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帶着關水事、張大壯回家,介紹給夫人何清清認識,並講述了關水事救他的全過程。
何清清聽聞,感動得熱淚盈眶,握着關水事的手正要下跪多謝。
關水事連忙扶起何清清道,
“樑夫人,不必客氣了,上次樑嚮導救了我大哥張大壯,這次我碰巧救了樑嚮導。我們扯平了。
現在我們誰也不欠誰的情。”
何清清聽聞,想了想,覺得事情屬實,看關水事的長相,是一個本分值得信任之人;功夫好,醫術好,心地好,於是有心要結交道,
"英雄,你救了老樑,我還是要多謝你!可你對我們的稱呼太生分了,曰後就稱老樑爲樑叔;稱我爲樑嫂。來到這裡,就如來到家中,都是自己人。”
說完,即沖水斟茶。
關水事連忙迴應,
"好!樑嫂,你不要叫我英雄!就叫我水事吧。“
樑清清將衝好的茶送到二人面前,接過話頭表示,
“我以後就稱你爲水事。水事、大壯,請飲茶!“
關水事與張大壯聽聞,也不客氣了,
“唔了一聲!"
即提起茶杯一口飲盡,一杯接一杯,直到止渴才放下茶杯。
關水事並道,
"樑叔,樑嫂!不好意思,讓你們見笑了!“
梁山並沒有見怪,呵呵一笑表示,
“水事,不必多禮,把這裡當成自己的家就可以了。"
關水事聞言,心裡一陣感動,一陣溫暖,又想到自己爸爸、媽媽,他們還好嗎?
想到傷心處,眼中不知不覺泛起了淚光。
張大壯看着關水事,多少也知道他的心事,連忙不着痕跡碰一下關水事,用眼神瞥一下樑山、何清清,提醒道,
"三弟,喝茶吧!“
關水事聞言,一下驚醒過來,收回傷心的回憶,利用與張大壯對飲的瞬間,擦乾眼中的淚花,回覆到正常的狀態。
剛好外面傳來一陣喧譁聲,將梁山夫婦二人的注意力引開,沒有發現他們的微小動作。
梁山道,
“可能是村民擡山豬回來了,我出去看看。"
梁山說完,讓夫人陪關水事、張大壯飲茶。
自己就走到門外看看,果然有十幾個小夥子,擡着二頭山豬,氣喘吁吁來到梁山面前,其中一個帶隊的村民道,
“樑叔,按村長的吩咐,將山豬擡來你家,如你沒有意見,將山豬分解,洗乾淨,切好,留下小部分給你,其餘的拿去村部,用大鍋烹飪,作爲今晚歡迎英雄宴的主菜。
其他的菜餚,會場,正村長自然有安排。
山豬是你們帶回來的,一定要徵得你的同意。"
梁山剛想說同意,轉念一想,山豬也不是他獵殺的,也作不了主。打算問問關水事再作答。
此時,關水事也走到門口,見到態度猶豫的梁山,也猜出他的想法,於是道,
“樑叔,我同意正村長的意見,答覆他們吧。"
梁山聽聞,十分高興,愉快的答應了。
梁山家裡有一個大天井,村民齊心合力將山豬拉到天井中間位置,分好工即幹開了。
梁山想去幫忙,被領隊的村民阻難,
“樑叔,你不要幫我們了,正村長吩咐了,你招待好英雄,及他的朋友就可以了,其他的事,我們來做。"
梁山聽聞,只好作罷。擡手招呼一聲關水事,一同去房間喝茶了。
梁山這邊,三個人正有一句,沒一句的聊着,聊得不亦樂乎,情投意合。
村民那邊,不單是梁山這邊幹得熱火朝天。
正村長還安排了一些村民在其家裡洗自種的青菜,殺自養的家禽,也幹得熱火朝天。
在村部門外的開闊地,一羣婦女正忙得不亦樂乎,有的用石頭砌爐竈,有的在砌好的爐竈上架大鍋,有的正在爐火紅紅的大鐵鍋上燒菜。很快一盤一盤炒好的菜,按臺號送到餐桌上。
她們雖然幹得手腳不停,香汗淋漓,可臉上總是掛着甜美的笑容。
時間過得很快,不知不覺又到晚餐的時間。
梁山帶着關水事、張大壯來到村部。
村部大樓是磚木結構,三層樓,外觀簡樸大方。顏色與大自然融爲一體。
幾人走上二樓,去到木門上寫着村長辦公室的門口。
梁山伸手輕輕敲了幾下門,輕叫幾聲,
"正村長,正村長!我是梁山。"
等了一會兒,木門輕鬆打開,出現了一箇中等身材,臉部輪廓分明的中年人。
只見正村長笑容滿面,聲音洪亮對關水事他們道,
“英雄,你們請進!我們曾經見過面,就不用介紹了。"
關水事走進村長辦公室,對正村長道,
“正村長,叫我水事好了,不要叫英雄。怪難聽的。“
正村長想了一下,叫英雄好象不入羣,即順水推舟道,
“好的,我就叫你水事,可在歡迎大會上,致感謝詞時,還是稱你爲英雄,你不介意吧?“
關水事聽聞,無奈的搖搖頭,想到只是在致詞上,點點頭表示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