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9章 生民和邊事同重

“戰事不可避免傷害生民,我們卻要去儘可能挽回,決不能因小失大。”宗良很不同意虞允文觀點,昨天就說過,饑民用少許米糧,加上樹皮研磨熬粥,讓他極爲憤慨,三十里外就是禁軍糧草轉運點,莫大的諷刺啊!

“兀朮正在撤退,我軍正四面合圍,輜重壓力那麼大,豈能爲了些許事,造成前方的不穩定。”虞允文很憤怒,宗良也是歷任軍州大路的重臣,爲何目光如此短淺?一戰可定乾坤,旁枝末節隨着時間流逝,必然會化爲歷史塵埃,就算稍有瑕疵也無礙大局。

民衆生死固然是大事,卻不能和滅強敵復失地相提並論,爲何宗良就看不到?

“虜人早就是秋後寒蟬,河北生民苦於戰亂,嗷嗷待哺,朝廷怎能圖一時全功,種下無邊怨恨。”宗良氣憤地道,他也很不理解虞允文,爲何看不明白天下大勢已定,就算晚些女真也必然敗退,何必爭一時長短,壞了河北民心。

不顧百姓生死,會造成很多的暴亂,又直接增加戰後的負擔,此時賑災滅瘟,要比徹底爆代價小的多。

王秀嘴角上翹,虞允文從家國大勢角度看問題,自然是不讓女真人有喘息之機,完全是大勢下一切服從國策,可以說是上策的選擇。

宗良考慮的比較全面,側重於朝廷統治的穩定,作爲上位者並非全然憐惜生民,而是兩害取其輕,在全面取得優勢的情況下,消除對內政有着長遠影響的流民問題,減輕民間對朝廷的憤恨。

很顯然,宗良的主張是穩健有遠見的,虞允文還不算太成熟。不過,他自己考慮問題,也暫時偏向邊事國策,對饑荒瘟疫並不太在意,隨着問題的不斷擴大,倒是讓他有了別樣考慮,慢悠悠地道:“放任流民擴散,終究不是辦法。”

虞允文詫異地看了眼王秀,有感態度的變化,不由地道:“大人,當下大好機會,絕不應該錯過,朝野上下因齊心協力,不能讓旁枝末節壞了大事。”

王秀又深以爲然,卻逐漸偏向中和他們建議,淡淡地道:“可以分出幾萬民夫,調運沿河的糧草,至少用加肉鹽的米粥賑災,還可以調派些醫官給藥。至於前方軍務,可以酌情退下些非戰鬥部隊,逐步壓縮戰場。”

壓縮戰場固然是逼迫金軍魚死網破,卻也有減少人力投入的作用,一定區域內排兵佈陣有最大限度,過這個極限,不僅形成不了戰鬥力,反而會增加協調指揮困難,造成各部隊的混亂,被敵人有機可乘。

當下不可能有無線電通訊,也沒有有線通訊,只能依靠急腳子和五方旗、狼煙通訊,能夠掌控萬餘人征戰,那就是經驗豐富的大將,行營都統制無不是大將中的精英,能節制十萬大軍的人,朝廷諸將中還真不多。

原因無它,就在於無法協調各部行止。

就像另一時空的伊拉克上空的制空,制空戰鬥機最多隻能達到三十六架,不可能再多了,否則在空域內要防備的不是敵人,而是自己的友軍,防止飛機碰撞。

雖然,壓縮戰場不利宋軍優勢兵力,卻也不是全然一無是處,至少宋軍有技術上的優勢,又能限制金軍馬軍的大迂迴,何況限制兵力投入不代表不能投入,宋軍龐大的行營可以在戰場邊緣待命,作爲隨時補充的預備隊。

宗良恨恨瞪了眼虞允文,朗聲道:“先生,前方是重要,河北饑荒瘟疫更加重要,大河太長,防備的再嚴也不可能都堵上,萬一蔓延到河南各路,如何是好?”

王秀看了眼宗良,心下升起些許念頭,別看宗良處理軍務不算高明,連岳飛的小手段也無法制止,民事庶務上確有兩把刷子,至少不會像哪些精英士人,明裡表裡都以大策爲先,無論出點是怎樣,至少其能夠考慮到生民。

短暫的沉吟,緩緩地道:“大哥,由你來負責河北饑荒和疫病,一切都以先穩住爲上,我分出五萬民夫,五千鄉軍給你,不夠的話,你只能自己想辦法,朝廷已經無力了。”

“多謝先生。”宗良想也沒想就答應了,他知道邊事非常重要,內政同樣很重要,自己的份量自己明白,五萬五千人不算少了。

虞允文看了眼宗良,瞬間領會王秀意思,也不再糾結得失,他和宗良生意見衝突,沒有私利全爲公事,既然宗良能不動用大量資源條件下處理內政,他也沒有必要爭執。

他果斷地放開饑荒和瘟疫問題,話題一轉道:“大人,既然要壓縮在場,卻不知要怎樣?恐怕雲騎軍不夠。”

“自然不夠,我已經傳令龍騎軍加快行程,務必在三日內趕到,消耗是大點,卻能夠讓我們和虜人馬軍抗衡,死死咬住他們。”王秀很有信心地道。

不能不說,你配備的技術兵器越多,行軍打仗時耗損就越大,馬軍就不用多說,戰馬長途奔波肯定有損耗,這是毋庸置疑的,五萬馬軍就需要二三十萬戰馬供應。

就拿十一行營車兵來說,他看到了封元的官塘,兩個軍征戰到今天,徹底損毀戰車二百餘輛,五成的戰車都經過戰鬥損傷,幾乎全部的戰車都有行程損耗,進行過戰鬥間隙維修,應該說經過不斷補充和維修,十一行營的戰車出戰率只有七成,十輛中有三輛無法野戰,可見器械的耗損程度。

“大人說的是,我看他們很可能故技重施,以籤軍拖延我軍,主力向燕山撤退。”虞允文點了點頭,根據最新軍情顯示,金軍後軍已經抵達固安、永清,兀朮要捨棄部分力量,完全可以退到燕山府,也就是女真人改稱的大興府。

王秀認同虞允文的判斷,雲騎軍經過長期連續作戰,哪怕得到一定補充,也因爲損失和疲勞,很難截住金軍主力,他的目光轉向虞允文,平靜地道:“那就把戰場壓縮在燕山府,不能再向北了,哪怕拼光雲騎軍也在所不惜。”

第529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45第682章 歸還河北的爭論第931章 吳宣的機遇第1521章 王秀思想的變化第680章 兩銀法1第958章 一切照舊第1185章 王秀的右翼戰略第467章 李長昇的志向第336章 東京保衛戰25第1404章 禍起江寧之民憤第101章 商水縣的博弈12第252章 沾滿鮮血的儈子手第238章 利國風雲18第1158章 中秋之變7第1040章 這是軍令第28章 書中自有黃金屋第1232章 戰爭不可避免第325章 東京保衛戰14第1034章 王秀對道家的打算第657章 京東反攻第1564章 蝗蟲般地草原人第1315章 血色驕陽之大敗第250章 兵權的算計第1150章 王門九子十五傑第841章 張啓元的大運第735章 蔡易的奢華第1104章 夏殤之散亂第429章 真想殺人第815章 鐘山書院的講學會第1445章 話別第15章 街頭鬧事第873章 朱璉的煩心第294章 一自胡塵入漢關3第882章 北上第1153章 中秋之變2第378章 黃昏前的明白人第1287章 血色驕陽之無恥第1553章 大勢可期第22章 家庭的溫馨第1206章 戰爭屬於頂級利益階層第400章 不待見的故人第682章 歸還河北的爭論第471章 波瀾又起4第1242章 審問第1307章 血色驕陽之寨戰第1451章 河西的局勢第630章 京東戰事起4第289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13第648章 王秀論兵2第1646章 撥亂反正第1150章 王門九子十五傑第380章 王秀的路第1448章 西侍軍的初步戰略第652章 獵殺第1100章 夏殤之追殺第84章 美人如花第1034章 王秀對道家的打算第1076章 最後決戰13第507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23第371章 士子的眼光第1348章 朝野詭異風動第159章 趙佶的心思第1142章 漢家上國的高貴第993章 兵抵西平府第842章 士人的支持第1565章 狡猾又愚蠢的草原人第1558章 張過的仁慈第54章 好個葛初陽第856章 趙柔嘉的不滿1第650章 王秀論兵4第59章 偷兒第413章 凋落第810章 轄裡的嘆息第1004章 趙桓必死的理由第1603章 決戰之王秀的以權謀私第452章 南遷5第35章 人心人性第516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32第86章 對未來的規劃第619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64第254章 離任第556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1第1513章 借勢打勢第1663章 王家代趙第96章 商水縣的博弈7第502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18第28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7第216章 戰3第842章 士人的支持第936章 決勝南海2第651章 邱雲的弱點第976章 夏國前景和任家前途第713章 營救撻懶3第1040章 這是軍令第689章 撻懶的心思第864章 衆人的憂慮第1416章 禍起江寧之平亂1第623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68第1174章 宮變1第1676章 進退兩難
第529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45第682章 歸還河北的爭論第931章 吳宣的機遇第1521章 王秀思想的變化第680章 兩銀法1第958章 一切照舊第1185章 王秀的右翼戰略第467章 李長昇的志向第336章 東京保衛戰25第1404章 禍起江寧之民憤第101章 商水縣的博弈12第252章 沾滿鮮血的儈子手第238章 利國風雲18第1158章 中秋之變7第1040章 這是軍令第28章 書中自有黃金屋第1232章 戰爭不可避免第325章 東京保衛戰14第1034章 王秀對道家的打算第657章 京東反攻第1564章 蝗蟲般地草原人第1315章 血色驕陽之大敗第250章 兵權的算計第1150章 王門九子十五傑第841章 張啓元的大運第735章 蔡易的奢華第1104章 夏殤之散亂第429章 真想殺人第815章 鐘山書院的講學會第1445章 話別第15章 街頭鬧事第873章 朱璉的煩心第294章 一自胡塵入漢關3第882章 北上第1153章 中秋之變2第378章 黃昏前的明白人第1287章 血色驕陽之無恥第1553章 大勢可期第22章 家庭的溫馨第1206章 戰爭屬於頂級利益階層第400章 不待見的故人第682章 歸還河北的爭論第471章 波瀾又起4第1242章 審問第1307章 血色驕陽之寨戰第1451章 河西的局勢第630章 京東戰事起4第289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13第648章 王秀論兵2第1646章 撥亂反正第1150章 王門九子十五傑第380章 王秀的路第1448章 西侍軍的初步戰略第652章 獵殺第1100章 夏殤之追殺第84章 美人如花第1034章 王秀對道家的打算第1076章 最後決戰13第507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23第371章 士子的眼光第1348章 朝野詭異風動第159章 趙佶的心思第1142章 漢家上國的高貴第993章 兵抵西平府第842章 士人的支持第1565章 狡猾又愚蠢的草原人第1558章 張過的仁慈第54章 好個葛初陽第856章 趙柔嘉的不滿1第650章 王秀論兵4第59章 偷兒第413章 凋落第810章 轄裡的嘆息第1004章 趙桓必死的理由第1603章 決戰之王秀的以權謀私第452章 南遷5第35章 人心人性第516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32第86章 對未來的規劃第619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64第254章 離任第556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1第1513章 借勢打勢第1663章 王家代趙第96章 商水縣的博弈7第502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18第28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7第216章 戰3第842章 士人的支持第936章 決勝南海2第651章 邱雲的弱點第976章 夏國前景和任家前途第713章 營救撻懶3第1040章 這是軍令第689章 撻懶的心思第864章 衆人的憂慮第1416章 禍起江寧之平亂1第623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68第1174章 宮變1第1676章 進退兩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