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君失顏

慶國的承天殿巍峨寬闊,內部更是金碧輝煌,只到得大殿門前,便從裡面冒出陣陣的涼爽之感,不用想,燕國三人也知道這大殿之中必定也備有冰塊。

進到殿內,韓漠只覺得這殿堂實在是太過龐大,以他的目力,也只能遠遠瞧見盡頭是金碧輝煌的龍壇,那裡面金光耀眼,也只遙見龍座處似乎坐着一個身着金色袍子的人,具體模樣,確實難以看清,從大門到那龍壇之處,竟是有好幾百米遠。

殿堂的兩邊,豎立着高大的玉柱,自正門延伸到龍壇便,左右各有十根大玉柱,支撐着金頂,玉柱上方漆着黑色,以金紋爲飾,每條玉柱上竟然有特殊材料雕刻而成的蟠龍,捲曲在玉柱之上,就像龍騰如雲,看上去精美無匹。

一條鋪着精美地毯的長長直道直通向龍壇,但是在這直道的兩邊,竟是兩處長長的水池子。

奢華的地毯,上面乃是繡着一條金色的長龍,龍頭面對殿門,就如同一條金色的長龍從那龍壇出來,要衝門而出,直上九霄。

直道兩邊的池子,便是見過世面的韓漠,也不由得歎爲觀止。

誰能想象到,在這樣肅穆威嚴的慶殿之上,還有這樣風雅的設施,慶人好風雅,果然是從上到下自成體系。

池水清澈,水中除了遊動的金鯉,更有荷花泛於水面,也不知慶國人是如何的巧奪天工,設計出室內荷花這樣的美景,金鯉過處,水面泛起漣漪,那荷花散開的清香,讓這威儀的大殿竟是有一種沁人心脾的舒暢感。

韓漠跟在曹殷身後,沿着知道往前行,心中卻是在想:“如此的氣象,要麼是富貴繁榮之象,要麼就是亡國之兆了!”

靠近龍壇之處,慶國文武百官則是立於水池外畔。

雲滄瀾和劉珊率先上前,跪拜在地,恭敬道:“吾皇萬歲,燕國使團來朝覲見!”

曹殷臉上帶着淡淡的笑意,韓漠和宋世清一左一右跟在他的身後,步伐穩健,漸漸靠近那龍壇,此時靠近,韓漠已經是能夠清晰地看見龍座上崇仁帝的模樣。

這位崇仁帝身着金袍,頭戴金冠,四十多歲,看起來卻有些瘦弱,一綹小鬍鬚垂在頜下,若是去了金袍金冠,倒像一個教書的先生,渾身上下,到時見不到所謂的王者之氣,比起燕帝的深沉威猛,卻是頗有一段距離。

曹殷在殿前站定,這才拱手道:“燕國使臣曹殷,拜見慶國皇帝陛下!”

韓漠和宋世清也都是拱手行禮。

那高臺之上,一名太監已經尖着嗓子道:“參見吾皇,爲何不拜?”

曹殷平靜道:“我們非貴國之臣,見貴國之君,自然是不需參拜!”

就在此時,從左首文臣之列出來一人,站在水池邊,高聲道:“啓奏聖上,燕國使臣不知禮儀,目無聖上,臣請聖上予以責罰!”

韓漠斜眼去看那出列之人,倒也認識,正是在那夜接風宴上被自己奚落的御史臺錢中丞,這傢伙倒是抓到機會便要報復。

慶帝打了個哈欠,問道:“是啊,你們見了朕,爲何不拜啊?這天下間,見朕者,誰敢不拜?”

曹殷淡定道:“我等乃是燕國之臣,燕國非慶國之臣國,我等亦非慶國之臣,皇帝陛下也非我等之主,自然是不能跪拜的。”

那慶帝想了想,點頭道:“你們說的有道理,似乎……是不用拜朕!”

那錢中丞不死心地道:“啓稟聖上,他們雖是燕國之臣,但是燕國乃是諸侯小國,我大慶從未承認其合法性。再者說,如今是在我慶殿之上,在慶殿之中,不向我慶天下行跪拜之禮,那是不將我大慶放在眼裡,豈可輕饒?”

慶帝立刻點頭道:“是啊是啊。燕國使臣,你們是諸侯小國,這裡是朕的朝堂,你們必須要拜朕,否則便是瞧不起我大慶!”

在前拜伏的雲滄瀾終於拱手道:“聖上,燕國使臣此番前來,乃是爲兩國盟好,是送燕國公主來成親。我大慶身爲主人,該當以禮待之!”

慶帝沉吟了一下,頷首道:“雲愛卿所言有禮。燕國使臣是來爲兩國盟好,不能無禮,否則有失我上國氣度……嗯嗯,就不要拜了!”

錢中丞還要再說什麼,雲滄瀾目光如電,已經直視過去,冷笑道:“錢大人,前方兵危,我大慶與燕國結盟好,便是互惠兩國。你在此雞蛋裡挑骨頭,蓄意挑撥兩國友好,究竟想要做什麼?”

那錢中丞看了雲滄瀾一眼,似乎對雲滄瀾還是很爲忌憚,欲言又止,冷哼一聲,不再言語。

朝中很是寂靜,曹殷回頭看了宋世清一眼,宋世清會意,上前兩步,從袖中取出國書,這是使臣入朝必要的程序,身爲禮部侍郎,宋世清自然擔起宣讀國書的責任。

宋世清打開國書,他中氣十足,鏗鏘的聲音很快就在寬闊的慶殿上響起。

各國覲見的國書內容,幾乎都是按照程序來走,無非是高喊兩國情誼永固,世代兄弟,互相協助,這些內容冠冕堂皇,無論是讀者還是聞着,心中都是不以爲然,但是卻又必須在這樣的場合念出來。

韓漠只是淡淡笑着,他心中有時候覺得世間的事情真是很奇妙,這些優美和諧的詞彙,堆砌而成的,卻是虛僞到極致的語句,雙方心中都不相信,卻又要在面上做出一番和平的姿態。

無論是國書的內容,還是人的表情,在這一刻達到虛僞的極致。

……

韓漠先是往龍座上看那位慶帝,從宋世清開始宣讀國書開始,這位皇帝就閉上眼睛,似乎是在凝神細聽,表現的氣定神閒,波瀾不驚。

這幅樣子,與方纔那種優柔寡斷的性情大是不同。

一時之間,韓漠還真是看不清這位皇帝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或明或暗地,韓漠聽過不少這位皇帝的故事,好色如命,窮極奢華,而且非常害怕自己的老婆慶後,屬於極度的耳根軟,按照評論的標準,乃是一位大大的昏君。

國書冗長,韓漠忽然感覺身上有一些不舒服,他只覺得朝堂兩列,似乎有不少目光正往自己的身上看。如此衆多的目光聚集在某一處,自然是讓韓漠渾身有些不自在。

其實韓漠倒不知道,那夜在國舅府的一首《明月幾時有》,不知因何途徑,已經傳遍開去,甚至已經有音律高手爲這首詞譜了曲子,成爲孔雀湖各大畫舫中傳唱最多的曲子,也是這兩日最受歡迎的曲目。

慶國文壇興盛,稍有佳作,必定會迅速傳遍開去。

而且一些人甚至隱隱知道,這首《明月幾時有》的原詞,似乎是出自燕國使團的一位副使。

這朝中百官俱都是消息靈通之輩,自然知道這首《明月幾時有》的火爆情況,所以對於這首詞的原創者,也都存了好奇之心。

當夜雖然有不少官員參加宴會,但也只是極小的一部分,朝中還是有不少人對這位燕國副使很感興趣。

所以衆人的目光都是情不自禁地在韓漠的身上打量,見到詞的原創者竟然是一位清秀的年輕人,心胸稍微開闊一些的,倒是心中存了幾分長江後浪推前浪後生可畏的心思,那些肚量小的,頓時便是生出極大的懷疑之心,只覺得如此年輕的使臣,怎麼可能作出那等意境空靈大氣的《明月幾時有》來?

就在慶國朝臣們對韓漠在心中或褒或貶之時,韓漠也沒有閒着,他正襟而立,但是眼角的餘光,卻是在殿上搜索着某些傳說中的人物,例如慶國聖將商鍾離,例如那個已經沒有多大權勢卻還有些威望的慶國老丞相,至於那個風華絕代的一代慶後,朝堂之上自然是見不到的。

文臣最前列,韓漠看到了一位身着紫袍的老者,佝僂着身體,由於站在最前列,面朝龍壇,一時間還看不清他的樣容,但是韓漠心中清楚,有資格站在那個位置,比之國舅魯尚德還要靠前的,只能是那位老丞相,也就是被燒死的慶國前皇后的父親。

在老丞相的身後,便是國舅魯尚德,能夠位列文臣第二,亦可見他在朝中的權勢。

轉視右列,這便是武官之列,幾乎都是穿着武將的甲冑盔甲,衣甲鮮明,比之左列文臣的儒雅之氣,右列更多的是勇武霸氣。

不管這些人的能耐如何,至少在面上,文臣表現出了他們那股子文風盪漾的儒雅,而武將也以甲冑讓自己顯得更爲威猛勇悍。

韓漠的眼睛,靜靜地瞧着武將最前列的那個人。

如山!

雖然看不清正面,但是那人的背景,卻給人一種極其厚重的感覺,仿若一座山立在那裡,厚重的甲冑包裹着威猛的身軀,雖然滿頭花髮,但是那位老將的身軀卻是挺拔如鬆。

那是一股久經沙場才能擁有的霸氣!

韓漠知道,就是這樣一個人物,支撐着慶國的江山,就如同燕國的蕭懷玉,這兩大名將,各自用自己的一己之力,撐起了兩個國家的安危!

宋世清終於將國書唸完,接下來,又是慶國方面的答理,禮部官員延續着宋世清冗長的套話,進行又一番的聒噪。

韓漠收回目光,重新將目光投在慶帝身上。

只見慶帝端坐於金黃色的龍座之上,雙手搭於腹前,閉着眼睛,依然是那一副氣定神閒老僧入定的模樣。

韓漠心中不由欽佩,這位皇帝還真是有耐心,看來平日裡也沒少坐禪,否則不可能一個姿勢保持這麼久。

等到慶國禮部官員唸完,慶殿頓時一片寂靜,所有人都在等着皇帝說話。

只是半天,皇帝卻似乎是閉目沉思,並沒有反應,衆人面面相覷,曹殷和韓漠也微皺起眉頭,就在此時,所有人清晰地聽到,從那龍座之上,發出了一個聲音。

呼嚕聲!

慶國的皇帝,在這樣的場合,坐在龍椅上打起了呼嚕。

第598章 盟約第336章 圍毆第297章 識奸細第703章 一擊致命第714章 村中士第676章 漠北往事第862章 嫡系將第1050章 兵臨海岸第1076章 靈堂密第854章 惡鬼第870章 乘風去第1055章 借南風第433章 起來了第163章 進京第683章 拉攏第190章 尋仇第902章 無雙戰,毀滅!第32章 無意的曖昧第99章 多了一條命第869章 恩恩怨怨何處覓第1133章 誰是高手?第356章 不翼而飛第247章 朝堂結盟第322章 這是一把刀第107章 立場第20章 青青的水草吸管第136章 千里長堤,潰於蟻穴!第694章 將軍訓第993章 何去何從第20章 青青的水草吸管第185章 東西之爭第446章 再臨金錢坊第317章 衚衕裡的故事第383章 兵戎相見第439章 歸家第1045章 倭人哨探第427章 無名寺第43章 你是尊貴的女人第860章 當年鐵血紛飛時第129章 競賽式進攻第115章 東海出師第394章 惡徒用心第1108章 春夜了無痕第625章 詩詞與刀第881章 十三劍手第721章 軍報第500章 壞心思第64章 內亂第990章 秘不發喪第285章 所謂借勢之道第532章 下套第1040章 權臣之慮第103章 碧姨娘的傷心事第1014章 各安心術第59章 上島第1089章 輪到你了第847章 三位一體陣第431章 昨日榮華第484章 慶國使團第122章 美人好賭第679章 道姑第606章 溳水關第478章 一見如故第243章 親事第105章 婉拒第四六十章 往事重現第790章 篡位之心第452章 手段第227章 驅奸爲奴第578章 蕭攻第493章 抉擇之爭第54章 鬥鮫第54章 鬥鮫第1087章 你不如我!第311章 心機詭詐第870章 乘風去第602章 偷香換玉的玉第69章 誘餌第525章 大祭司第311章 心機詭詐第192章 瓷娃娃第738章 戲第22章 暗流涌動第501章 奸策露,總管悲!第174章 木技第286章 急朝第944章 兵困饅頭山第132章 血戰黎谷關第85章 最讓人傷是寂寞第151章 憐香?義氣?第636章 孔雀湖上盡畫舫第958章 內鬼第746章 峰之巔,武之巔!第259章 箭穿靶第880章 良心第1044章 海市蜃樓第823章 灰衣玄道第488章 一見第49章 可遇不可求第190章 尋仇
第598章 盟約第336章 圍毆第297章 識奸細第703章 一擊致命第714章 村中士第676章 漠北往事第862章 嫡系將第1050章 兵臨海岸第1076章 靈堂密第854章 惡鬼第870章 乘風去第1055章 借南風第433章 起來了第163章 進京第683章 拉攏第190章 尋仇第902章 無雙戰,毀滅!第32章 無意的曖昧第99章 多了一條命第869章 恩恩怨怨何處覓第1133章 誰是高手?第356章 不翼而飛第247章 朝堂結盟第322章 這是一把刀第107章 立場第20章 青青的水草吸管第136章 千里長堤,潰於蟻穴!第694章 將軍訓第993章 何去何從第20章 青青的水草吸管第185章 東西之爭第446章 再臨金錢坊第317章 衚衕裡的故事第383章 兵戎相見第439章 歸家第1045章 倭人哨探第427章 無名寺第43章 你是尊貴的女人第860章 當年鐵血紛飛時第129章 競賽式進攻第115章 東海出師第394章 惡徒用心第1108章 春夜了無痕第625章 詩詞與刀第881章 十三劍手第721章 軍報第500章 壞心思第64章 內亂第990章 秘不發喪第285章 所謂借勢之道第532章 下套第1040章 權臣之慮第103章 碧姨娘的傷心事第1014章 各安心術第59章 上島第1089章 輪到你了第847章 三位一體陣第431章 昨日榮華第484章 慶國使團第122章 美人好賭第679章 道姑第606章 溳水關第478章 一見如故第243章 親事第105章 婉拒第四六十章 往事重現第790章 篡位之心第452章 手段第227章 驅奸爲奴第578章 蕭攻第493章 抉擇之爭第54章 鬥鮫第54章 鬥鮫第1087章 你不如我!第311章 心機詭詐第870章 乘風去第602章 偷香換玉的玉第69章 誘餌第525章 大祭司第311章 心機詭詐第192章 瓷娃娃第738章 戲第22章 暗流涌動第501章 奸策露,總管悲!第174章 木技第286章 急朝第944章 兵困饅頭山第132章 血戰黎谷關第85章 最讓人傷是寂寞第151章 憐香?義氣?第636章 孔雀湖上盡畫舫第958章 內鬼第746章 峰之巔,武之巔!第259章 箭穿靶第880章 良心第1044章 海市蜃樓第823章 灰衣玄道第488章 一見第49章 可遇不可求第190章 尋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