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玄夏有四寶

劉備還是先走了,當徐庶進入茅廬久久未回的時候,劉備就知道徐庶最終也沒能改變那個人的心意。

他當然是有些傷心的。

他相信,這臥龍定然是真有本事的大人才,這是基於屋中一番粗淺對話感覺到的,也是對徐庶眼光的一種信任。

這種大才看不上自己,固然會令人沮喪可惜,然而更令劉備心裡蒙上一層陰影的是諸葛亮對未來的悲觀態度。

漢國,真的會如他所說的那樣斷絕前路嗎,甚至要撐過十年,都需要極大的運氣和最理想的設想……

不論如何,朕都不會認命,劉漢僅剩的一絲氣運盡在自己手裡,自己拼盡全力,也要保住它!

這是劉備離開這裡,心裡最後的一絲念頭,今日的挫敗,不會令他低落鬱悶,反而讓他更加燃起鬥志。

作爲一個開明的君主,劉備對待臣子確實寬容,不僅沒有責怪徐庶的失敗,反而給了徐庶足夠的時間與這個所謂的“臥龍”敘舊。

而留下來的徐庶,與諸葛亮持續半天的一盤手談,也徹底進入了終局,雖然還可落子,但目數差距頗大,再怎麼努力收官,也不可能有一絲一毫贏的希望。

徐庶搖了搖頭,其實他棋力尚可,縱然不如諸葛亮也絕不至於如此差距,實在是今天心不在焉,下棋自然也就有失水準。

抓住幾顆棋子撒在棋盤之上,他苦笑一聲:“孔明兄棋力精湛,吾遠不如也。”

諸葛亮愣了一下,看過去:“元直緣何認輸,何不繼續落子?”

徐庶這下也愣住了,眼神整個疑惑,看了看諸葛亮,又看了看棋盤:“棋已終局,再無翻轉之機,還要如何落子?”

“是啊,已經終局了,再怎麼努力也只是徒勞.”

諸葛亮聞言,微微一笑,便慢慢開始收拾起棋子,一邊收拾一邊道:“元直既然明白這個道理,又何必執着呢。”

此言一出,徐庶如同被雷擊中,整個人一下子僵住。

再低頭一看棋面的局勢,他心情不由得複雜起來,那是一種不甘和無奈的情緒。

其實他內心一直都有直覺的,只是從來不願意去面對而已。

他不願意承認自己奮鬥許久的事業,到頭來只是一場空,他更不願自己在玄夏時代之中被邊緣化,然後作爲最後一代士人消逝在歷史的塵埃裡。

“真的已經終局了嗎”棋盤被收拾乾淨的時候,徐庶忍不住喃喃出聲。

諸葛亮悠悠長嘆:“今日局勢看似中局,實則終局矣,我並非不願出山,只是無能爲力罷了,天命未定尚可圖,天命已定不可逆也。”

說罷,諸葛亮搖着羽扇便站起身來,然後慢悠悠往身後走去。

徐庶愣愣的看過去,他看到那裡是一個木架,上面堆放着諸多竹簡,但是在一旁卻也摞着一堆紙質的書籍。

很明顯的是,他看到竹簡之上多半落灰,但紙質書籍上卻十分乾淨,這說明諸葛亮更多看的東西,都是這些紙質的書籍。

徐庶很快也意識到這些紙質書是什麼了,也只有北邊的玄夏,纔會把這種相對精美的紙質書當做主流的文本載體。

他一下也就明白過來,諸葛亮雖然身居鄉野,但其實十分關注北邊。

果然,只見諸葛亮隨意紙質書堆之中拿出幾樣,分別是一份月報,一份自然期刊,一份玄夏律,一份自然經,隨後他返回桌前坐下,把這些東西放置在徐庶面前。

徐庶低頭一看,隱隱明白諸葛亮這是什麼意思了。

他從中拿起玄夏律,隨便一翻,就看到裡面條目諸多,解釋詳盡,不尋常的地方在於其上有許多額外的小記或者一些標註,顯然這都是諸葛亮在閱讀這些東西的時候進行的筆記和解讀,這種鑽研之認真,讓徐庶不由得驚訝。

他又拿起其他幾樣書看了看,發現也皆是如此。

而這個時候,諸葛亮的聲音也傳了過來。

“元直不覺得,僅此四樣,玄夏已經立於不敗之地了嗎,玄夏制度我數年來沉心鑽研,越是鑽研越感無力。

其法條之成熟與方向完美印證了自然教之信條理念,小民之權終有伸張,有如此之治,百姓擁戴之堅不可摧毀。

有自然之期刊,可證自然學方法論之用,得益於此,今玄夏技術之利,外者不足望其項背。

再月報者,有耳目監督之效,下有民情反饋,上可監察地方,視聽得正,吏治當清,可屬社稷之神器也。

而有《自然經》,重塑公德,再造良俗,百姓各安其事不亦樂乎,許辰著經立道之功,不下上古聖賢矣。”

說到這裡的時候,諸葛亮輕輕搖頭,似在自言自語的感嘆,又似在對徐庶說話。

“天下格局已然重塑,這不是漢吳和玄夏的鬥爭,而是華夏舊秩序與新秩序的鬥爭,亮苦心鑽研玄夏多年,心中已有結論,北邊要比我們先進太多,此乃大道之行,堂堂正正,浩浩蕩蕩,不可阻擋。”

諸葛亮話音落下,便淡淡一笑,笑容之中看不出是高興還是難過,他只是看透了局勢,也接受了局勢而已。

徐庶久久無言,只是怔怔的盯着眼前的幾本書籍,對諸葛亮的言論完全提不起反駁之心。

不論是他對諸葛亮才華的欽佩,還是他自身的判斷能力,其實都知道這些話是對的,只是他一直以來不敢直面內心不敢承認而已。

看着徐庶一臉失落的表情,諸葛亮搖了搖頭:“元直何必爲此着相,雖然大漢社稷已經無可挽救,我輩士人也將落入塵埃,但是能夠見證這次文明變革,這何嘗不是一種幸事。”

徐庶擡起頭,看向諸葛亮,眼神茫然。

諸葛亮背手而立,站在門口望向北方:“這天下能出來一個許辰,雖然對我們士人不利,但卻是蒼生之大幸,這並不是什麼壞事,不日,我將北行求索,親眼去看看玄夏的真面目,我要親身去感受這難以想象的時代變革。”

徐庶苦笑起來:“但祝孔明兄此行順利,而我,卻還是要把腳下的路走完了,若事真不可爲,我也認了。”

第57章 意氣風發第631章 找死第527章 偷渡陰平,直取蜀漢!第313章 怎麼輸?第562章 對立統一第148章 幽州巨寇第231章 跟我走,殺漢賊!第41章 死戰!第430章 謝罪第372章 盡忠第533章 賤第277章 頭鐵第190章 處罰本座第242章 聽話第205章 大膽!第489章 開戰!第128章 來人可留姓名!第546章 馬車伕第499章 不安第423章 教支部第98章 格局大了第482章 儀式第222章 同心協力第328章 國分南北第197章 教法第103章 大預言術第29章 教主威武!第625章 手段第589章 公開會第516章 一招鮮第67章 這能是反賊?第57章 意氣風發第590章 不懂事第332章 天單于第326章 英雄第215章 黃巾共主第56章 汗流浹背第465章 要死了第372章 盡忠第543章 周瑜沒活兒了第377章 天子也不行!第296章 驚天動地第170章 秘書第374章 漁翁第226章 堅守第99章 本教主操碎心了第215章 黃巾共主第367章 賭一把第50章 兄弟同心第499章 不安第234章 別想走!第330章 世道該變了第37章 官不如賊!第120章 這他娘是黃巾?第514章 等你喝酒第56章 汗流浹背第354章 糾結第492章 出征!第633章 今日明日第306章 先例第133章 有學問的第530章 合作第246章 警告第388章 絕望第209章 他說的對第137章 我們黃巾太有實力了第399章 商人聖地請假一天第114章 好賊第430章 謝罪第149章 準備動手!第95章 我們教主太有實力了第100章 三個臭皮匠第65章 敗犬第313章 怎麼輸?第2章 你這也叫法術?第198章 子龍第66章 你也降了?第392章 君主之害第338章 父親第533章 賤第316章 試探第192章 上鉤第175章 勿使吾主不喜第277章 頭鐵第266章 投效第413章 壓力第248章 優待第232章 並肩作戰第264章 可惡的許光頭第230章 子龍,你待如何?第14章 你人怪好嘞第16章 審判第58章 真有不怕死的?(求追讀!!!)第457章 小小要求第357章 天要亡我!第358章 掌書第475章 備戰第505章 小人物第271章 中計了!
第57章 意氣風發第631章 找死第527章 偷渡陰平,直取蜀漢!第313章 怎麼輸?第562章 對立統一第148章 幽州巨寇第231章 跟我走,殺漢賊!第41章 死戰!第430章 謝罪第372章 盡忠第533章 賤第277章 頭鐵第190章 處罰本座第242章 聽話第205章 大膽!第489章 開戰!第128章 來人可留姓名!第546章 馬車伕第499章 不安第423章 教支部第98章 格局大了第482章 儀式第222章 同心協力第328章 國分南北第197章 教法第103章 大預言術第29章 教主威武!第625章 手段第589章 公開會第516章 一招鮮第67章 這能是反賊?第57章 意氣風發第590章 不懂事第332章 天單于第326章 英雄第215章 黃巾共主第56章 汗流浹背第465章 要死了第372章 盡忠第543章 周瑜沒活兒了第377章 天子也不行!第296章 驚天動地第170章 秘書第374章 漁翁第226章 堅守第99章 本教主操碎心了第215章 黃巾共主第367章 賭一把第50章 兄弟同心第499章 不安第234章 別想走!第330章 世道該變了第37章 官不如賊!第120章 這他娘是黃巾?第514章 等你喝酒第56章 汗流浹背第354章 糾結第492章 出征!第633章 今日明日第306章 先例第133章 有學問的第530章 合作第246章 警告第388章 絕望第209章 他說的對第137章 我們黃巾太有實力了第399章 商人聖地請假一天第114章 好賊第430章 謝罪第149章 準備動手!第95章 我們教主太有實力了第100章 三個臭皮匠第65章 敗犬第313章 怎麼輸?第2章 你這也叫法術?第198章 子龍第66章 你也降了?第392章 君主之害第338章 父親第533章 賤第316章 試探第192章 上鉤第175章 勿使吾主不喜第277章 頭鐵第266章 投效第413章 壓力第248章 優待第232章 並肩作戰第264章 可惡的許光頭第230章 子龍,你待如何?第14章 你人怪好嘞第16章 審判第58章 真有不怕死的?(求追讀!!!)第457章 小小要求第357章 天要亡我!第358章 掌書第475章 備戰第505章 小人物第271章 中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