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第一屆科考

自古世家的勢力一直很大,尤其是陳羣設計了‘九品中正制’之後更是把這個情況推到了巔峰。而這個制度,當時的應曹丕的要求設計的,目的是挽回那些不認可曹魏的世家。

是的,曹操的幾次《招賢令》已經惹怒了世家,那些不修品德,而且不論出身的傢伙都能夠竊據朝堂,和這種人同朝爲官,這簡直就是對他們的侮辱。

世家幾乎壟斷了這個時代的知識權和輿論權,若是他們不支持某個勢力,那麼必然會引發一系列的動盪,其主要表現於高端人才的短缺,然後就是稅收的不正常。

九品中正制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現,目的就是希望挽回世家。然而曹操也看出了這個制度的缺點,所以在世的時候沒有推行。然而曹丕並不知道曹操的苦心,或者說他已經沒有人退路,所以在即位後還是推行了這制度,甚至一直延續了下去。

直至隋朝,楊廣銳意改革,於是推出了科考制度,這纔打破了世家壟斷朝堂的現象,讓寒門有了立錐之地;武則天在位之時,更是推出武舉,使得普通人有了出仕爲將的機會。

科舉制度更是延續到了現代,不過那個時候已經不叫科舉制度了,而是叫做公務員考試。來自未來的方雲,更是直接把這個考試,帶回到了漢朝。

早些時候,他已經直接把現代的行政機制給帶回到了這個時代,這是起義者的福利。尤其是如同他這樣。從普通百姓起步的起義者。

他可以選擇是否延續上一個朝代的行政制度,畢竟不管改革的結果多麼糟糕,最慘難道可以比發家以前的樣子慘?反而是那些世家起事建立起的朝代。他們可不敢這樣,生怕一個不好,把剛剛建立的政權給搞沒了。

只是方雲和他們不同,他是把最優秀的行政機制給帶了過來,所以並不擔心失敗。

實際上,這些年行政效率的提升也直接說明了這點。到了現在,進一步改革。同時取消原有的孝廉制度,推出公務員考試製度,自然也是迫切需要的。

在這個時代。人才似乎得和孝廉掛靠,主要就是得孝順。這個時代的統治者認爲,孝順的人德行纔會合格,才懂得忠君愛國。

方雲卻是無所謂。一個臣子的節操。由他自己保護太危險了。孝不孝順的,那不過是一個朦朧的概念,也並不公正。取士取才便是,制度的監督纔是關鍵。

所以他改革的事實,第一個就是改革監督制度,推出不記名信訪,還有監察局的概念。在民間舉報,還有監察局調查的共同監督之下。自然可以把那些中飽私囊,不學無術的廢物給清理出行政機構之中。這纔是最合理的監督機制。

五千學子已經報名結束,不過報考的科目並不只限於公務員,軍官也有考試。

對於軍校這一屆畢業的考生來說,軍官考試就是他們這些年在軍校裡面學習成果的考察。若是連這個都通過不了,那麼回去再復讀一年,或者轉入警察或者監察系統也算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對於一般的考生來說,則是一次和科班出身的軍校畢業生同場競技。成績優異者,能夠成爲更高級的軍官,成績越是靠後,則職位越低,但好歹也是軍官。

爲了預防代替別人考試的情況發生,所以針對本地的考生而言,必須要有三名以上的老師作保,才能夠有資格參加考試;外地的考生,則需要地方接待他們,並且安排他們進行預試的縣令,進行第一次審定。然後到地方郡治之中進行第二次審定,考前進行第三次審定,確保無誤才能進行考試。

本來方雲還打算,安排畫師給他們以寫實的風格給他們繪製畫像,但考慮到人數太多,而且精通寫實的畫師沒幾個,所以只能作罷。

不過對於考試合格的,則必須要貫徹這點,這樣才能確保真正合格的那個能夠被錄取。至於那些打算投機取巧,瞞天過海的,就等着悲催吧。這個安排,他甚至都沒有對任何人說,只是秘密安排了一批畫師而已。

考試終於如此而至,所有的考生在經過簡單的校驗和搜查之後,開始進入考場。

按照規定,他們的外貌特徵,必須要符合地方開具的文書。那些爲本地考生作保的教師,這一天也必須要到現場,確認他們作保的學生。最後,還要進行一番搜查,確保沒有作弊的工具。實際上,在這個過程還真的找到了幾個信心不足,然後直接被取消了資格。

好在每年都會有一次公務員考試,所以倒不需要那麼悲催。

通過和審定的學生,會得到一張考號,上面有寫明考場所在和位置。考試的時候,只需要寫考號,不需要寫名字,只因爲名字已經在發放考號的時候進行登記,而且名簿會第一時間進行封存,考試結束才能夠解封。

爲了準備這次考試,郭嘉可是在郊外修建了幾座院落作爲考場,目的就是對這些考生進行分流和打亂他們的順序,甚至於發放的考號都不是按順序排列下來的。這樣一來,他們就沒辦法在考場上,互相策應了。

考場和那些封建時代的考場一樣,每一個人都身處一個單間。這次考試分爲兩場,分別是《行政職業測試》和《申論》。每場考試的時間是一天,合計兩天時間,這段時間考場提供伙食,但棉被什麼的可不提供,好在如今已經是七月中旬,晚上也不算冷。

“這次公務員考試倒是別出心裁,就是不知道考試的內容如何了!”在進入考場之前,向朗對身邊。剛剛結交的好友單福說到。

“不久就要開始考試了,內容如何已經不重要。只是令侄要去靠軍官科,是不是太勉強了?”單福也替這個剛剛結交的好友捏了把汗。

“他喜歡就讓他吧。考上也是他幸運,考不上就在這裡學幾年。”向朗卻並不擔心。

“說起來,之前還看到一個七歲左右的稚子居然也進入了考場,你覺得他是認真的?”單福突然問了句。

“這次考試並沒有限定考生的年紀,你剛纔說的,是來自襄陽馬家的嫡子馬良。他三歲開始讀書,已經表現出了不錯的才華。甚至書法也是頗爲不錯,他來參加考試,向某卻是一點都不奇怪。說起來。還是向某帶着他過來的!”向朗卻是並不奇怪這點。

“若真是這樣,那的確是沒什麼問題。我大漢向來奇人異事不斷,若真讓他考中,那倒也是有趣!”單福也沒打算在這方面計較什麼。

在進入考場之後。兩人因爲考場不同。就互相預祝對方順利通過,然後進入了考場。

按照監考員的引導,兩人各自來到了不同的單間之中。這裡也就大概五平米左右大小,其中三平米是一張石牀,上面已經鋪了一張席子,是供他們夜晚休息用的。

只是沒有被子,想來得考生自己準備。不過就如今的天氣而言,要不要其實問題也不大。反正也就是湊合一晚上而已。

入口是一塊可以活動的木板,拉起來就能夠進入。然後將其放下來就能夠作爲桌子的一部分,桌子面對着主道,這是爲了方便監考員巡視。

按照考場規定,下午兩點、晚上五點都會各自提供一餐,同時五點鐘的時候將會收卷,所以考試必須要掐好時間進行。考完之後也不能夠離開單間,要上廁所必須要向監考員申請,並在他們的陪同下才能夠前往。

距離正式考試時間還有半個時辰,單福坐在桌子前的凳子上,他所謂的閉目養神,生怕一個不小心睡着就糟糕了。然而也沒什麼事情,只能默默的坐着。

就如同方雲所想,他便是潁川徐庶,早年爲了友人殺人出逃。後來方雲這裡有公務員考試,而且看樣子也不會追究他的責任,所以就過來參考。不過不敢使用真名,所以用了假名。

兩刻鐘過去了,監考員考試發放試卷,並且告訴他,試卷的答案要寫在答題紙上面,否則這次考試成績就要作廢。同時,讓給他先把考號寫在答題紙上面,但在正式開始考試以前,不要先忙着答題。隨即,繼續去下一個單間發放試卷。

趁着這個機會,單福也是開始查看了一下試卷的內容。

這次考試叫做《行政職業測試》,然而並非純粹的語文題,裡面也牽涉到一些基本的常識、數學等因素,可以說是全方位考覈一個人的才學程度。

當然,這個結果比較籠統就是了,所以纔有《申論》這個補充,考驗的是應考人員對給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煉、加工,測查應考人員的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文字表達能力等。

通過這種模擬公務員日常工作性質的測試,來進一步篩選出政府需要的人才。

就算落榜也沒關係,醫科、法律和警察三系也在招人。落榜者,或者有意前往這三類部門就職的考生,可以經過簡單的培訓,或者直接參考這三個科目。合格者,自然也能夠獲得公務員的資格。若是不想要出仕,還能夠獲得大漢認可的《律師資格證》和《行醫資格證》,進而從事律師和醫生的工作。

當然,這些並沒有告訴考生,畢竟大家都希望,考生能夠更加專注的,把精神投入到這次公務員考試之中。

兩刻鐘的時間,足夠單福看完試卷,這個時候正式考試的鐘聲也開始響起。

單福頓時提筆,開始認真的回答起來……

PS:??其實公務員考試,何嘗不就是科考?

第25章 對皇陵出手第39章 對佛教驅逐第48章 方知後裔存第48章 援軍終到達第49章 大軍起程兮第67章 久情成正果第102章 新武將解然(下)第55章 父子的對話第66章 張讓的提議第14章 波才欲收徒第160章 潼關前對轟第79章 馬氏的上位第82章 鐵血陷陣營第127章 神奇鉤型陣第206章 最後的謀算(下)第3章 九天龍皇貫第39章 撿回個樊稠第36章 再抓兩武將第22章 野望第一步(上)第95章 雨中的激戰第76章 戰爭的紅利第37章 百萬工兵團第42章 繼承的條件第75章 公孫叩壺關第155章 長社再聚首(上)第55章 豬肉與麪條第205章 最後的謀算(中)第71章 想夜襲沒門第19章 升級軍政委第203章 第一道底牌第68章 劍系雙必殺第117章 四先天發威(下)第121章 德行的饋贈第49章 大軍起程兮第96章 方雲的殺意第3章 外交系統啓第134章 青黴與青篙第87章 將戰爭迫停第109章 文稷招降戰(上)第35章 黃巾軍齊聚第144章 整理戰利品第52章 兄弟們走好第39章 撿回個樊稠第31章 黃忠先天戰第19章 發現夷州島第72章 覺醒軍師技第102章 試行地漠北第94章 出兵的目的第44章 進擊的軍隊第17章 第一次野戰(上)第129章 下邳郡攻防(下)第208章 皇甫嵩在哪第83章 鄴城的陷落第120章 毒刺寧紫嫣第39章 進擊的軍隊(1)第104章 澳洲的探明第32章 想扯皮奉陪第107章 定穎攻防戰(中)第154章 鬼才已無蹤第59章 解然的怒吼第54章 漢宮兩皇子第5章 魅力的秘密第95章 打完算收穫第114章 驅袁進行時第185章 陣前連斬將(中)第30章 兄弟齊上陣第32章 方雲急進諫第130章 激烈的血戰(3)第85章 放水與軍糧第186章 陣前連斬將(下)第158章 當一次狠人(上)第38章 對佛教下手第85章 袁閥的殺意第136章 考試將開始第146章 戲志才歸心第7章 謀劃黑山軍第132章 羣雄的算計第9章 戰前總動員第32章 方雲急進諫第73章 事了拂衣去第208章 皇甫嵩在哪第120章 幸運月解封第75章 趁空來訓練第64章 謀劃兵工廠第138章 第一屆科考第47章 截胡的呂蒙第113章 百姓齊訴苦(下)第7章 最初的目標第9章 無奈的投降第201章 終戰之瘟疫第39章 撿回個樊稠第23章 收降家丁兵第10章 初試離間法第74章 呂布VS趙黎(下)第13章 謀劃八校尉第208章 皇甫嵩在哪第146章 戲志才歸心第68章 新人與舊人第113章 廟算進行時第22章 殺人收武魂
第25章 對皇陵出手第39章 對佛教驅逐第48章 方知後裔存第48章 援軍終到達第49章 大軍起程兮第67章 久情成正果第102章 新武將解然(下)第55章 父子的對話第66章 張讓的提議第14章 波才欲收徒第160章 潼關前對轟第79章 馬氏的上位第82章 鐵血陷陣營第127章 神奇鉤型陣第206章 最後的謀算(下)第3章 九天龍皇貫第39章 撿回個樊稠第36章 再抓兩武將第22章 野望第一步(上)第95章 雨中的激戰第76章 戰爭的紅利第37章 百萬工兵團第42章 繼承的條件第75章 公孫叩壺關第155章 長社再聚首(上)第55章 豬肉與麪條第205章 最後的謀算(中)第71章 想夜襲沒門第19章 升級軍政委第203章 第一道底牌第68章 劍系雙必殺第117章 四先天發威(下)第121章 德行的饋贈第49章 大軍起程兮第96章 方雲的殺意第3章 外交系統啓第134章 青黴與青篙第87章 將戰爭迫停第109章 文稷招降戰(上)第35章 黃巾軍齊聚第144章 整理戰利品第52章 兄弟們走好第39章 撿回個樊稠第31章 黃忠先天戰第19章 發現夷州島第72章 覺醒軍師技第102章 試行地漠北第94章 出兵的目的第44章 進擊的軍隊第17章 第一次野戰(上)第129章 下邳郡攻防(下)第208章 皇甫嵩在哪第83章 鄴城的陷落第120章 毒刺寧紫嫣第39章 進擊的軍隊(1)第104章 澳洲的探明第32章 想扯皮奉陪第107章 定穎攻防戰(中)第154章 鬼才已無蹤第59章 解然的怒吼第54章 漢宮兩皇子第5章 魅力的秘密第95章 打完算收穫第114章 驅袁進行時第185章 陣前連斬將(中)第30章 兄弟齊上陣第32章 方雲急進諫第130章 激烈的血戰(3)第85章 放水與軍糧第186章 陣前連斬將(下)第158章 當一次狠人(上)第38章 對佛教下手第85章 袁閥的殺意第136章 考試將開始第146章 戲志才歸心第7章 謀劃黑山軍第132章 羣雄的算計第9章 戰前總動員第32章 方雲急進諫第73章 事了拂衣去第208章 皇甫嵩在哪第120章 幸運月解封第75章 趁空來訓練第64章 謀劃兵工廠第138章 第一屆科考第47章 截胡的呂蒙第113章 百姓齊訴苦(下)第7章 最初的目標第9章 無奈的投降第201章 終戰之瘟疫第39章 撿回個樊稠第23章 收降家丁兵第10章 初試離間法第74章 呂布VS趙黎(下)第13章 謀劃八校尉第208章 皇甫嵩在哪第146章 戲志才歸心第68章 新人與舊人第113章 廟算進行時第22章 殺人收武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