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一章 兩個故事

六千年前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那場大戰的起因是什麼,那些劍仙隕落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這些都已經成了謎團。

就連那位柳劍仙也不知道。

言河聖人學貫三教,在延陵樑溪乃至佛土都留下過痕跡,他已經得到很多答案了。

所以他留下了那本手札,上面記載了他得到的真相。

不過卻不知道爲什麼,又被他把手札分成了兩半,李扶搖看了一半,但是沒有找到另外一半,另外一半被葉長亭看到了,但是葉長亭卻是沒有理會,隨手就毀了。這位劍仙知道了真相,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告訴過朝青秋,要是告訴了朝青秋,朝青秋之後的選擇,便有了理由支撐。

但問題是,朝青秋和葉長亭這兩位劍仙知道的,李扶搖不知道,天底下的劍士們也不知道。

李昌谷猜到了一些。

他看着李扶搖笑道:“要不要聽一聽?”

李扶搖笑着看着雨景,但是沒有直接開口說話。

李昌谷既然都這樣說了,那肯定是要想着把這件事的始末都說一說的,李扶搖不管說什麼李昌谷顯然自己都要開口的。

“劍士一脈的衰敗,很可能和三教有關。”

李昌谷開始很平靜的說起這個故事。

……

……

六千年前,整個人間都是劍士的天下,那個人間的劍士,實在是太多,整個人間的劍仙更是冠絕山河,比三教所有的聖人加起來都還要多,再加上劍仙們的戰力冠絕山河,又在人數上佔優,劍士自然就是整個人間最厲害的那些人。

當時的劍士,便真的說得上,一劍在手,天地何處都去得。

那纔是整個劍士一脈的輝煌時代。

但在那個輝煌時代裡,既然是讓世間其餘修士都黯然失色,那麼總會招人妒忌的。

比如那個時候的三教修士。

三教修士們想要這座山河的敬重他們,但又沒有辦法在正面讓劍士一脈失去風光,於是就有了六千年前的那場大戰。

那場大戰的起始是因爲什麼,已經沒有太多人知道,但是在李昌谷的猜想裡,三教一定推波助瀾過,甚至可以說,這一場大戰的起因,就是三教聖人們的陰謀。

但最後妖族和劍士們都被算計了。

妖族和劍士死磕,並未能夠得到山河裡任何一分土地,反倒是元氣大傷,退回到了妖土,六千年沒有生過事。

而人族丟了劍士一脈的劍仙,僅存的三教聖人,雖然得以成爲山河的主宰,但是也沒有能力北上去覆滅妖族。

當然了,這裡面可能還有很多其他的原因,比如三教聖人們不願意做這種事情,而不是做不了這種事情。

反正不管怎麼說,到了最後,人族和妖族就形成了如今的局面。

山河的現狀,劍士的衰敗就是三教的落子。

李昌谷看着李扶搖的眼睛說道:“朝劍仙肯定也知道是爲什麼,所以他改變了要離開人間去往天外的想法,反倒是最後想着要殺人。”

既然六千年前就是三教的陰謀,那麼六千年後,朝青秋知道了真相,自然不會不管不問,依着這位劍仙的脾氣,自然第一時間想着要做的,就是殺人。

殺三教聖人。

三教和劍士一脈要是真有這六千年前的故事,那麼之後一定是會很多事情發生的。

當年的仇怨,在六千年後,一樣會繼續。

聽完了這個不算是太完整的故事,李扶搖皺了皺眉頭,然後問道:“那麼佛教聖人呢,既然三教做了這些事情,爲何佛教的聖人們又被趕到了佛土。”

是的,對於佛教爲什麼在佛土,幾乎全世間的修士都是同一個想法,俺就是佛教是被儒教和道門趕到佛土去的。

因爲佛教修士一向不多,聖人更少,面對儒教和道門,沒有任何能力抵抗,既然沒有能力抵抗,只有退守。

佛教退到佛土之後,道門和儒教便不再對佛教做什麼,畢竟佛土遠離山河,對山河影響不到什麼。

可劍士們還在,或許是對於六千年前的事情,道門和儒教一直對劍士有些忌憚,所有即便劍士一脈的光輝不再,但卻一直打壓,這六千年來,劍士是一日不如一日,最後幾乎便只剩下劍山這一處地方了。

但是道門和儒教卻從來沒有停止過打壓。

一直到數百年前,有一個叫朝青秋的年輕人出生了。

那個人從開始練劍,便一直遭受道門和儒教的襲殺,等到他一步一步成長起來之後,便越發讓三教不安,但數次襲殺都沒有成功的他們,更是有些無奈,後來在朝青秋走到滄海之後,道門和儒教便更是生出一陣懼意。

朝青秋成爲了這個世間又一位劍仙之後,雖然未能帶着劍士回到之後的輝煌時代,但總歸讓劍士沒有在繼續衰敗下去。

然後的故事便是這數百年了。

朝青秋一日比一日強,沒有要多久,便已經成爲了這個世間最爲無敵的滄海。

雲端的聖人怕死,所以不願意和朝青秋生死相搏。

這就是尋常百姓常說的養虎爲患。

到了後面,即便聖人們再想做什麼,都已經已經很畏懼朝青秋了。

朝青秋作爲這個世間唯一的劍仙,無敵了許多年,沒有了對手,人間也看膩了。

於是他便生出了倦意。

對於朝青秋來說,他離開人間,有很多選擇。

所有修士都願意去尋那長生大道。

所以很多人都以爲朝青秋要離開人間,是去天外。

可他最後選擇了殺人。

就是因爲六千年前的原因。

李昌谷感嘆道:“朝劍仙恐怕這一輩子,最輕鬆的時日,是練劍之前的時光。”

如果真如李昌谷這樣說,朝青秋這一輩子都在爲劍士而活,那麼最輕鬆的,應該也是那段時間了。

李扶搖卻是搖了搖頭,“還有很多事情說不清楚,我要去找答案。”

李扶搖之前進入霧山,固然有劍山的因素,但最後真就是爲了六千年前的那些事情去的。

現在朝青秋離開了人間,那些事情無法在朝青秋哪裡得到答案,很顯然便要去別處才能找到了。

李昌谷說道:“佛土的那些和尚,看着便極爲有意思。”

李扶搖說道:“要先解決現在的事情。”

李扶搖要去找答案,也就只有去佛土了,佛教怎麼看都不該對劍士有什麼敵意的,畢竟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兩者可以說是同病相憐。

李昌谷笑了笑,“那現在的事情如何解決?”

現在的事情如何解決?

延陵皇帝整頓朝堂,絕大部分和學宮有關係的朝堂大臣都被清理出了朝堂,但是要不了幾日,便會有很多事情要發生。

或許是某位地方官員無緣無故暴斃,或許是某處朝廷花了大力氣的水利設施無端壞掉。

當然,要是學宮更爲直接一點,或許就是那位延陵皇帝暴斃在皇宮裡。

當然那樣的事情,發生的機率最小,畢竟還有兩位登樓就在洛陽城裡,除去學宮掌教蘇夜之外,又有誰敢說能夠完全勝過李昌谷。

李扶搖把青絲劍懸在腰間,平靜說道:“既然陛下要見我,那我也只能和他談談。”

……

……

李扶搖挑了個夜幕降臨的好時間去了皇宮,雨還在下,所以他撐了一把傘,提着老祖宗許寂送下的燈籠,走在皇宮甬道里,身前的那個太監和過往那個是一樣的。

李扶搖遙遙看了一眼,遠處的御書房燈火通明,想來那位皇帝陛下還沒有睡下,不過也是,現在洛陽城看起來一切都井然有序,但實際上很亂。

誰都知道,就在不久的將來,洛陽城便要亂起來。

那或許不大,但絕對會是前兆。

延陵皇帝需要人幫他。

李扶搖就是那個人。

快要臨近御書房,那太監卻忽然低聲說道:“李仙師,陛下不在御書房裡。”

李扶搖看了他一眼,沒有說話。

延陵皇帝既然不在御書房裡,那就該在別的地方就是。

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在別的地方就在別的地方。

太監躬身領着李扶搖往一旁的偏殿走去,那裡光線有些暗,太監撐着傘沒有打着燈籠,竟然也能看見。

李扶搖走在他身後,走了好些時間,纔到了一條小巷前。

李扶搖很奇怪,在這皇宮裡竟然還有這麼窄的巷子。

巷子盡頭是一處小院。

這裡的建築和皇宮別處的樣子,很不相同。

太監站在巷子口,微笑道:“陛下有旨意,閒人們不能進去這裡,奴婢便不陪着李仙師了。”

李扶搖看了他一眼,點了點頭。

他倒是不擔心這裡面有什麼問題。

他繼續提着燈籠往裡面走去。

不知道爲什麼,即便是下着大雨,這條小巷也沒有任何積水。

李扶搖走到小巷盡頭。

一身普通裝束的延陵皇帝就在哪裡等着他。

李扶搖看着他的裝束,想着這到底是什麼回事。

延陵皇帝看着李扶搖問道:“昌谷先生去找你了?”

李扶搖點了點頭。

“他給我講了個故事。”

延陵皇帝笑道:“那正好,朕也有個故事要講。”

第八百九十三章 李大膽第五十章行過萬里路的老儒生第六百七十四章 長生與這個世界還有人間第八百三十八章 近在眼前第六百一十一章 燈火下相殺(中)第一百三十四章 高到天際的王柏第一百四十九章 秋雨連綿的時節裡,有劍氣第二十三章大周少樑城第五章在河邊罵劍取劍的中年男人第五百二十三章 我離開的理由第八百一十六章 借劍第五百九十二章 一人事,山上大事(二)第八百四十二章 陛下第六百七十四章 長生與這個世界還有人間第八十九章長生印第七百章 各有想法的人們第六百二十八章 劍(一)第三百一十四章 六千年前的萬尺第五百九十六章 燈火下三人第三百五十七章 妖黎第兩百五十二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一百九十二章 這劍爲誰出第一百七十二章 這個局總得要人來破(上)第三百七十章 所有的故事第六百七十章 海那邊有個人第四百八十五章 遇上方知有第八十九章長生印第三十八章若不是有他第一百二十九章 萬般讀書人(下)第五百六十二章 那個活了很多年的皇祖第兩百一十八章 意氣長第四百三十六章 新舊兩位劍仙第五百二十四章 那借劍再開一次天幕第一百六十九章 我不願這樣死去第五十三章走了,來了第七百五十三章 青天城頭有戰事第四百七十九章 師兄有事,師弟解決第六百九十一章 劍匣一對,人兩個第一百零二章我有一劍名春秋第兩百八十一章 火鍋第七十二章下山的老祖宗和三兩個小傢伙第六百零二章 去劍山看看第七百八十三章 卻有暖意第六百零六章 書上的江湖說別離不傷心第五百二十二章 我離開的理由第一百二十八章 萬般讀書人(上)第五十七章無劍殺此龜第四百零二章 無心之人第三百七十四章 脾氣從來都不好第三百四十二章 天價第六十章一縷劍氣下山去第四百三十九章 洛陽城的雪(三)第兩百三十六章 大妖家的傻閨女第八百六十五章 那個好看的和尚第八百二十章 麻雀老龍和劍仙(下)第五百六十二章 那個活了很多年的皇祖第三百五十章 三人無虎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後登場的齊王第八百七十五章 不是所有事情都一樣第兩百七十六章 一個關於劍的故事(三)第一百七十三章 這個局總得要人來破(下)第八百三十八章 近在眼前第五十七章無劍殺此龜第兩百九十七章 行走江湖第四百六十五章 白翁的故事(一)第兩百九十七章 行走江湖第兩百七十五章 一個關於劍的故事(二)第四百三十三章 朝青秋的劍(三)第七百五十三章 青天城頭有戰事第一百七十七章 有些重逢會有的第一百零八章劍仙在北,道種上山桃花換桃花第五百六十一章 兩個故事第八百四十六章 尚未提刀第七百八十八章 人間三月第一百二十二章此一路去青山第七百一十七章 沒了劍,有了劍第四百六十四章 劍山大陣第九百零五章 一片柳葉第四百九十三章 雞犬相聞第四百五十七章 濃雲遮晚霞第三百零九章 繁星和皓月第五百七十六章 他留給人間的劍第四百五十一章 兩柄劍第三十一章殺人第三十一章殺人第四百八十四章 來來去去的年輕人們第六百六十三章 我來捶個人第六百一十三章 何謂小園城?第四百一十八章 我能爲你們做的事第八百二十九章 心中所想第二十六章相逢於臨街第五百五十六章 人間有春秋,卻無朝青秋第兩百零五章 清粥小菜第四百五十二章 你們的劍第八百六十六章 慧稠僧第四百六十八章 抱歉,這是我的劍山第七百二十三章 該無敵的,在哪裡都無敵第四百三十九章 洛陽城的雪(三)第五百章 當時月不明,此時月正好第兩百六十一章 世道如此
第八百九十三章 李大膽第五十章行過萬里路的老儒生第六百七十四章 長生與這個世界還有人間第八百三十八章 近在眼前第六百一十一章 燈火下相殺(中)第一百三十四章 高到天際的王柏第一百四十九章 秋雨連綿的時節裡,有劍氣第二十三章大周少樑城第五章在河邊罵劍取劍的中年男人第五百二十三章 我離開的理由第八百一十六章 借劍第五百九十二章 一人事,山上大事(二)第八百四十二章 陛下第六百七十四章 長生與這個世界還有人間第八十九章長生印第七百章 各有想法的人們第六百二十八章 劍(一)第三百一十四章 六千年前的萬尺第五百九十六章 燈火下三人第三百五十七章 妖黎第兩百五十二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一百九十二章 這劍爲誰出第一百七十二章 這個局總得要人來破(上)第三百七十章 所有的故事第六百七十章 海那邊有個人第四百八十五章 遇上方知有第八十九章長生印第三十八章若不是有他第一百二十九章 萬般讀書人(下)第五百六十二章 那個活了很多年的皇祖第兩百一十八章 意氣長第四百三十六章 新舊兩位劍仙第五百二十四章 那借劍再開一次天幕第一百六十九章 我不願這樣死去第五十三章走了,來了第七百五十三章 青天城頭有戰事第四百七十九章 師兄有事,師弟解決第六百九十一章 劍匣一對,人兩個第一百零二章我有一劍名春秋第兩百八十一章 火鍋第七十二章下山的老祖宗和三兩個小傢伙第六百零二章 去劍山看看第七百八十三章 卻有暖意第六百零六章 書上的江湖說別離不傷心第五百二十二章 我離開的理由第一百二十八章 萬般讀書人(上)第五十七章無劍殺此龜第四百零二章 無心之人第三百七十四章 脾氣從來都不好第三百四十二章 天價第六十章一縷劍氣下山去第四百三十九章 洛陽城的雪(三)第兩百三十六章 大妖家的傻閨女第八百六十五章 那個好看的和尚第八百二十章 麻雀老龍和劍仙(下)第五百六十二章 那個活了很多年的皇祖第三百五十章 三人無虎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後登場的齊王第八百七十五章 不是所有事情都一樣第兩百七十六章 一個關於劍的故事(三)第一百七十三章 這個局總得要人來破(下)第八百三十八章 近在眼前第五十七章無劍殺此龜第兩百九十七章 行走江湖第四百六十五章 白翁的故事(一)第兩百九十七章 行走江湖第兩百七十五章 一個關於劍的故事(二)第四百三十三章 朝青秋的劍(三)第七百五十三章 青天城頭有戰事第一百七十七章 有些重逢會有的第一百零八章劍仙在北,道種上山桃花換桃花第五百六十一章 兩個故事第八百四十六章 尚未提刀第七百八十八章 人間三月第一百二十二章此一路去青山第七百一十七章 沒了劍,有了劍第四百六十四章 劍山大陣第九百零五章 一片柳葉第四百九十三章 雞犬相聞第四百五十七章 濃雲遮晚霞第三百零九章 繁星和皓月第五百七十六章 他留給人間的劍第四百五十一章 兩柄劍第三十一章殺人第三十一章殺人第四百八十四章 來來去去的年輕人們第六百六十三章 我來捶個人第六百一十三章 何謂小園城?第四百一十八章 我能爲你們做的事第八百二十九章 心中所想第二十六章相逢於臨街第五百五十六章 人間有春秋,卻無朝青秋第兩百零五章 清粥小菜第四百五十二章 你們的劍第八百六十六章 慧稠僧第四百六十八章 抱歉,這是我的劍山第七百二十三章 該無敵的,在哪裡都無敵第四百三十九章 洛陽城的雪(三)第五百章 當時月不明,此時月正好第兩百六十一章 世道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