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發展

英法美三國沒有理睬日本的建議,這個時候去與中國爲敵是不明智的,歐洲是美國的主要目標,英法主要的目標也是放在歐洲,歐洲纔是世界的中心,歐洲的利益纔是最大的利益,歐洲的穩定纔是世界的穩定。

簡而言之,英法美都是把德國當作了最大的隱患,他們都密切注意德國的發展,只有按照自己預想那般發展的德國纔是最放心的德國。

德國的崛起自然是不可阻止,雖然德國皇室被推翻,雖然之前的情誼已經削弱了太多太多,但是畢竟還有蘇聯。擺平德國才能團結一致對付蘇聯,這是英法美的共識,蘇聯地域廣闊,人口也是非常衆多,國力與潛力也非常出衆,這就意味着對付蘇聯需要的是耐性,不是短時間就能解決掉。

想法是好的,但是英法兩國已經感覺到力不從心,他們都已經先後向美國貸款,尋求美國的支持,美國自然是大力支持兩國,但是這種支持也不是沒有要求,美國的要求很簡單,那就是開放兩國市場,要求他們兩國對待美國如同對待本國一般,同時不少核心技術也不能隱藏,在同等條件下美國有公平買賣的資格,這樣的條件英法兩國自然是不可避免的同意,英法兩國也是如此要求美國,美國自然是同意,因爲英法兩國的資本已經大步的衰退,退一步說有一件東西美國買得起,但是英法兩國買不起,美國可以浪費一次兩次甚至十次,但是英法兩國連浪費一次都感覺到心疼,這就是三國的寫照,真實的寫照。

仇視蘇聯最大的國家其實根本上還是美國,美國是資本主義制度最爲受益的國家,他們埋頭髮展花費了幾百年的時間,纔有了冒頭的機會,可是蘇聯卻成立了一個比美國還要先進的制度,這如何讓美國如何能接受,美國如果不把蘇聯消滅,那麼美國將來如何自處?這就是一個巨大的諷刺。

美國針對德國更多的還是希望德國能與英法一樣聯手,西歐聯手纔能有實力才能佔據優勢來對付蘇聯,他們需要什麼,美國可以提供,自己出錢,而且還是不虧本的出錢,美國是非常願意的,只要不丟命。

英法美三國高層都是達成了協議,或者說達成了共識,但是他們都漠視了英法美三國的基層乃至中層,他們的這些民衆都是強烈反戰,他們都不希望再次看到戰爭的出現,尤其是之前才結束的上海局部戰爭,英法美三國上層只能必須做出妥協,他們必須要料理好國內的事務,才能開始針對蘇聯。

德國,德國政府則是另外一副局面,因爲一戰的失利,德國國內民衆的生活質量急劇下降,不少德國民衆被凍死、餓死,不少參戰的老兵都因此死去,這些老兵沒有在戰場上陣亡,卻如此死去這讓德國軍方無法容忍,容克貴族雖然還不會爲生活發愁,但是在對外貿易上沒有了昔日的尊嚴,英法等國對於德國容克貴族完全沒有放在平等地位上進行貿易,彷彿與容克貴族做買賣那是一種救濟,這種奢求濃重的日子讓容克貴族也感覺到了恥辱。在這樣的環境下德國上下出奇的團結,他們都是在爲德國能重新崛起而努力。

德國也是共產主義的發源地,發展的力度也非常大,但是德國的社會根本還是在於容克貴族與大資本主義,他們的影響力實在太深刻了,深刻到沒有這些人的支持,太多的民衆連基本生活都不能保障,連生存都不能保證還談什麼其他的呢?德國不是中國,德國沒有那麼多的道道,生存是每個人的基本要求。

推翻德皇統治已經是德國民衆意外的事情,現在對於德國民衆而言,那就是能有尊嚴的活着,德國民衆看到了遙遠東方有一個國家與他們一樣,正在尋求崛起,正在尋求一樣的目標,一樣是要有尊嚴的活着。

不少德國人去了中國,但是實力雄厚的資本家卻沒有去,因爲他們認爲德國這塊土壤足夠他們生存,連德國國內都沒有拿下,那談什麼其他地方呢?所以前往中國的一些商人在這些人眼裡那都是破落戶,都是小商人。

所以在這些德國大資本家眼裡,對於中國他們內心還真是有點看不起,這是以往中國的歷史上的總結,晚清的腐朽就是註定這些德國上層建築人士的觀點。

但是隨着中國的金屬礦產以及煤炭資源的流入,讓這些資本家有了改觀,重工要發展,那麼就必須要有原料,稀缺的金屬原料恰恰中國有,而且還有很多,這不得不讓這些資本家們都低下頭,開始真正與中國尋求合作。

這都是這幾年與德國貿易合作的結果,雖然規模一直在擴大,但是速度並不快,在國內勞動力還過剩的情況下,有多少能力來承擔來自德國的勞力呢?說了不好聽的都是在搶佔國人勞力的情況下。

自強,自強的第一步就是要佔領國內市場,搶佔國內市場第一步就是要佔據國內工廠企業的崗位,如果連這一步都做不到那就是笑話。缺乏人才就是缺乏在這裡,知識分子不僅僅是指學術上,還需要在全方位上,管理人才,金融人才,這都不是中國傳統類人才,這都是需要學習西方先進經驗才能形成。

西南大學就是如此,西南大學在國學上比不上北大清華,但是在綜合學科上已經是獨秀一枝,物理、化學類更是獨佔鰲頭,國內外的知名學者不少都雲集在此,他們不僅教學,同時他們還在這裡有着自己的實驗室,有着充足的支持力度,這讓不少人對於目前的生活都非常滿意。

就連一直喜歡出國散步的愛因斯坦都不得不停下了腳步,他也開始安心呆在昆明授學,對於綁架,這位學者已經是沒有什麼可以抱怨的,這裡的工作環境以及接觸的人士都讓他滿意,沒有什麼比學術研究更加讓人期待的。

或許他們這些科學家都不知道,西南大學今後成爲了中國第一工業大學,這裡畢業物理化學的學子,基本上都是出現在全國的工業體系當中,爲了中國重工業發揮了傑出的才華,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側面上也是讓中國的軍工產業提高了好幾個等級,這都是人才,這都是毛鋒之花費巨資才換來的成果。

第172章 定策第333章 租界第595章 通第369章 無題第251章 街頭事件第595章 通第101章 任命第553章 浮動第269章 變數第631章 後續第242章 來人第472章 攻擊開始第190章 雲貴第264章 密令第188章 局勢第393章 進行第342章 開始第605章 分歧第371章 續第477章 解救第304章 商議第394章 進行中第612章 紛爭第626章 進行第395章 序曲第311章 第四軍參戰第35章 大婚第35章 大婚第118章 無奈第558章 心第42章 出兵汕頭第500章 劉峙第581章 出山第528章 戰果第296章 考、試第566章 告一段落第11章 會面第184章 應變第145章 中央監察委員會第481章 聯繫第376章 影響第102章 紛紜第137章 病重第404章 蔣百里第611章 經費第165章 動心思第199章 教育第406章 繼續第620章 偶遇第310章 說服第286章 攻與守,失陷與攻克第137章 大會結果第374章 會面第2章 無奈入伍第142章 糾風第120章 妥第62章 談判第8章 工兵連第155章 國民革命軍第九軍第37章 告誡第322章 各方第524章 戰事之外第383章 論第364章 營造第586章 停戰協議第377章 所行第191章 情報部門第8章 工兵連第322章 各方第88章 進軍海豐第251章 街頭事件第327章 來客第116章 張民達第388章 風波第609章 暢談第403章 登陸第214章 決定第141章 籌謀第339章 上海第94章 上門第101章 任命第259章 後第160章 抓捕第602章 發展第28章 交心第598章 反擊第537章 準備第317章 算計第105章 出發第200章 新的財源第100章 督戰第134章 反應第105章 出發第462章 謀第567章 戰後第442章 私話第139章 餘波第562章 援軍第117章 綢繆第419章 機場
第172章 定策第333章 租界第595章 通第369章 無題第251章 街頭事件第595章 通第101章 任命第553章 浮動第269章 變數第631章 後續第242章 來人第472章 攻擊開始第190章 雲貴第264章 密令第188章 局勢第393章 進行第342章 開始第605章 分歧第371章 續第477章 解救第304章 商議第394章 進行中第612章 紛爭第626章 進行第395章 序曲第311章 第四軍參戰第35章 大婚第35章 大婚第118章 無奈第558章 心第42章 出兵汕頭第500章 劉峙第581章 出山第528章 戰果第296章 考、試第566章 告一段落第11章 會面第184章 應變第145章 中央監察委員會第481章 聯繫第376章 影響第102章 紛紜第137章 病重第404章 蔣百里第611章 經費第165章 動心思第199章 教育第406章 繼續第620章 偶遇第310章 說服第286章 攻與守,失陷與攻克第137章 大會結果第374章 會面第2章 無奈入伍第142章 糾風第120章 妥第62章 談判第8章 工兵連第155章 國民革命軍第九軍第37章 告誡第322章 各方第524章 戰事之外第383章 論第364章 營造第586章 停戰協議第377章 所行第191章 情報部門第8章 工兵連第322章 各方第88章 進軍海豐第251章 街頭事件第327章 來客第116章 張民達第388章 風波第609章 暢談第403章 登陸第214章 決定第141章 籌謀第339章 上海第94章 上門第101章 任命第259章 後第160章 抓捕第602章 發展第28章 交心第598章 反擊第537章 準備第317章 算計第105章 出發第200章 新的財源第100章 督戰第134章 反應第105章 出發第462章 謀第567章 戰後第442章 私話第139章 餘波第562章 援軍第117章 綢繆第419章 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