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節 血濺圍場(上)

9月17日,晴

距離巴黎城以北大約10羅馬裡的地方,是一處廣袤蔥鬱的落葉闊葉林帶,原本棲居於此的日耳曼部族稱呼其位“烏拉姆”(日耳語中意爲廣大),隨着羅馬大軍征服了這片土地,森林也隨即有了新的名字,伊夫森林(拉丁語中月亮的詞源)。

這片廣袤的森林中蘊含着豐富的木材、礦產以及動植物資源,而在森林外則是豐饒的黑土,隨着行省的合併劃分,這裡成爲了巴黎城的附屬農業區,大量的老兵、無產平民還有釋放的本土奴隸紛紛在這裡獲得土地,建立村莊,由財政部、農業部協同直接進行管理,作爲新農業改革的試點。

眼看着臨近秋天,野外的阡陌耕地中,作物經過農民們的精心侍弄呈現出喜人的長勢,層層疊疊鋪滿了地面,村莊內雞犬相聞,一派寧靜恬淡的田園風光。

不過,從前天開始,這裡的平靜突然被一陣陣的馬蹄聲打破。一隊隊全副武裝的羅馬軍隊來到這裡,靠着樹林和溪水邊紮營,整天忙忙碌碌地在森林裡進進出出,在森林周圍拉起一圈警戒,似乎是要常駐的樣子,對於這些攪擾了安寧的軍隊,村民們卻並沒有絲毫的畏懼或是不安,相反,不少村民都是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大膽地湊近去偷偷瞅士兵們究竟在幹什麼,直到負責警戒的軍士和聲讓他們離開。因爲對於這些生活在巴黎城周邊的村民們來說,如今的軍隊已經不再是曾經記憶中的兇惡形象了,經過整編訓練的帝**團軍紀嚴明,在格拉蒂安、奧卡等人的要求下極爲注重形象和風貌。

新的國防體系對羅馬軍團確立了全新的雙重要求,即在戰爭時期是隨時可以調動、戰鬥、勝利的鐵血軍旅,而在和平戍守時期,則是地方防止騷亂、訓練新兵、保衛人民和承擔工程的服務集體。

淳樸、勇敢、堅毅、強壯、忠誠的年輕人成爲這些嶄新軍團的主體,他們從嚴格的選拔中脫穎而出,之後在軍區駐地接受甚至遠超共和國時期強度和種類的軍事訓練,以達到符合職業軍人的標準,而除了軍營訓練和野外拉練,這些駐地中的預備役軍隊還會時常接受附近城市或村鎮的囑託,由帝國工程部下達文書,由他們來完成需要強壯勞動力的重大基礎工程的建設,例如橋樑、國道、運河等等,除此之外軍區還會定期組織分派預備役軍團前往附近的村鎮,幫助平民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增進軍民之間的信任和感情。

這種奧卡借鑑於後世某黨軍隊的經驗,應用於在軍區接受基本軍事訓練的預備役軍團身上,取得了明顯的效果,這些預備役軍團的士兵原本就是來自於附近村鎮的青年,他們在法定年齡前往軍營進行基本軍事訓練接受軍人生活薰陶的同時,又在無形之間感受並且形成了軍隊與平民之間不分彼此的魚水關係,而在他們結束預備役返回後無疑將會自己在軍隊中的所見所聞傳到地方,這樣一來不僅能夠重塑羅馬人日漸衰微的愛國觀念,同時又能爲通過這些退役士兵的言傳身教給地方帶去源源不斷的法律、服從和務實的意識。

這也是在開發北疆的第一階段任務中最重要的一項具體措施,即通過大量在預備役中培養了基本素質的退役士兵在北疆拉起一個個由自耕農組成的農村,以從形式和生產力兩個方面同時向傳統的羅馬莊園奴隸生產發起挑戰!

正是得益於這種實際上還是屬於社會改革的變化,在北疆,軍隊和民衆的關係正朝着牢固而信賴的關係穩步邁進,這也是爲什麼毫無徵兆地開來一支軍隊,這裡的民衆依舊能夠平穩生活的原因。

不過,就在昨天,軍隊卻派來了幾名傳令兵,曉諭村莊的居民們明日有重大軍事行動,未免意外,希望他們都能儘量呆在家中或是在村莊內活動,而不要隨意進入森林或是誤闖警戒區。得益於全面改革以來對於法律觀念的宣傳,包括農民在內北疆的平民都開始自覺地瞭解法令遵守法令,而以村莊居民的淺薄常識,軍隊的命令某種程度上顯然比法律更加不容違抗,所以由老人、退役老兵、名望服衆者組成的村會立刻代表村莊表示遵從,並且一一通告各家確保每戶村民都能嚴格執行。

之所以要對村民們下禁足令,原因自然是爲了今天舉行的秋狩順利進行,避免閒雜人等的行動而使秋狩出現什麼意外。

秋狩期間,包括格拉蒂安在內,幾乎整個北疆宮廷的重臣都將齊集於此,如此盛大的場合,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除了對周邊幾個村莊進行通知之外,先期抵達的軍團就是爲了對秋狩圈定的圍場進行相關佈置和例行警戒。

由於參與秋狩的人員衆多,特別是前線歸來的一衆軍團長、副將以及衛戍區的高級將領、軍官都會隨同格拉蒂安親自參與圍獵,因而圈定的圍場面積十分廣大,幾乎佔了伊夫森林的整個南部,總面積的四分之一,可想而知,對如此之大的圍場進行隔離和檢查是一項多麼困難的任務。

幸好,這對職司恰是專門負責警衛的諾頓軍團來說卻是正堪其用不算什麼難以克服的難題。諾頓親自提前抵達森林,組織部將展開分頭行動,先是按照御前會議圈定的圍場範圍地圖進行場地隔離,設置軍事禁區,同時對圍場進行細緻排查,排查內容包括是否有人潛伏的痕跡、是否有預先佈置的陷阱、野獸的種類、數量情況等等,再之後就是搭建秋狩營區,確定秋狩期間的接待、巡邏、搜救、戒嚴、應急預案,當然,這些預案還需要隨行的財務官、營造官和皇帝秘書長的協助和審覈,最後共同署名發回,由巴黎調配撥運物資。

光是秋狩的準備工作,就花費了整整一天的時間,這還是靠着官員和軍隊雙方的高效協調運轉,直到昨天下午一切才準備就緒。而今天一大早,還是不放心的諾頓親自帶領衛隊進入森林,最後又一次排查了幾處地形比較複雜、存在高危險隱患的地區,等到諾頓一行策馬而出時,一名內廷秘書官已然在營區內等候着他了。

“諾頓將軍,陛下車駕已經從皇宮啓程,大約1小時後抵達,請您準備好迎接。另外,從前線返回的諸位將軍及隨從衛隊將稍遲於陛下的車駕抵達。”

軍帳內,秘書官一見到諾頓大步走進來,當即起身說道。

“末將知道了,勞煩秘書官了,請去休息吧。”諾頓應了一聲隨即揮手示意讓副將帶秘書官下去休息,帳內只剩下他一人。

過了片刻,帳簾掀起,一名副將裝扮的人悄然走進帳中。

“將軍,按照計劃已經準備好了,四隊人馬都已就位。”

副將的話乍聽之下似乎有些莫名其妙,然而正認真查看着圍場地圖的諾頓卻是擡起頭,一臉瞭然的表情吩咐道:“嗯,做得好,等陛下車駕抵達,你就去向安德魯大人報告吧,行動的具體執行由安德魯大人負責。”

聞言,副將立刻應道:“是!”

“記住,計劃乃是絕密行動,若是有絲毫泄露,軍**處,你切忌小心行事!”諾頓點點頭,隨即語氣一肅特別叮囑道。

副將立時神色凜然,見到諾頓揮手,便轉身離開了營帳。

一個小時後……

人叫馬嘶,由遠及近,一陣倏然傳入耳中的喧鬧打破了平靜,一匹快馬騎士當先衝入圍場營區,隨即“嗚嗚嗚~~~~”高亢雄渾的長角齊鳴聲便響徹森林上空,沿着營區一圈無數條狀的彩旗高高豎起迎風招展,整裝列隊的近千警衛軍團士卒肅立營門前,諾頓與幾位副將站在轅門處,目視道路上徐徐而來的皇帝車駕。

很快,黑壓壓的一片人影便出現在了視野之中,當先開道的毫無疑問是直接由皇帝本人指揮的宮廷衛隊,這些軍士無不是身材魁偉五官端正,身着繪飾着火焰紋章的紫色甲冑,腰佩短劍,手持長矛,結成兩列踏步而進。

等到數百名衛隊步卒差不多走盡,分散到營門左右的空地上列隊等候後,道路上,遠遠便看到那胸甲閃爍的亮光的皇家騎士衛隊映入眼簾,這些從帝國騎士階層中徵召的良家子弟,集貴族的氣質與軍人的英武爲一體,是皇帝身前最忠誠的衛隊,也是皇帝籠絡帝國精英階層的有效手段,不過,如果從出身背景以及動機角度你就誤以爲這些不過是徒有其表的儀仗隊的話,那無疑是個愚蠢的錯誤,因爲這支皇家衛隊絕對是一支足以在戰場上衝鋒陷阱、斬將奪旗的精銳重裝騎士!

皇家騎士中的成員大多數都是騎士階層家庭中不具備繼承權的子嗣,他們無法像嫡長子那樣從上一輩手中繼承已有的財富或是世襲勳爵,但他們接受的是良好的教育,渴望的是建功立業,大多不願去做商人、作坊主這種職業,與其放任這些人無所事事,不如充分利用這股在帝國精英階層人數頗爲可觀的力量,於是奧卡便借鑑了歷史上中世紀那些歐洲封建王國國王的做法,讓格拉蒂安下令直接徵召這些騎士階層子弟,集中到宮廷,或是訓練成軍,或是經過專門的政治能力培養,讓他們成爲合格的中低級官員,他們的天賦和能力顯然較教育尚未普及的社會中愚昧的底層平民更具有可塑性。而眼前的這支皇家衛隊便是那些希望在軍隊中獲得成就的騎士子弟組成的,他們的一切所需由皇室提供,而他們所需要學習的,就是如何戰鬥、如何指揮等等成爲一名全能軍事人才的所有必備素養!和戰神殿的聖殿中選拔平民子弟訓練成合格的底層軍官不同,皇室對這些貴族子弟的要求就是其中任何一人,外放軍中都能成爲一名合格的軍團級指揮官!

這些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皇家衛隊控馬緩緩而行,走到一半的時候,眼力不錯的諾頓愕然發現,格拉蒂安竟然沒有乘坐馬車而是在那些年輕皇家騎士的護衛下,身着紫色戰甲、騎乘一匹黑色駿馬戎裝而來。

本書首發。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第7節 相爭(下)第35節 重拳出擊第77節 秘密武器第9節 匈奴未勒之死亡開端第52節 動亂之夜(上)第79節 驃騎橫行(下)第76節 深宮第25節 震撼羅馬(上)第13節 餘波第22節 高瞻遠矚的老者第55節 國王之死第17節 和平的期許第68節 離別第34節 窮得露屁股了第39節 圖窮匕見第27節 展望第2節 不按常理出牌第60節 機會,終於來了第2節 不按常理出牌第72節 遭遇第42節 不確定價值的情報第31節 略施小計第10節 北方狼羣第24節 悲愴第13節 浴血第40節 驚天噩耗第7節 相爭(下)第85節 城破第16節 舉棋不定第89節 擁抱蒼穹的孤鷹第38節 最後的烽火(下)第85節 城破第84節 破城妙法第78節 集中營第74節 末路絕途第31節 暢談!海洋時代!第38節 密林喋血第42節 步步爲營第77節 抓虜第23節 東方的近況第49節 暗處的眼睛第11節 兄妹雙璧第77節 驃騎橫行(上)第89節 哥特人的異動第8節 哥特人叛亂!第50節 何去何從第58節 臨終的懺悔第2節 插手第51節 林間對決第32節 洪災惡兆第43節 波橘雲詭(上)第37節 最後的烽火(中)第77節 秘密武器第2節 用生命來捍衛祖國第20節 戰神馬爾斯的致意第88節 文明與野蠻的碰撞第73節 戰爭醞釀第67節 新戰略(下)第44節 血腥國度第48節 民衆的眼睛第73節 悲壯的衝鋒第79節 紙紮的防線第69節 臨行第11節 轉戰第57節 烽火連綿第20節 小人物有大震撼第21節 變天第18節 彌撒盛典(下)第89節 哥特人的異動第17節 和平的期許第20節 皇帝與士兵第33節 強者第13節 血染的序幕第32節 改革風潮第41節 樹帝王之威第83節 終結第27節 鬥戰十方之使命召喚第31節 宴會風波(上)第18節 彌撒盛典(下)第65節 勝利,只屬於羅馬第20節 長戈破敵第7節 海神號第28節 典禮、思緒與新的開始第69節 劍與薔薇的談判(上)第55節 殺局終現第40節 野心的復甦第35節 還敢戰否!第64節 翱翔北疆的雄鷹第16節 皇后第75節 神秘人再現第10節 伏擊與反伏擊第82節 落日之戰(上)第10節 伏擊與反伏擊第47節 夜幕中的殺機(下)第11節 亞瑟與他的圓桌騎士第57節 意外的結束第30節 技術革新第71節 曙光中的陰影第41節 樹帝王之威
第7節 相爭(下)第35節 重拳出擊第77節 秘密武器第9節 匈奴未勒之死亡開端第52節 動亂之夜(上)第79節 驃騎橫行(下)第76節 深宮第25節 震撼羅馬(上)第13節 餘波第22節 高瞻遠矚的老者第55節 國王之死第17節 和平的期許第68節 離別第34節 窮得露屁股了第39節 圖窮匕見第27節 展望第2節 不按常理出牌第60節 機會,終於來了第2節 不按常理出牌第72節 遭遇第42節 不確定價值的情報第31節 略施小計第10節 北方狼羣第24節 悲愴第13節 浴血第40節 驚天噩耗第7節 相爭(下)第85節 城破第16節 舉棋不定第89節 擁抱蒼穹的孤鷹第38節 最後的烽火(下)第85節 城破第84節 破城妙法第78節 集中營第74節 末路絕途第31節 暢談!海洋時代!第38節 密林喋血第42節 步步爲營第77節 抓虜第23節 東方的近況第49節 暗處的眼睛第11節 兄妹雙璧第77節 驃騎橫行(上)第89節 哥特人的異動第8節 哥特人叛亂!第50節 何去何從第58節 臨終的懺悔第2節 插手第51節 林間對決第32節 洪災惡兆第43節 波橘雲詭(上)第37節 最後的烽火(中)第77節 秘密武器第2節 用生命來捍衛祖國第20節 戰神馬爾斯的致意第88節 文明與野蠻的碰撞第73節 戰爭醞釀第67節 新戰略(下)第44節 血腥國度第48節 民衆的眼睛第73節 悲壯的衝鋒第79節 紙紮的防線第69節 臨行第11節 轉戰第57節 烽火連綿第20節 小人物有大震撼第21節 變天第18節 彌撒盛典(下)第89節 哥特人的異動第17節 和平的期許第20節 皇帝與士兵第33節 強者第13節 血染的序幕第32節 改革風潮第41節 樹帝王之威第83節 終結第27節 鬥戰十方之使命召喚第31節 宴會風波(上)第18節 彌撒盛典(下)第65節 勝利,只屬於羅馬第20節 長戈破敵第7節 海神號第28節 典禮、思緒與新的開始第69節 劍與薔薇的談判(上)第55節 殺局終現第40節 野心的復甦第35節 還敢戰否!第64節 翱翔北疆的雄鷹第16節 皇后第75節 神秘人再現第10節 伏擊與反伏擊第82節 落日之戰(上)第10節 伏擊與反伏擊第47節 夜幕中的殺機(下)第11節 亞瑟與他的圓桌騎士第57節 意外的結束第30節 技術革新第71節 曙光中的陰影第41節 樹帝王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