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0章 兩府戰前變更

王卿薴是聽到了,不免白了眼王秀,神色顯得尤爲鄙夷。(wWW?.)一副不是好東西的表情。

王秀也是聽到了,苦笑搖頭,給王卿薴個可憐的目光,目送一羣女人進了內廳,心情總算鬆了下來。

“爹爹,這位娘子是誰?”就剩下爺倆,王新真眨了眨秀美的大眼睛,古怪地看着王秀,只是美麗的眸子裡,閃過一道狡黠光芒。

王秀面對女兒的質問,不免大爲心虛,謹慎地道:“是你四姐姐,今後要禮數有加,斷不可失去禮數。”

正妾地位還是很高的,絕無侍妾可以奉送的卑賤,她們在府邸享受少主人的禮遇,不會比正室誥命低多少要是能生了庶子,地位就更高了。

王新真眼巴巴看着王秀,透着幾分的玩味,忽然笑道:“孩子怎麼覺得,爹爹今個心虛?”

“胡說,我怎麼心虛了?”王秀眼皮子一跳,甩了甩袖子,狠狠地瞪了眼王新真。

“難道不是,沒看到孃親和幾位姐姐,她們對爹爹很不滿?恐怕家裡要熱鬧一陣子了。”王新真古怪地笑着,她可是知道的,別看老爹在外面很有名望,家中的地位可不怎樣,尤其是大姑姑在場,更是讓爹爹每每吃癟。

“小丫頭懂個什麼,還不去讀書,整天無所事事。”王秀無言以對,只能惡恨恨地低吼一聲,轉身就向門外逃去,被女兒說的太難堪了。

“爹爹可真是,不就是玩笑,至於那麼匆忙跑了?”王新真目睹王秀狼狽而去,撇撇小嘴嘀咕。

王秀隱約聽到聲音,身形晃動間,差點崴了腳。

且不說這些瑣事,隨着一切進入正軌,北伐的再次被渲染而起,那些躲在陰暗裡的人,似乎也偃旗息鼓。

兩府再次做了調整,王秀是不動如山,李綱卻出人意料,罷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去接任樞密使,李光擔任樞密副使。

原本,樞密院都是知院事或籤書院事,地位比較低,此時換成了樞密使,兩位老臣執掌樞密院,無形中提高樞密院地位。兩位堅決主戰的老臣把持樞密院,又傳遞出一個信號,朝廷要打仗了。

秦檜仍是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主管邦國經濟,蔡易也升遷中書門下平章事,顯然是照顧性質,卻也那麼恰如其分,沈默如願以償,成爲了參知政事,範宗尹也成爲參知政事。

中書門下完全是三相兩參,還是和往常一樣,有利於廟算的穩定。

只是,秦檜的日子相當的不好受,他是負責邦國經濟、民生戶口,只是沈默主管海外貿易,包含了一切的對外經濟,蔡易也掌控農業工商,這就直接把他給架空了,讓他隱隱察覺,王秀有目地的剝奪他的權力。

也是沒有辦法,誰讓他越行越遠,還和趙構勾勾搭搭,腳踩兩條船。

範宗尹也算媳婦熬成婆,原本歷史中,他三十餘就成爲宰相,如今晚了那麼多年,也算是聊勝有無了。

當然,從參知政事下來的趙鼎,卻被任命爲西京留守大臣,兼知河南府事。

就在兩府調整的當天,封元火速北上,就任殿前司河東行營副都統制,作爲殿前副指揮使的高平,早就在孟州設立行營,各部大軍彙集待發。

既然東府有三相兩參的格局,那西府自然是一正一副,兩府七位宰執共掌邦國重柄。

趙鼎以宣和殿學士身份,外放出知河南府,陳東遷戶部侍郎兼差開封府,他們早就在宣佈之日北上,提前一步去穩定地方,爲大軍彙集做最後準備。

凡是大軍征戰,後方的穩定尤爲重要,河南、開封兩府的重要性凸顯,趙鼎、陳東的北上並非貶斥,反而是委以重用。

當戰爭爆發時,他們要穩定大鎮秩序,調撥各地籤軍,徵收彙集糧草種種事宜。

消息靈通者傳出,兩府商議再次成立北方宣撫處置司,由王秀再次出任宣撫處置大使,全權節制兩大侍軍司。

這個消息頓時引起爭論,很多人不願看到王秀再次領兵,要知道傾國之戰,對於聲譽而言何等重要。

屆時,王秀的功績已經到了封無可封,賞無可賞的地位,怎麼辦?賜死,或許是一種選擇,再不就是黃袍加身。

有些人是真不願看到賞無可賞,唯有賜死的結局,尹焞、李侗、王次翁、喻樗、劉勉之、劉子翠、熊蕃、江贄這樣聞名天下的大儒,他們不太贊同王秀掛帥,並非是別樣心思,而是真正在意王秀,希望他能夠保住晚節,或不至於有悲劇。

不過,劉仁鳳的觀點很明確,那就是王秀不應該北上節制北伐,而是應該端坐廟堂,讓別人去節制這場戰爭。

各大小報推波助瀾,那些論調你來我去,誰也說服不了誰,大家各據一詞,辯論相當激烈,甚至發展到對個人品行的攻擊,越發地熱鬧起來。

就在此事當口,御史中丞李正民忽然發難,奏當庭請當此北伐前夕,天子康復應主持政務,不應由十歲的太子承擔監國重任,差點讓王秀俯首待罪。

爲何?御史中丞爲御史臺實際長官,平時並不負責彈劾,宰相併不在乎侍御史的彈劾,卻不能不在意御史中丞。要是御史中丞當庭彈劾,被彈劾的兩府必須跪地待罪,無論你有沒有罪,必須得先伏地稱罪。

好在,王秀沒有按照制度來,雖說又被殿中侍御史彈劾失去禮儀,卻依舊沒有下跪,豈不知中丞彈劾宰相俯首的制度,被他無形中改變,的確增強了兩府的地位。

此事,頓時引起了軒然大波,甚至比北伐還要吸引人的眼球,矛盾的焦點彙集到王秀身上。

李正民的言辭懇切,非常有說服力,讓人們覺得,既然天子已經康復,爲何還要太子監國主政,此時的環境拋開養在深宮的天子,那是和周少主時代何其的相似。

士林和民間風向頓時大變,不少官員上書請天子復出,也有士人和百姓,通過銀臺司上奏,一切對王秀似乎很不利。

看過《權傾大宋》的書友還喜歡

第1199章 面子問題第624章 北方的局勢1第1523章 女兒長大了第850章 西征的廷議第1582章 女真人內部不和第223章 利國風雲3第947章 都虞侯的苦惱第1670章 該走的就要走第936章 決勝南海2第1447章 範宗尹的驚懼第1434章 少年輕狂時第1351章 趙柔嘉的損招第1221章 地理大發現的意義第953章 張啓元的殺招第643章 相會第651章 邱雲的弱點第711章 營救撻懶1第1363章 謀劃反叛第708章 上陽宮的談話第141章 大宋更化的第一步第97章 商水縣的博弈8第740章 危機隱現第1287章 血色驕陽之無恥第517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33第133章 李婆子害人第476章 無悔有悲第1339章 撻懶對女真的威脅第256章 你的主子也要死第1465章 襲擊轉運通道第1396章 禍起江寧之趙構陰謀第748章 李清照的質疑第128章 聲名鵲起2第1221章 忽圖剌第1106章 夏殤之算計第1052章 石包寨第1266章 血色驕陽之虜人反擊第1500章 河西捷報1第158章 張啓元的野望第732章 上清雲霄觀5第270章 利益是永恆的第412章 戰術的正確運用第27章 王秀的愁和莫言的笑第1560章 大勢已去第147章 第一次交鋒第684章 軍事貴族的內訌第1586章 決戰之揭開大幕第716章 書院的發展第607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52第500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16第839章 和史浩論政2第463章 挑點事端第1222章 王門子弟的嫌隙第1174章 宮變1第299章 一自胡塵入漢關8第1617章 兀朮隕落第338章 東京保衛戰27第987章 王門弟子的戰場第470章 波瀾又起3第799章 宮門外的騷動第1326章 朱璉的不滿第307章 月殿影開聞夜漏4第351章 東京保衛戰40第691章 女兒的終身大事第1514章 紅鸞星動了第763章 張啓元和趙構的齷齪第558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3第1663章 王家代趙第1475章 河西戰事開啓第202章 東京最後的夢華24第650章 王秀論兵4第980章 沒有別看人看不到的戰略第557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2第1273章 血色驕陽之 最失敗的一招第1458章 請天子裁決第1526章 逆謀篡位第618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63第424章 內訌第528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44第1590章 決戰之失誤和機遇第1410章 禍起江寧之兩府沉不住氣了第386章 轉折時刻6第1640章 蔡鬆年歸降第444章 成功後的哀傷第1617章 兀朮隕落第1398章 禍起江寧之叛亂進行時2第927章 王卿薴的到來第373章 再作打算第1114章 金軍在河南地的尷尬處境第1626章 決戰之徹底失敗第1274章 血色驕陽之封元的選擇第697章 如手紙般地盟好第1668章 王門子弟的心思第909章 虜人到河上了第238章 利國風雲18第1528章 見準女婿第709章 對二元君主制的想法第1613章 決戰之悲催的劉正彥第274章 不是報復的時候第35章 人心人性
第1199章 面子問題第624章 北方的局勢1第1523章 女兒長大了第850章 西征的廷議第1582章 女真人內部不和第223章 利國風雲3第947章 都虞侯的苦惱第1670章 該走的就要走第936章 決勝南海2第1447章 範宗尹的驚懼第1434章 少年輕狂時第1351章 趙柔嘉的損招第1221章 地理大發現的意義第953章 張啓元的殺招第643章 相會第651章 邱雲的弱點第711章 營救撻懶1第1363章 謀劃反叛第708章 上陽宮的談話第141章 大宋更化的第一步第97章 商水縣的博弈8第740章 危機隱現第1287章 血色驕陽之無恥第517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33第133章 李婆子害人第476章 無悔有悲第1339章 撻懶對女真的威脅第256章 你的主子也要死第1465章 襲擊轉運通道第1396章 禍起江寧之趙構陰謀第748章 李清照的質疑第128章 聲名鵲起2第1221章 忽圖剌第1106章 夏殤之算計第1052章 石包寨第1266章 血色驕陽之虜人反擊第1500章 河西捷報1第158章 張啓元的野望第732章 上清雲霄觀5第270章 利益是永恆的第412章 戰術的正確運用第27章 王秀的愁和莫言的笑第1560章 大勢已去第147章 第一次交鋒第684章 軍事貴族的內訌第1586章 決戰之揭開大幕第716章 書院的發展第607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52第500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16第839章 和史浩論政2第463章 挑點事端第1222章 王門子弟的嫌隙第1174章 宮變1第299章 一自胡塵入漢關8第1617章 兀朮隕落第338章 東京保衛戰27第987章 王門弟子的戰場第470章 波瀾又起3第799章 宮門外的騷動第1326章 朱璉的不滿第307章 月殿影開聞夜漏4第351章 東京保衛戰40第691章 女兒的終身大事第1514章 紅鸞星動了第763章 張啓元和趙構的齷齪第558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3第1663章 王家代趙第1475章 河西戰事開啓第202章 東京最後的夢華24第650章 王秀論兵4第980章 沒有別看人看不到的戰略第557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2第1273章 血色驕陽之 最失敗的一招第1458章 請天子裁決第1526章 逆謀篡位第618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63第424章 內訌第528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44第1590章 決戰之失誤和機遇第1410章 禍起江寧之兩府沉不住氣了第386章 轉折時刻6第1640章 蔡鬆年歸降第444章 成功後的哀傷第1617章 兀朮隕落第1398章 禍起江寧之叛亂進行時2第927章 王卿薴的到來第373章 再作打算第1114章 金軍在河南地的尷尬處境第1626章 決戰之徹底失敗第1274章 血色驕陽之封元的選擇第697章 如手紙般地盟好第1668章 王門子弟的心思第909章 虜人到河上了第238章 利國風雲18第1528章 見準女婿第709章 對二元君主制的想法第1613章 決戰之悲催的劉正彥第274章 不是報復的時候第35章 人心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