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一審_06警察與騙子6

楊經理全名叫楊曉輝,現在深圳打工,戶籍地是湖北人,他讓張金鎖看過他的身份證,張金鎖沒有記住他的具體家庭住址。楊經理打着“三農研究會”的牌子,卻沒有出示相關證件,據他介紹說“三農研究會”只是一些熱心公益的農村青年在網上共同發起成立的,目的就是研究三農問題,維護農民權益。

在徐虹替張雲會辯護這件事上,主要是楊經理起的作用,所有事情安排都是楊經理跟張金鎖洽談的,張鋒基本沒有插話說什麼,他的角色只是副手或者說跟班,張金鎖對張鋒這個人就沒有多少印像,只是看到了照片纔回想起跟着楊經理身邊是有這麼一個人。

常雨澤對楊經理的調查暫時告一段落,接下來他開始調查張鋒,就是李記者所說的事情,去年張鋒做了什麼好事,值得李記者採訪上報。

常雨澤把李記者叫到車中,詢問他有關跟張鋒接觸的具體事宜。

李記者仔細講述去年發生的那件事情:李記者除了採訪報導有關歸德市政府部門的時事要聞外,還兼顧民生欄目的新聞素材。那一天,他接到一個電話,對他來說是一條新聞線索。

打電話的是一個年輕人,他告訴李記者說他看到一個可憐的老奶奶,年齡有七十多了,帶着一個四五歲的小女孩,她們祖孫兩個靠撿破爛爲生,飢餐露宿,食不裹腹,在濱河路一帶經常見到老奶奶帶着小孫女提着一條破編織袋拾破爛,那個小女孩身上非常髒,有時候身上披着撿來的破爛衣服,有時候就光着身子,那個小女孩非常可憐,一點都不講衛生,從垃圾桶裡撿到了別人扔掉的水果或者食物,她拿出來就吃。

來電的青年說,他感到那對祖孫二人非常可憐,他曾經給那個可憐的小女孩買飯吃,還給那個老奶奶一些錢,可是他畢竟財力有限,無法提供更大的幫助。他給李記者打電話,目的是想讓他在報紙上呼籲一下,看能不能得到社會上其他有能力的人的更多幫助。

李記者接到這個電話,起初沒有覺得有多大新聞價值,他感到這個信息更象是救助電話,世上不幸的人太多了,有的家庭是因爲重病導致赤貧,有的是因爲橫禍導致赤貧,還有的是因爲受意外傷害而導致貧困潦倒。

他作爲媒體記者,接觸到的這類信息太多了,他很想把這些救助信息都報導出去,讓這些可憐的家庭得到幫助,可是他知道不可能,他的能力是有限的,新聞媒體的力量是有限的,除了極個別的困難家庭因爲媒體的報導,廣泛傳播後得到社會人士或者政府的幫助外,大部分不幸的家庭仍然在延續悲慘的景況。

但是,李記者決定採訪一下這個打新聞熱線的熱心青年,因爲他從電話中能聽出對方的誠懇和急切。現代社會人情冷漠,這種熱心公益樂於助人的年輕人太少了,如果事情屬實,他覺得很有必要在民生欄目宣傳一下。

根據熱線電話的提示,李記者來到那祖孫二人的臨時棲身之處。挨着鐵道旁邊有一座半倒塌的小屋,以前是一座配電屋,後來電力設備拆除了,這座小屋沒人管理,塌了半邊,曾經有些路人把這半邊小屋當作臨時廁所,後來這祖孫二人來到歸德,就選了這半間小屋爲家。

李記者來到的時候,電話中的那個熱心青年正在那裡。這個熱心青年介紹說他叫張鋒,看他年齡有二十多歲,衣服穿着比較整潔,身材不高,顯得精壯幹練,他的眼睛很熱情,不過他的表情非常古怪,沒有半點笑色,後來聽他介紹說他小時候得了面癱,留下後遺症,就是不管喜怒哀樂臉上都沒有表情。

當時張鋒正在勸說那對祖孫二人搬遷新家,她們住的地方真是寒磣,小屋房頂都塌完了,只剩三面牆,牆頭上扯着一張粘滿塵土的花塑料布,這就是爲祖孫二人遮風擋雨的“屋頂”。半塌的屋子裡堆滿了各式各樣的廢品和垃圾,靠牆角處是一個煤球爐子、做飯的鍋,一張破木板鋪在地上就是祖孫二人的牀鋪。

這樣寒磣的居住條件讓李記者看了心酸。從記者的職業角度,他開始仔細詢問祖孫二人,她們是哪裡人,爲什麼不留在老家,老家還有什麼親人,她們在這裡如何生存等等。

原來,這對祖孫二人並非是歸德市區的人,而下面大康縣農村的,老奶奶姓江,年逾七十,無子無女,十多年前老伴去世,她在老家主要受侄孫輩和鄰居們的救濟,村裡也給她發些救濟,她還有兩畝地,但是她無力耕種,都交給晚輩耕種。

雖然說她在老家不至於餓死,但是卻沒有零花錢可用,畢竟年齡大了,不免經常有些小病,都要花錢。老奶奶又是心傲之人,不想四處求人,就孤身來到大康縣城撿破爛換錢。

後來,老奶奶在路邊拾到一個棄嬰,可能生下來就有病,她的父母就把她拋棄了。老奶奶擔心她沒能力養活這個小嬰孩,就把算送人,可是人家一看這個育嬰渾身爛瘡明顯有病的樣子,都沒有人接受。沒奈何,老奶奶就獨自撫養這個棄嬰,結果這個棄嬰生命力天頑強,竟然活到現在,還是很健康的模樣。

縣城畢竟廢品較少,老奶奶在縣城靠撿破爛無法撫養這個撿來的小孫女,就帶着她來到了歸德市,然後就住到這個棲身之處。雖然歸德市的廢品比縣城多些,但是老奶奶依然活得非常艱辛:幾塊摳掉黴點的油餅,三棵小白菜切成段加水煮,煮沸放點鹽,就算一頓午飯。老奶奶撿破爛換來的錢不夠飯菜錢,全靠從垃圾桶裡撿,青菜都是從菜市場撿人家扔掉的。

不過,老奶奶非常樂觀,對生活充滿了感恩,她感激熱心的歸德市民,她說有許多熱心市民經常給她們送東西,衣服、被子、用俱、食物等,有時候她去人家收破爛,人家就把許多廢品免費送給她,有時候還有人送錢,幾十上百的都有。

然後,老奶奶就重點提到眼前這個熱心幫助她們的小張,他不僅經常給她們買吃的用的,還提出讓她們搬到更好的地方去住,還說要給小妞妞找幼兒園上,不能一直當野孩子。

老奶奶說她也知道小張不是本地人,只是在店裡給人打工,掙錢也不容易,她非常感謝,只是她不想再麻煩小張,覺得在這裡遷就下去就行。

張鋒把李記者叫到旁邊,動情的說,他也是孤兒,從小就是被人要的孩子,長大後,他的養父死了,養母改嫁後也不要他了,他現在就是孤兒,因爲沒有親人,所以他特別同情這對無依無靠的祖孫二人。他說天很快就熱起來,到時候要是下大雨,這樣簡陋的破屋就會四處進水,根本不能居住,而且這個小女孩已經四五歲了,也該上幼兒園了,她現在每天跟着奶奶撿破爛,不講衛生,不講文明,也沒有小夥伴,以後長大了怎麼辦?

張鋒說他已經替她們找好了住處,條件比這裡強多了,他說他現在只能做這麼多,要是以後讓小女孩上幼兒園,就不是他的能力了。他說他會盡最大能力幫助這對可憐的祖孫二人,雖然不能改變她們的命運,但是能讓她們生活環境稍稍好點他就心滿意足了。他還勸李記者幫他一起勸說老奶奶搬家。

當李記者講到這裡時,常雨澤脫口而出:“最後那個老奶奶她們是不是搬到老棉紡廠家屬院那片準備拆遷的樓房?”

“咦,常局長怎麼也知道,你看了我寫的那篇報導了?”李記者驚訝的問。

“沒有,我是剛好去那塊地方辦案,無意間看到那個撿破爛的老奶奶,她身邊還跟着一個四五歲的小女孩,跟你說的情況差不多,所以我就猜想是她們。”

難道說張鋒真是一個充滿愛心的高尚青年?要知道他以前可是專業級別的詐騙犯,只有他騙人錢財,什麼時候會大方到無私幫助他人呢?這種行爲如果發生在徐虹身上似乎更可信。他的心隱隱有些不安,他開始聯想某些不正常的東西。他讓李記者繼續講下去。

張鋒的這個舉動真正打動了李記者,他相信張鋒是真心幫助這對祖孫,人都是有善心的,只是樂於奉獻的程度有高有低,象看到這對可憐的祖孫二人,人的善舉大多是送給她們一些食物、日用品,或者送給她們一些錢,但是張鋒卻能從改善她們的生活環境着想,給她們換一個新的往處,這種愛心就是真正的付出了。

爲此,李記者也主動幫助他勸說老奶奶,讓她們搬到張鋒找好的地方。聽張鋒介紹,他讓他們搬遷過去的地方是待拆遷的老樓房,但是居住條件要比這露風露雨的半塌房子強上百倍。老奶奶也並非不想搬家,只是她覺得張鋒給她們的恩惠太重了,她覺得承受不起。後來還是在李記者和張鋒兩人的勸說下,老奶奶最終同意搬家。

卷七 瘋狂_10罪惡的日記4——6卷三 捉姦_01大學生馬芊芊1卷七 瘋狂_54雷雨夜的狂亂11(一)卷六 復仇_253清山會所3卷八 較量_17看不見的鬥爭7(二)卷十一 終審_56了結5卷七 瘋狂_41鄭州風波3(二)卷七 瘋狂_46雷雨夜的狂亂3卷六 復仇_200殷蔓蔓的酒量3卷二 迷惑_02上訪的女人2卷十一 終審_92日記33(二)卷十一 終審_81日記22(二)卷五 仇恨_188梅若靈的故事4卷五 仇恨_12範麗的安慰3卷十一 終審_85日記26(二)卷九 麻木_25相異的生活理念5卷八 較量_43低調處理5卷十 一審_15立案3卷六 復仇_232蘇柔的情報7卷七 瘋狂_16罪惡的日記10卷八 較量_39低調處理1卷三 捉姦_05大學生馬芊芊5卷九 麻木_47不一樣的春節2(一)卷十一 終審_23新的線索10卷十一 終審_63遺囑4卷六 復仇_201殷蔓蔓的酒量4卷六 復仇_219新主任上任2卷八 較量_38針鋒相對6(一)卷六 復仇_247痛心的醉酒4卷十一 終審_72遺囑13卷十一 終審_79遺囑20卷一 震驚_13五朵銀花1卷八 較量_14看不見的鬥爭4卷六 復仇_233蘇柔的情報8卷十 一審_50一審10卷六 復仇_254清山會所4卷八 較量_03無悔的玫瑰1(一)卷十一 終審_18新的線索5卷九 麻木_15美好的城市生活2(一)卷六 復仇_257清山會所7卷十一 終審_31終審5卷四 怒火_06鐵面範麗1卷四 怒火_15鐵面範麗10卷十 一審_43一審3卷四 怒火_42郭忠的心酸史10卷十一 終審_70遺囑11卷七 瘋狂_16罪惡的日記10卷一 震驚_15五朵銀花3卷十一 終審_21新的線索8卷七 瘋狂_18罪惡的日記12卷六 復仇_230蘇柔的情報5卷四 怒火_42郭忠的心酸史10卷四 怒火_40郭忠的心酸史8卷十 一審_46一審6卷四 怒火_13鐵面範麗8卷三 捉姦_23火神臺的勸訪2卷九 麻木_46不一樣的春節1卷四 怒火_24銀監局的槍聲8卷五 仇恨_173爸媽的苦勸4卷十一 終審_37終審11卷六 復仇_257清山會所7卷十一 終審_75遺囑16卷八 較量_15看不見的鬥爭5卷七 瘋狂_17罪惡的日記11(二)卷十一 終審_98日記39(一)卷十一 終審_27終審1卷四 怒火_34郭忠的心酸史2卷八 較量_26捉燕行動2(一)卷五 仇恨_189梅若靈的故事5卷十 一審_30立案18卷五 仇恨_12範麗的安慰3卷八 較量_35針鋒相對3卷十一 終審_20新的線索7卷十 一審_61一審21卷十一 終審_59不速之客2(一)卷十一 終審_89日記30(二)卷六 復仇_263蘇柔的承諾3卷八 較量_46舉報1卷十 一審_07警察與騙子7卷八 較量_24外出遊玩黃了(二)卷十 一審_09警察與騙子9卷十 一審_21立案9卷十一 終審_55了結4卷六 復仇_235蘇柔的情報10卷一 震驚_11別信哥的舉報信2卷十一 終審_32終審6卷九 麻木_24相異的生活理念4卷十一 終審_44終審18卷五 仇恨_18範麗的安慰9卷三 捉姦_16鬥毆風波2卷四 怒火_37郭忠的心酸史5卷十 一審_28立案16卷四 怒火_21銀監局的槍聲5卷九 麻木_25相異的生活理念5卷十一 終審_50終審24卷二 迷惑_19張鋒的發現4卷三 捉姦_11門店授命3卷四 怒火_45郭忠的心酸史13卷六 復仇_194老丈人的態度5卷三 捉姦_22火神臺的勸訪1
卷七 瘋狂_10罪惡的日記4——6卷三 捉姦_01大學生馬芊芊1卷七 瘋狂_54雷雨夜的狂亂11(一)卷六 復仇_253清山會所3卷八 較量_17看不見的鬥爭7(二)卷十一 終審_56了結5卷七 瘋狂_41鄭州風波3(二)卷七 瘋狂_46雷雨夜的狂亂3卷六 復仇_200殷蔓蔓的酒量3卷二 迷惑_02上訪的女人2卷十一 終審_92日記33(二)卷十一 終審_81日記22(二)卷五 仇恨_188梅若靈的故事4卷五 仇恨_12範麗的安慰3卷十一 終審_85日記26(二)卷九 麻木_25相異的生活理念5卷八 較量_43低調處理5卷十 一審_15立案3卷六 復仇_232蘇柔的情報7卷七 瘋狂_16罪惡的日記10卷八 較量_39低調處理1卷三 捉姦_05大學生馬芊芊5卷九 麻木_47不一樣的春節2(一)卷十一 終審_23新的線索10卷十一 終審_63遺囑4卷六 復仇_201殷蔓蔓的酒量4卷六 復仇_219新主任上任2卷八 較量_38針鋒相對6(一)卷六 復仇_247痛心的醉酒4卷十一 終審_72遺囑13卷十一 終審_79遺囑20卷一 震驚_13五朵銀花1卷八 較量_14看不見的鬥爭4卷六 復仇_233蘇柔的情報8卷十 一審_50一審10卷六 復仇_254清山會所4卷八 較量_03無悔的玫瑰1(一)卷十一 終審_18新的線索5卷九 麻木_15美好的城市生活2(一)卷六 復仇_257清山會所7卷十一 終審_31終審5卷四 怒火_06鐵面範麗1卷四 怒火_15鐵面範麗10卷十 一審_43一審3卷四 怒火_42郭忠的心酸史10卷十一 終審_70遺囑11卷七 瘋狂_16罪惡的日記10卷一 震驚_15五朵銀花3卷十一 終審_21新的線索8卷七 瘋狂_18罪惡的日記12卷六 復仇_230蘇柔的情報5卷四 怒火_42郭忠的心酸史10卷四 怒火_40郭忠的心酸史8卷十 一審_46一審6卷四 怒火_13鐵面範麗8卷三 捉姦_23火神臺的勸訪2卷九 麻木_46不一樣的春節1卷四 怒火_24銀監局的槍聲8卷五 仇恨_173爸媽的苦勸4卷十一 終審_37終審11卷六 復仇_257清山會所7卷十一 終審_75遺囑16卷八 較量_15看不見的鬥爭5卷七 瘋狂_17罪惡的日記11(二)卷十一 終審_98日記39(一)卷十一 終審_27終審1卷四 怒火_34郭忠的心酸史2卷八 較量_26捉燕行動2(一)卷五 仇恨_189梅若靈的故事5卷十 一審_30立案18卷五 仇恨_12範麗的安慰3卷八 較量_35針鋒相對3卷十一 終審_20新的線索7卷十 一審_61一審21卷十一 終審_59不速之客2(一)卷十一 終審_89日記30(二)卷六 復仇_263蘇柔的承諾3卷八 較量_46舉報1卷十 一審_07警察與騙子7卷八 較量_24外出遊玩黃了(二)卷十 一審_09警察與騙子9卷十 一審_21立案9卷十一 終審_55了結4卷六 復仇_235蘇柔的情報10卷一 震驚_11別信哥的舉報信2卷十一 終審_32終審6卷九 麻木_24相異的生活理念4卷十一 終審_44終審18卷五 仇恨_18範麗的安慰9卷三 捉姦_16鬥毆風波2卷四 怒火_37郭忠的心酸史5卷十 一審_28立案16卷四 怒火_21銀監局的槍聲5卷九 麻木_25相異的生活理念5卷十一 終審_50終審24卷二 迷惑_19張鋒的發現4卷三 捉姦_11門店授命3卷四 怒火_45郭忠的心酸史13卷六 復仇_194老丈人的態度5卷三 捉姦_22火神臺的勸訪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