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4 糖價

此時宴會會場裡一片歡騰,大家情緒高漲,很多人開始關心起這些白糖的價值起來,關於這個問題,當然要由朱大博士來回答,顯然朱博士對這個問題也早有準備。

朱北國立刻從懷裡掏出從小本本,翻開其中一頁,對大夥朗聲說道,根據歷史資料考證,咱們這種品質的白砂糖在質量上算是世界第一了,因此在投入市場之前,按理是無法預估準確的市場價格的。

但是可以找一些參考值來對照一下。

首先,根據這個歷史時期的物價情報,明末清初的蔗糖通常是用擔來計量的,然而這個一擔的重量到底如何換算成我們瞭解的公斤,其實是蠻複雜的一件事,因此這裡只能給一個約略的結果:一擔大約相當於七十公斤左右。

根據對這個時期的商業資料分析,往往保守裡估計吧,白砂糖三十兩白銀一擔的批發價是正常情況,而且其品質明顯低於我們的白砂糖。

那麼,假設就按照這個價格來計算,十噸白糖,價值白銀至少是四千兩,注意這裡的白銀是平準白銀,如果加上火耗什麼的,應該更高一些。

聽了朱北國一番分析,衆人一陣點頭,但是仍然一臉茫然,因爲大夥對白銀在新世界的價值沒有概念。

於是朱博士開始進一步解析,說如果把白銀換算成大夥熟悉的貨幣的話,各位就就有價值概念了。

朱北國又說,因爲這裡涉及到計算曆史上的白銀價值和購買力平價的概念,還需要用這個時代的主要貨物的價格來估算白銀在當時的購買力,然後再比較出不同時代的價格----比如鐵器、布匹和米價等,這些都是重要的參考。

所以朱北國表示,咱們還是暫時省略那些複雜的考證說明,而直奔結論吧——根據歷史資料考證,在這個時代,一兩銀子的購買力大約相當於二百到三百元軟妹幣,所以四千兩銀子的購買力,因此大概相當於舊世界八十到一百二十萬出頭的購買力。

顯然大夥也沒有關心這個結論背後複雜的計算考證過程,聽到這裡大夥終於頻頻點頭說,這下有概念了,原來十噸白糖能在二線城市買一套兩居室啊。

於是不少人也領悟到,白糖在這個時代果然屬於昂貴的食品,顯然,在這個時代,隨着我們不斷大量地生產白糖,這種商品將漸漸的進入千家萬戶,最終將回歸到它本來的價值上,關鍵是,這個時間會有多長呢?

顯然這個問題很重要,因爲這涉及到一個商品的市場價值起伏週期。

朱北國認爲,如果沒有全世界各地共同努力的話,僅憑我們的生產能力,讓白糖迴歸原本價值的歷史階段相當的長。

畢竟在這個時代,人們對糖的需求幾乎就是一個無底洞。

從而還將激發出與白糖相關聯的、更長的產業鏈,所以白糖價格在真正走入尋常百姓家的之時,市場價只會上漲,至少不會下跌——這就是產業鏈拓展後的結果。

看到聽衆們一臉懵逼,最後朱北國說,算了算了,不多說了,反正咱們把貨物運出去買賣後就知道了,放心!這已經算到七七八八了,不會錯到哪裡去的,而且剛纔我講的價格只多不少!

朱博士拍着胸脯對大夥保證道。

十噸白糖就有百萬軟妹幣啊!

那咱們以後一趟裝滿一船白糖,嗯,就算四百噸吧,那得多少錢?

發了發了!那咱們每個人能分多少銀子?此時會場裡已經有不少人開始扳手指頭算錢了……

從四月二十四日起,糖廠開始加工甜菜,爲了儘量多地取得工藝數據,所有相關的理工人士,在糖廠連續幹了五天,他們分批次一點一點地加工這些甜菜,並對每一批次的加工過程都仔細測試,因此七十噸甜菜用了五天才加工完成。

到了四月三十日,趙老師他們終於把所有的甜菜根加工完畢,結果是振奮人心的:先前的預估看來還保守了一點,七十噸甜菜加工出來八噸白糖,加上甘蔗榨糖所出,總共生產出綿砂糖近十一噸。

原因是甜菜的平均含糖量比預計的要高一些,達到了百分之十二。

這些白砂糖最後被小心地封存在陶罐裡,然後運到溶洞保存,那裡比較乾燥陰涼。

因爲糖廠生產不需要多少人,從四月二十三日起,主要勞力就陸續投入到玻璃廠建設、架設併網輸電線路和悉尼島牧場搬遷這三個項目上了。

爲了趕在五月份月亮河水位下降到低點時,能及時投入全部工程機械和勞力開展截流作業,需要在此之前把這兩個建設項目趕完。

爲此孫老在全體大會上宣佈,每天除了做飯和當天輪班帶孩子的成年人外,要再度適當延長工作時間。

要求大家每天早上飯後七點集合上工地,中午只有一個小時的吃飯時間,然後要一直幹到太陽落山的晚上七點半才能回紅樓吃晚飯。

而相關的設備安裝專業人員要根據需要加班加點,甚至挑燈夜戰搞設備調試,甚至一直要幹到半夜十一點才乘火車回紅樓。

就這樣忙忙碌碌又過了許多天,時間就到了四月低,得到人力支援的玻璃廠廠房基建工程的工作進度有所加快,到了五月一日,玻璃廠的廠房、道路、堆料場、庫房和給排水系統全面完工。

至此,大部分勞動力又去支援王佔五的架線隊,在玻璃廠那邊,除了一些基建工程收尾工作外,一部分人還加入了化工組,給專業人士打下手,他們要做玻璃廠設備的安裝和調試,其中最大的重頭戲是安裝電熔窯。

說是窯,其實也就是一個大一點的爐子,總共也就一人多高,兩人合圍的寬度,當然了,電熔融爐相對而言已經是微型玻璃廠最大最笨重的設備了,搬運這個設備到現場比較費事,駱老闆先帶領一干理工男在溶洞裡先把熔窯拆分成三大塊,這個過程倒是很順利,前一陣子大夥在溶洞裡搞科研,沒少幹這樣的事情。

化工組機械組這羣人在前期對各種工業設備的研究頗有成效,玻璃熔融窯的拆分很快就順利完成,接着就被卡車吊吊裝上溶洞鐵道上的車皮裡,再由通過鐵路運輸,運到位於西流河下游河口西岸的玻璃廠場院邊上。

那裡還有一臺卡車吊等着吊裝卸貨,儘管一切順利,但等到機械組和化工組有條不紊地把這個大傢伙重新拼裝好,前後也用了整整兩天的時間。

這座熱熔窯高度有兩米,因爲保溫材料很厚實的緣故,所以爐窯的熱熔室空間並不大。

這是一座每小時可以電熱熔一百公斤石英砂的微型窯爐。

所以以其說是窯,不如說是大一點的電熱坩堝爐來得準確。

事實上這確實就是個大一點的坩堝爐,而且是一座用電感應加熱的爐子,依靠預先流入窯中的半融化的玻璃液感應產生渦電流進行加熱。

至於石英砂的初級加熱使其半融化,那就不能用坩堝搞了,否則就太費電了。

所以在這個熔融爐的上部,還將安裝一個火焰爐,這就是預熱爐了,顯然,這種奇葩的設計也只有安娜工程師這個不羈一格的人才能想到。

因此這套設備就高達三米五了,爲了操作方便,上下兩個合體的爐子是半埋在地下的,這雖然大大增加了基建工程量,但這些搞機械化工冶煉的專業人士都認爲,這個爐子很適宜現狀,操作方便不說了,因爲預熱用的是火焰爐,所以不僅省電,還省電極材料。

電極這種易耗品在新世界並不容易製取,至少在初期是這樣,所以坩堝爐外加火焰窯爐是一個非常到位的設計。

火焰爐是燒煤的,先將石英砂初步加熱到八百度以上,然後靠重力將半融化的原料送入電熔爐----坩堝裡。

1359 全城搜捕640 湯姆叔叔的小黑屋723 必須保衛萬山島675 開發外海荒島131 煤和鐵是根本1062 工人新村1073 探望羣衆498 涼棚下的密談988 不差錢216 勘探隊的組成569 強化黑•火•藥1320 騷亂634 貿易勞動力981 逆轉848 工商銀行695 三十年不變897 葡澳帝力城市銀行1171 狹天子以令諸侯716 見面262 出海!出海?568 排隊槍斃戰術1352 城牆上的戰鬥549 關於人才培養的討論461 歸化培訓?331 星期六的早晨171 山寨版《五月花公約》253 居然沒有人叫苦了610 國王的秘密請求1097 水楊酸計劃1290 生意經698 辣椒678 在附近島嶼上建工廠221 殺豬是個技術活601 “花斑豹”們1283 朱博士的補充887 教育的目的441 勞動力來了1305 漸漸龐大的船隊1230 關於阿瓦城1085 日常電報254 生了1042 關於徵稅891 八卦548 貿易及宗教事務全權代表1190 統一畢業考試601 “花斑豹”們559 生活方式的差異1261 第二旅843 老巴的心事487 李律師的第一次267 元旦840 謝謝你的愛546 荷蘭燧發槍305 碼頭建設300 反抗346 槍擊事件171 山寨版《五月花公約》616 藍碼頭490 跟着澳洲人討生活555 朱北國的事業530 安波那764 新安城警備隊----外籍軍團334 糖價486 水裡的金髮女人934 房地產開發商814 歐庫西條約465 女士們的新挑戰239 磚瓦廠733 厲害的臼炮286 殘酷地對付恐高症832 貪天之功?951 張結實879 硬通貨1097 水楊酸計劃285 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103 亂哄哄的議論432 當場秀恩愛?765 常風行動計劃423 面子比裡子更重要495 門戶開放主義的創始人1098 如火如荼的萬山島1133 劫掠594 把火♡藥♡廠搬來735 現在還是新安城最重要648 膽大皮厚是關鍵267 元旦1292 退化69 生平有了自己的小窩899 拒絕文明920 糖廠的前景810 紫霞公學1059 北進派789 第二步是不當冤大頭310 一個也不能少142 老王笑你們太年輕133 買丫鬟?1156 宮變240 河溪水電站和磚瓦窯209 搬運851 夏小歐的迴應
1359 全城搜捕640 湯姆叔叔的小黑屋723 必須保衛萬山島675 開發外海荒島131 煤和鐵是根本1062 工人新村1073 探望羣衆498 涼棚下的密談988 不差錢216 勘探隊的組成569 強化黑•火•藥1320 騷亂634 貿易勞動力981 逆轉848 工商銀行695 三十年不變897 葡澳帝力城市銀行1171 狹天子以令諸侯716 見面262 出海!出海?568 排隊槍斃戰術1352 城牆上的戰鬥549 關於人才培養的討論461 歸化培訓?331 星期六的早晨171 山寨版《五月花公約》253 居然沒有人叫苦了610 國王的秘密請求1097 水楊酸計劃1290 生意經698 辣椒678 在附近島嶼上建工廠221 殺豬是個技術活601 “花斑豹”們1283 朱博士的補充887 教育的目的441 勞動力來了1305 漸漸龐大的船隊1230 關於阿瓦城1085 日常電報254 生了1042 關於徵稅891 八卦548 貿易及宗教事務全權代表1190 統一畢業考試601 “花斑豹”們559 生活方式的差異1261 第二旅843 老巴的心事487 李律師的第一次267 元旦840 謝謝你的愛546 荷蘭燧發槍305 碼頭建設300 反抗346 槍擊事件171 山寨版《五月花公約》616 藍碼頭490 跟着澳洲人討生活555 朱北國的事業530 安波那764 新安城警備隊----外籍軍團334 糖價486 水裡的金髮女人934 房地產開發商814 歐庫西條約465 女士們的新挑戰239 磚瓦廠733 厲害的臼炮286 殘酷地對付恐高症832 貪天之功?951 張結實879 硬通貨1097 水楊酸計劃285 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103 亂哄哄的議論432 當場秀恩愛?765 常風行動計劃423 面子比裡子更重要495 門戶開放主義的創始人1098 如火如荼的萬山島1133 劫掠594 把火♡藥♡廠搬來735 現在還是新安城最重要648 膽大皮厚是關鍵267 元旦1292 退化69 生平有了自己的小窩899 拒絕文明920 糖廠的前景810 紫霞公學1059 北進派789 第二步是不當冤大頭310 一個也不能少142 老王笑你們太年輕133 買丫鬟?1156 宮變240 河溪水電站和磚瓦窯209 搬運851 夏小歐的迴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