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牧的話,讓陳宮心裡涼個透頂。
我本以爲你和曹操不同,你會和我一樣,心中有大義,沒想到居然說出這樣的話!
你這行爲與曹賊何異?
你終究不像我一樣光明磊落,你心向曹賊,這話簡直就是幫着曹賊說話,你這是與虎謀皮!
而且還說的如此理直氣壯,我呸!
今天天王老子來了,我陳宮也要堅持心中的大義,卑鄙無恥的人,我陳宮不屑於爲伍!
陳宮輕輕地嘆了一口氣,跟劉牧說到:
“唉,識時務者爲俊傑!那劉兄告訴我,何爲識時務?難道在劉兄的眼裡,不投靠曹操就是不識時務嗎?或許在人家陳宮的心裡覺得,曹操此人就是卑鄙無恥,就是一個小人,一個劫持天子的反賊!而陳宮本人則是爲人大義,他怎麼可能會爲了保存生命而投降呢?那不是碾壓自己心中所謂的大義嗎?更何況,這天下沒有投降曹操或是投奔曹操的人數不勝數,難道這些人都是不識時務不成?”
不得不說,這陳宮嘴皮上功夫還是有的!
三言兩語就把劉牧給反駁了!
而且有理有據!
“老陳啊!你話可不能這麼說,你是完全曲解了我的意思。我並不是說不投降曹操或投奔曹操就是不識時務,我的意思是如果在曹操和呂布之間選擇一人的話,那麼選擇曹操纔是對!”
“不要問我爲什麼,也不要解釋,天下諸侯,何其之多?但真正足夠強大的,一是河北的袁紹,二是中原曹操,再其次就是江東的孫策。這三人可以說是目前來說實力最強的三個諸侯。冀州袁紹四世三公,無論是家世還是能力,那都是鼎鼎有名的!江東孫策,在孫堅舊部的幫助下,已經在江東有了立足之地,而且江東那些其他諸侯壓根就不是孫策的對手,要不了多久,孫策就會統一江東!坐擁長江之險,可緩圖天下。除此之外,曹操坐擁天子,佔着大義。地處中原,土地肥沃,雖然久經戰亂,但仍是兵家必爭之地!單說眼下,能夠和曹操匹敵的,就只有袁紹和孫策了。這件事想必不僅我懂,他陳宮也懂!”
“這樣的人不投靠,反而去投靠呂布?他呂布是什麼人?不過是一介武夫,完全就沒有人主的能力,你要說投奔呂布就算了,畢竟人各有志。可最後還要和呂布死在一起,那是不是更奇葩?再者說了,就算他陳宮真的說不喜歡曹操,就是不想投奔曹操,那天下的諸侯也有不少能夠供他去投奔的!除了剛纔所說的冀州袁紹和江東孫策之外,這荊州的劉表,西涼的馬騰,甚至是益州的劉璋都可以!他們要麼坐擁險要之地易守難攻,要麼就是有實力爭霸天下!要麼,是漢室宗親。你說說投奔他們哪個不比投奔呂布好?”
“我這也並不是看不起呂布,呂布這個人雖然人品不太好,但他的武藝可以說是天下第一,箭法超羣!我對於呂布還是頗爲敬佩的!不過呂布這個人世人都知道,只是一個大將而已,僅此而已!若他爲將軍,那定然所向披靡,所到之處,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但是若他爲主公,那麼,終究會被別人滅掉!這也是毋容置疑的!”
“現在你說說,他陳宮投奔呂布,是不是就是所謂的不識時務了?這不就是不識時務嗎?呂布當主公的時候,天天怕被自己的謀士坑,也就是怕被陳宮坑。有勇無謀之人,他只適合當將軍衝鋒陷陣!我承認呂布算得上一個英雄,畢竟他的武藝可以說是天下第一,但也僅限於此!”
“狂妄自大,疑心重,貪財好色,難道這不都是呂布的缺點嗎?呂布爲什麼會丟掉徐州,很大一部分情況,就是因爲基本上從來都不聽從手下的意見,按照自己心裡的想法,一意孤行!這樣的人,他能當一個主公嗎?他當的好一個主公嗎?”
“強大的武藝和無數次的戰場交鋒造就了呂布這個戰場上的殺神,但正所謂術業有專攻,一個將軍,他憑什麼當主公?他拿什麼當主公?你這話就相當於讓一個謀士拿着刀去和對面的將軍決鬥!這點陳宮他不知道麼?他肯定知道!他心裡比誰都清楚,可他爲什麼還要硬着頭皮投奔呂布?明知道的是必死的局!他無非就是在和曹操賭氣,他想利用呂布這個悍將,和曹操正面硬剛一下!他想讓曹操知道他陳宮的能耐,他想讓曹操知道,離開了陳宮,就是他曹操的一個損失!這不是陳宮的一意孤行,隨心而欲嗎?”
“有才能的人,卻拿自己的前途,自己的一輩子胡作非爲,這就是陳宮和許多大才的差距!他陳宮永遠也成不了頂尖的謀士,永遠成不了受人尊敬的文人!我知道你是陳宮的侄子,但我不能因爲你是陳宮的侄子,我就不能去說陳宮,有些事情不可不面對!當然,這依舊不妨礙你繼續崇拜,除了這些缺點之外,陳宮優點還是很多的,他也是一個值得人們去崇拜的人!”
劉牧的一番話說的兩個人都啞口無言,這大概也是他來到這個世界上,一次性說最多的話!
前世劉牧看到三國這段歷史的時候,就是有這樣的想法,他覺得陳宮就像一個未長大的孩子一樣,只知道憑着自己的喜好去做事!
當然,事實也確實如此,但不僅限於此!
陳宮一方面是在和曹操鬥氣,而另一方面,也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世家問題!
陳宮和張邈之所以會把呂布迎接過來,反叛曹操攻打兗州,其主要原因就是因爲曹操和兗州的世家不合。
曹操這個人唯纔是舉,還發布招賢令這種,讓許多寒門子弟都有了出路,這一做法引起了兗州世家的反感,所以陳宮才和張邈一起勾結呂布攻打兗州。
但劉牧終究不是學歷史的,他看不到這裡!
他只看到了陳宮意氣用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