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節 一件血案拉開的裂縫

長着漂亮的絡腮鬍子,身材高大,金髮碧眼的日耳曼人阿洛伊斯.希拉努斯邁着輕快的步子向着家裡走去,腳下虎虎生風,表示了主人的激動,他已經有好幾年沒回家了。

出生於條頓堡森林聖地“丘奇遜”部族的日耳曼人阿洛伊斯一向認爲自己是個幸運兒。(聖地:日耳曼人曾在此大敗羅馬人,導致羅馬人再不敢輕易小窺他們)

據他的身邊的人說,在他出生時,食物就未曾匱乏過,而且疾病也很少,讓他象個健康寶寶般長到了少年期。

要明白,在惡劣的森林條件下,許多日耳曼人都不曾活到他們的成年期。

在他還是十五歲的時侯,來自東方的哥特部族闖進了他們的營地,哥特部族強悍之極,裝備好到超出“丘奇遜”部族的想象。

對於日耳曼人來說,部族戰爭是大CASE,勝者得到地盤,敗者連活下來的機會都沒有。

日耳曼地區條件差,連奴隸都養不起,似乎可怕的命運在等待他們。

他的族長當在N多人的面,與哥特部族的那個漂亮的女族長單挑,落敗之後,女族長說不殺他,更不會殺“丘奇遜”部族的人,只要歸順她就好。

於是“丘奇遜”部族全員心甘情願地歸順了哥特部族,往後再也沒有“丘奇遜”部族了,只有哥特部族,後來成爲了哥特王國,最後改名字叫做日耳曼王國。全天下日耳曼人的王國。

然後那與他們不同種的黑髮黑眸黃皮膚的華族兄弟到來,他們帶來了糧食、衣服、醫藥、工具和日耳曼男人最喜歡地酒,部族的生活日益改善。

女族長,就是女王萊茵哈特.金貝兒,長得非常非常的漂亮。不過咱家不想她,因爲咱家的婆娘也不錯。

十六歲那年。阿洛伊斯娶了鄰家女孩特里莎,十四歲的少女,就象花朵一樣鮮嫩,是方圓百里外最漂亮地女孩,讓阿洛伊斯享盡了豔福。

他愛她,愛她愛到發瘋!

一年後,阿洛伊斯依依不捨地參軍,加入了光榮的王國軍隊,到了羅馬爲女王地“老公”打拼。

女王的老公?是帝國皇帝。新羅馬人尊敬地稱他是“米伽勒的帝國之主。”

華族敬畏地稱他是“青龍陛下。”

日耳曼人則說“我們女王的丈夫!”

戰爭讓所有的日耳曼軍人熱血沸騰,日耳曼人欣然地迎接戰鬥,阿洛伊斯身先士卒,很快被提升爲上尉。

他表現神勇,一直衝在最前面,從未負傷,得過三枚近戰突擊勳章和銀星勳章。是對他勇氣的巨大肯定。

好運氣有盡頭,他在奔赴希臘作戰時,他受了致命傷。一把短劍刺穿了他的胸甲,插進肺葉,壓抑已久的鮮血找到了泄出口,歡快地流出來,片刻間他就陷入了暈迷。

以後來調查的人來說:“……送到戰地醫院時。華族醫生已經摸不到他地脈搏。一切生命症狀都消失了,醫生們主要是救生不救死。不會浪費太多的時間給他,匆忙簽發了陣亡的通知書,這是後來悲劇產生的根源,也怪不得醫生。”

然而阿洛伊斯活過來了,奇蹟般甦醒,當時民夫正準備“處理”他這具“死屍”。

他的部隊已經撥營離開,新的部隊到來,長官是他的叔伯兄弟,見到他十分高興,要他加入他地部隊,以後他一直呆在新部隊裡打仗,甚至得了枚黃金寶石勳章,榮獲“戰鬥英雄”的稱號。

問題出來了:陣亡的通知書發向後方,送到了他地妻子特里莎。

新加入部隊裡的文書是個笨蛋,他拼錯了阿洛伊斯的名字,以致於阿洛伊斯成爲了條頓堡森林地區的新兵!阿洛伊斯按許許多多日耳曼兵一樣,把事情都交給了做事的人,沒注意到。

還有種種公文造冊上地問題,反正阿洛伊斯地軍餉再也流不進特里莎的賬戶裡。(注:帝國軍隊裡地的成家官兵,其薪水通過銀行或者其它代辦機構發一部分給他們的妻兒養家餬口,如果阿洛伊斯的薪水能繼續流進她的戶頭上,特里莎就知道他沒死,帝國的制度本來不錯,可人會犯錯,戰爭時期,音訊不通,類似的事兒其實在其它的軍隊也有不少,帝國軍算犯得錯誤少了)

阿洛伊斯是個渾人,竟不寫信給他的妻子,在後來寫去也沒有用了,而且也不清楚他自己的錢都沒有消費掉。(說過,但沒當一回事)

他是個“純粹”的日耳曼男人,日耳曼男人們一般不會從事無須動用武器的工作,他們要不是去打仗,要麼是去狩獵,平日以賭博和角力爲樂,除此之外便是蜷縮在火爐邊睡覺,當然有酒就最好。

他終於想家了,他一直未回家,手上的假期多得是,再一查,錢也有得是,於是他衣錦回鄉。

家鄉的變化極大,大馬路、高樓房,阿洛伊斯站在舊家的原址上發呆,那裡已經變成了一個大大的鮮花壇。

“家呢?老婆呢?”阿洛伊斯快要瘋了!

快瘋之前,他遇到了一個熟人,叫做德塔烏爾斯,其實是一個後來查明是心懷叵測者,是來自外族歸附“丘奇遜”部族的手匠人的兒子,以前與阿洛伊斯爭過特里莎,鬧得很不愉快。

作爲手匠人,德塔烏爾斯家裡有錢,可特里莎看中阿洛伊斯,令到德塔烏爾斯很不高興,兩人以前是不說話的,此刻他看見了阿洛伊斯。吃驚地道:“……你不是死了嗎?”

阿洛伊斯沒好氣地道:“你纔是死了呢!”

德塔烏爾斯一楞,旋很熱情地迎上去,攪頭攪頸地道:“歡迎你回到家鄉!”

阿洛伊斯急着問特里莎的事情,德塔烏爾斯卻請他喝酒。

左一杯右一杯,都是大杯杯。德塔烏爾斯終於告訴他道:“特里莎改嫁了,嫁給了一個華族的小白臉!”

後來地審訊表明。德塔烏爾斯添油加醋,說了很多特里莎的壞話,把她說成了一個人儘可夫,水性楊花的女人,讓阿洛伊斯的怒氣中燒,怒不可遏!

當時阿洛伊斯的“死訊”傳到了家鄉,特里莎爲他守了半年地孝(一切都是命運的錯,要是他地薪水流入她的賬戶,她就會追查)。德塔烏爾斯以爲他的機會來了,可是他再次失望,特里莎改嫁給了一個華族的政府官員。

現在阿洛伊斯重回家鄉,對特里莎心懷怨恨的德塔烏爾斯就大講特講特里莎的壞話,同時不停地灌他。

阿洛伊斯也不知道怎麼離開酒店的,喝得酩酊大醉的他按德塔烏爾斯給他的地址,找到了特里莎地新家。闖進去,湊巧特里莎與她的丈夫都在。

於是,悲劇發生了。酒精入腦,失去理智的阿洛伊斯撥出了護身匕首,殺了特里莎與她的丈夫,還把他們愛情的結晶,華族——日耳曼的混血兒給摔死了。

而且發現。特里莎還懷有新孕。她的死是一屍二命!

地區警方迅速出動,把阿洛伊斯捉拿歸案。令人啼笑皆非地是阿洛伊斯居然在路邊睡着了覺。

收押他進監,進行審問,然後開庭判決。

帝國刑法的基本是“殺人償命,欠債還錢”,證據確鑿,阿洛伊斯被判斬立決。

然而他的族人不幹了,鼓譟上書,先說特里莎破壞軍婚,死有餘辜,她先不仁,就不怪阿洛伊斯不義。

一查,民政部門有阿洛伊斯地死亡通知書,不能怪特里莎。

再查下去,德塔烏爾斯被抓起來,經過審問,他招供了,幫阿洛伊斯的人如獲至寶,以德塔烏爾斯唆擺、阿洛伊斯被他灌醉作不得數爲由再度上訴。

他們還拿出了阿洛伊斯的一大迭勳章和立功、負傷證明,表示他爲帝國效忠效勞,出生入死,立下大功勞後,卻是“英雄流血又流淚”。

日耳曼人在條頓堡森林地區發動了請願,日耳曼軍隊也表示了強烈的關注。

潛臺詞是“我們爲你們華族流血,打生打死,得到地盤,你們卻搶了我們的女人!”“一時犯法,起因是他人,情有可原!”“如此判決,日後誰會爲你們華族賣命”!……

一剎那間,民間與軍隊地怨氣彷彿被打開蓋地魔瓶,心魔鑽出來,飛向了日耳曼人。

日耳曼人是個雄糾糾氣昂昂,崇尚武力,不甘他人之下的部族,華族之所以能夠支配他們,有一部分日耳曼地上層是知道華族的威力,可許多日耳曼人孤陋寡聞,坐井觀天,帶來的後果是他們不信服,特別是那些被哥特人征服的部族,他們信服哥特人,不信服華族——沒被華族直接揍過,皮肯定是癢的。

照他們看來,是他們的女王殿下被華族的那個男人操得她爽了,就把日耳曼部族拱手讓給了他。

戰爭肯定死人,死的都是日耳曼人多,還有的人不服水土,不喜歡地中海式氣侯,想到回家,卻被軍紀約束,自然不爽。

儘管有許多華族軍官與日耳曼人並肩作戰,可是一些日耳曼人看來,是他們打天下,華族坐享天下!

民間與軍隊的這種看法就是這樣!

而且,象華族男人娶日耳曼女人,實際是貫徹帝國的種族融合,問題是那個特里莎長得太漂亮,日耳曼人嘴裡不說,心裡酸溜溜的。

日耳曼人打下城池,受到約束,不得隨意擄掠殺人,猶如男人谷精上腦,得不到滿足。

怨氣不斷地增加,不斷地發酵,加之一些有心者,他們的心膨脹開來,按他們的想法,日耳曼王國是我們日耳曼人的,羅馬帝國是我們打下的,一半以上的駐軍是我們日耳曼人出的……

這些人的心思活絡起來,想到土地、財富和女人,都是我們日耳曼人打下的,憑什麼你們華族吃肉,我們喝湯?!從你們華族手裡分到微不足道的一杯羹?

象羅馬“二月變天”的事件中,去抄家的日耳曼人後來說起抄到的財富和女人,大量的財富被華族拿去分配,女人?最漂亮的女人註定入宮,成爲那個吃他們女王殿下軟飯的男人所有。

許多日耳曼人對那個男人表示輕蔑,因爲都沒有見過他上陣打仗,不能令他們心服口服,由此帶出你們華族由這種男人統領,能強到哪裡去?

而日耳曼人嘛,真正的英雄就是出生入死,身先士卒且不死的人,他們不能理解“中國象棋”式的文化,君主乃萬金之子,坐不垂堂,象皇帝要親自上陣PK,全國臣民都驚恐萬狀,誰都知道,皇帝只要坐着龍廷一天,天下就不會亂,他們就有好日子過。

除了那麼一小撮的野心家,現在舉國99%的人都希望皇帝象他所說的那樣真的是天神下凡,萬世不死!

環境使人變化,人會忘本,日耳曼人根本不曾想到,若不是由於華族,他們還在日耳曼黑森林地區啃樹根,大概四分之一的兒童活不到成年,哪象現在,兒童的死亡率大跌,再不爲衣食住行與部族間的殘酷戰爭而擔心呢……

如今的日耳曼王國統治機制是帝國法律,女王是王國最高統治者,她的身上有帝國皇帝,但皇帝哪會管這檔事,陸遜是王國的首相,發出的命令是由當地的法庭審判。

突然間爆發的怨氣令法官不知所措,在沉重的日耳曼民間與軍隊壓力之下,有人聳人聽聞地說若判得不好,民間可能造反,軍隊會兵變的情況下,法庭枉法了,改判阿洛伊斯死刑,緩刑二年。

地球人都知道死緩是怎麼一回事,只要犯人自己不發瘋,就肯定不死的,阿洛伊斯得保一命。

可是華大人的命也值錢啊,於是,在民間沒有勢力,被人所BS的德塔烏爾斯居然以“事件起因,罪大惡極”的名義斬首,作個交待。

《時代》雜誌的記者蘇傑是個隨軍記者,素來不務正業,跑去跟進此事,得知經過和判決結果後,他卻有不同看法,遂將此事,登上了《時代》雜誌,讓讀者作個評判。

一時間東方輿論大譁!

第41節 絕世毒婦(一)第10節 殘酷的叢林戰第7節 狄羅德瑪第90節 索福倫妮雅之野望(二)第3節 天子南巡(一)第48節 三國英雄奧運會(四)第32節 隨軍記者(三)帝國皇帝的自白第65節 豔后無雙第81節 九九歸一:歸國第13節 吾國民爲先第33節 建業瑣事(三)第6節 吞併日耳曼(二)第44節 大豐收(二)第9節 連環計借東風第39節 噬命的圍牆第3章 說明第51節 三國英雄奧運會(七)儒家時代是歷史必經的時期第38節 朕是個和平分子第63節 兵臨城下第32節 隨軍記者(三)第12節 向西挺進第27節 走親戚(二)第35節 琴採麗薇雅的一天(一)第55節 奧運餘波第28節 人渣皇帝第5節 襄江之戰(三)第18節 棒子揮棒造反第42節 襄城交兵第24節 雲州事務第15節 慶祝勝利第61節 欣聞大耳之訊(一)第4節 洛神所跳白紵舞樓蘭公主第11節 十個軍團也解不了圍第8節 蟻與龍鬥(二)印度古國與宗教第11節 和平演變第9節 第一天當太守第24節 印第安之王(二)第40節 總督之死(二)第27節 夢斷樓蘭(一)第5節 天時到了第58節 奪命雙胞胎第31節 青龍一口吞下n個島第4節 貴霜風雲(一)第35節 福兮禍兮第28節 波斯了局(一)第20節 美洲征服史(一)第50節 豬豬威震羅馬(一)第28節 豔后現世(一)第17節 司馬折棒子(一)第65節 羅馬內亂(二)啊美妙的狄羅德瑪第52節 三國英雄奧運會(八完)第55節 聽話纔有飯吃樓蘭公主第47節 皇帝雪夜入高句麗第32節 昆杜斯和阿蘭的報告(二)第40節 皇帝不見鳥第6節 襄江之戰(四)第33節 公雞跑進母雞窩(四)第29節 波斯了局(二)第13節 鄧艾們的幸福時光第46節 準備好了第54節 立牌坊做婊子第49節 羅馬娛樂時光(二)第8節 三江口打大架第43節 前臺後方第9節 激戰西喀斯鎮(一)第4節 天子南巡(二)第31節 隨軍記者(二)第5節 炮擊無功第4節 天子南巡(二)第30節 收官-----關公取盧沒第21節 勝利進城第68節 發羅拉城的元老第14節 海外騷亂第29節 收官-----關公在諶離第91節 索福倫妮雅之野望(三)印度教二大史詩第42節 豬哥亮第3章 番外話第51節 豬豬威震羅馬(二完)第15節 萬事俱備第61節 羅馬新生活(四)第13節 吾國民爲先第27節 結束貴霜戰事第4章 節31節建業瑣事的說明第39節 羅馬祭司團第58節 奪命雙胞胎第49節 有情無慾,有欲無情第36節 屠光北極熊祖宗(二)第7章 第十節豐都鬼城的十八層地獄第49節 小人得志第60節 羅馬蒸汽機第52節 收尾,人踩我尾第44節 大豐收(二)
第41節 絕世毒婦(一)第10節 殘酷的叢林戰第7節 狄羅德瑪第90節 索福倫妮雅之野望(二)第3節 天子南巡(一)第48節 三國英雄奧運會(四)第32節 隨軍記者(三)帝國皇帝的自白第65節 豔后無雙第81節 九九歸一:歸國第13節 吾國民爲先第33節 建業瑣事(三)第6節 吞併日耳曼(二)第44節 大豐收(二)第9節 連環計借東風第39節 噬命的圍牆第3章 說明第51節 三國英雄奧運會(七)儒家時代是歷史必經的時期第38節 朕是個和平分子第63節 兵臨城下第32節 隨軍記者(三)第12節 向西挺進第27節 走親戚(二)第35節 琴採麗薇雅的一天(一)第55節 奧運餘波第28節 人渣皇帝第5節 襄江之戰(三)第18節 棒子揮棒造反第42節 襄城交兵第24節 雲州事務第15節 慶祝勝利第61節 欣聞大耳之訊(一)第4節 洛神所跳白紵舞樓蘭公主第11節 十個軍團也解不了圍第8節 蟻與龍鬥(二)印度古國與宗教第11節 和平演變第9節 第一天當太守第24節 印第安之王(二)第40節 總督之死(二)第27節 夢斷樓蘭(一)第5節 天時到了第58節 奪命雙胞胎第31節 青龍一口吞下n個島第4節 貴霜風雲(一)第35節 福兮禍兮第28節 波斯了局(一)第20節 美洲征服史(一)第50節 豬豬威震羅馬(一)第28節 豔后現世(一)第17節 司馬折棒子(一)第65節 羅馬內亂(二)啊美妙的狄羅德瑪第52節 三國英雄奧運會(八完)第55節 聽話纔有飯吃樓蘭公主第47節 皇帝雪夜入高句麗第32節 昆杜斯和阿蘭的報告(二)第40節 皇帝不見鳥第6節 襄江之戰(四)第33節 公雞跑進母雞窩(四)第29節 波斯了局(二)第13節 鄧艾們的幸福時光第46節 準備好了第54節 立牌坊做婊子第49節 羅馬娛樂時光(二)第8節 三江口打大架第43節 前臺後方第9節 激戰西喀斯鎮(一)第4節 天子南巡(二)第31節 隨軍記者(二)第5節 炮擊無功第4節 天子南巡(二)第30節 收官-----關公取盧沒第21節 勝利進城第68節 發羅拉城的元老第14節 海外騷亂第29節 收官-----關公在諶離第91節 索福倫妮雅之野望(三)印度教二大史詩第42節 豬哥亮第3章 番外話第51節 豬豬威震羅馬(二完)第15節 萬事俱備第61節 羅馬新生活(四)第13節 吾國民爲先第27節 結束貴霜戰事第4章 節31節建業瑣事的說明第39節 羅馬祭司團第58節 奪命雙胞胎第49節 有情無慾,有欲無情第36節 屠光北極熊祖宗(二)第7章 第十節豐都鬼城的十八層地獄第49節 小人得志第60節 羅馬蒸汽機第52節 收尾,人踩我尾第44節 大豐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