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幫爺爺種地
看着那鮮紅的瓜瓤,聞着那清甜的氣息,兩個小丫頭立刻就上手拿了一塊。
不過,她們並沒有把瓜往自己的嘴裡送,而是送到了各自媽媽的手中。
看到這一幕,姜易個楊光都忍不住爲自己的閨女送上了大拇指。
當她們把第二塊瓜送給他們的時候,姜易和楊光便一起拒絕了。
眼看着孩子們都饞得吞口水了,就不用再拘泥於這些小節了。
姜易直接把瓜推了回去說道:
“寶貝,你們吃吧,爸爸腸胃有些不舒服,今天就不吃西瓜了!”
雖然就此吃上了西瓜,但是小丫頭也沒忘了心疼爸爸,一手抓着瓜,一邊蹲在了姜易的身邊有些擔心的問道:
“爸爸,你肚子疼嗎,要不要緊呀!”
問完之後,小丫頭還又啃了一口瓜。
“哦,爸爸沒事兒,只是不能吃涼的東西,你趕緊吃吧,吃完了再去地裡看看有沒有別的東西!”
姜易揉了揉小丫頭的腦袋,心裡面一陣暖洋洋的。
這片瓜田非常的開闊,裡面除了有西瓜,還有一些甜瓜香瓜之類的東西。
最後,兩個小丫頭把這些都嚐了一遍,本來是兩個小淑女,這一下變成了兩個糙漢子。
就看見這兩個小機靈鬼吃完了瓜之後坐在凳子上,蹬着腿兒靠着椅背,一副葛優癱的模樣。
她們的一隻手還放在肚子上,那模樣就只是在表達一個字,那就是“撐”!
姜易看着她們的樣子,也是又心疼又想笑。
之前吃的時候,他也是一個勁兒的勸她們,說美味不可多用。
但是這倆小傢伙卻聽不進去勸,一邊點頭應着,一邊大快朵頤。
現在吃撐了,姜易也不想讓她們就那樣坐着,而是把她們叫了起來,讓她們慢慢的沿着地邊走了兩圈消食兒。
好在西瓜水多,半個多小時的時間,兩個小傢伙去了好幾次地邊的簡易廁所,這才又重回一身輕鬆的狀態。
不過,剛纔的那種難受勁兒她們還是記憶猶新,所以也不再繼續吃瓜了。
這個時候,田裡面的一項新東西又引起了她們的注意。
那是一臺簡易的傳統水車。這水車的作用就是管着這片地的灌溉。
當然了這水車可不止這麼一架,正片沿河瓜田,那可是有着七八臺水車呢。
這個水車呀,構造簡單,就是利用河水的流動把河裡面的水引上來,澆灌在瓜田裡。
小丫頭對這樣的東西那是非常感興趣的,等到這邊打開了河岸處的導水口,那一大股喝水就從那半封閉的凹槽中流了過來!
這倆小傢伙,在水通的一瞬間,簡直像是發現了新大陸一樣開心的跳了起來。
姜易看她們這樣開心,連忙拿了一些竹棍竹筒之類的東西,準備讓她們做個手工!
這半下午的時間姜易就在河邊教着兩個小丫頭做那種手工水車。
忙到太陽快要下山了,這事情才辦得差不多了。
最後,小丫頭們和姜易的傑作就出現在了河邊的沙地上。
姜易用兩塊大石頭壓底,然後就看到那綁着傾斜竹筒子,隨着水流把一管管河水集中到水車中間的一個凹槽,然後水就是通過這個凹槽流出來的。
姜易一邊操作水車,一邊給小朋友們解釋。
很快,這兩個小傢伙的知識點就完成了新儲備。
就在兩個小不點兒玩着自己的簡易水車,把河岸還有他們的衣服都弄溼了之後,蕊蕊忽然看見遠處有人在翻地。
這個所謂的翻地,小丫頭也是以前在別墅菜園子見到過自己的爺爺是怎樣操作的。
不過,現在這裡可是瓜地,那傢伙把瓜秧子都給拽了起來,而且好像還準備往這邊擴散。
“爸爸,那人在毀壞這片瓜地呢!”
義憤填膺的小丫頭當時就跟姜易報告了這個情況。
“哈哈,他們可不是在毀壞田地,而是準備種下一茬兒莊稼呢!”
姜老爺子樂呵呵的跑了過來,準備給小同志們上上課。
原來,小丫頭看到的那邊,是一片早瓜田。
今天來的卡車收瓜,那塊地裡已經不剩啥瓜樂了,所以姜老爺子就組織人,準備到太陽快下山的時候把那些瓜秧子都拔了,然後種點兒別的東西!
聽到這樣的解釋,小丫頭才恍然大悟,對自己搞錯了事情還有那麼一點兒小小的不好意思。
十幾個人扯瓜秧,等到他們把那些老根都弄出來以後,剩下的就是收集瓜秧,然後開種其他的東西。
姜老爺子選的是玉米,畢竟現在是種玉米的季節,而且種玉米成本低廉,這些地種完了瓜,荒着也是荒着,那就剛好成全了一季莊稼。
很快,一臺聯合播種機就開到了這邊來。
這個時候,太陽已經西斜,眼看着露出的部分不多了,姜老爺子就讓那司機弄快點兒。
而蕊蕊和北北這兩個小傢伙再三磨人的情況下,終於換取了一張登上播種機的門票。
兩個小傢伙被送到了並不寬敞的駕駛室裡,司機開動機器,一陣噪音響過,這大機械就跑到了田中間。
旋轉的飛刃把土粒打得細碎,那就跟用什麼東西篩過的一樣。
而就在同一時間,機器上面的小孔已經把糧食種子分批的放進了翻起來的土地中。
兩個小丫頭看着這情景,那看的也是相當入迷,不過他們也看清楚了一些機械運行的規律!
當然,這個對她們兩個小傢伙來說,知道了還不如不知道,反正也用不上。
當然了,這個大機器的強大能力,那還是完全震撼了小丫頭們。
她們之前並沒有見過這樣的工具,現在見到了之後,竟然有了一種想要親自去嘗試一番的衝動。
當然,想要開這種機器,她們還是遠遠不夠資格的。
最後,只能讓自己的老爸買了類似的玩具來玩兒。
不過,小丫頭們想要去種地的願望,也並非沒有辦法實現,因爲老爺子明天正準備去耕山上的那塊地呢。
那也是一片荒地,姜老爺子剛剛承包下來,因爲處在半山上,所以大型的機械是沒有辦法上去了,就連那種便攜的工具都沒有辦法上去。
所以,這些山上的地,那邊只能用牛拉犁了,老爺子有意帶着兩個小傢伙去見識一下這個傳統技術,就提前給她倆打了聲招呼。
小丫頭纔不管什麼牛拉犁還是油拉犁,她現在就是想體驗一把種地,所以一口就應了下來。
現在,天色已晚,耕地的事情,就只能等明天了,小丫頭記下了明天的事情,便和閨蜜一起手牽着手往回走了。
小傢伙們對明天的工作充滿着期待,卻不知道,那將是十分勞累的一天。
老爺子包的那塊地,足足有四畝,雖然除了老爺子親自耕之外,還叫了另外的一個親戚幫忙,但是一天的時間那也是緊巴巴的。
不過這已經定下的事情是不好更改的,現在,正值農忙,大家都有事情要做,讓別人來幫忙,可是需要提前說好的。
小丫頭們回家之前,也是又去地理搜刮了一番,最後帶了一個足有十六斤重的大西瓜回家了。
這個瓜是姜易挑的,說是要送給奶奶,但是晚上吃完了晚飯,一大堆人坐在院裡納涼的時候,還是兩個小丫頭吃得最多。
要不是姜易暗示衆人讓他們快吃,否則這兩個小的恐怕晚上會撐着,她兩個還能吃更多。
一夜時光匆匆而過,第二天,老爺子起得很早,因爲姜易家並沒有養牛,所以耕地的牛要去借。
當然了,這也是提前都說好了,這不早飯還沒吃呢,就有人牽着牛送上門了。
小丫頭一起牀就見到院子旁邊有兩頭大黃牛。
這一下,小丫頭立刻就想起了將要去做的事情,又迅速轉身,去呼叫還在牀上睡覺的北北。
“蕊蕊妹妹,今天怎麼是你叫我起牀呀,真希望能每天都是你叫我起牀,那樣的話,我再也不會賴牀了!”
小胖丫一咕嘍爬了起來,便急匆匆的等着吃完早飯上山耕地了。
本來,老爺子是不準備讓楊光參與到這個事情當中來,但是楊光卻執拗的表示,在他年輕的時候,那也是家裡幹農活的扛把子。
聽到他也是農人子弟,老爺子就不再說什麼了,把兩袋化肥分給了他,讓他帶着上山。
隨後,大家每一個人都帶着任務,等來幫忙的那兩人到達之後,一行七八個成年人兩個小孩兒,三條狗兩頭牛的陣營就組成了。
一開始的時候,兩個小傢伙拎了自己的小竹簍口,也不讓別人拉着,就自己開始往山上走了。
這上山路很簡單,再加上有兩個牛在前面,所以這一路走得不急不緩。
兩個小丫頭甚至還拿了棍子去戳那兩頭牛,希望它們走快點兒。
現在的小丫頭,非常想要見識一下牛拉犁是個什麼樣的情景。
終於一二十分鐘之後,衆人到達了目的地,大人們立刻就忙碌了起來。
一起跟着來的還要秦淑儀以及她的一個老夥伴,這兩人自然是上來播種的。
用傳統的方式來耕地,那是要有人專門在後面播種的,而且這個人動作還得快,不然的話會跟不上節奏的。
當秦淑儀把種子從袋子裡面倒出來之後,小丫頭立刻就驚訝的喊了出來:
“呀,奶奶,這些種子是什麼東西的種子,它們怎麼是紅色的!”
老爺子買的種子是玉米包衣的種子,所以玉米粒就是紅色的,當小丫頭伸手要去摸得時候,老人家急忙躲開了。
“這個可不能用來玩的,這紅色的外衣是給玉米粒穿上一層保護,以防止有蟲子把它們都給吃了。”
秦淑儀一半把小傢伙抱開,一邊開始跟她解釋什麼是包衣種子。
很快,準備工作就完全做好了。
牛也套上了犁,人也做好了開始前的熱身。
隨着鞭子揮動,兩頭牛兵分兩路,便開始攻克這片荒地了。
整整一個上午,這一大片地還有不少沒有耕完,不過留下來的那一部分已經很少了,所以老爺子也是吃完了飯小憩了一下才有下地的。
半山的這片地,倒是不用太擔心太陽曬不曬的問題。
首先是因爲這地邊上有幾棵非常壯的大樹可以供人乘涼,再加上這是半山,太陽很快就會被遮住,那個時候,就更不用擔心涼不涼快了!
下午的時候,兩個小丫頭也是帶了兩件小農具,因爲中午吃飯的時候,老爺子說地的兩邊有些地方無法用犁耕到。
這樣的地方就需要用人工來處理,至於怎麼處理,那就是用工具挖上一個小窩子,然後把種子放裡面再封上。
兩個小傢伙認爲這件事兒那真是簡單極了,便自告奮勇的接了下來。
爲了讓兩個小傢伙保證安全,姜老爺子還給她們找了冬天戴的手套。
這個手套防止她們受傷倒在其次,主要是想防止她們直接接觸那含毒的種子。
兩個小丫頭很負責任的拿着自己的小工具在那裡吭哧癟肚的挖掘,好不容易弄出一個小窩子,整整五分鐘都已經過去了。
鑑於此,姜易和楊光上線了,他們這兩個爸爸,給小丫頭們分擔了大部分的工作。
讓她們兩個的工作由挖窩子,變成封窩子!
這就省事兒多了,姜易和楊光在前面挖出了一個個大小深淺都合適的窩子,然後,讓小丫頭放種子,再用她們的工具蓋上土。
這樣的工作纔算是小傢伙們力所能及的。
所以在施展了這樣的方案之後,整個耕種的工作進度就變得快多了。
大半個下午過去,這片荒地已經完全變了模樣,在不久之後,這裡便會成爲一塊綠油油的玉米田。
兩個小丫頭也是出了很多力,在結束了一天的勞作之後,老爺子對這兩個小孫女兒那可是大家讚賞。
下山的時候,每當碰到了有人從地裡收工回家,他都會聊上兩句,然後順便把這兩個小寶貝的功績說一下。
很快,這兩個小姐妹的勤勞就成了好多家教育孩子的範例。
蕊蕊和北北,再次成爲別人家的孩子。
爲了犒勞她們兩個小傢伙,晚上的時候,姜易也是下了一番功夫,弄出了一桌十分豐盛的飯菜。
小傢伙們忙了一個下午,也是累慘了,看到美食以後,才忘了白天的辛苦,覺得這一天的付出更有意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