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放榜

放榜的名單最終還是安安靜靜地躺在太極殿的書案之上,經過武皇以及天淵兩位重要人物的“商討”之後最終未改一字。

原本上面的一個名字徐博溫是有心想要抹去,而程珏則是想要那個名字靠後面一點,最終結果卻沒有任何改變。

徐博溫想要抹去那個名字是爲武皇考慮,是爲大勢所爲,而程珏想要那個名字靠後一點則很單純的是想要保護那個人。

這幾年楊家已經四面樹敵,楊家嫡長子也鋒芒畢露,如今楊家二子再木秀於林如何能讓羣臣安心?

程珏在秋水亭合會已經看過楊文鋒的本心,他的文章他或多或少也有了解,怎麼說呢,那個年輕人和他不是同道中人,但卻不妨礙他對他的映像。

那是一個好的讀書種子,也是一個好的棟樑之才,未來若是時機合適也不是沒有可能扶大廈之將傾。

秋水亭合會在程珏的“低調”之下他還不是太過顯眼,但那場春宛樓的美人賦卻讓楊文鋒暫露頭角,如今若是在科舉之中又拔得頭籌那就不是小露鋒芒的問題了。

加之之前楊文鋒京都第一紈絝之名,如今美名流傳於玉陵,這樣一來一回之下對普通百姓所造成的衝擊會有多大不言而喻。

太過張揚如今對於楊文鋒來說不是什麼好事,況且程珏覺得這一次打壓一下那個自信的少年也不是什麼壞事,所以他想他的名字靠後一些。

若是可能,他還有些過分的想法。他想過有沒有可能會有那麼一天,這個少年能和他同朝爲臣,能和他一起匡扶天下,只是這個想法很難,也僅僅是他的想法罷了。

而徐博溫的想法早已昭然若雪,他就是要保武而抑楊。

武皇自然瞭解他這兩位肱股之臣的想法,但這一次他有他自己的想法所以他在聽完程珏兩人的意見之後只說了一句話。

“關於小楊的兒子,朕只有一句話。各安天命而已。只要他有那個本事,莫說一個會試第三,就算是殿試頭名,朕給他又如何?”武皇的話說的很是大度,但具體如何徐博溫兩人都沒有繼續問下去。

其實徐博溫和程珏都很清楚,雖然他們這位武皇如此安排,也如此豪氣干雲,但今科狀元,無論如何都不可能給了他楊文鋒,可是其它的則未必不會。

一個楊文鋒換取一個學宮的入主,這個交易即便是虧也虧不到姥姥家去。

於是這個事就這樣定了下來,三百五十四位上榜之人之中,頭名荀攸,次名楊延和,第三名,楊家楊文鋒。

一切都已就緒,靜候放榜之日。

這一日一大早在禮部,翰林院,國子監門前的放榜欄便都擠滿了人。考慮到每年放榜之時所觀之人過多所以朝廷特意選在三個地方都有放榜。

其實即便是不來此地觀看,過不了半天的光景這玉陵街頭巷尾就會流傳出這份榜單,若是名子靠前只需要在酒肆中坐下聽人議論就能得知,如此光景自然是這天淵第一等要事該有的情形。

不過雖然可以從別處可以得知榜單但如今三地還是依舊人山人海。其實無論榜上有名與否,對於所有參加科考之人來說都想最快的得知結果,能早一分絕不想遲上一分。

當然,像是荀攸這些玉陵六公子以及楊文鋒這些個有身份地位的人自然是不需要親自來這些地方去擠着觀看榜單的,在放榜之時自然有人幫他們觀榜,而第一時間消息也會傳入他們耳中。

這一日荀攸在旭日東昇之前便坐於翰林院居中的一處亭子中打譜,荀攸的棋力其實一般,但他卻比較喜歡於棋盤之中靜心。

其實前幾日荀攸的念修又上了一個臺階,雖然依舊是念師卻依舊遠勝於一般的感知三境,但對於這件喜事他倒是沒有那麼上心。

他上心的是這次科舉那個令他影響深刻的紈絝子弟究竟能達到什麼樣的高度。除此之外,放榜之後他還可以通過一些別的手段去看看那人的文章,這是他感興趣的地方。

其實放榜之後流傳出一些會試之中好的文章這早已不是什麼秘密,雖然按規定這些試題都是應該銷燬的,但朝廷一向對這些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所以也不算是什麼違規的舉動。

“楊公子,今科頭名非你所得,但你放心,荀某不會佔你便宜,你我心中自有公論。”荀攸捏起一枚棋子喃喃自語,久久未落子。

長居翰林院的他自然清楚朝中行事,他自然可以判斷出楊文鋒如今的境地。

就算是他才學文章冠絕天下也一定不可能被冠以頭名,這是他楊文鋒生在楊家的命。

但是荀攸不這樣認爲,他是沒有改變的能力,但是他可以堅守他的本心。

若是楊文鋒的文章能讓荀攸心願誠服那荀攸一定會從心底裡認爲他楊文鋒才學在荀攸之上。這對於楊文鋒以及其它人來說不算什麼,但是對他荀攸來說卻很重要。

除了楊文鋒之外自然還有其它的天下士子,但對於荀攸來說可以入其法眼的唯有一個楊文鋒而已。

玉陵之中參加會試的讀書人除了楊文鋒不知深淺之外其餘無一人是其對手,至於玉陵之外,非他荀攸小覷天下人,只是能夠石破天驚的士子確實少得可憐。

這些年他在翰林院,在太師府,甚至在皇宮之中看過了多少所謂的才華冠絕古今的那些名人的文章,但讀來也不過爾爾罷了。

才學和筆力是有的,但是卻遠遠配不上那莫大的名氣。

玉陵以外今科會試還值得荀攸在意的就是傳說會來參加今科會試的一位學宮之主,其實也就是如今在楊府之中的王羲頤而已。但即便是他荀攸不如王羲頤那也對他荀攸沒有什麼影響。

王羲頤何等年齡,他荀攸到了那個年紀難不成成就就低於一位學宮之主?

說到底所謂的比較還是同輩分來看的,如若不然豈不是天天要本心受挫?

不同於荀攸,楊文鋒此刻則是在楊府之中的回聲海岸邊的一處亭子內餵魚,他隨意拋撒魚食兒,回聲海內千萬尾錦鯉便爭相而食。

“熙熙攘攘皆爲這一顆魚食當真是可笑,可惜,可惜我也不得不作其中的一尾!”楊文鋒拋盡手中的魚食自言自語,他起身握住一直揹負於身後的那柄早已經神意全無的無塵劍低頭凝視。

“今日便能上榜,孃親,若是你能看到這一刻是不是會笑的很開心?”楊文鋒咧着嘴笑意盎然,但眼角卻早已經溼潤。

那些年他文采無雙卻內斂不發,那一年他根骨出衆卻從不修行。後來有一天根骨被廢,有一天他最想讓那個看到他公子世無雙模樣的人也已經不在,他想要後悔卻都來不及。

而如今他又重新擁有了很多,卻再也不能擁有那個人。

楊王妃其實讀書並不多,因爲自小在飛仙閣內唯一的目標就是天下第一所以更多的功夫都是在修行,就算之後嫁給楊繼偶爾看過一些經史文章也少得可憐。

可是在楊文鋒少年之時楊王妃捧書的日子遠遠多過提劍的日子,以至於楊文鋒都不知曉他的孃親是一位武道峰凌絕頂的女子劍仙。

直到後來在他孃親彌留之際的最後半年光景裡偶爾有一次楊文鋒聽到她與楊繼聊天才明白爲什麼他明明感覺他這一世的孃親很多時候並不喜歡那些詩書卻還一直浪費大把光陰。

他的孃親和楊繼那次談話他記得很清楚,尤其是如今映像更爲深刻。

“大兒子我並不擔心,他性格醇厚,而且不失開朗,但是二郎我有些擔心。

不知爲什麼,我總感覺二郎的性格有些陰鬱,小小年紀卻總是有些太過冷漠和孤獨了一些,我發現他只有一個人看書的時候整個人纔有些活力,所以我只是希望也看會兒書能多陪陪他。

“其實啊,我哪裡能看進去,有很多次看着看着我眼皮都在打架,但就是強忍住不讓自己睡着,就怕兒子覺得我是在騙他裝模作樣呢。”楊王妃和王說這些的時候語氣哀傷,但是臉上卻洋溢着笑容。

她最後一句話讓楊文鋒心中猛然揪了一下,如今想起來更是心疼異常。

她看着楊王滿臉淚水但是卻強顏歡笑,她說:“若是有一天我不在了,沒有人陪兒子一起讀書,他會不會有些寂寞?”

其實她哪裡知道楊文鋒兩世爲人的秘密,她又何曾知曉楊文鋒的寂寞孤獨與性格無關?

這些事楊文鋒從未與別人說過,但當他的孃親去世之後他想起這些瑣事的時候越來越多,每每想起心裡的愧疚就愈發濃重。

前幾年流落江湖的日子雖然自由自在讓楊文鋒嚮往,但也有日子難熬的時候,窮困潦倒尚且不談,有那麼一兩次楊文鋒遇到那些事的時候感覺整個世界再無希望得時候僅憑這些愧疚熬了過來。

子欲養而親不待,有些道理明明放在那裡,也明明懂得很深,但是做起來卻那麼難,最終後悔永遠多過於事先去做。

滿城風雨欲來,熙熙攘攘皆爲放榜。翰林院,國子監,禮部,酒肆茶樓,街頭巷尾,楊府,衛府,無論是哪裡等待放榜結果的人其實心中都有一個必然需要上榜的理由,可惜不是所有人皆能上榜。

而這一刻,禮部終於有人攜榜而出,今科會試,終於放榜了!

第三十八章 要挾第二十章 心之所向一第五章 痛之爲痛視至痛第二十一章 影子入楊府第九十五章 經史文章筆落驚風雨第二百章 人間之人第八十七章 一手捧書,一手捧天地第一百一十五章 前日之事不可留第一章 歸京,一人驚一城第十七章 血濺太極殿死諫第四十三章 道義於其它無關第十章 世人於我如鏡花第三十九章 前不見文,後不見武第一百三十一章 木刀少年的往事第七十六章 一撫一刀散第一百四十四章 有些事記在了心裡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想對這個天下講道理第六十六章 感知不感知第一百七十二章 小朝會中的波瀾第三十四章 一步超脫的是心第二百零一章 與仙人對峙第九十五章 經史文章筆落驚風雨第一百二十六章 榜上皆有名第四十九章 就是有銀子第十五章 一誓一願開天門第七十二章 一山一海困一人第一百八十四章 李代桃僵的佈局第三十三章 坐等局勢開第一百八十章 坐看楊家傾覆第十七章 血濺太極殿死諫第五十章 我很隨意,你們繼續第三十三章 坐等局勢開第一百一十八章 心中有天地第四十九章 就是有銀子第一百四十七章 唯有良知爲約第一百八十章 坐看楊家傾覆第四十八章 端坐於此,靜候佳音第八十七章 一手捧書,一手捧天地第一百六十一章 文脈氣運爲一斗第一章 歸京,一人驚一城第十章 世人於我如鏡花第九十五章 經史文章筆落驚風雨第五十九章 連番激戰第五十一章 一言驚起千層浪第七章 無知是把殺人刀第一百六十章 氣象蔚爲大觀第一百二十五章 王羲頤的請求第一百一十四章 一朝聞名天下驚第二百零三章 一人碾壓仙人第一百七十二章 小朝會中的波瀾第七十五章 向天借一刀第十六章 父子二人齊上殿第一百三十八章 若教我身死第一百七十八章 態度轉變第一百一十一章 楊家有子露崢嶸第一百五十五章 你我本是歧路人第一百零二章 師兄弟相逢於書本之外第二十五章 入一塔再入一塔第一百七十一章 羣臣無力又無奈第七十二章 一山一海困一人第一百六十六章 一人奪魁,兩人古怪第一百六十章 氣象蔚爲大觀第一百八十九章 天上人間齊齊登場第九十三章 科舉之中有人閒庭信步第十章 世人於我如鏡花第一百七十章 戰國舊事(三)第一百六十五章 殿試的結果第一百四十章 陳年舊事第二百零一章 與仙人對峙第七十九章 不知是否天上來人第四十九章 就是有銀子第一百一十章 一張卷子引起的轟動第九十七章 楊家於人間的意義第九章 不知朝中風雲起第三十五章 願持你所持之劍第一百三十八章 若教我身死第四十一章 他的局定不了我的路第一百二十六章 榜上皆有名第九十八章 我楊家將一往無前第四十四章 仙人一指第一百九十九章  合書之人(二)第三章 往事如煙欲登樓第八十章 時來天地皆同力第五十六章 一指不知第九十二章 千萬人爭相而上的科舉第五章 痛之爲痛視至痛第一百一十一章 楊家有子露崢嶸第一百二十六章 榜上皆有名第一百四十三章 記憶中的分道揚鑣第二章 鐵令,如王親臨第二十一章 影子入楊府第一百八十五章 有人並肩而行第六十章 各方猜忌第一百五十一章 國事第三十八章 要挾第一百八十八章 掌中法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想對這個天下講道理第七章 無知是把殺人刀第二百零六章  自有計較第一百七十九章 攔路之人是楊家人
第三十八章 要挾第二十章 心之所向一第五章 痛之爲痛視至痛第二十一章 影子入楊府第九十五章 經史文章筆落驚風雨第二百章 人間之人第八十七章 一手捧書,一手捧天地第一百一十五章 前日之事不可留第一章 歸京,一人驚一城第十七章 血濺太極殿死諫第四十三章 道義於其它無關第十章 世人於我如鏡花第三十九章 前不見文,後不見武第一百三十一章 木刀少年的往事第七十六章 一撫一刀散第一百四十四章 有些事記在了心裡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想對這個天下講道理第六十六章 感知不感知第一百七十二章 小朝會中的波瀾第三十四章 一步超脫的是心第二百零一章 與仙人對峙第九十五章 經史文章筆落驚風雨第一百二十六章 榜上皆有名第四十九章 就是有銀子第十五章 一誓一願開天門第七十二章 一山一海困一人第一百八十四章 李代桃僵的佈局第三十三章 坐等局勢開第一百八十章 坐看楊家傾覆第十七章 血濺太極殿死諫第五十章 我很隨意,你們繼續第三十三章 坐等局勢開第一百一十八章 心中有天地第四十九章 就是有銀子第一百四十七章 唯有良知爲約第一百八十章 坐看楊家傾覆第四十八章 端坐於此,靜候佳音第八十七章 一手捧書,一手捧天地第一百六十一章 文脈氣運爲一斗第一章 歸京,一人驚一城第十章 世人於我如鏡花第九十五章 經史文章筆落驚風雨第五十九章 連番激戰第五十一章 一言驚起千層浪第七章 無知是把殺人刀第一百六十章 氣象蔚爲大觀第一百二十五章 王羲頤的請求第一百一十四章 一朝聞名天下驚第二百零三章 一人碾壓仙人第一百七十二章 小朝會中的波瀾第七十五章 向天借一刀第十六章 父子二人齊上殿第一百三十八章 若教我身死第一百七十八章 態度轉變第一百一十一章 楊家有子露崢嶸第一百五十五章 你我本是歧路人第一百零二章 師兄弟相逢於書本之外第二十五章 入一塔再入一塔第一百七十一章 羣臣無力又無奈第七十二章 一山一海困一人第一百六十六章 一人奪魁,兩人古怪第一百六十章 氣象蔚爲大觀第一百八十九章 天上人間齊齊登場第九十三章 科舉之中有人閒庭信步第十章 世人於我如鏡花第一百七十章 戰國舊事(三)第一百六十五章 殿試的結果第一百四十章 陳年舊事第二百零一章 與仙人對峙第七十九章 不知是否天上來人第四十九章 就是有銀子第一百一十章 一張卷子引起的轟動第九十七章 楊家於人間的意義第九章 不知朝中風雲起第三十五章 願持你所持之劍第一百三十八章 若教我身死第四十一章 他的局定不了我的路第一百二十六章 榜上皆有名第九十八章 我楊家將一往無前第四十四章 仙人一指第一百九十九章  合書之人(二)第三章 往事如煙欲登樓第八十章 時來天地皆同力第五十六章 一指不知第九十二章 千萬人爭相而上的科舉第五章 痛之爲痛視至痛第一百一十一章 楊家有子露崢嶸第一百二十六章 榜上皆有名第一百四十三章 記憶中的分道揚鑣第二章 鐵令,如王親臨第二十一章 影子入楊府第一百八十五章 有人並肩而行第六十章 各方猜忌第一百五十一章 國事第三十八章 要挾第一百八十八章 掌中法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想對這個天下講道理第七章 無知是把殺人刀第二百零六章  自有計較第一百七十九章 攔路之人是楊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