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初次雒陽行

雒陽,黃初年間(公元220年),魏文帝曹丕改名爲洛陽,但如今依然叫這個名字。

這座城市如今已經幾乎沒有什麼平民,在大街上隨便丟一塊板磚,砸到的不是達官貴人,就是宗親貴州,再不然也是某某世家的家奴。

當然,嚴格意義上這裡還是有平民的,那些酒家商鋪裡面的就是。實際上背後卻是某世家的家奴,就算不是,總有一天也會成爲家奴,畢竟這就是雒陽的潛.規則。

這段時間,雒陽卻是不是很太平,蓋因傳聞王芬打算行伊尹霍光之舉,廢除漢帝劉宏。一開始還真的讓不少人嚇了一跳,尤其如今大家都知道,劉宏正在前往河北老家省親,說不得……

卻不想,不多時一支車隊就回到了雒陽,卻是皇帝的御駕。對外的說法,是劉宏在外收到了風聲,故而提前結束了行程,開始返回。

但,卻是帶着兩位外地的官員,回到了雒陽。那些原本在地方,幾乎不被重視的外官,如今卻是堂而皇之的跟在御駕的背後回京,頓時大家都好奇,到底是誰那麼走運。

最重要的是,他們到底做了什麼,才能夠得到如此殊榮!

不多時,他們就打聽到了,原來王芬到底還是行動了,但卻不想到底還是走≥,..露了風聲,使得涉國縣的縣令,連同縣尉五百人,不顧一切前去救援。五百人對戰上萬人,卻不想居然還能給他們打贏這場仗。

如此,杜襲和文稷。自然也被劉宏看上。被帶了回來。實際上根據少數有心人的查證。才發現兩人和十常侍走得很近,可想而知,只怕是走了十常侍的路子,這纔得到了聖眷。

最後,一切真相大白,什麼救駕有功,根本就是收到了風聲就走過來,結果卻是給劉宏當了護衛隊長。至於王芬。卻是陛下在回來的路上,就給他去了一封詔書,讓他過來面聖,結果王芬知道事情敗露,無言苟活於這世上,故而就自殺了。

一切就這樣按照歷史的進程,順利的發展下去,誰也看不出什麼奇怪的地方。

但到底是誰傳出了這一系列的消息,實際上誰也不知道,也沒人在乎。重點是大家需要一個能夠讓自己滿意的理由。什麼五百士卒大破萬人大陣什麼的,也不看看他們。五百人活得好好的,這是一場大戰之後應該有的情況嗎?

果然,兩個佞臣!身份也被查出來了,居然是前任濟陰太守杜根的孫子杜襲,另外一個則是譙郡文家的庶出子弟文稷。沒想到,原本的忠良,居然會走十常侍的路子……

一時間,對兩人的鄙視,那是延綿不絕。兩人就算不滿也沒辦法,只因爲兩人身負重任,再說本質上來說,兩人此刻的身份,其他士人如何看他們,已經都無所謂了。

比起什麼十常侍的走狗,黃巾軍的成員什麼的,豈非更加糟糕?

“這就是雒陽嗎?繁華的同時透露出一股腐朽的味道……”一個熟悉的聲音傳來。

“主公,請務必小心點,您若是除了意外,我等百思難辭其咎!”文稷大驚,立刻低聲勸到。同時示意周圍的親衛,最大限度的包圍他,儘量不讓人看到其面目。

是的,黃巾軍第三代天公將軍,來到了漢朝的大本營雒陽!

一行人隨着大隊伍,最終來到了宮中,在簡單的召見、賜宴和封賞之後,杜襲和文稷就不得不告退離開。劉宏很厚道,在這種寸土寸金的大城市裡面,買了兩座宅子給他們,算是附加的賞賜,其實未嘗沒有拉攏兩人的意思。

但他卻不知道,兩人大腦已經種下了忠誠潛意識,除非方雲拋棄他們,否則這輩子幾乎不必擔心他們會背叛的可能性。

“見到朕,怎麼還不下跪?”此刻在大殿上,只有方雲和劉宏,之前飲宴的時候,方雲已經換上了宮中侍衛的裝備,留了下來。

“見過漢帝,但從立場上,我沒有向你跪拜的必要,也沒有那個可能性!”方雲不卑不亢的回到,絲毫沒有害怕劉宏會殺了他。

“不愧是三代天公將軍,倒是有點骨氣,就不怕朕殺了你?”劉宏淡淡一笑。

“若是你要殺我,何苦搞得如今大殿之中,只有你我二人?反而我很想問問,你難道就不怕我把你給殺了?”方雲卻是絲毫沒有畏懼的意思,他敢來自然是有恃無恐。

誰也不知道,王芬廢立之事,其實居然也是一個歷史戰役。

然而他沒有親自參與,只是派人打打醬油,再加上難易度發生變化,使得獎勵有所下降。但就算是這樣,一次青銅級抽獎卻是少不了。

獎品,是一道傳送符,只需要他一個念頭,不管身處何處,都可以回到記憶點。而他的記憶點,就是他在根據地的臥室裡面。換言之,他若想走,誰也攔不住他。奈何,這玩意是一次性的消耗品,顯然保命用的東西,價值就是tmd的高。

再說,劉宏也沒有必要殺他,雙方處於交易的期間,他的存在對劉宏有利。實際上劉宏打算控制冀州已經有段時間了,奈何沒機會換掉王芬。這次行動,其實也有讓方雲幫忙出掉王芬的意思,只是許攸卻是先一步下手了。不過沒差,結果都是一樣的……

至於把他叫過來,則也是有別的意義在內。有些事情,通過信使什麼的,還不如當面對話更有用一些。

“哈哈哈,我現在死了對你一點好處都沒有,不是嗎?以你的精明,自然不會做這種虧本的買賣,對否?”劉宏也是絲毫不懼,此刻的他渾身上下都散發出一股皇者的威嚴,與那種被酒色掏空了身體的樣子完全不同。或許,此刻的他,纔是真正的劉宏!

“那麼,把我叫過來,不會是隻打算這樣冷嘲熱諷一番就算了吧?”方雲反問到。

“當然不是,此番叫你過來,主要是讓你熟悉一下皇宮的情況,方便你以後行事。別以爲我不知道你的打算,讓杜襲和文稷來到雒陽當官,你就不怕朕把他們給收了!”劉宏淡淡的說到。

“你也小心,別讓他們給暗殺了纔好!”方雲立刻反諷回去。

“也罷,不和你開玩笑了,辯兒,出來!”劉宏懶得廢話,朝着身後喊了句。

不多時,一個幼童戰戰兢兢的走了出來,他此刻怎麼也沒想到,爲什麼父皇會和黃巾軍三代天公將軍兩人,就這樣面對面的站在那裡對話。但是他知道,父皇不會害自己的……

來者,非他人,正是皇室嫡長子,劉辯是也!(……)

ps:

刺殺方雲,劉宏有什麼好處?同理,此刻刺殺劉宏,對方雲有什麼好處?

局勢不是說挽回就能夠挽回,就算是劉宏也沒辦法那麼自信,畢竟他不是劉徹……

所以,主角前往雒陽什麼的,似乎也沒什麼好擔心的。當然,已經設置了外掛給他不是。

恭喜書友‘sky1991’榮升舵主,今晚我也是拼了命的,總算是寫了四更,作爲答謝!

最後是管理環節。

最後還有各位投了推薦票和訂閱本書的書友們,感謝你們對本書的支持!

繼續加油哦親!

第130章 激烈的血戰(3)第6章 外交進行時(下)第116章 四先天發威(上)第69章 行動的開始第142章 龔景乞骸骨第18章 推行實習制第72章 出戰的陣容第145章 郭嘉的上位第17章 第一次野戰(上)第198章 終戰之始動第50章 渾水好摸魚第112章 周倉的自訴第78章 天予則取之第113章 百姓齊訴苦(下)第140章 血戰的結果第68章 劍系雙必殺第53章 華佗受信仰第71章 史詩戰再現第70章 上門的公主第66章 討伐琅邪宮第94章 益州內亂起第75章 趁空來訓練第79章 馬氏的上位第46章 廣宗戰參戰第37章 比鬥收二將第136章 考試將開始第156章 曹軍的手段第161章 史詩級戰役第97章 將技術竊走第92章 戰後的種種第101章 張舉的善意第20章 事件的平息第49章 瀟灑的離去第107章 唯我陷陣營第125章 大方針確定第96章 劉璋的被俘第110章 難消美人恩第20章 殘破陳留城第35章 當一回教師第42章 繼承的條件第44章 訂婚與告別第22章 蹇碩的忠義第99章 世家的覺悟(上)第116章 四先天發威(上)第28章 冀州的現狀第103章 高歌唱征服第11章 收人要收心第85章 放水與軍糧第149章 潁川我來也第112章 最後的佈局第195章 調虎離山計第53章 鮦陽縣投降第94章 益州內亂起第56章 大部隊到來第4章 外交安排中第99章 公孫瓚之謀第197章 曹操的獻計第139章 徐庶遭落榜第8章 計劃第一步第116章 袁閥的謀劃第51章 臣服或敗亡(下)第192章 家書抵萬金第80章 乖乖進坑來第6章 規劃和裁軍第115章 烈火焚南皮第183章 決戰書送到第87章 劉備的末路第99章 公孫瓚之謀第65章 肉包釣典韋第27章 戲志才薦才第140章 血戰的結果第158章 真正的用意第87章 真正的血戰(上)第115章 波才的來信第90章 決戰新野城第148章 埋伏與反制第138章 第一屆科考第24章 暫告一段落第72章 統一戰序幕第112章 最後的佈局第122章 收編的條件第72章 方雲的反殺第59章 解然的怒吼第206章 最後的謀算(下)第12章 唯郭太來投第59章 解然的怒吼第17章 蠻橫的卜鳶第169章 漢軍的情況第175章 樂平的歸來第208章 皇甫嵩在哪第93章 還之以顏色第81章 獠牙將露出第106章 定穎攻防戰(上)第134章 激烈的血戰(7)第136章 激烈的血戰(9)第177章 《國際歌》開唱第158章 當一次狠人(上)第47章 皇甫納命來第113章 廟算進行時第79章 士兵委員會
第130章 激烈的血戰(3)第6章 外交進行時(下)第116章 四先天發威(上)第69章 行動的開始第142章 龔景乞骸骨第18章 推行實習制第72章 出戰的陣容第145章 郭嘉的上位第17章 第一次野戰(上)第198章 終戰之始動第50章 渾水好摸魚第112章 周倉的自訴第78章 天予則取之第113章 百姓齊訴苦(下)第140章 血戰的結果第68章 劍系雙必殺第53章 華佗受信仰第71章 史詩戰再現第70章 上門的公主第66章 討伐琅邪宮第94章 益州內亂起第75章 趁空來訓練第79章 馬氏的上位第46章 廣宗戰參戰第37章 比鬥收二將第136章 考試將開始第156章 曹軍的手段第161章 史詩級戰役第97章 將技術竊走第92章 戰後的種種第101章 張舉的善意第20章 事件的平息第49章 瀟灑的離去第107章 唯我陷陣營第125章 大方針確定第96章 劉璋的被俘第110章 難消美人恩第20章 殘破陳留城第35章 當一回教師第42章 繼承的條件第44章 訂婚與告別第22章 蹇碩的忠義第99章 世家的覺悟(上)第116章 四先天發威(上)第28章 冀州的現狀第103章 高歌唱征服第11章 收人要收心第85章 放水與軍糧第149章 潁川我來也第112章 最後的佈局第195章 調虎離山計第53章 鮦陽縣投降第94章 益州內亂起第56章 大部隊到來第4章 外交安排中第99章 公孫瓚之謀第197章 曹操的獻計第139章 徐庶遭落榜第8章 計劃第一步第116章 袁閥的謀劃第51章 臣服或敗亡(下)第192章 家書抵萬金第80章 乖乖進坑來第6章 規劃和裁軍第115章 烈火焚南皮第183章 決戰書送到第87章 劉備的末路第99章 公孫瓚之謀第65章 肉包釣典韋第27章 戲志才薦才第140章 血戰的結果第158章 真正的用意第87章 真正的血戰(上)第115章 波才的來信第90章 決戰新野城第148章 埋伏與反制第138章 第一屆科考第24章 暫告一段落第72章 統一戰序幕第112章 最後的佈局第122章 收編的條件第72章 方雲的反殺第59章 解然的怒吼第206章 最後的謀算(下)第12章 唯郭太來投第59章 解然的怒吼第17章 蠻橫的卜鳶第169章 漢軍的情況第175章 樂平的歸來第208章 皇甫嵩在哪第93章 還之以顏色第81章 獠牙將露出第106章 定穎攻防戰(上)第134章 激烈的血戰(7)第136章 激烈的血戰(9)第177章 《國際歌》開唱第158章 當一次狠人(上)第47章 皇甫納命來第113章 廟算進行時第79章 士兵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