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援軍

十八軍士氣還算是高昂,前線戰事吃緊,連續的新聞以及所謂的小道消息,都讓十八軍上下知道前線傷亡非常慘重,十不存一或許誇張點,但是傷亡過半是必然的事情。所以十八軍將士雖然都知道爲國而戰是光榮的,但畢竟這是要死人的,誰不怕死?要不是部隊將士們都是接受了不少的愛國主義教育,恐怕逃兵就會出現。在這樣的情況下十八軍出發了。

北線作戰也讓十八軍有了不少的信心,雖然也是第二次對日作戰,但是前一次山東會戰的勝利,讓十八軍將士對於日本也算是熟悉,但是對於英法美三國的戰鬥力則是毫不瞭解,他們所知的也只是道聽途說,只有親自在戰場上過招才能知曉。他們就是在這種複雜忐忑的心情中踏上了征途。

唐深智也是與好幾個師長談過話,他知曉這些師長的心思,這些師長更希望與日本交手,畢竟有過經驗,與英法美三國交手實在沒有底。

唐深智其實心底裡也是如此想的,畢竟日本嘛,他認爲日本沒有英法美這些國家厲害。唐深智還是對照着歷史,對照着以往的印象,雖然日本國力強盛,但是比起英法美這樣的國家還是要差點。

唐深智根本沒有日本軍隊戰鬥力的直觀印象,他與十八軍將士都是認爲日軍是戰鬥力最弱的,可是事實上日軍的戰鬥力卻是四國中最爲強悍的。

日本國內其實也是風雲變幻無常,日本國內還是在對將來日本的出路而進行着你死我活的爭鬥,保守派與改革派都用盡手段。

軍國主義的思潮開始在日軍內部開始蔓延,尤其是在年青一代中更是如此。不少日本高層都清醒知道自己的國家一但走上對外擴張的道路,那麼就必須要積累足夠多的底蘊,日本絕不能複製英國的模式,英國與歐洲大陸的皇室關係豈能是日本與亞洲大陸各國關係所能比擬的,但是他們也更加清醒知道如果能成功擊敗亞洲大陸的第一大國中國,那絕對能讓日本短時間裡積累足夠的底蘊,而日本必將一躍成爲世界一等一的強國,風險與收穫完全可以成正比,問題在於是成功率多少!而分歧點就是在於此。

有着陷入戰爭泥潭的危險,日本國內尤其是內閣再次爆發了激烈衝突,而內閣與軍部也再次上演武鬥行。而皇室與地方貴族的矛盾也變得異常尖銳。

就在這天下午,日本國內暫時達成妥協,那就是再付出一個星期的時間,如果一個星期還是沒能有效改善中國戰場的形勢,那麼日本將單方面與中國談判,全面停止戰爭狀態。

日本現在沒有了前幾天那般接到英法美三國訂單那種喜悅,他們已經意識到如果戰爭時間拖的越長,那麼日本將付出的代價越多。這完全就是用自己國家的底蘊與潛力在換取美金、英鎊、法郎!

魚死網破的驅動下,日本軍部再次派遣了三個師團開赴上海戰場,這三個師團是國內動員起來的軍隊,戰鬥力完全無法與之前的第二師團媲美,就是與第二批援軍的軍隊也要相差不少,按照日本等級分層的話,第二師團是甲等師團,那麼這三個師團人數上是與甲等師團看齊,但是戰鬥力頂多只是丙級。

軍部很想把原先旅團擴建師團,然後派往上海戰場,但是他們也擔憂失利的情況發生,軍部內部意見同樣不統一,所以乙級師團沒有開赴上海戰場,當然已經開赴的除外。

日本軍部實際上還是由海軍出身的將領佔據上風,這意味着貴族階層還是把持着軍部,皇室與平面階層實際上被邊緣化,這也是皇室與平民階層要奪回對軍部控制的根本原因。前提是不能讓日本強大的海軍離心。

然而貴族體系不僅僅侷限在軍隊,還有地方,還有經濟上,三菱重工以及川崎重工都是貴族把持,他們都是死死掌控着造船業與重工產業以及配套設施工廠,早已經形成了一個又一個產業鏈,某種意義上而言,貴族掌控着日本的走向,也掌控着日本皇室與平民的命運。

軍國主義思潮從產生到如今的蔓延,根本原因還是這個原因,內部矛盾激烈到無法調和,那麼只有對外作戰,而目標最佳對象就是中國,就是支那!

晚飯過後,三個師團的第三批援軍中的一個師團已經登船,而另外二個師團也是在緊急趕赴路上,武器裝備以及給養都也在緊急籌備中。

十點敲過的時候,十八軍一個團的先頭部隊一腳邁進了上海地界。到了十一點十八軍最後一個師全部通過了蘇州,而先頭部隊則是已經直接往靜安方向趕去。而這個時候日本的一個師團則是已經啓程前往中國上海。

十八軍到底還是沒有與日軍交手,十八軍接到的軍令是接管霞飛路到靜安一線的陣地,等候反攻命令,在命令下達之前必須做好一切反擊準備,違令者就地處決。這麼一個嚴令讓唐深智是拼盡力氣趕路。

薛嶽看着何應欽,他笑了笑說道:“我知道這是有點強人所難了,但是唐深智此人必須要催,使命的催,否則他那個保存實力的念頭必然會上來,這樣的人要用起來,那絕不能讓他有一絲一毫的退路,讓他滅了僥倖的念頭。”

何應欽恍然點點頭,他思考了一下也是深以爲然認可了薛嶽這番分析。薛嶽凝重說道:“我還是不放心吳淞口一線,如果這個節骨眼上被突破了防線,那就是徹底宣告上海失陷!”

何應欽說道:“我建議還是把第二軍調往吳淞口!雖然傷亡很大,但是這總比沒有要好的太多啊!”

薛嶽苦笑說道:“不是我不想,而是我接到的報告上已經準確告訴我第二軍現在差不多已經名存實亡了,何健這小子真的是拼了命!三個師外加直屬部隊三萬八千人的部隊寶山一戰,就只剩下八千人不到!這大部分還是因爲實在霞飛路一線的一師傷亡沒有過半的原因。”

低嘆一聲,薛嶽說道:“在上海先後投入了十二軍與第二軍,現在是第十三軍與第十八軍,已經四個軍了,這算是佔據了全軍五分之一強的兵力,而且還都是精銳部隊,如果算上上海警備區這樣的二線部隊的話,完全有五個軍到六個軍,這次大會戰,說實話我們傷亡過於慘重了,損失有點大了。”

第148章 刺殺第211章 動第476章 算第316章 攻擊第491章 激戰第588章 任命第136章 瑣事第409章 毛蔣密談第335章 各方謀動第465章 決定第373章 飛赴長沙第132章 事起第163章 心思第71章 梅州第29章 大才第147章 驟起第418章 論第355章 態度第517章 血戰第393章 進行第139章 餘波第363章 教訓第102章 紛紜第65章 聯姻第78章 風骨第230章 會晤第221章 攻防第393章 進行第613章 變局第497章 考究第259章 後第323章 繼續第89章 接納黃大偉第117章 綢繆第11章 會面第172章 定策第317章 算計第620章 偶遇第四百六十九章第486章 與陳廉伯談話第3章 榮升排長第131章 原來如此第374章 會面第522章 增援第82章 作戰計劃第596章 部署第262章 查第526章 援軍第457章 軍情局第314章 抓捕第216章 解圍第521章 閒聊第552章 死戰,死戰,死戰!第241章 論第316章 攻擊第144章 整編第276章 謀第18章 面談第290章 反制第172章 定策第325章 訓斥第214章 決定第298章 衆生態第581章 出山第594章 談第96章 克惠東縣第134章 反應第160章 抓捕第352章 談判續第550章 悍勇第239章 各人心思第172章 定策第152章 報復與甦醒第141章 籌謀第298章 謀第563章 接見第421章 會議第361章 心思第461章 琢磨第358章 軍事部署第209章 紛亂與北伐第515章 規劃第219章 日租界第596章 部署第441章 家事第148章 刺殺第541章 補救第245章 特使第463章 第三次第473章 守第74章 決定第302章 決定第515章 規劃第127章 大婚第173章 攻略第298章 謀第171章 路途第631章 後續第581章 出山第578章 應對
第148章 刺殺第211章 動第476章 算第316章 攻擊第491章 激戰第588章 任命第136章 瑣事第409章 毛蔣密談第335章 各方謀動第465章 決定第373章 飛赴長沙第132章 事起第163章 心思第71章 梅州第29章 大才第147章 驟起第418章 論第355章 態度第517章 血戰第393章 進行第139章 餘波第363章 教訓第102章 紛紜第65章 聯姻第78章 風骨第230章 會晤第221章 攻防第393章 進行第613章 變局第497章 考究第259章 後第323章 繼續第89章 接納黃大偉第117章 綢繆第11章 會面第172章 定策第317章 算計第620章 偶遇第四百六十九章第486章 與陳廉伯談話第3章 榮升排長第131章 原來如此第374章 會面第522章 增援第82章 作戰計劃第596章 部署第262章 查第526章 援軍第457章 軍情局第314章 抓捕第216章 解圍第521章 閒聊第552章 死戰,死戰,死戰!第241章 論第316章 攻擊第144章 整編第276章 謀第18章 面談第290章 反制第172章 定策第325章 訓斥第214章 決定第298章 衆生態第581章 出山第594章 談第96章 克惠東縣第134章 反應第160章 抓捕第352章 談判續第550章 悍勇第239章 各人心思第172章 定策第152章 報復與甦醒第141章 籌謀第298章 謀第563章 接見第421章 會議第361章 心思第461章 琢磨第358章 軍事部署第209章 紛亂與北伐第515章 規劃第219章 日租界第596章 部署第441章 家事第148章 刺殺第541章 補救第245章 特使第463章 第三次第473章 守第74章 決定第302章 決定第515章 規劃第127章 大婚第173章 攻略第298章 謀第171章 路途第631章 後續第581章 出山第578章 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