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黃昏前的明白人

在王秀的建議下,种師道爲同知樞密院事的身份,請下詔調南道總管勤王大軍十四萬,陝西制置司團練兵十二萬,前往開封下寨防禦,又是被唐恪、耿南仲等人拒絕,理由非常可笑,沒錢養幾十萬大軍,簡直滑天下之大稽。

再說,天下哪有那麼多兵馬,無外乎徵發壯丁,能頂個鳥用?不外乎壯壯膽‘色’而已。但是,他們看到了新兵戰鬥力不行,卻忘記了這是一場背靠堅城的防禦戰,不僅能發揮新兵最大的潛力,還能讓壯丁快速向軍人轉變,

聶昌甚至糊塗到讓陝西、南道各軍停止前進,怕引起‘女’真人的誤會,他是堅決的主戰論調者,可惜爲了報效趙桓知遇之恩,不惜違背初衷,迎合趙桓苟安的心思。

九月三日,堅持二百餘天的太原終於陷落了,副總管王稟戰死,知太原府張孝純被俘,金軍兩路南下已成定局,形勢越發的不穩定。

到了十月,前方局勢不斷惡化,种師道遭受前所未有的打擊,病情日益惡化。

“相公,路上要注意身子。”王秀接到召种師道回京詔令,立即來看望种師道,見這位老人形同枯槁,心下很不好受,大宋西軍的‘三傑’,終於要步入黃昏。

种師道半臥在臥榻上,渾濁的雙目望着王秀,艱澀地搖了搖頭,道:“文實,爲何沒盡全力?”

王秀愕然看着种師道,將軍雖老智慧猶在,他苦澀一笑,道:“相公,兩次決戰失利是**,相公都不能阻止,在下人微言輕,只能是個看客。”

“可惜朝廷不用啊!太原張孝純、中山陳遘、河間詹度,哎!朝廷明明有人,卻棄之不用。”种師道臉‘色’極爲複雜,口氣也非常的怨恨。

王秀對种師道的怨言,一點也不奇怪,人都要死了害怕個鳥啊!他嘴上安慰道:“相公放心,國事還是有希望的。”

种師道搖了搖頭,苦笑道:“文實不要安慰老夫了,我知道你有不可說的話,能否給老夫坦言?”

王秀凝望种師道,搖頭苦笑道:“相公,何必強人所難。”

“四月聚兵收復太原,文實就有不同言論。嗯,無外乎文人千里遙控,武將各懷心事,吏士貪婪不進。我看你率七十八將出擊,連敗虜人三場,絕不在劉法之下。”

王秀搖了搖頭,淡淡地道:“相公,有你坐鎮開封,定然會無事,在下來日勤王,必然會聽從相公節制,殺幾萬虜人玩玩。”

“呵呵。”种師道一陣輕笑,看着王秀玩味地道:“要能活到那時候,也好。”

“小病而已,相公寬心。”王秀心裡很不好受,但善意的謊言還是要說的。

“老夫的病自己知道,文實不用再勸了,希望文實勉之!”种師道長長一嘆道。

王秀淡然一笑,站起身來拱手道:“相公休息,在下再來送相公。”說罷,在種師道複雜的目光中,轉身毫不猶豫地離去。

他沒有騎馬回去,而是漫步在街市上,一步步地走回去。蔡京死了,童貫死了,樑師成死了,大宋朝廷一片泥濘,天下都是昏沉沉地,趙恆一步步自尋死路。

不該殺人的時候殺人,該殺人的時候不殺人,該妥協的時候非得打,該打的時候堅持妥協。

現在已經是十月,金軍早就掃平前進道路上的障礙,兩路大軍正在不斷推進,大宋朝廷內部還在紛爭不休,种師道是最後的老將了,他幾經折騰還能有命在?天不亡趙宋是無天理!他的目光逐漸堅定。

隨着兩河戰事的日益惡化,前方消息迅速在京城傳開,引起了京城官民強烈恐慌,流言四起,人心浮動,富戶紛紛再次舉家南逃。

大內仍然維持皇家的肅嚴,宮人只敢在‘私’下里‘交’頭接耳,卻不敢高聲。

福寧殿中,趙桓疲憊地靠在榻上,目光柔和地望着給他喂羹湯的朱璉,身邊沒有內‘侍’、‘女’官在側‘侍’候,只有他們夫妻二人。隨着壞消息不斷傳來,他面對外朝舉手無措的大臣,其情緒漸漸失控,失去了往日僅有的穩重。

也只有在這個時候,趙桓才能真正感到一絲安逸,完全不問外朝的是非,躲在宮中享受片刻的溫情。

“有勞娘子了!”趙桓的身子本就虛弱不堪,現在越發地不撐事,幾乎到了燈枯油盡的地步。

“又來了,官家‘操’勞國事,妾無以分憂纔是慚愧。”朱璉放下碗勺,一雙烏亮的星眸,透出濃濃的憂鬱。

趙桓長長一嘆,沙啞着嗓子說道:“朕無能,以至於天下紛‘亂’,虜人入寇,內無可用之臣,外無御悔之兵,讓娘子整日爲朕擔驚受怕,唉!”

朱璉似有不解地望着趙桓,淡淡地道:“官家,不要說見外話,倒是官家要注意龍體。”頓了頓,又道:“現在國事艱難,官家常嘆宰相不知兵,何不讓王秀節制京西。”

趙桓沉默無語,片刻才用怪異地目光看向朱璉,正‘色’道:“娘子說的不錯,王秀深入河東三戰三捷,連種師道也在奏章中讚譽王秀,看來我還真是走眼了。只是,他並未對兩河大計有任何建策。”

朱璉正‘色’道:“他是知州,又豈敢對兩府指手畫腳。”

“娘子說的有道理,是真考慮不周了。”趙恆也意識到人才的匱乏,朝廷內人才濟濟,但他實在無人可用。

“妾本不想多說,但滿朝文武不是蠻幹就是妥協,沒有一個人提出方略,太讓人失望了。”朱璉憤憤不平,耿南仲只知道排除異己,張啓元溫文爾雅又有何用。

“娘子,王秀的官不算小了,就算讓他回朝,也不可能讓他進兩府。”趙恆搖了搖頭。

“張啓元和王直閣同年,如今已是‘侍’郎。”朱璉白了眼趙恆,顯得很不滿意。

趙桓見朱璉變‘色’,不由地陪笑道:“娘子,明日就詔令王秀回朝重用,如何?”

“非常時,用非常策,妾認爲決不能讓王直閣回朝,官家用於不用,可自度之,妾不想惹人非議。”朱璉眸子深處是不屑,她真的很看不起自己名義上的丈夫。

趙恆有點糊塗,正在琢磨朱璉意思,張泉進來細聲道:“官家,耿相公和張大人來了。”

“知道了,讓他等會。”趙桓並沒有在意,對他而言安撫朱璉纔是大事,在張泉躬身退下,才笑眯眯地道:“任用節帥應該慎重,現在也沒有空缺職位,娘子的話我記下了。”

朱璉白了眼趙桓,淡淡地道:“河東、河北還沒有宣撫判官,再說判官並沒有限制。”

趙桓稍加沉‘吟’,猶豫地道:“宣撫司乃總方面征戰,判官也是方面大員,豈能隨意設置,恐大臣議論。”

“議論來議論來,議論去,虜人都打到家‘門’口了,這羣只知道讀書的腐儒,能幹什麼正事。”朱璉不聽大臣們議論還好,一聽火氣頓時上來,道:“妾本不願問外朝事,但這羣大措鬧騰的太不像話,只知道爭權奪利,說別人的不是,自己卻一點經邦治國才能也沒有。”

此話,明顯影‘射’耿南仲,也算是給趙桓稍留體面,沒有指名點姓。

趙桓嘴角一‘抽’,臉‘色’很不好看,他對耿南忠有感情。

朱璉並不想鬧的太僵,話音一轉道:“王直閣是京西轉運使副,資歷也算是能擔任帥臣,給他京西經絡安撫大權,讓他拱衛畿西也是良策。”她要儘可能爲王秀爭取利益,才能讓自己的愛人快速升遷。

趙桓又豈能聽不出道道,他心底暗自嘀咕,朱璉對王秀的看重,已經到了爲對方要官的程度。不過,他也沒有往別處去想,畢竟朱璉身處內宮與王秀並無‘交’集,或許真是王詞惹的禍,再說人家王秀真的有本事,一個又一個的硬仗,你不服氣還真不好說。

但是,他沒有老爹的氣魄,從未真正信任過王秀,哪怕其真有本事,也不想真正任用。

朱璉見趙桓沉思,也不多說甚麼,直直的望着趙桓。

“不過,已經設四道都總管司總領征戰。。也好,就用秀一回。”趙桓見朱璉不悅,還沒說完就改口,道:“西道都總管司不便安置,不如那就讓王秀權京西北路安撫制置使,歸西道都總管司節制,娘子看如何?”趙桓做了折中,也算照顧朱璉的顏面,給了王秀一任率臣。

“京西北路安撫制置?”朱璉很失望,到了這個時候,趙桓還抱有成見,真是朽木不可雕,她失望地道:“遷朝請郎,顯謨閣‘侍’制,兼差畿西制置使,事不宜遲,官家要快點,讓他火速集結兵馬。”

趙桓一怔,愕然道:“太急了,還要兩府議論,慎重處置爲好,以免被人詬病。”

“慎重處置?”朱璉冷冷一笑,不屑地道:“議來議去,虜人到了家‘門’口,時局不容我待,官家應乾綱獨斷。”

趙桓沉‘吟’半響,才緩緩地說道:“娘子說的是,我先出去看看。”

朱璉輕輕一嘆,再也不說什麼。

第1093章 結束之前第1625章 決戰之殺神景老五第1511章 遵紀守法第459章 南遷12第864章 衆人的憂慮第549章 謀劃杭州5第1129章 時不我待第332章 東京保衛戰21第1328章 不是最好辦法的辦法第1151章 打通路橋戰略第1237章 佛道大辯論3第385章 轉折時刻5第1594章 決戰之增援第1336章 易縣開國候第80章 新時代的雛形第1043章 戰鬥第1432章 廟堂百態第1047章 何老道看兒子來了第1124章 離鄉第257章 反戈一擊第267章 再次以退爲進第1436章 坦白第301章 一自胡塵入漢關10第1196章 爭論嬉笑第540章 首先從軍制開始第1495章 王家大娘子要來了第6章 三倍之利第1133章 王秀對禁軍發展的規劃第340章 東京保衛戰29第1617章 兀朮隕落第1467章 利益交換第573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18第503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19第176章 政治鬥爭的漩渦13第1245章 衆人的別樣反應第144章 羣魔亂舞第1612章 決戰之轄裡的請戰第1569章 生民和邊事同重第511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27第1508章 王新真的強勢第594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39第1520章 謀劃草原的平衡第1566章 生軍抵達第1578章 兀朮的打算第983章 夏宮亂象起第858章 無題第127章 聲名鵲起1第1459章 兀朮的對策第348章 東京保衛戰37第368章 虛虛實實第769章 王秀的考慮第246章 談判2第1542章 大勢已去?第762章 轄裡的棋子第1505章 入開封府第230章 利國風雲10第962章 營救第1468章 蔡易的報復第1505章 入開封府第1316章 兄妹算計第178章 秉燭夜談1第1290章 血色驕陽之置之死地而後生第705章 管閒事第671章 宗姬迴歸的反應第1289章 血色驕陽之奇襲第972章 王秀的手腕和強勢決斷第1681章 回家第1644章 大家的前程第379章 張啓元明白了第1049章 罔存禮的悲哀第118章 金明池畔那點破事2第1056章 駁斥嶽鵬舉第777章 最壞打算第1113章 南北形勢逆轉的開始第174章 政治鬥爭的漩渦11第1302章 血色驕陽之土丘第291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15第783章 匕首現第50章 有琴莫言的氣第1105章 夏殤之包圍第1237章 佛道大辯論3第1135章 經濟危機的端倪第1557章 斬首的失敗第616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61第736章 蔡易的誠懇第629章 京東戰事起3第182章 東京最後的夢華4第1304章 血色驕陽之斬將第1100章 夏殤之追殺第113章 那一回眸的牽掛第1409章 禍起江寧之羣臣站隊第127章 聲名鵲起1第177章 政治鬥爭的漩渦14第418章 怒斥叛臣第171章 政治鬥爭的漩渦8第1180章 宮變7第340章 東京保衛戰29第242章 沙場上的紅顏第1026章 西北形勢第1418章 禍起江寧之平亂3
第1093章 結束之前第1625章 決戰之殺神景老五第1511章 遵紀守法第459章 南遷12第864章 衆人的憂慮第549章 謀劃杭州5第1129章 時不我待第332章 東京保衛戰21第1328章 不是最好辦法的辦法第1151章 打通路橋戰略第1237章 佛道大辯論3第385章 轉折時刻5第1594章 決戰之增援第1336章 易縣開國候第80章 新時代的雛形第1043章 戰鬥第1432章 廟堂百態第1047章 何老道看兒子來了第1124章 離鄉第257章 反戈一擊第267章 再次以退爲進第1436章 坦白第301章 一自胡塵入漢關10第1196章 爭論嬉笑第540章 首先從軍制開始第1495章 王家大娘子要來了第6章 三倍之利第1133章 王秀對禁軍發展的規劃第340章 東京保衛戰29第1617章 兀朮隕落第1467章 利益交換第573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18第503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19第176章 政治鬥爭的漩渦13第1245章 衆人的別樣反應第144章 羣魔亂舞第1612章 決戰之轄裡的請戰第1569章 生民和邊事同重第511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27第1508章 王新真的強勢第594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39第1520章 謀劃草原的平衡第1566章 生軍抵達第1578章 兀朮的打算第983章 夏宮亂象起第858章 無題第127章 聲名鵲起1第1459章 兀朮的對策第348章 東京保衛戰37第368章 虛虛實實第769章 王秀的考慮第246章 談判2第1542章 大勢已去?第762章 轄裡的棋子第1505章 入開封府第230章 利國風雲10第962章 營救第1468章 蔡易的報復第1505章 入開封府第1316章 兄妹算計第178章 秉燭夜談1第1290章 血色驕陽之置之死地而後生第705章 管閒事第671章 宗姬迴歸的反應第1289章 血色驕陽之奇襲第972章 王秀的手腕和強勢決斷第1681章 回家第1644章 大家的前程第379章 張啓元明白了第1049章 罔存禮的悲哀第118章 金明池畔那點破事2第1056章 駁斥嶽鵬舉第777章 最壞打算第1113章 南北形勢逆轉的開始第174章 政治鬥爭的漩渦11第1302章 血色驕陽之土丘第291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15第783章 匕首現第50章 有琴莫言的氣第1105章 夏殤之包圍第1237章 佛道大辯論3第1135章 經濟危機的端倪第1557章 斬首的失敗第616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61第736章 蔡易的誠懇第629章 京東戰事起3第182章 東京最後的夢華4第1304章 血色驕陽之斬將第1100章 夏殤之追殺第113章 那一回眸的牽掛第1409章 禍起江寧之羣臣站隊第127章 聲名鵲起1第177章 政治鬥爭的漩渦14第418章 怒斥叛臣第171章 政治鬥爭的漩渦8第1180章 宮變7第340章 東京保衛戰29第242章 沙場上的紅顏第1026章 西北形勢第1418章 禍起江寧之平亂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