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計定荊豫,劉備納策破局

第152章 計定荊豫,劉備納策破局

荊州七郡,南陽郡由袁術執掌,南郡和荊南四郡都由當地大族把持。

劉表這個荊州刺史,受蒯氏、蔡氏、黃氏支持,政令也只能在江夏郡傳達。

雖然劉表有八駿名頭,但對於荊州本地的豪強宗族而言,表面上可以尊稱一聲“劉使君”,但涉及到宗族利益的時候是絕不會認可劉表這個荊州刺史的。

雖然劉表採用蒯越之謀,誘殺了宗賊五十五人,但也因此埋下了禍根。

尤其是荊南四郡,反對劉表的豪強宗族不少!

蒯良的意思,劉表明白。

要教化士民,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興辦教育。

劉表早有創辦官學、博求儒士的想法,但苦於藏書不夠。

畢竟劉表來襄陽的時間太短,這書籍又不是輕易能得到。

即便是衆博士願意讓劉表抄錄,那也是需要時間的。

但現在,劉備贈送了相當於一萬五千卷竹簡書的左伯紙書,其內容不僅有各類經學典藏,亦有鄭玄、盧植、孔融等當世大儒的註解。

這要是全部用於興辦官學,這荊州七郡兒的士民,定然會聞風而至!

主打的就是一個藏書多!

這個時代,書籍一直都是稀缺資源。

而經過大儒註解的書籍更是稀缺中的稀缺。

哪怕是反對劉表的宗族豪強,在這龐大的利益面前,也得選擇跟劉表言和。

這是時代的規則!

掌握了知識,就等於掌握了傳承家族的良方。

“老夫有意以這一千五百本左伯紙書,在襄陽創辦學業堂,面向荊州七郡招募學子。”

“諸位以爲如何?”

劉表頗有些興奮。

襄陽忽然出現了一個整個荊州藏書最多的學府,這些藏書大部分都是聖賢經學、大儒註解,哪個士子能真的拒絕了這種誘惑?

有藏書,就能吸納博士大儒,有了博士大儒,就會有更多的賢才俊傑依附。

而這些人的力量,又足以讓各郡的宗族豪強權衡利弊。

畢竟宗族豪強的士子,反而是人數最多的!

只要能共贏,響應劉表一部分政令,那也是可以接受的。

雖然不服的宗族豪強肯定還會有,但只要有支持劉表的宗族豪強存在,那這南郡和荊南四郡,劉表就有能力派遣親信去治理了了。

“使君英明。”蒯良讚道:“但對外可以宣稱藏書三萬卷!”

偶爾誇大一些,能讓各郡縣的士人更有好奇之心。

劉表捋了捋短髯,看向諸葛玄:“胤誼,青州借錢糧的事,老夫答應了。”

“但如今正值春耕,短時間內也難以籌措,還請回稟青州,春耕之後,老夫必定遣人運送錢糧入青州!”

諸葛玄也知道,這錢糧籌措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辦到的。

客套幾句,諸葛玄就準備離開。

劉表卻是喚住諸葛玄道:“胤誼,回稟之後,再來荊州任職如何?你若歸來,老夫便讓你擔任學業堂的文學如何?”

文學雖然沒有太大的職權,但卻能獲得極高的名望。

畢竟學業堂的學生,不論在讀還是畢業,都得尊稱諸葛玄一聲“文學”。

諸葛玄頗爲感動,但還是婉拒道:“玄才疏學淺,豈能勝任學業堂文學一職?素聞襄陽多名仕,使君應當延請襄陽名仕出任文學,方能讓各郡士子信服。”

“玄兄長早逝,留下幾個年幼的侄兒侄女還需要玄照顧,不敢在荊州逗留太久。”

“還請使君見諒!”

劉表暗暗一嘆,也不再挽留,邀請道:“既如此,胤誼可在荊州暫住幾日,也讓老夫能跟胤誼小酌幾樽,敘敘舊情。”

諸葛玄見劉表盛情,也不好再推脫,於是在襄陽暫時住下。

而這期間。

袁術也派遣楊弘到來。

雖然袁術的原話是“別來惹我”,但楊弘可不敢真的這樣傳話給劉表。

本來就局勢緊張了,這來一句“別來惹我”,劉表不想打也得打了。

前有劉備贈書,後有楊弘來示好。

劉表這心中也有了計較,於是召來董昭,讓董昭觀摩新建的學業堂和劉備贈送的藏書,但只口不提要進攻南陽的事。

董昭機敏之人,見劉表這態度,便知道這次遊說失敗了。

任務失敗,董昭也自覺沒臉回去見袁紹,於是在襄陽待了幾日後,就前往陳留、投奔在張邈軍中的弟弟董訪。

楊弘返回魯陽,將劉備贈書劉表的事陳述,又言劉表承諾會跟南陽郡互不侵犯。

袁術大喜:“劉表那老匹夫,還算識趣,否則退兵之後,我直接打他的襄陽!”

沒了後顧之憂,袁術繼續向太谷關增兵。

陳國。

太史慈和劉琰一路疾馳,抵達陳縣,並奉上了拜帖。

但陳王府的人卻告訴太史慈和劉琰,劉寵校場未歸,少則三五日,多則半月。

“倘若見不到陳王,豈不誤了使君大事?若不能勸得陳王出兵,我還有何顏面回去見使君?”劉琰蹙眉。

身爲鄭玄的門人,劉琰才智不凡,亦有傲氣。

於是劉琰謝絕了鄭玄的舉薦,只是在臨淄城學堂暫時充任鄭玄身邊的講師,在學堂傳道受業解惑。

並非劉琰不想出仕青州,而是劉琰希望能得到劉備的親自延請。

但偏偏那段時間,劉備將政務諸事都分配下去,然後跑去跟着鄉民開荒去了。

以至於劉備壓根就不知道劉琰來了臨淄城。

直到趙昱舉薦,劉備纔來到學堂延請劉琰。

這世間少有賦閒的士人能抵擋劉備的真心延請!

得知劉琰的幼子剛出生,劉備還給劉琰的幼子送了一塊暖玉祈福,這讓劉琰對劉備的真誠十分震撼。

因此在劉備提出,希望劉琰能來陳國遊說陳王劉寵出兵的時候,劉琰幾乎都沒多想就同意了。

這一路更是顧不得休憩,連同行的太史慈都對劉琰的耐力感到驚訝。

“威碩公,不如前往陳王的校場吧。”太史慈提議道:“雖然有些失禮,但若在此延時費日,也不是辦法。”

劉琰點頭。

詢問了陳王的校場位置後,劉琰跟太史慈不顧辛勞,來到了陳王的校場。

劉琰跟太史慈運氣不錯,陳王劉寵因爲酷愛騎射,在校場外立了佈告,要以騎射會友!

任何對騎射自信的士人俠士,都可以入校場展現騎射手段。

一見這告示,太史慈心情一鬆:“威碩公,我有見陳王的辦法了。”

當即,太史慈在書佐官處留下了“東萊郡太史慈”的名號,順利的進入了校場。

而劉琰則是以太史慈隨從的身份也跟着進入。

校場內。

陳王劉寵策馬疾馳,十發十中,全都射在了箭靶的同一處。

如此高明的箭術,惹得在場軍士遊俠的驚呼!

“陳王箭術,天下無雙。”

“陳國有陳王,士民百姓才能安穩度日啊。”

“再看隔壁的樑國,據說已經被一個叫周喁的佔了,連樑王在周喁面前都得卑躬屈膝。”

“呵呵,讓他來陳國試試?看陳王不射他幾個窟窿!”

“能追隨陳王,我等三生有幸啊!”

“.”

劉寵似乎很享受這種膜拜,揮舞手中硬弓大聲吆喝,惹得高臺上的幾個陳王寵妃一陣迷之尖叫。

不多時。

劉寵回到高臺。

身邊的親衛則是向前傳達賞令:“陳王有令,若能有十發六中者,賞錢一貫!若有十發七中者。賞錢十貫!若有十發八中,陳王親自替勇士斟酒!若有十發九中者,可跟陳王同席共飲!”

“若有十發十中者,陳王將視其爲兄弟,不管你之前犯了什麼錯、得罪了什麼人,在這陳國,陳王不開口,誰也不敢動伱分毫!”

劉琰聽得心驚:“這陳王好厲害的手段,怪不得能聚集諸多勇士在陳國效力。”

身居高位,卻願意跟草莽之人結交。

只要箭術高明,就能引以爲兄弟。

這般的坦誠直率,是武人最喜歡結交的。

頓了頓,劉琰又有些嘆息:“然而這般不設防,也容易遭遇刺客啊。倘若有人想要吞併陳國,遣刺客故意接近陳王,陳王雖然勇猛,但也難以提防啊。”

劉琰不禁想到了要離刺慶忌。

感慨間,早有想要表現的士人俠士,紛紛策馬彎弓,想要博得劉寵的青睞。

這其中,亦有不少亡命徒。

一個時辰過去,十發六中和十發七中的,寥寥無幾。

十發八中的更是沒有一人。

畢竟騎射比步射,對箭術水平的要求更高!

劉寵不由有些興致缺缺。

就在劉寵準備起身離開,太史慈策馬而出,向劉寵抱拳大呼:“東萊郡太史慈,請陳王觀箭!”

太史慈聲音渾厚飽滿、如洪鐘一般,瞬間吸引了劉寵的注意力。

但見入眼之處,太史慈身長七尺七寸,美鬚髯,雙臂如猿,頗爲不凡。

劉寵頓時來了興趣。

太史慈策馬繞着箭靶周圍的跑道疾馳,眼一眯,箭矢離弦而出。

“箭中靶心,記一中。”

隨着記錄佐官的呼喊,太史慈又是一箭射出。

“箭中靶心,記二中。”

“箭中靶心,記三中。”

“.”

“箭中靶心,記十中!”

剎那間,全場皆驚。

劉寵要求的中,只是中靶就行,並未要求中靶心。

但太史慈卻直接來了個十發十中,跟劉寵剛纔的十發十中一樣,都是正中靶心。

“此人,並非湖海之士。”

陳王眯着眼睛,懷疑太史慈的身份。

湖海之士是沒有物質條件,能自幼練習騎射的。

因此有個十發六中十發七中都算佼佼者了,十發八中更是鳳毛麟角的天賦者了。

而十發十中,箭中靶心,要求的不僅僅是天賦,還需要長年累月的艱苦練習!

“請壯士入席!”

雖然心中有懷疑,但劉寵還是請太史慈入了席,並親自向太史慈斟酒。

太史慈也不客氣,雙手端起酒樽一飲而盡。

“痛快!”陳王見太史慈沒有半點遲疑,不由多了三分好感:“本王有承諾,十發十中者,皆是本王的兄弟,不管太史兄弟你以前是什麼人、又得罪了什麼人,在這陳國,誰也不敢動你。”

太史慈起身,拱手致歉:“陳王,請恕在下無禮。這次來陳國,我是跟着青州牧玄德公的使者一同來的。”

“只因在府中未能見到陳王,擔心延誤了大事,故而來校場尋陳王。”

“正逢陳王佈告,故而獻醜來見陳王。”

劉寵揮了揮手,讓周圍的侍從退後,又召來了陳相駱俊。

“談公事,本王不擅長!”劉寵看向陳相駱俊:“駱相,交給你了。”

太史慈見駱俊出現,於是向劉寵和駱俊引薦劉琰向前。

劉寵似乎對這種事不怎麼在意,只讓駱俊和劉琰去談,自己卻是湊到了太史慈身邊,跟太史慈討論箭術。

“子義,這青州的驍勇之士,除了你可還有其他人?”劉寵饒有興致。

太史慈坦言道:“若論驍勇之士,尚有兩人在我之上。一人姓關名羽,表字雲長;一人姓張名飛,表字翼德,二人都是青州牧玄德公的義弟,有萬人敵之勇。”

劉寵吃了一驚:“青州竟然還有比子義更驍勇的,有機會本王定要切磋一番。”

太史慈笑道:“雲長如今在洛陽,跟着盧尚書討伐董卓去了;翼德去向徐州借兵去了,近日會尋機攻打駐紮在樑國的周喁。”

“陳王若有意切磋,不如同去?”

劉寵搖頭:“這是否出兵,得聽駱相的。若跟你一起來的青州使者能說服駱相,那本王就會應你之邀出兵。”

“倘若駱相不同意,除非周喁來打陳國,否則本王是不會出兵的。”

太史慈面有驚訝。

劉寵笑道:“出兵是需要錢糧的,但駱相管的就是這陳國民政,陳國有沒有錢糧支持本王出兵,駱相最清楚。”

“本王用人,向來用人不疑,既然這民政交給了駱相,那本王就不會多問。”

“有詢問的時間,本王不如玩玩騎射,陪陪寵妃,結交如子義一般的豪傑,豈不快哉?”

劉寵知道如何舒坦的當一個陳王。

只要陳國安穩無事,其他的劉寵都不會多理會。

不多時。

駱俊和劉琰歸來。

“陳王,豫州若亂,陳國必然遭到波及。”

“末相以爲,周喁可殺!”

(本章完)

第121章 赤膽忠心,關羽戲耍逢紀第30章 高唐華家,鄭平的小迷弟第312章 爭奪兗州,曹劉各起精兵第294章 漢家宗室,唯劉備獨稱賢第177章 雙謀合變,袁紹袁術犯蠢第78章 盧植出山,招募幽州志士第196章 幽州驚變,劉備面臨抉擇第86章 劉備傳檄,君子行以大義第51章 盧植尚在,恩師厚德如父第123章 西征之議,盧植誓破長安第162章 縱橫捭闔,蘇秦張儀之能第248章 孫堅赴宴,驚呆了的周瑜第73章 聲名鵲起,賢士兼濟天下第184章 生擒劉岱,劉備權謀心計第238章 先登破營,袁術倉皇敗逃第172章 奇謀論勢,袁曹佈局兗豫第97章 昭烈之勇,劉備大敗徐和第93章 驅虎吞狼,劉備高光時刻第50章 胡昭堂妹,張飛心有所屬第327章 踏冰借道,劉備雪夜破袁第313章 虛虛實實,袁紹被打蒙了接下來幾天的更新(必看)第74章 運兵神勢,彼之矛攻彼盾第173章 豫州戰起,劉備文武齊聚第294章 漢家宗室,唯劉備獨稱賢第327章 踏冰借道,劉備雪夜破袁第139章 巔峰皇甫,關羽麴義瀕危第161章 舌燦蓮花,鄭平遊說劉虞第57章 初戰告捷,郡丞真乃奇人第80章 兗州才俊,可知劉備之名第275章 擘畫大勢,鄭平最終目的第148章 羣策羣力,智者不謀而合第107章 琅琊諸葛,漢代版少年班第287章 劉曄投袁,鄭平的緩兵計第247章 孫堅歸降,曹操又頭疼了第45章 矢志不渝,舉劉備爲茂才第331章 關羽決意,劉協中箭而亡第218章 局勢變化,曹嵩死青徐禍第38章 察民疾苦,寒微亦有人傑第113章 圍爐而坐,劉備論討董事第24章 通達政令,驅黎庶除反賊第136章 智爲將首,關羽謀西涼將第113章 圍爐而坐,劉備論討董事第117章 常山真定,義士奔赴臨淄第207章 豫州事變,曹操陶謙結怨第102章 謀奪青州,劉備被針對了第45章 矢志不渝,舉劉備爲茂才第281章 再得玉璽,劉備欲往洛陽第182章 調虎離山,關羽計算袁術第219章 曹操伐徐,王允結連呂布第294章 漢家宗室,唯劉備獨稱賢第150章 邊讓陳宮,兗州止戰之策第27章 欲承其重,劉備鏡心通明第243章 三英齊聚,淮陵城曹孫劉第114章 仁德章武,臧霸孫觀拜服纔回來,今天沒時間寫了,汗第72章 量才而用,磨滅禰衡傲氣第154章 終得冀州,袁紹聚攏賢才第169章 以身爲棋,奉天子封四方第61章 智驅虎豹,政令以利誘之第112章 促膝長談,劉備初遇陳登第161章 舌燦蓮花,鄭平遊說劉虞第255章 六營立旗,真仁主不妄殺第156章 趙雲獻策,常山國的選擇第43章 借古諷今,論官尸位素餐第246章 養虎孫堅,鄭平的術與略第202章 坐山觀虎,曹操喜袁術怒第329章 離間計成,袁紹罷免文丑第177章 雙謀合變,袁紹袁術犯蠢第95章 請君入甕,青州決勝一戰第187章 兄弟相會,劉備獲得玉璽第336章 鄭平迴歸,劉備決意稱帝第340章 諸葛出手,另類的出師表第337章 劉備稱帝,決戰陰雲瀰漫第258章 關中旱災,荀諶欲說荀攸第157章 劉備搶種,鄭玄高徒國淵第25章 謀士髒計,誘豪強借田地第70章 義薄雲天,關羽平定高唐第259章 將計就計,荀攸反說荀諶第180章 長安變勢,韓馬進兵幷州第200章 因勢利導,人才拯救計劃第135章 孫堅兵敗,麴義破成皋關第261章 考校亮遜,宗太公爲本謀第180章 長安變勢,韓馬進兵幷州第196章 幽州驚變,劉備面臨抉擇第273章 通敵之罪,鄭平密計初成第301章 陷陣高順,敬英雄斥匪類第169章 以身爲棋,奉天子封四方第44章 下官斗膽,懇請陳相退位第90章 劉備進兵,盧植張飛到來第169章 以身爲棋,奉天子封四方今天沒有第三更,容我花時間調整下後面的劇第31章 御下之道,當施之以恩義第157章 劉備搶種,鄭玄高徒國淵第75章 祈天燈現,破樂陵斬賊首第19章 世道紛亂,嘆人命如草芥第112章 促膝長談,劉備初遇陳登第292章 佈局潁川,劉備遊說呂布第109章 劉備南下,諸葛瑾的震撼第89章 借刀殺人,焦和欲誅劉備
第121章 赤膽忠心,關羽戲耍逢紀第30章 高唐華家,鄭平的小迷弟第312章 爭奪兗州,曹劉各起精兵第294章 漢家宗室,唯劉備獨稱賢第177章 雙謀合變,袁紹袁術犯蠢第78章 盧植出山,招募幽州志士第196章 幽州驚變,劉備面臨抉擇第86章 劉備傳檄,君子行以大義第51章 盧植尚在,恩師厚德如父第123章 西征之議,盧植誓破長安第162章 縱橫捭闔,蘇秦張儀之能第248章 孫堅赴宴,驚呆了的周瑜第73章 聲名鵲起,賢士兼濟天下第184章 生擒劉岱,劉備權謀心計第238章 先登破營,袁術倉皇敗逃第172章 奇謀論勢,袁曹佈局兗豫第97章 昭烈之勇,劉備大敗徐和第93章 驅虎吞狼,劉備高光時刻第50章 胡昭堂妹,張飛心有所屬第327章 踏冰借道,劉備雪夜破袁第313章 虛虛實實,袁紹被打蒙了接下來幾天的更新(必看)第74章 運兵神勢,彼之矛攻彼盾第173章 豫州戰起,劉備文武齊聚第294章 漢家宗室,唯劉備獨稱賢第327章 踏冰借道,劉備雪夜破袁第139章 巔峰皇甫,關羽麴義瀕危第161章 舌燦蓮花,鄭平遊說劉虞第57章 初戰告捷,郡丞真乃奇人第80章 兗州才俊,可知劉備之名第275章 擘畫大勢,鄭平最終目的第148章 羣策羣力,智者不謀而合第107章 琅琊諸葛,漢代版少年班第287章 劉曄投袁,鄭平的緩兵計第247章 孫堅歸降,曹操又頭疼了第45章 矢志不渝,舉劉備爲茂才第331章 關羽決意,劉協中箭而亡第218章 局勢變化,曹嵩死青徐禍第38章 察民疾苦,寒微亦有人傑第113章 圍爐而坐,劉備論討董事第24章 通達政令,驅黎庶除反賊第136章 智爲將首,關羽謀西涼將第113章 圍爐而坐,劉備論討董事第117章 常山真定,義士奔赴臨淄第207章 豫州事變,曹操陶謙結怨第102章 謀奪青州,劉備被針對了第45章 矢志不渝,舉劉備爲茂才第281章 再得玉璽,劉備欲往洛陽第182章 調虎離山,關羽計算袁術第219章 曹操伐徐,王允結連呂布第294章 漢家宗室,唯劉備獨稱賢第150章 邊讓陳宮,兗州止戰之策第27章 欲承其重,劉備鏡心通明第243章 三英齊聚,淮陵城曹孫劉第114章 仁德章武,臧霸孫觀拜服纔回來,今天沒時間寫了,汗第72章 量才而用,磨滅禰衡傲氣第154章 終得冀州,袁紹聚攏賢才第169章 以身爲棋,奉天子封四方第61章 智驅虎豹,政令以利誘之第112章 促膝長談,劉備初遇陳登第161章 舌燦蓮花,鄭平遊說劉虞第255章 六營立旗,真仁主不妄殺第156章 趙雲獻策,常山國的選擇第43章 借古諷今,論官尸位素餐第246章 養虎孫堅,鄭平的術與略第202章 坐山觀虎,曹操喜袁術怒第329章 離間計成,袁紹罷免文丑第177章 雙謀合變,袁紹袁術犯蠢第95章 請君入甕,青州決勝一戰第187章 兄弟相會,劉備獲得玉璽第336章 鄭平迴歸,劉備決意稱帝第340章 諸葛出手,另類的出師表第337章 劉備稱帝,決戰陰雲瀰漫第258章 關中旱災,荀諶欲說荀攸第157章 劉備搶種,鄭玄高徒國淵第25章 謀士髒計,誘豪強借田地第70章 義薄雲天,關羽平定高唐第259章 將計就計,荀攸反說荀諶第180章 長安變勢,韓馬進兵幷州第200章 因勢利導,人才拯救計劃第135章 孫堅兵敗,麴義破成皋關第261章 考校亮遜,宗太公爲本謀第180章 長安變勢,韓馬進兵幷州第196章 幽州驚變,劉備面臨抉擇第273章 通敵之罪,鄭平密計初成第301章 陷陣高順,敬英雄斥匪類第169章 以身爲棋,奉天子封四方第44章 下官斗膽,懇請陳相退位第90章 劉備進兵,盧植張飛到來第169章 以身爲棋,奉天子封四方今天沒有第三更,容我花時間調整下後面的劇第31章 御下之道,當施之以恩義第157章 劉備搶種,鄭玄高徒國淵第75章 祈天燈現,破樂陵斬賊首第19章 世道紛亂,嘆人命如草芥第112章 促膝長談,劉備初遇陳登第292章 佈局潁川,劉備遊說呂布第109章 劉備南下,諸葛瑾的震撼第89章 借刀殺人,焦和欲誅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