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胡人來扣關

給公孫度去一封信並不難,六天後這封信就送到了他的手中。

心中言及,若公孫度願意放棄兵權當個實權太守的話,可以任命他爲弘農太守。而且有生之年只升不降,甚至封爲關內侯也不是不可能。

甚至於他兩個兒子,公孫康和公孫恭,如今已經晉陽大學那裡學習。明年考試完畢就能夠參加公務員考試,到時候父子盡入官場,說不得還能夠製造出一門三侯的佳話。

方雲也是坐着說話不腰痛,真正讓他這樣安排,主要是因爲公孫度會在公元204年去世,也就是還有九年到他五十四歲的時候就過世了。九年的時間,就算能升遷也最多是到部級官員級別,最多升半級在副總理的職位上退下來。

至於兩個兒子,的確可以出仕。但到底能夠做到哪一步,由他們的才華來決定。

公孫康也不過活到公元228年,二十年時間也不能夠做到哪一步。

公孫恭更是在公元220年後,因一場大病直接變成閹人,一生未有子嗣。

至於公孫度的兩個孫子,公孫淵倒還有點能耐,眼光卻不行。天下已經有了歸魏的趨勢,卻依然要起兵反魏,結果落得個身死族滅,還連累了他哥哥公孫晃。

信件到了公孫度這邊,他本人只是簡單看了看,就把信件撕成了碎片。倒不是不相信方雲的承諾,而是他公孫家早已紮根遼東,如何能夠離開這片土地?

再說,沒有了兵權就相當於把自己的脖子放在別人的刀下。信中許諾雖然看着好看,實際上在這個過程中,對方以圖謀不軌或者別的藉口拿下自己,沒有兵權的自己難道可以反抗得了?甚至於,信件之中甚至有拿他兩個兒子作爲威脅的意思,更叫人生氣

沒有誰是傻瓜,公孫度也並非一個只懂得征戰的匹夫。他當了這個遼東太守之後。不僅爲大漢開疆擴土,多次討伐高句麗,而且還多次修建了通往各地的道路,建造學館教導遼東百姓學習。

唯一的遺憾。是歷史上前往遼東躲避兵仔的管寧和邴原,在這個時空並未來到遼東,使得他的師資力量有點短缺。

“將軍,我等已經向大漢稱臣,甚至兩位少主都送去了晉陽。奈何方雲卻如此咄咄逼人,何不先下手爲強?”公孫度麾下親信陽儀當即上諫。

“不妥,既然主公是漢臣,這封信件卻是正統的職位調動,若是不接反而不是證明主公有割據一方的心思?到時候反而給他們一個藉口來攻打”另一個親信柳毅卻是反對。

“你的意思是,我們多年來的努力,就這樣因爲一封信全送出去了?”陽儀本來和柳毅的關係也不是很好,此番自然是暴起大喝。

“非也,主公本來就是大漢遼東太守,爲大漢守衛邊疆。建設地方那本身就是職責所在。且對方既然先送來書信,顯然也不希望過度爲難主公,或許可以多討要一些權力,若是能夠能夠要到一些兵權,那也未必不能夠接受這筆買賣。

說到底,遼東不過是苦寒之地,近年來西來的商賈,把幷州和冀州兩地描繪得如人間仙境一般,若能在這兩地爲一方太守,倒也是一件美事。”柳毅笑吟吟的說到。

公孫度爲什麼要開疆擴土。其實他們本身才最清楚。遼東苦寒偏遠,而且人口稀缺,本身就沒什麼人願意搬遷到這裡居住,公孫度就算想要發展經濟也發展不起來。

無奈之下討伐高句麗。甚至烏桓或者鮮卑那邊他也會出兵征伐,目的卻是爲了擄掠一批人口回來,補充治下所需。饒是這樣,人口依然是遼東最大的短板。堂堂遼東太守治所,在西來的商賈空中,甚至比不上冀州一個縣城的規模。

正所謂在交州當刺史。不如在司州當一個縣令。在遼東太守,和在冀州或幷州當一個縣令都是截然不同的,更別說還是直接去那裡當太守,相當於已經官升三級了。

唯一的問題就是兵權,沒有這玩意難免會有點不安全感。不過對方既然寫來了書信,那麼未必沒有商量的餘地。

“只是這樣,你要把主公的家族置於何地。”陽儀嘆了口氣,他哪裡不知道這個道理。

“聽聞昔日方雲起兵,有中山張氏投效。後隨他遷徙到幽州代郡,最近這才又遷回到了中山郡。但家族因爲跟隨方雲最久,在晉陽代郡和中山都有族人居住,家族和最早相比也不知道擴大了多少倍,家族子弟不是出仕就是在學,從原本一個商賈之家變成了真正的世家,也不知道羨煞了多少旁人。”柳毅沒有給出答案,只是舉了張氏的例子。

言下之意,就是遼東沒有公孫度的庇護,難道不會舉族遷徙到公孫度任職的州郡?到時候公孫家發達了,遼東又被開發妥當了,在遷徙回來便是了。

“夠了”看着兩個親信爭執不休,但似乎開始選擇妥協,公孫度不由得怒吼一聲。

若是可以,他希望聽到的是兩人爲他出謀劃策,如何應付方雲。但沒想到兩人也並不是什麼硬氣的傢伙,在方雲的淫.威之下,已經越來越接近妥協。

是個男人難免都會有自尊心,同時也會對自己打下來的基業有種特別的眷戀。對於遼東這片土地,他公孫度一開始或許也不過是過客,如今這裡已經成了他的家。

讓他放棄遼東,只怕並不現實。他捨不得這裡,也捨不得這裡的百姓。

“將軍,若是放棄兵權的話,或許繼續擔任遼東太守也未必不可。”最近纔開始嶄露頭角的年輕文士倫直起身說到,他其實大概明白公孫度的想法。

方雲那邊主要講究的是軍政分離,公孫度只是太守,治理地方那自然可以。但讓他擁有兵權,甚至有徵兵的權力,這方雲自然就不能容許。

若公孫度單純只要當個將軍,或者單純當一個太守,那麼想來方雲是可以允許的。

“既然都要放棄兵權,豈能不爲主公某個更好的職位?”柳毅卻是搖了搖頭,利益最大化才應該是政治交易的基本理念。既然要放棄遼東的軍權獨.立性,那爲何不在更繁華的地方擔任太守。

只是他也大概猜到了公孫度的想法,說了這句之後,就選擇了閉嘴。

“或許。也是該爲兩位公子考慮考慮”倫直又補充了一句。

公孫度聞言也是身體一震,他的確割捨不了遼東,但若是方雲不斷的攻打遼東,最後甚至給他打下了遼東,別的不說只怕兩個兒子是必死無疑。

斷子絕孫什麼的。在當時可是想都不敢想的,卻常常是爭霸落敗者的下場。

“主公,我等與烏桓和鮮卑有舊。近段時間更是打探到他們會有一番大動作,何不先看看他們打算到底做什麼,然後我們再做決定?若是運氣好,說不定還能打下遼西郡,甚至是右北平郡也說不定”軍方那邊的代表卑衍卻是給出了另外的建議。

公孫度一旦不當這個太守,他們自然也會被方雲收編。運氣好可以當一個副將,或者當一方鎮守,運氣不好直接被裁員回家。窩窩囊囊的過一輩子。

他卑衍也不過是二流武將,聞方雲麾下強將如雲,去了只怕也不過是一方副將。正所謂寧爲雞首不做牛後,卑衍也寧可在遼東當個大將軍,也不願意去方雲麾下當個副將受氣。

烏桓和鮮卑的確在近段時間會有動靜,主要是去年的雪災的後遺症。如今冰雪消融,但不少部落都吃不上飯。這個時候槐頭和軻比能,甚至烏桓的大王蹋頓都不得不停止對小部落,甚至彼此之前討伐,共同討論如何面對這個情況。

這段時間。公孫度和烏桓鮮卑兩地做生意,廉價買入大量幽州和冀州的糧食,以雙倍的價格出售給對方,可是賺了不少。但他更清楚。這點糧食,只怕遠遠滿足不了對方的胃口。

“也罷,這封信就留着吧”公孫度最後還是做了決定,現階段他打算看看胡人那邊到底如何行動,他才根據實際情況,做出反應。

果然。不出一個月的時間,就在方雲聚集人手打算出徵的時候。

北疆傳來了噩耗,羌人鮮卑和烏桓三個民族,合計五十萬大軍已經組成,即日即將南下,攻打大漢邊境。這是由打入鮮卑內部的漢魂組織成員發回來的情報,可以肯定應該是真的。

系統的提示,更是印證了這個消息的真實性:“出發隱藏主線任務保家衛國。任務說明:三個異族即將對大漢發動侵略,請及時做好準備抗擊;任務要求:擊敗這次敵人的入侵,擊殺三軍統帥槐頭。任務獎勵:每擊殺一名胡人首領,武力統御和智力各提升5點,附加黃金級抽獎1次;擊殺槐頭,四圍5點屬性,黃金級抽獎1次。”

古代的戰爭,常常有三四萬人自稱三四十萬的情況,五十萬大軍其實也應該算是一個水分非常大的數目。以目前三個民族的情況來看,撐死也就是二十萬大軍。別以爲他們聯合起來就能夠互相信任,本來就是打生打死的存在,老巢豈會不留一些人手看着?

此番參戰的勢力有四個,一個是羌人部落,以後起之秀徹裡吉爲主,麾下有迷當大王越吉和雅丹三名大將;另外還有鮮卑人槐頭和軻比能兩部,好在步度根已經被滅,否則只怕就是三部大軍了;最後便是烏桓人蹋頓這路,早些時候方雲殺了他哥哥樓班,這才使得他能夠上位,奈何在種族利益上,他可不會對方雲這個恩人手下留情。

“那就戰吧”方雲大手一揮,宣佈大軍進入戰爭狀態。

同時,讓報紙大量刊載此事,呼籲天下諸侯共同派兵抵禦胡人的入侵。昔日春秋戰國時代,不管所有人打得多麼激烈,只要匈奴人入侵,各國都會組織人手共同抵禦,如今,不過是學習當時情況發出號召罷了。就算不行,也讓他們不敢輕易入侵,免得擔負污名。

ps:??早些時候,公孫康和公孫恭已經成爲質子,公孫度就算不投降也不得不忌憚。

奈何偏偏就這個時候,胡入侵……gan他丫的

第11章 典氏的投靠第3章 存活的籌碼第55章 哥也有出身第89章 假黃巾之思第17章 九天龍魂貫第31章 黃忠先天戰第42章 遷都進行時第22章 名聲的崛起第146章 戲志才歸心第37章 請獨.立成軍第2章 人口的暴增第35章 黃巾軍齊聚第142章 龔景乞骸骨第18章 周倉的幸福第47章 截胡的呂蒙第134章 青黴與青篙第88章 一國能二制第28章 冀州的現狀第80章 乖乖進坑來第152章 戰術性撤退第102章 新武將解然(下)第96章 最愛的禪語第131章 激烈的血戰(4)第102章 攻打變投效第54章 漢宮兩皇子第19章 齊心抗病魔第48章 高升的叛變第77章 甕中好抓鱉第11章 收人要收心第134章 激烈的血戰(7)第84章 黃忠戰麴義第48章 援軍終到達第73章 給典韋取字第38章 先從剿匪起第76章 戰爭的紅利第125章 把杜襲綁走(下)第39章 進擊的軍隊(1)第120章 毒刺寧紫嫣第74章 侵略者必殺第158章 真正的用意第64章 招標與長子第147章 司州奪回戰第34章 採宇宙靈氣第53章 劉宏真面目第89章 假黃巾之思第20章 沒兵的校尉第43章 芳心已暗許第72章 出戰的陣容第166章 驚聞漢軍到第175章 樂平的歸來第157章 曹軍的測試第46章 強者的怒吼第5章 先天第一戰第41章 十天定漢中第117章 郭嘉的提議第100章 世家的覺悟(下)第64章 招標與長子第16章 楊鳳的考校(下)第119章 真假夜襲戰(下)第121章 德行的饋贈第24章 收了小呂蒙第115章 波才的來信第97章 劉備又逃走第4章 不死的軍隊第70章 上門的公主第107章 故計又重施第101章 呂布下南陽第150章 君不給我搶第25章 軍校的成立第5章 先天第一戰第140章 血戰的結果第115章 烈火焚南皮第66章 張讓的提議第116章 四先天發威(上)第202章 長社大火起第107章 定穎攻防戰(中)第90章 唯一的勝算第199章 終戰之襲營第29章 邊市的建立第168章 偵騎的戰鬥(下)第6章 還得上戰場第120章 毒刺寧紫嫣第105章 強硬文縣尉第159章 不完美勝利第149章 趙黎的約戰第195章 調虎離山計第63章 你也沒有贏第166章 驚聞漢軍到第3章 九天龍皇貫第18章 第一次野戰(中)第192章 家書抵萬金第63章 未走先安內第157章 接管主營地第144章 整理戰利品第49章 後代亦有才第12章 無端的內戰第34章 改革的關鍵第108章 定穎攻防戰(下)第48章 驅聯軍救火第159章 不完美勝利
第11章 典氏的投靠第3章 存活的籌碼第55章 哥也有出身第89章 假黃巾之思第17章 九天龍魂貫第31章 黃忠先天戰第42章 遷都進行時第22章 名聲的崛起第146章 戲志才歸心第37章 請獨.立成軍第2章 人口的暴增第35章 黃巾軍齊聚第142章 龔景乞骸骨第18章 周倉的幸福第47章 截胡的呂蒙第134章 青黴與青篙第88章 一國能二制第28章 冀州的現狀第80章 乖乖進坑來第152章 戰術性撤退第102章 新武將解然(下)第96章 最愛的禪語第131章 激烈的血戰(4)第102章 攻打變投效第54章 漢宮兩皇子第19章 齊心抗病魔第48章 高升的叛變第77章 甕中好抓鱉第11章 收人要收心第134章 激烈的血戰(7)第84章 黃忠戰麴義第48章 援軍終到達第73章 給典韋取字第38章 先從剿匪起第76章 戰爭的紅利第125章 把杜襲綁走(下)第39章 進擊的軍隊(1)第120章 毒刺寧紫嫣第74章 侵略者必殺第158章 真正的用意第64章 招標與長子第147章 司州奪回戰第34章 採宇宙靈氣第53章 劉宏真面目第89章 假黃巾之思第20章 沒兵的校尉第43章 芳心已暗許第72章 出戰的陣容第166章 驚聞漢軍到第175章 樂平的歸來第157章 曹軍的測試第46章 強者的怒吼第5章 先天第一戰第41章 十天定漢中第117章 郭嘉的提議第100章 世家的覺悟(下)第64章 招標與長子第16章 楊鳳的考校(下)第119章 真假夜襲戰(下)第121章 德行的饋贈第24章 收了小呂蒙第115章 波才的來信第97章 劉備又逃走第4章 不死的軍隊第70章 上門的公主第107章 故計又重施第101章 呂布下南陽第150章 君不給我搶第25章 軍校的成立第5章 先天第一戰第140章 血戰的結果第115章 烈火焚南皮第66章 張讓的提議第116章 四先天發威(上)第202章 長社大火起第107章 定穎攻防戰(中)第90章 唯一的勝算第199章 終戰之襲營第29章 邊市的建立第168章 偵騎的戰鬥(下)第6章 還得上戰場第120章 毒刺寧紫嫣第105章 強硬文縣尉第159章 不完美勝利第149章 趙黎的約戰第195章 調虎離山計第63章 你也沒有贏第166章 驚聞漢軍到第3章 九天龍皇貫第18章 第一次野戰(中)第192章 家書抵萬金第63章 未走先安內第157章 接管主營地第144章 整理戰利品第49章 後代亦有才第12章 無端的內戰第34章 改革的關鍵第108章 定穎攻防戰(下)第48章 驅聯軍救火第159章 不完美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