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蔘有些激動,終於又它能‘獨當一面’的時候了嗎!但也有疑惑在心頭:“這我一個人賣菜咋賣呀?”去哪賣,怎麼賣,怎麼找到人,宋燦都沒說呢。
宋燦看它這麼急,不由地也笑了:“你別急,聽我慢慢給你說。”宋燦在打完一套基礎拳熱身後,就隨意地坐在了地上:“鄭叔上次來的時候給我說了明天就來,我明天就順便和他談談,我會給他說我有個朋友家裡從羊城運來賣的蔬菜和我家品質一樣,到時候你就上陣。反正現在鄭叔每半個月來我家收菜一次,中途隔着的第七天正好就是趕集的時候,咱倆就去賣菜。”
小人蔘自然很開心地答應了,它覺得這也算宋燦在看好它,它終於長大了!可以獨當一面了!小人蔘止不住地開心:“好,就這麼說定了,到時候給我說一聲就行。好不容易我可以化成女孩兒模樣了,也該出來露一手!”小人蔘自從上次升級之後試了很多模樣,飛禽走獸,十分得意。除了人的模樣。
“小人蔘,你在空間裡就可以化人啊,你現在化一個我倆看看。”宋燦聽它這麼說也好奇了,不知道小人蔘化成女孩兒會是什麼樣,女版任申模樣?
但她沒想到小人蔘如撥浪鼓般搖頭:“不行不行!這是個小驚喜,我期待好久了都捨不得化人,要好好想想我化了之後的模樣,以後可就一直是這模樣了,要謹慎,不能這樣隨隨便便。”小人蔘越說越委屈,還嘟起嘴來,這模樣它今晚可得好好想想!
宋燦看到它這模樣就忍不住笑了:“好啦好啦,那你好好想想,無論女孩子長什麼樣都很漂亮可愛的,都可以。”宋燦摸了摸小人蔘的頭,便繼續開始下一輪的學習。
.....
一覺醒來,宋家的農家樂便悄無聲息地開業了,但沒有大放鞭炮也沒有請人來家裡慶祝,這些事情宋家人都準備先招呼好第一批客人再說,太喜慶喜感地上全是鞭炮殼不太符合他們農家樂的氣質,他們是想做得樸實樸素又低調有內涵質感,地上的鞭炮殼太髒了不方便打掃。
但宋家人還是在門上貼上了對聯和福到方貼。
“誒,爹,別忘了把咱前幾天買的烏雞和跑山雞都放在雞圈裡,還有咱家的家雞。等下客人如果要吃,他們就自己選。鴨也一樣。”宋燦一覺醒來就開始囑咐。不一樣的雞有着不一樣的口感和味道,跑山雞的肉很紮實勁道,烏雞則是烏骨雞,肉十分香嫩。每一個顧客想吃到的口感不一樣,這雞肉也自然不一樣。
宋家從最開始的經營開始就選定好了經營方向,讓客戶感覺到很舒服的服務體驗。宋燦想的是,她們開了這個先例,而且正乾村的後山不久之後還會被列爲五A級景點,那麼做農家樂的村裡人只會只多不少,大家都會慢慢做起來。她家要做成與衆不同的,對顧客來說是無可替代的舒服的點,那就是要做好服務了。要從最開始就做好,怎麼也要爲後來的生意做鋪墊。
“誒,好嘞,我沒忘。”林父咧着嘴笑着說道。
就這樣,宋家在忙碌與歡喜中靜靜地開始了營業。
宋燦在畫屋子設計時,特地留了一個空間來安裝麪包窯。很多她知道的菜,在空間食譜裡學到的菜都需要用到烤箱,既然現在沒有這個條件,不如就叫家裡人做個麪包窯,反正哥哥們也放假了無聊。而且麪包窯不僅可以模擬烤箱,還可以做叫花雞之類的中華美食。宋燦一想到就開始流口水。
當然,叫花雞也放在了她們的自制菜單裡。“大哥,雞殺好了嗎?”宋燦伸出頭問在水池邊的大哥。
“誒,好了,我放在盆裡拿給你。”宋海馬上邊接着她的話便把雞放在鐵盆裡準備遞給她。
宋燦接過雞之後就拿到了廚房開始先用刀背將雞腿的骨頭敲斷,以便摺疊成型,再在雞中加入蔥,姜,蒜,鹽,蠔油,料酒,胡椒等調味料,慢慢的揉入味再灑上了一層麻椒,讓雞吃到最後有一絲絲辣意,成爲複雜豐富的口感。
在醃製雞肉的中途,宋燦又開始將早已洗好的洋蔥,香菇切成絲備用,又從櫃子裡拿出蜂蜜來。蜂蜜是前幾日宋洋宋海兩兄弟從在山上發現的蜂巢裡刮出來的,不算多。但剛開業奢侈一把也不是不可以。宋燦想到這不多的蜂蜜,以及以後做很多東西都需要這個東西,尋思是時候招一些蜜蜂來養在家裡了。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直接養蜜蜂,蜂蜜不就源源不斷了嗎。
邊想着宋燦便給麪包窯裡生活,用現代的說法來說就是“預熱”。
做完這一步雞也醃得差不多了,宋燦將洋蔥和香菇倒入雞腹中,順手抽出一張荷葉包裹住雞,包得嚴嚴實實的,溼漉漉的荷葉包裹着雞在厚厚的加了黃酒和水的黃泥裡滾了幾圈,將叫花雞埋在了麪包窯裡。
“請問是宋家嗎?”宋燦在小院裡放雞時就聽到了這個陌生的男音,不是鄭叔的。但她聽到就有些激動了,難道是客人到了?
於是宋燦加緊時間把麪包窯關得密密實實的,洗把手出去。
結果轉去前院一看:客人沒有,有的只是幾個花藍。宋燦心裡還驚異:喲,這個時候就有花籃了,不錯啊。
“這花籃哪來的呀?”宋燦好奇地問。
宋老太等人笑了,笑中帶着一絲對晚輩的喜愛,宋燦一看便猜到了什麼:“顧修堯..?”
宋老太點頭:“是啊,就是修堯那孩子送來的,他真的太貼心了,是個懂事的孩子,我都以爲他把咱們已經忘了呢,結果還記得在咱家的時光,是個重情的孩子。”宋老太忍不住誇讚。
“是啊,送來的這花可真好看,這輩子還沒見過這麼精緻的花呢。”林淑蘭也跟着點頭。
但還沒等宋燦開口,門口便響起小汽車停車的聲音。
“鄭總,就是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