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上殿

(感謝書友“珠海阿龍”“你好煩呀”“自在飛花197”“luy”“拈指傻笑”等的慷慨打賞,今天好多打賞呀,南朝不勝榮幸!)

“君生,君生等等!”

將近紫禁城時,邊上傳來焦急的呼喚,正是李逸風,以及焦不離孟的黃元啓。兩老身後,停着一架馬車。

葉君生連忙走過去問候。

李逸風凝視着他,嘆口氣:“君生,如今我也不知說什麼好。”

局勢惡化,大局波瀾,已遠非個人所能自主。依他本意,本想叫葉君生不參加殿試了,暫避鋒芒。然而又怕太子追究,施以重罪。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若趙匡啓要拿葉君生,能逃到哪裡去?

葉君生微微一笑:“君子之交淡如水,李老但請放心,不會有事的。”

聽他說得淡定,李黃二老都滿腹疑惑,想不到事到臨頭,葉君生還有什麼底氣,莫非源自趙峨眉?可二王爺說了,九公主早已返回峨眉山去了。

葉君生忽而拿出一個包裹,遞給李逸風:“李老,這是學生前些日子心血來潮所寫的字,還請笑納。”

李逸風接過。

“我去也。”

葉君生留下這一句,拱手作禮,轉身大踏步走向紫禁城門匯合點。

捧着長條形包裹,李逸風一時間有些懵然。

黃元啓道:“逸風,且打開來看寫得什麼。”

於是打開包裹,見到裡面包着四幅字。急忙打開觀看,但見筆墨森然,一筆一劃,皆崚嶒有骨: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爲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這,這是遺言之舉呀。

李逸風心中一震,忽然間明白過來,看往葉君生的背影,雙目竟流淌出了熱淚。

他與黃元啓,早抱了捨生取義的念頭。堅決不同意二王爺的安排,留在京師,只等死。

然而兩人沒有想到。葉君生竟也存了同樣的心志,而且以書帖的形式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了。

四幅字,三十二個字。字字入心,氣骨凜然。

一遍一遍看着這字,又看着遠處模糊的身影,黃元啓跺足道:“君生去也。”

在兩老心目中,這四幅字或將是葉君生的絕筆。同時世間再沒有什麼作品能與相媲美了,書聖的都不行。

……

時辰到,紫禁城內有鐘聲激盪而起。過不多久,那氣象威嚴的兩扇重門緩緩被打開,兩隊甲冑邁着整齊的步伐踏出。

這些甲士,全副披掛。盔甲鮮明奪目,走動之間發生碰撞,金戈聲起。隱隱散發出一股充滿了殺伐的氣息。

甲士分兩邊,把守重門兩側,目光銳利地審視着每一個進出的人。

天華朝建立以來,國泰民安,風氣漸趨奢華。重文輕武之風開始蔓延而起。雖然不少讀書人還保持着“文武雙全”的觀念,但更多的人卻慢慢朝着純書生蛻變。不願再去舞刀弄槍了。

長久以往,可以得知過得不少年頭後,會有相當一部分的士子成爲只會埋頭苦讀的書呆子,會出現越來越多的“書癡”,最終積重難返。

歷史的進程很好預示了這一點,而決定性的便是那科舉制度。再到後世,乾脆單獨設立武舉了,兩極分化得十分嚴重。

如今獲得殿試資格的,便有些士子屬於那種閉門讀書的人物,不曾有多少閱歷見識。見到甲士威武,犀利的目光掃到身上來,頓時不禁怯了幾分,低下頭去,更加緊張。

此時又有負責接待的太監出來宣旨,公佈各種注意事項,弄過這一套後,還得逐一驗明身份,這才放人進去。

足足一個時辰,才把所有事宜搞定,真正進入紫禁城內。見到裡面金碧輝煌,氣勢非凡,委實開了眼界。

今天殿試,金鑾大殿事先就設置好,空出偌大的空間。

殿試由帝王主持,但是一衆文武大臣都會出席,共同見證。他們自然不會一直站着,而是分配了位置,各分主次地坐着,觀看。

一班士子們入得紫禁城,可不能立刻便上金殿來,而是先要在殿外候着,聽候命令。

規矩,無處不在。稍有行差踏錯,便會是那要命的罪名,會被咔嚓砍頭。

無規矩,不成方圓。規矩本質上就是無形的一股力量,往往能把一個人折騰得頭角遲鈍,一點脾氣都沒有。

站在人羣中,葉君生徒然感受到了四面八方皆有無窮的壓力叢生。這是一種“勢”,皇權之勢。

對於普通人,他們面對這種勢時會下意識地產生跪拜服從的念頭。

葉君生的感受卻清晰了許多,他明白所謂“勢”,其實就是官氣的威壓。

五氣中,官氣品質最爲沉重,主鎮壓。而天下最大的官,當然便是當今皇上了。

君王能定天下官吏,故而官氣加身,匯聚成龍,不知濃厚到了何等地步,故不再隸屬官氣範疇,而更進一步,美其名曰:皇氣。

感應到周圍氣息的壓迫,泥丸宮世界卻不太平,寶印自動旋動,本命飛劍將進酒慨然而鳴,要與外面的皇氣相爭。

得此緩衝,葉君生頓時覺得全身輕鬆,態度悠然,沒有絲毫緊張的神色。

約莫等了半個時辰,纔有主事太監走出來,拂塵飄拂,高聲叫道:“太子有旨,令一衆士子考生上殿。”

如今趙匡啓固然代政,可華明帝畢竟未曾駕崩,還沒有正式傳位。故只能稱太子,不能叫皇上。

言畢,率先帶路。

後面數十名士子面色都不自然地緊了緊,跟着他,亦步亦趨地進入金鑾大殿。

入得裡面,見裡面格局恢弘盛大,佈置奢華珍貴,難以用言語描繪道出。

一班文武官員早已入席,分主次坐在兩邊觀望,其中,二王爺趙匡明赫然在。

中間空出的大片地方,擺着一張張几案,卻是提供給士子考生答卷所用。每張几案上還銘刻有姓名,方便對號入座,不會錯亂。

大殿上首處,設立平臺,各種禮儀用具齊全,其間擺一張寬大龍椅,代表着天下最爲顯赫威嚴的位置所在。

此時,龍椅空着,太子未上殿。

衆士子各自尋覓座位坐好,盡皆平心靜氣,不敢有異動。文武大臣也是閉口無言,偌大的金鑾殿上,霎時間竟靜寂一片,氣氛沉抑得令人喘不過氣來。

約莫半刻鐘,有宣示太監高聲叫道:“太子駕到!”

第112章 內訌第305章 豐年第151章 拒絕第135章 上山第289章 終場第10章 療傷第313章 身份第95章 決定第202章 賣出第87章 私貨第131章 題詩第150章 清明第253章 爆發第71章 神劍第286章 開卷第90章 浴血第19章 擡虎第147章 夢境第198章 煞祖第36章 異變第170章 暫別第255章 一年第285章 作弊第60章 排場第187章 小說第244章 出海第195章 帶路第119章 報應第187章 小說第309章 殿試第43章 評審第173章 練筆第247章 邂逅第12章 眼界第133章 狗血第295章 白眼第241章 吟詩第123章 鑑賞第222章 化血第83章 禮物第188章 對話第163章 抄書第33章 暈船第280章 憂心第298章 寓意第306章 會元第24章 大聖第159章 新詞第255章 一年第289章 終場第133章 狗血第21章 失手第253章 爆發第194章 重逢第18章 殺虎第28章 兇殺第140章 取寶第273章 掌聲第215章 錯了第96章 中秋第32章 遭遇第313章 真相第70章 變化第兩百十一九章 報告第110章 人皮第12章 眼界第143章 剝光第31章 高人第50章 民心第230章 對子第127章 發了第139章 機會第172章 丹青第69章 放榜第99章 不服第117章 安神第305章 豐年第42章 琴聲第13章 放歌第77章 卷終第303章 解元第235章 摧城兩百一十一章 詩畫第226章 兇物第292章 招安第191章 盤口第79章 聞道第87章 私貨第156章 醉遁第10章 療傷第220章 學道第134章 發現第201章 不成第89章 獨行第25章 吞噬第144章 收穫第84章 打臉第254章 故人第140章 取寶第122章 問罪
第112章 內訌第305章 豐年第151章 拒絕第135章 上山第289章 終場第10章 療傷第313章 身份第95章 決定第202章 賣出第87章 私貨第131章 題詩第150章 清明第253章 爆發第71章 神劍第286章 開卷第90章 浴血第19章 擡虎第147章 夢境第198章 煞祖第36章 異變第170章 暫別第255章 一年第285章 作弊第60章 排場第187章 小說第244章 出海第195章 帶路第119章 報應第187章 小說第309章 殿試第43章 評審第173章 練筆第247章 邂逅第12章 眼界第133章 狗血第295章 白眼第241章 吟詩第123章 鑑賞第222章 化血第83章 禮物第188章 對話第163章 抄書第33章 暈船第280章 憂心第298章 寓意第306章 會元第24章 大聖第159章 新詞第255章 一年第289章 終場第133章 狗血第21章 失手第253章 爆發第194章 重逢第18章 殺虎第28章 兇殺第140章 取寶第273章 掌聲第215章 錯了第96章 中秋第32章 遭遇第313章 真相第70章 變化第兩百十一九章 報告第110章 人皮第12章 眼界第143章 剝光第31章 高人第50章 民心第230章 對子第127章 發了第139章 機會第172章 丹青第69章 放榜第99章 不服第117章 安神第305章 豐年第42章 琴聲第13章 放歌第77章 卷終第303章 解元第235章 摧城兩百一十一章 詩畫第226章 兇物第292章 招安第191章 盤口第79章 聞道第87章 私貨第156章 醉遁第10章 療傷第220章 學道第134章 發現第201章 不成第89章 獨行第25章 吞噬第144章 收穫第84章 打臉第254章 故人第140章 取寶第122章 問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