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阻力與破阻

蝗災,可以說是古代人民比較常見的‘天災’。

是的,至少在那個時代的人眼裡,這是上天對皇帝的處罰,只因爲皇帝不仁德。畢竟儒家不一直提倡天人感應麼?天災顯然就是老天爺對皇帝的不滿,所以纔會降下處罰!

所以但凡是蝗災,大部分的皇帝首先要下一份罪己詔,承認自己錯了。至於如何治理蝗災,卻又是臣子一番廢話,說不得還得祭天拜神什麼的,祈禱蝗災早點平息什麼的。

結果就是當年大規模的饑荒,若是運氣好遇上大雪天氣,地裡的蟲卵被凍死那還好,若還是暖冬,那下一年說不得爆發出來的蝗災將更爲可怕。

至少,在194-197年這四年的時間裡,華夏大地到處都在鬧蝗災。

於是195年的時候,曹操也沒有了軍糧,不得不以人肉爲乾糧,不知道這個時空這樣的情況是否會再次出現?

當時肯定別的地方也不會有糧食出產,要知道曹操挖了徐州那麼多的墳可賺了不少的軍費,至少足夠他三年用度。這樣的情況下還因爲軍糧不足吃人肉,可見只怕是有錢也沒有糧食可以買。當時蝗災只怕當真的遍佈華中平原,以至於青、徐、兗和豫州都沒有糧食可以出售。

方雲當然不知道這些,他只知道蝗災這種玩意至少是可以治理的,而且需要主動治理的。求神拜佛肯定沒用,除非某些方士以秘法驅除,比如他學習的道術裡面。就有利用天地靈氣驅逐蝗災的情況。但也不過是驅趕。而不是誅殺。

不過按照功法所顯示,倒是可以把蝗蟲驅入篝火之中焚燒,效率比單純點火有用得多。甚至於將其禁錮起來,然後由其他的士卒前去捕抓什麼的。不過,不能感受天地靈氣的話,這種道法可用不出來,簡單來說,智力不過百。只怕都觸摸不到天地靈氣的存在。

道法也不是什麼神奇的東西,說穿了,就是對靈氣的引導和使用法門。甚至藉助靈氣淬鍊身體什麼的,是否有什麼凝氣成液,甚至凝液成丹,甚至破丹成嬰什麼的說法,《太平教》裡面沒有說明,顯然功法這種東西,也處於一種摸索階段,只能算是某種特殊文明的萌芽。

可惜的是。隨着五胡亂華,功法只怕又要沉寂一段時間。說不得真傳也會逐漸失傳。以至於到了最後變成裝神弄鬼的存在,當真的華夏的悲哀……

“根據任峻的說法,今年夏末秋初的時候,會出現大規模的蝗災。不僅僅是河北之地,只怕中原之地甚至是荊州和揚州等地也會相繼出現蝗災。我不管這個報告到底真實性有多少,我如今只想知道,若是有蝗災出現,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面對?”方雲鄭重的說到。

“蝗災乃是天災,乃是上天……”陳羣出列,緩緩說到。

“蝗災乃是蟲災,可治理!不要和老天爺扯上關係!”方雲卻是大吼一聲。

他最不希望聽到的,就是這個論調,這樣下去是否會引申出天子身邊果然有奸臣的說法,進而給諸侯討方提供一個正義的藉口?

“主公傾聽我說完!屬下也知道蝗災可以治理!”陳羣卻是堅定的回答到。

“說,若是再出現什麼‘蝗蟲是上天降下的災難’的論調,輕者罰俸,重者免職!”方雲看他態度堅定,並未有任何猶豫的樣子,於是給他一個機會,但基調必須要定下。

“如今羣賊來襲,說是要清君側,而主公所言的這個論調,顯然是他們最有利的一個武器。同時不少世家,說不定也會因此打算擴大手中的權力,進而阻撓我們的治理。

所以若說要治理蝗蟲,首先要做的,必須要擴大宣傳力度,同時要提防世家以此爲藉口對我方發力,然後纔是具體治理蝗災的部分,否則的話,就算我們全力治蝗,也得壞在諸侯和其他世家手中!”陳羣非常嚴肅的說到。

簡單來說,他就是說明治蝗的傾向方面要點。一方面治蝗自然是重要,但是也不要讓有心人趁虛而入,否則的話在治蝗上勝利了,也會在輿論上落了下風。

“文長大才,剛纔是某不對,抱歉!”方雲聞言,親自起身,朝着陳羣鄭重一拜。

“主公無需如此,臣乃主公臣子,爲主公解憂不過是本分。”陳羣笑了笑,雖然說得客氣,但聽得出來,方雲的道歉還是讓他感到高興。

本身方雲的母系就是潁川陳氏,嚴格來說算是他的表弟,其實按照陳紀的意思,是要讓方雲叫做陳雲的,畢竟他父親和他都沒有答應他父母的婚事,最多隻能算私奔。如此算來,那麼方雲就是他的堂弟,那就真的是一家人了。不管如何,一家人幫襯也是應當的。

“只是主公,由於羣賊來襲,我們的大部分的軍資都用於購買戰略用物資。如今國庫的儲蓄已經不多,如何防治蝗災?”餘幸出面叫苦,畢竟如今他主要負責財政方面的事情。

“防治不難,趁着如今還是冬天,讓百姓把土地再翻一次,把蟲卵都給翻出來。天氣雖然比往年暖和許多,但若是把蟲卵翻出來的話,那麼還是可以凍死那些蟲卵的。”倒是王累先給出了提議,這是從傳統農業的基礎上給出的建議。

“主公,我們這些年開設了不少的雞鴨鵝養殖場,不管是少數散養的,還是集中飼養的,蟲子也是它們的主要食物來源之一。若是蝗災起來,可以調配這些雞鴨鵝外出捕食蝗蟲,所產出來的禽蛋也可以作爲管理費用支付給當地的百姓。”任峻是管農業的,所以他對治下的情況非常清楚,所以也給出了一個建議。

“臣倒是聽聞。夜間的篝火很容易聚集昆蟲。不妨到時候在夜間廣佈篝火。說不得也可以燒死一批蝗蟲?”左明也給出了建議。

“其實也不需要那麼麻煩。我方治下有人口數百萬,集中起來撲殺捕抓蝗蟲。到時候管他有多少蝗蟲,也比不得人們每天這樣捕抓吧?再配合幾位同僚的辦法,蝗災可定!”平時不怎麼說話的王磊,也是難得諫言到。

“積厚,派人去捕抓沒問題,但若是什麼酬勞都沒有的話,難免會讓百姓心生怨念啊!”和王磊關係還可以的餘幸補充到。

“人性本惡。這蝗災與他們息息相關,哪怕是爲了自己出一份力也是應該,若還有怨念的話,豈非人心不足?”王磊搖了搖頭感嘆到。

“百姓愚昧,需要的是引導。引導得當,那麼就是德政;引導得不當,則百姓只會認爲是惡政。善惡一念之間,可不得不慎!”左明笑了笑,算是給他這個同期一個提醒。

簡單來說也不難理解,若是強行讓百姓放下手中的工作去捕抓蝗蟲。卻不給他們任何報酬的話,就算本來是關乎他們利益的。但也會讓他們心中多少有點不舒服。

這個時候,若是世家或者諸侯的宣傳傳過來,難道就不會有人想:“這方雲是不是心虛了?否則豈會如此着急的要我們捕抓蝗蟲?”

看似有點荒唐,但偏生不滿的印象一旦存在於百姓心中,那麼這種負面的想法自然會被無限的放大。就如同某人丟了斧頭,就會越看鄰居越想是嫌疑犯,這就是印象被不斷放大的一種例子。

如此一來,就算蝗災平定,方雲在百姓之間的聲望必然會受到打擊。甚至於治理蝗災的好處,也會被他們不當一回事。比如他們也會在想:說不得求神拜天,乞求神明保佑還有效率一些。這樣的想法越強烈,對諸侯清君側的說法也就越認同,對方雲也就越不利。

人心,其實就是那麼的複雜……

“宣傳部和報刊那邊也不是吃素的,只要加強宣傳,甚至我們單純讓某個縣求神拜佛,用傳統的方法來處理蝗蟲問題,然後以報紙大書特書,言及傳統方法是多麼的沒用便是。同時加大執法力度,對於那些妖言惑衆,擾亂民心的人施以極刑,甚至連坐,害怕他們胡言亂語?”王磊又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這樣是不是太不講情分了?”王累提醒到。

“亂世用重點,如此國家危難關頭,還在那裡說風涼話,甚至是煽風點火的,砍了也是便宜了他!”王磊卻有自己的執着。

“算了,都給我安靜!”方雲停止了他們的爭論。

“不就是需要酬勞麼?給我傳出去,每斤蝗蟲三文錢,我收了!”方雲大手一揮。

“主公,您的意思是,以您的私庫來……”餘幸都要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

如今國庫、少府和方雲的私庫是三個不同的部門,裡面的錢也各有所屬。

國庫自然是由財政部主管;少府則是皇家商隊賺到的錢,還有鹽鐵專營所得的一部分收入,算是天家的私房錢,由少府官員主持管理;至於方雲的私庫,則是方氏一族,主要是解媛的主導下,由張寧和任紅昌兩人的幫助下建立的商隊和其他工坊的所得收入。

如今方雲的意思,就是用他的私房錢,大采購各地收上來的蝗蟲。

一斤三文錢,很少麼?要知道若是蝗災,漫天遍野都是蝗蟲,隨便抓抓都是數百斤的,一個不好一年的收入都抵得上了!

“恩,告訴他們,必須要曬乾的我才收,新鮮的就算了。”方雲也給出了一個折中,畢竟新鮮的水分太多,還得自己另外曬制,太麻煩了。

“好的,若主公願意出資,那自然不成問題。只是不知道主公收這些蝗蟲,有何用處?”戲志才也提出了疑問,單純的花錢買名聲,這也太拼了吧?

方雲笑了笑,卻沒有說些什麼,有些東西,不適合對他們明說。好處什麼的,自己賺夠了再說,哪有隨便和別人分享的?

ps:??儒家說的是天人感應,蝗災被看做是老天對不道德的君王的懲罰。所以遇到的最大阻力,顯然就是儒家。不過現階段能夠做的事情不多,畢竟才堪堪到了晚冬,距離初春還有點時間。更別說夏末秋初了。

最後還是慣例環節:

感謝書友‘長青無悔’和‘sky1991’的打賞!多謝兩位對本書的厚愛!

感謝書友‘紫雲酷’和‘停產’的月票!多謝兩位對本書的支持!

感謝書友‘漢尼拔1212’的點贊!多謝支持!

感謝各位訂閱和投推薦票的書友!多謝你們的支持和厚愛!繼續加油哦!

第55章 哥也有出身第25章 創造個信仰第94章 益州內亂起第50章 渾水好摸魚第107章 故計又重施第71章 想夜襲沒門第50章 臣服或敗亡(上)第102章 私慾啊私慾第88章 驚聞假黃巾第34章 採宇宙靈氣第21章 始知有武魂第83章 狙擊手顯威第18章 爲甄逸診治第96章 方雲的殺意第114章 文稷招降戰(下)第53章 劉宏真面目第99章 公孫瓚之謀第152章 東漢狗血劇(下)第202章 長社大火起第91章 爲正名而戰(下)第20章 老巢的變故第105章 國號曰華夏第156章 曹軍的手段第45章 方雲的任性第65章 天道的反擊第47章 給俺堅持住第94章 益州內亂起第82章 靈武VS火器第23章 收降家丁兵第15章 因果律武器第171章 速攻騎兵隊(下)第105章 羣雄聚郯縣第37章 任務與出征第130章 激烈的血戰(3)第74章 局勢的變化第166章 驚聞漢軍到第38章 對佛教下手第77章 甕中好抓鱉第50章 線裝書誕生第161章 史詩級戰役第75章 楊鳳守合肥第91章 納降座談會第79章 士兵委員會第115章 年終封賞會第15章 楊鳳的考校(上)第39章 撿回個樊稠第11章 典氏的投靠第18章 推行實習制第21章 始知有武魂第178章 漢軍欲招降第84章 碾壓級戰鬥第128章 下邳郡攻防(中)第101章 引宇宙靈氣第79章 方雲的覺悟第31章 劉辯必須死第99章 戰後的收穫第17章 蠻橫的卜鳶第172章 黃巾也速攻第106章 聯袁以驅曹第115章 波才的來信第44章 東郡攻略戰第19章 發現夷州島第161章 史詩級戰役第155章 長社再聚首(上)第41章 進擊的軍隊(3)第86章 圍殲的序曲第156章 曹軍的手段第71章 一朝美夢散第172章 黃巾也速攻第43章 汜水關之戰第93章 域外私有制第33章 一大波人才第43章 汜水關之戰第12章 唯郭太來投第26章 過河便拆橋第59章 炸出的大魚第80章 與田豐辯論第137章 激烈的血戰(10)第125章 把杜襲綁走(下)第83章 狙擊手顯威第126章 三個月之限第133章 激烈的血戰(6)第80章 與田豐辯論第90章 爲正名而戰(上)第90章 唯一的勝算第173章 獻上見面禮第74章 侵略者必殺第107章 唯我陷陣營第15章 因果律武器第1章 系統的升級第46章 第一次奇遇第20章 老巢的變故第101章 呂布下南陽第121章 德行的饋贈第91章 爲正名而戰(下)第83章 狙擊手顯威第80章 上蔡令甄逸(上)第80章 與田豐辯論第23章 野望第一步(下)第69章 疑似有埋伏
第55章 哥也有出身第25章 創造個信仰第94章 益州內亂起第50章 渾水好摸魚第107章 故計又重施第71章 想夜襲沒門第50章 臣服或敗亡(上)第102章 私慾啊私慾第88章 驚聞假黃巾第34章 採宇宙靈氣第21章 始知有武魂第83章 狙擊手顯威第18章 爲甄逸診治第96章 方雲的殺意第114章 文稷招降戰(下)第53章 劉宏真面目第99章 公孫瓚之謀第152章 東漢狗血劇(下)第202章 長社大火起第91章 爲正名而戰(下)第20章 老巢的變故第105章 國號曰華夏第156章 曹軍的手段第45章 方雲的任性第65章 天道的反擊第47章 給俺堅持住第94章 益州內亂起第82章 靈武VS火器第23章 收降家丁兵第15章 因果律武器第171章 速攻騎兵隊(下)第105章 羣雄聚郯縣第37章 任務與出征第130章 激烈的血戰(3)第74章 局勢的變化第166章 驚聞漢軍到第38章 對佛教下手第77章 甕中好抓鱉第50章 線裝書誕生第161章 史詩級戰役第75章 楊鳳守合肥第91章 納降座談會第79章 士兵委員會第115章 年終封賞會第15章 楊鳳的考校(上)第39章 撿回個樊稠第11章 典氏的投靠第18章 推行實習制第21章 始知有武魂第178章 漢軍欲招降第84章 碾壓級戰鬥第128章 下邳郡攻防(中)第101章 引宇宙靈氣第79章 方雲的覺悟第31章 劉辯必須死第99章 戰後的收穫第17章 蠻橫的卜鳶第172章 黃巾也速攻第106章 聯袁以驅曹第115章 波才的來信第44章 東郡攻略戰第19章 發現夷州島第161章 史詩級戰役第155章 長社再聚首(上)第41章 進擊的軍隊(3)第86章 圍殲的序曲第156章 曹軍的手段第71章 一朝美夢散第172章 黃巾也速攻第43章 汜水關之戰第93章 域外私有制第33章 一大波人才第43章 汜水關之戰第12章 唯郭太來投第26章 過河便拆橋第59章 炸出的大魚第80章 與田豐辯論第137章 激烈的血戰(10)第125章 把杜襲綁走(下)第83章 狙擊手顯威第126章 三個月之限第133章 激烈的血戰(6)第80章 與田豐辯論第90章 爲正名而戰(上)第90章 唯一的勝算第173章 獻上見面禮第74章 侵略者必殺第107章 唯我陷陣營第15章 因果律武器第1章 系統的升級第46章 第一次奇遇第20章 老巢的變故第101章 呂布下南陽第121章 德行的饋贈第91章 爲正名而戰(下)第83章 狙擊手顯威第80章 上蔡令甄逸(上)第80章 與田豐辯論第23章 野望第一步(下)第69章 疑似有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