏琴眠第三百七十章:我家從前的門前也亮燈第二百七十八章:吃飯的時候講話會噎到的第三百零六章:多少年了呢第二百四十八章:殉於此世第一百一十二章:沒事不要站太高第一百一十一章:孝期飲宴,不知道先王會不會氣得做起來第四百六十二章:不懂有時比懂要好第六十三章:每個年頭怪事都很多第三百章:養花草不能澆太多水第一百八十八章:大風起兮第三百章:養花草不能澆太多水第三百七十九章:你想怎麼樣就怎樣咯第四百一十七章:左右無人時,真的很無奈第七章:萬惡的封建社會第四百零五章:有很久沒寫信了第二百九十一章:做想做的事就好了第九章:不一樣的總有它不一樣的原因第三百五十九章:行路難第一百五十五章:矛盾的人第四百七十四章:放不下的屠刀第八十四章:陷陣之志第一百五十九章:尊敬師長是必須的第三百三十六章:下棋也要等到人入局纔可以的第一百零三章:文化閉塞是不可以的第二百五十九章:多年之後遇見故人是什麼感覺第二百四十九章:何爲戰事第二百四十三章:一載第七十八章:另一人不想回來了第三十七章:火焰之中的盛世第二百九十二章:其實只是隨口這麼一說的來着第一百一十二章:沒事不要站太高第一百八十五章:長醉不醒,快哉第一百二十四章:披喪之軍第三百零六章:多少年了呢第二十六章:是我武安君提不動刀了,還是東簪樓你飄了第四百六十八章:可以說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了第三百七十六章:人窮志不能窮,特別是騙小孩子錢這種事第九十七章:那一年李斯還很年輕第四百零二章:吃的多怎麼了,吃你家飯了?第二百零六章:有幾人不是呢第二百二十七章:人生當時無苦纔是人生第四百一十五章:緩解尷尬的氣氛第三百六十七章:累了就應該休息一下第三百零一章:要多聽父親的人生經驗第二百二十八章:這一波配合不來第三十三章:我這一矛下去,你可能要叫爸爸第三十五章:你怕是在爲難我顧某第一百九十七章:伊人恍然如舊第二百二十七章:人生當時無苦纔是人生第一百七十三章:皮這一下你開心嗎?第一百八十八章:大風起兮第四百三十八章:平時留給別人的印象要好第三百零五章:不想去第二次的地方第二百二十六章:我應該是要比你熟悉這東西纔對的第四十八章:哀兵必勝第二百九十一章:做想做的事就好了第六十八章:怕不是練傻了第二百七十二章:餓不死的人也是會餓的第八十二章:隨意啊,行賄這種事還真是自古以來的傳統啊第二百八十五章:都是被躲開的人第二百九十一章:做想做的事就好了第六十二章:錢這種東西,永遠是很重要的第一百九十六章:就算是不喝也不能亂倒東西第三百零三章:萬惡之源第三百三十九章:人不像是人,能像什麼第三百二十八章:天下健者,豈唯董公第四百三十一章:以爲此生不負第一百九十八章:遇到問題想想想第二百六十五章:朔方之人第二百五十二章:今夕是何年第三百六十九章:控制情緒很重要第二百一十三章:平靜的眼睛第二百二十四章:吃一塹其實應該長一智纔是第一百八十四章:兇名之下第一百二十三章:各方所動第四百零三章:爲何世事總是哀第四百三十一章:以爲此生不負第二百二十三章:世人皆想長生第三百七十八章:熬夜是不好的第四百四十六章:最後一個白馬義從第一十七章:長平戰事
第一百一十七章:倒黴這種事情總是在不經意間讓你倒黴第一百二十一章:不急,心不要急,急不能急第三百九十三章:丟人第一百章:顧先生?那裡是先生了?第一百三十六章:這是戰事第三百七十二章:憑一腔熱血第一百一十章:當不爲人第六十七章:假呼嚕和真呼嚕聲對的區別還挺大的第四十二章:向死而戰第三百五十一章:累死個人了第七章:萬惡的封建社會第二百五十六章:老夫謝過了第一百五十二章:投身於熔爐之中哈哈,抱歉不是第二更第七十一章:哦,偷錢那小子!第三十七章:火焰之中的盛世第二百三十一章:天青地黃第二百零八章:何人幫披掛何人奏琴眠第三百七十章:我家從前的門前也亮燈第二百七十八章:吃飯的時候講話會噎到的第三百零六章:多少年了呢第二百四十八章:殉於此世第一百一十二章:沒事不要站太高第一百一十一章:孝期飲宴,不知道先王會不會氣得做起來第四百六十二章:不懂有時比懂要好第六十三章:每個年頭怪事都很多第三百章:養花草不能澆太多水第一百八十八章:大風起兮第三百章:養花草不能澆太多水第三百七十九章:你想怎麼樣就怎樣咯第四百一十七章:左右無人時,真的很無奈第七章:萬惡的封建社會第四百零五章:有很久沒寫信了第二百九十一章:做想做的事就好了第九章:不一樣的總有它不一樣的原因第三百五十九章:行路難第一百五十五章:矛盾的人第四百七十四章:放不下的屠刀第八十四章:陷陣之志第一百五十九章:尊敬師長是必須的第三百三十六章:下棋也要等到人入局纔可以的第一百零三章:文化閉塞是不可以的第二百五十九章:多年之後遇見故人是什麼感覺第二百四十九章:何爲戰事第二百四十三章:一載第七十八章:另一人不想回來了第三十七章:火焰之中的盛世第二百九十二章:其實只是隨口這麼一說的來着第一百一十二章:沒事不要站太高第一百八十五章:長醉不醒,快哉第一百二十四章:披喪之軍第三百零六章:多少年了呢第二十六章:是我武安君提不動刀了,還是東簪樓你飄了第四百六十八章:可以說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了第三百七十六章:人窮志不能窮,特別是騙小孩子錢這種事第九十七章:那一年李斯還很年輕第四百零二章:吃的多怎麼了,吃你家飯了?第二百零六章:有幾人不是呢第二百二十七章:人生當時無苦纔是人生第四百一十五章:緩解尷尬的氣氛第三百六十七章:累了就應該休息一下第三百零一章:要多聽父親的人生經驗第二百二十八章:這一波配合不來第三十三章:我這一矛下去,你可能要叫爸爸第三十五章:你怕是在爲難我顧某第一百九十七章:伊人恍然如舊第二百二十七章:人生當時無苦纔是人生第一百七十三章:皮這一下你開心嗎?第一百八十八章:大風起兮第四百三十八章:平時留給別人的印象要好第三百零五章:不想去第二次的地方第二百二十六章:我應該是要比你熟悉這東西纔對的第四十八章:哀兵必勝第二百九十一章:做想做的事就好了第六十八章:怕不是練傻了第二百七十二章:餓不死的人也是會餓的第八十二章:隨意啊,行賄這種事還真是自古以來的傳統啊第二百八十五章:都是被躲開的人第二百九十一章:做想做的事就好了第六十二章:錢這種東西,永遠是很重要的第一百九十六章:就算是不喝也不能亂倒東西第三百零三章:萬惡之源第三百三十九章:人不像是人,能像什麼第三百二十八章:天下健者,豈唯董公第四百三十一章:以爲此生不負第一百九十八章:遇到問題想想想第二百六十五章:朔方之人第二百五十二章:今夕是何年第三百六十九章:控制情緒很重要第二百一十三章:平靜的眼睛第二百二十四章:吃一塹其實應該長一智纔是第一百八十四章:兇名之下第一百二十三章:各方所動第四百零三章:爲何世事總是哀第四百三十一章:以爲此生不負第二百二十三章:世人皆想長生第三百七十八章:熬夜是不好的第四百四十六章:最後一個白馬義從第一十七章:長平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