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章:鍛刀(下)

日本傳統工藝,打造一把武士刀往往要花費好幾個月,但這其中大部分時間都花費在了精益求精的研磨,以及一些儀式性的東西上面,剔除掉了許多吹毛求疵的過程,其實用不了那麼多時間。

粗磨之後,接下來是淬火。

陳憲用黏土粉,碳粉,篩過的草木灰爲原料調製出了附土燒刃所需要的膠泥。

這種覆土用的膠泥粗略配方並不難找,但如果你只按照粗略配方來粗略的調配,那你很難得到你想要的效果,他目前所用的配方,是他自己經過反覆試驗找出來的。

仔細的將膠泥塗抹在鍛打好的刀刃上。

膠泥在刀體上的塗抹,遵循越靠近刀背越厚,越靠近刀刃越薄的原則,陳憲採用木質的刮片來控制膠泥厚度。

等到刀體上的膠泥乾燥凝固後,就可以進行淬火處理了。

爲了判斷淬火的溫度,陳憲選擇在夜間淬火。

在沒有溫度計的年代,只能依靠燒紅的鐵的顏色來判斷溫度。

武士刀最好的淬火溫度是800度,這個溫度的鋼鐵往往呈現出一種朝日初升的顏色。

當初陳憲對着溫度計觀察了好久,才明白什麼叫做朝日出生的顏色。

煅燒持續了十幾分鍾,陳憲從炭火中抽出紅熱的刀看了幾次,最後一次,他從炭火中抽出刀體,看了一眼,就毫不猶豫的就將刀伸體入了旁邊的長槽形的淬火池中。

半分鐘後,陳憲將刀從水槽中拿了出來,原本直的刀體已經變成了一種漂亮的弧形。

這是因爲,附土燒刃的時候,在覆土層的保護下,刀背和刀刃受熱冷卻的速度不均勻,在內應力的作用下,刀體在淬火過程中產生了彎曲變形,最終形成了這種弧形。

陳憲仔細的看了看刀體,變形方向沒有歪曲,刀體的弧度非常漂亮,他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整個附土淬火的過程,陳憲在一個封閉的房間裡進行的,沒有讓學徒參與。

附土淬火是陳憲對自己手藝設置的第二個防火牆,不知道附土,不知道膠泥的成分比例,不知道淬火的溫度和時機,照樣不能複製武士刀的鍛造技術。

接下來就是研磨了,武士刀的研磨非常複雜耗時,需要粗細不同的各種磨刀石一次次打磨,武士刀只有經過大師的耐心打磨,才能將他的美麗完全展現出來。

先不說陳憲沒有那麼全的磨刀石,就算有,他也不打算花費幾個月去打磨一把刀。

好在陳憲在淬火之前就已經取巧的對刀體進行了修磨,這大大減輕了淬火之後的研磨難度,淬火之後的刀體太硬,無法用這個時代劣質的銼刀進行打磨,只能用磨刀石一點點的研磨,非常耗時。

陳憲用磨刀石花了三天時間,對這把刀進行了最後的研磨,將淬火發生的變形修磨整齊,並磨出了刀刃。

武士刀的刀刃夾角有着嚴格的形制,要既能保證刀的鋒利,又能保證刀的耐用,在這一點上,陳憲嚴格的遵守了傳統的工藝。

雖然取巧,但研磨效果並不很差,雖然不如傳統武士刀精工細作的效果,但相比於現代的機械打磨效果已經不相上下。

陳憲在鎮上鐵匠鋪裡看到的刀劍都只是對刀刃部位進行粗粗的研磨,刀體上還保留着大量的鍛造痕跡,非常粗糙。比起這樣的刀劍,陳憲這把刀的研磨已經精美的不像話了。

接下來就是安裝刀鐔、刀柄,纏繩等工序,最後配裝刀鞘。

這些東西能提前準備的,陳憲早已經準備好了,比如刀譚,是在莊子裡唯一的銅匠那裡定做的,手藝着實一般,刀柄是在張柏、張鬆的父親,張木匠那裡定做的,纏繩用的是普通的細麻繩。

刀鞘也是叫張木匠上門來配做的。

儘管陳憲已經將武士刀製作過程中的許多精細的工序取消了,但仍然花了大半個月纔打造出一把。

陳憲帶着這把刀去求見了楊員外。

當楊員外從不起眼的木頭刀鞘中抽出刀的時候,臉上有些懶散和不耐的神情頓時大變。

通過這段時間的瞭解,陳憲知道,楊員外也是習武之人,而且武藝很高,據說在東莊子都是數一數二的。

習武之人,自然識得寶刀,楊員外一眼就看出了這把刀的不凡之處。

不說別的,就光說刀刃上那密密麻麻的摺疊鍛打產生的紋路,就已經顯示出這把刀的不凡。

楊員外讓人拿來十幾枚銅錢,放在一張方凳上,然後揮刀猛斬,十枚銅錢一分爲二,散落一地,連方凳都差點被劈成了兩半。

楊員外並不關心灑落一地的銅錢,他第一時間提刀細看刀刃,刀刃完好無損。

他頓時忍不住忍不住說了一聲“好刀!”

楊員外嘆息的輕撫摸手中寶刀的刀鋒,半晌後才擡頭看着陳憲,問道:“這刀外形十分別致,某從未見過,不知是什麼刀。”

陳憲毫不臉紅的回道:“此乃唐刀,乃是我陳家傳承數百年的手藝。”

楊員外聞言,微微有些出神,喃喃道:“唐刀!……難怪,難怪……”

拿着刀愛不釋手的摩挲了一會,楊員外收刀入鞘,面帶微笑的看着陳憲道:“看來二郎果真是名家之後,這唐刀已經算得上當世一流的寶刀了,不知二郎多久能鍛出一把?”

這個時代的人喜歡用排行來稱呼人,陳憲自稱排行老二,所以別人就能稱他陳二或者二郎,二郎算是一種比較親切的稱呼。

陳憲道:“某親自鍛造,大半個月才能出一把,若是能將那些徒弟帶出來,一個月至少能出十把刀。”

楊員外聞言問道:“二郎難道就不怕手藝外傳嗎?”

陳憲自信的笑道:“沒有人能偷走我的手藝。”

楊員外理所當然的點了點頭,師傅教徒弟留一手纔是應該的,傾囊相授才奇怪。

楊員外又輕輕將刀抽出,看着寒光閃閃的刀刃,說道:“二郎只管放手去做,這樣的寶刀,十貫一把,有多少,我要多少。”

對於楊員外的給出的價格,陳憲只是笑着點了點頭,並沒有多說什麼。

八十章:取子彈一三零章:哨所五十章:開工四十二章:困境五十三章:準備一八七章:泄密六十章:擴大學徒招募八十九章:肥皂一七四章:敘功,大治,食髓一七七章:大勝,霸道三三五章:鑄幣一七四章:敘功,大治,食髓六十八章:楊妙真三十四章:陳憲的秘密四十八章:威脅四十九章:吃裡扒外七十三章:訓練一九五章:見官一九五章:見官一三四章:出擊一零八章:大炮一四一章:唐家莊一九九章:登陸遼東,平濤奇謀十五章:折服一四九章:發展,麻煩六十一章:步兵方陣一二九章:山雨將來一二二章:提親四十八章:威脅一二六章:噩夢一二一章:恢復商路二十八章:再回起點一八五章:疏遠,救兄九十六章:水庫一八五章:疏遠,救兄一七四章:敘功,大治,食髓八十六章:勝利果實八十三章:解刨一二零章:偵查騎兵連七十四章:戰鼓敲響五十九章:馬拉重犁一二二章:提親一四零章:農業公司三四零章:錯失良機一六九章:據萊蕪第三章:槍棒高手三十七章:改進(中)一二五章:奸細五十四章:搬家,襲擊八十五章:大逆不道七十四章:戰鼓敲響二零五章:險敗還勝,大迂迴一九四章:明州港一一七章:勝利六十三章:改進火繩槍四十七章:衝突四十七章:衝突八十章:取子彈一零五章:否極泰來一四九章:發展,麻煩六十章:擴大學徒招募三三九章:刮目相看九十章:忙碌四十一章:背後黑手二十九章:真正的金大腿三一七章:大勝三四四章:水泥過剩二零三章:偵騎交鋒,大戰開幕(元旦加更一章)三三七章:第二戰場一四四章:設伏二十五章:鬥陣一八三章:擴張,行政改革一四九章:發展,麻煩一七九章:蒙陰,消化六十九章:激勵三二零章:棱堡,野戰四十章:黨派一六六章:屠殺,驅逐,動心一七一章:強迫“選舉”,換裝一三三章:察覺一三四章:出擊三十三章:暗流涌動十七章:開工三四二章:東海國的底蘊一零四章:艱難八十三章:解刨三十二章:差點真泄露四十二章:配甲第五章:殺人救人一六四章:鍊鐵技術一一五章:抄後路一一九章:安撫第三章:槍棒高手六十一章:步兵方陣一六七章:換馬,擴張,消化三一二章:技術擴散,棱堡二零三章:偵騎交鋒,大戰開幕(元旦加更一章)三二四章:棱堡防線,棉花一零五章:否極泰來一零八章:大炮
八十章:取子彈一三零章:哨所五十章:開工四十二章:困境五十三章:準備一八七章:泄密六十章:擴大學徒招募八十九章:肥皂一七四章:敘功,大治,食髓一七七章:大勝,霸道三三五章:鑄幣一七四章:敘功,大治,食髓六十八章:楊妙真三十四章:陳憲的秘密四十八章:威脅四十九章:吃裡扒外七十三章:訓練一九五章:見官一九五章:見官一三四章:出擊一零八章:大炮一四一章:唐家莊一九九章:登陸遼東,平濤奇謀十五章:折服一四九章:發展,麻煩六十一章:步兵方陣一二九章:山雨將來一二二章:提親四十八章:威脅一二六章:噩夢一二一章:恢復商路二十八章:再回起點一八五章:疏遠,救兄九十六章:水庫一八五章:疏遠,救兄一七四章:敘功,大治,食髓八十六章:勝利果實八十三章:解刨一二零章:偵查騎兵連七十四章:戰鼓敲響五十九章:馬拉重犁一二二章:提親一四零章:農業公司三四零章:錯失良機一六九章:據萊蕪第三章:槍棒高手三十七章:改進(中)一二五章:奸細五十四章:搬家,襲擊八十五章:大逆不道七十四章:戰鼓敲響二零五章:險敗還勝,大迂迴一九四章:明州港一一七章:勝利六十三章:改進火繩槍四十七章:衝突四十七章:衝突八十章:取子彈一零五章:否極泰來一四九章:發展,麻煩六十章:擴大學徒招募三三九章:刮目相看九十章:忙碌四十一章:背後黑手二十九章:真正的金大腿三一七章:大勝三四四章:水泥過剩二零三章:偵騎交鋒,大戰開幕(元旦加更一章)三三七章:第二戰場一四四章:設伏二十五章:鬥陣一八三章:擴張,行政改革一四九章:發展,麻煩一七九章:蒙陰,消化六十九章:激勵三二零章:棱堡,野戰四十章:黨派一六六章:屠殺,驅逐,動心一七一章:強迫“選舉”,換裝一三三章:察覺一三四章:出擊三十三章:暗流涌動十七章:開工三四二章:東海國的底蘊一零四章:艱難八十三章:解刨三十二章:差點真泄露四十二章:配甲第五章:殺人救人一六四章:鍊鐵技術一一五章:抄後路一一九章:安撫第三章:槍棒高手六十一章:步兵方陣一六七章:換馬,擴張,消化三一二章:技術擴散,棱堡二零三章:偵騎交鋒,大戰開幕(元旦加更一章)三二四章:棱堡防線,棉花一零五章:否極泰來一零八章:大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