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伐伐伐伐木工

參觀了船型大篷車之後,關羽和馬超都一致認爲,這種在戈壁荒漠上運輸的神器,顯然非常值得立刻大規模建造推廣。

關羽治軍比較謹慎,他看了水池試驗,確保這車可以當船一樣緩緩行駛,但總覺得還是怕翻,建議李素再把車體板壁加高一些。

反正李素的計算公式已經擺在那兒了:車廂自重兩千斤,底寬六尺側高四尺半,那就等於沿着車長軸方向每加高一尺,近似增重約一成半,也就是再重三百斤。

既然車子能裝一萬五千漢斤以上,自重加三百漢斤都是小事兒。

李素聽了,不由勸道:“西北河流淺狹,都是內流河,沒有風浪的,滿載還留半尺多夠了,沉不了的。何況覺得形勢不對,可以划到岸邊直接開上岸的嘛。

剛纔你還嫌廂板高了浪費重量浪費木頭增加裝卸貨體力消耗,現在居然比我還激進了。而且再高一點,士兵在車廂裡往外架弩射箭也不方便,現在四尺半,人坐在車底就能露出眼來觀察敵情,單膝跪姿可以架弩放箭。要是加高到五尺半以上,站着端弩到眼前發射又太低,跪着又太矮,只能半蹲,非常疲累,還如何作戰?”

關羽捻鬚反駁:“水流是小,可風沙大,風大的日子,水再小也有可能偶爾進水的。不過再高不利於作戰倒是真的,那就加半尺吧。

跪姿射弩也不舒服,糧車內肯定有很多糧袋,真到了禦敵的時候,把糧袋擋在兩側,可以把防禦架到更高,更能保護士兵。再扯兩個糧袋墊在下面坐在糧袋上射弩好了,還輕鬆些。”

李素一想也是,他確實缺乏一線的實戰指揮經驗,設計的時候終究是偏理論了,居然沒考慮到實戰中墊糧袋當沙包擋槍擋箭的問題,也沒想到讓士兵們坐在糧袋上射箭,自己調最舒服額高度。

幾人羣策羣力商議了一些,關羽和馬超也提供了不少實戰層面的擔憂,讓李素想辦法(主要是關羽提出,因爲馬超也不懂水戰)

李素髮現,關羽的意見還真有挺中肯的,比如關羽敏銳地指出,李素這個設計還有一點實戰中的危險,那就是裝貨的重心容易不穩,一旦一頭裝得多一頭裝得少,還是很容易翻掉。

李素也意識到,他的車體造型更多是根據一輛車的穩定性在考慮和設計,沒充分考慮船舶設計的重心自然穩定。

切磋之後,李素稍微調整了一下:把車廂的底部,從一開始的平板結構,變成了略微有往中間凹陷的弧度。同樣左右兩側,也有略微往中間凹的弧度,確保越中心越低。這樣裝貨的時候,貨容易自然往車廂最中間滑動,中央堆滿了纔會停留在四周,確保中間最重,跟重心重合,這樣就不怕翻船了。

水陸兩棲的東西,果然不是那麼好拍腦門造出來的。李素自己過了水池試驗,不代表真的拿去洮河黃河裡開都能如此。

全部調整之後,這車總算更爲完善了,至於加高側板後裝卸貨更費力的問題,李素把後車廂板做成了可以開關式,就跟後世的汽車貨車尾部卸貨板能放下來。

當然船尾本來就是往上翹高一些的,而且車內就有一個斜面往上翹,到時候卸貨直接順着斜坡往上推出去就好了。李素在尾板上也做了些防水設計,確保正常情況下不會漏,就算滲水了只要不多讓士兵們舀出去或者開上岸就行。

之所以把這個口子開在車尾而不是車頭,也是考慮到車頭下水時要破浪前行,承受的水壓比較大,而車尾本來就是水壓最小的地方,微微滲漏危害也最小。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李素從關羽那兒學到了要更加一切以實驗爲準繩,所以讓營中工匠們按照新設計先花個兩三天時間趕造幾十輛實驗款,造好一輛就拉到洮河裡試航,每一輛要順流開滿五十里再逆流開回來五十里,檢查良品率,確認是否要再微調設計,最後再大規模量產。

不過考慮到時間問題,李素也沒太多時間耽擱了,所以他給項目下了DEAD-LINE,五月初一必須開始集中天水、隴西全部木匠,集中量產這種車船,爭取半個月內瘋狂造個上千輛,別耽誤五月中下旬的出戰。

當然了,考慮到一開始打金城的時候還不一定需要這車後勤,實際上投入還能再晚一些。

……

沒錢看小說?送你現金or點幣,限時1天領取!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免費領!

“伯雅啊,你就該早點把這東西拿出來,你還是太年輕辦事不牢靠,怎麼就以爲你拿出來的東西可以直接量產呢?這不是實戰磨合不充分嘛?這下可好,到五月初之前,大部分木匠們都閒着,只有造樣品那幾個有活幹。大軍在即,工匠徭役徵發不便,要充分利用起來啊。”

看着修改後的設計方案被拿去試產,一想到木匠們因爲暫時無法進入全力開工狀態,關羽就有些惋惜。

他覺得李素的智商那是沒話說的,但一線實際經驗還是不足,有點閉門造車紙上談兵。李素說的一切高瞻遠矚,都還需要務實踏實的同事幫他補足執行層細節。

當然這也已經很好了,術業有專攻嘛,沒有人能全知全能。戰略規劃師本來就是天馬行空的,需要執行官來落地。

誰知,李素對於這種指責卻是絲毫不以爲意:“雲長所言甚是,此物磨合試產確實需要時間,但我本來就另有餘量,不會讓工匠和徭役閒着的——你忘了麼,我剛纔說,有好幾件東西西征時都用得到,而且巧的是,這些都需要用到大量的樵夫和木匠。今年徵發的那些徭役,全部都得去鬼薪,把隴西祁連山坡砍禿十幾裡,木料都用得完。”

秦漢苦役刑分五檔,鬼薪白粲是僅次於城旦舂的第二重(男人城旦/建築民工和鬼薪/伐木,女人舂米和白粲/篩米),民間徵發徭役的時候,也按此劃分勞動強度,強度越高服役期越短。

比如城旦一天抵一天半普通徭役期,鬼薪四天抵五天。第三級的軍屯田就是正常的一天抵一天,而勞動強度最低的司寇得幹三天才算兩天徭役期(司寇就是站崗當保安,因爲沒有強體力勞動,所以工資低)

自從李素做地方官以來,因爲他喜歡修水利、造機器,治下每年的城旦和鬼薪徭役都是拉滿徵發的,蜀山兀完隴山兀。

關羽已經習慣了李素的節奏,看到李素的表情就知道這次不禿幾個山頭是完不了事兒了。

“說吧,還有什麼?咱一次性聽完。”

李素拍了拍手,幾個士卒就擡了幾臺機器上來,李素指着說:

“也不是什麼新玩意兒,這兩年前就有了,阿亮在北伐李傕之前半年造出來的,木車牀。你們可能沒關注過,但絕對用過這玩意兒造出來的軍械。凡是前年開始,我軍大批量集中新造的槍桿,就是這個東西生產的。

不過,我敢把它拿出來再炫耀一遍,肯定是有了新的妙用——不光機器是發明,使用方法也是發明嘛,咱不能重物輕人、重機器輕思想。首先,這次的機器我又改良過了,刀刃更平滑、切削刃口更長,而且是半斜半平,每次踏板轉動轉軸,切削起來更快了,而且適合削更細阻力更小的東西。”

李素這麼說,其他看官不像關羽那樣直接看到實物,當然不太容易理解。

但是隻要一句比喻,所有人都會心領神會——李素改良過的木車牀車刀,模仿了大家小時候削鉛筆的卷筆刀刀刃!

稍微有點生活常識的人,都不難想象卷筆刀削鉛筆的切削量,要比金屬機加工車牀的切削量大多少,對於要切的厚度比較薄、杆子比較細的小物件兒,加工速度自然是暴漲。

用這個東西造箭桿,自然比法正那時候在五丈原紮營誘敵王方雷敘、造諸葛弩矢更加快捷了。

更關鍵的是,卷筆刀的結構讓機器本身重量降低了很多,體積也變小了,更便於攜帶運走——這一點當初法正守五丈原大營時是不重要的,因爲法正是打營地防守戰,機器擺在高原上、旁邊就地砍樹劈成木棍造箭,不存在機器運輸問題。

李素這次,卻是要關羽馬超用大篷車把削箭車牀運着走的,機器本身從三百漢斤減輕到一百漢斤,優化就很明顯。

李素說着,先指着一部關羽已經很熟悉的諸葛弩,說道:“當年李陵帶五千步卒出塞,遇匈奴八萬之衆圍攻,吃虧就吃虧在後勤不利,無法補充,一日盡矢五十萬支。

如今咱要追擊郭汜,就要做好最壞的打算,哪怕將來前幾戰都未能斬殺郭汜,我們也要做好跟霍去病一樣追殺到居延海的心理準備。

若是如此,郭汜跟其他畏懼大漢重新掌控西域的羌族部落聯手,消耗我軍,恐怕箭盡之時,我軍便危矣!所以,箭矢的補充要跟軍糧一樣重要,甚至更加重要。我們帶箭的話,怎麼帶都是不夠的。那就多帶諸葛弩和這種造箭機,專造削尖的木棍,沒有鐵箭頭,給諸葛弩那種耗箭大戶用。

戈壁上雖然沒有樹木,但直到酒泉郡、酒泉縣之前,我們好歹左側靠着祁連山行軍,祁連山麓有大量合適的樹木可用。咱不管攻打武威、張掖、酒泉三郡過程中消耗了多少箭矢,都能在前線就地取材造補回來。”

關羽很快聽懂了,李素這個計劃也是結合實際情況的,在打到酒泉之前,都要帶着機器走,進軍到哪兒就砍樹砍到那兒就地補箭。但是到了酒泉之後,要是郭汜還能跑,那就得略微修整了。

到時候估計要在酒泉郡住幾天,瘋狂造箭把輜重塞滿,然後這批車牀就留在酒泉城裡了,後續軍隊輕裝不帶生產設備直撲居延海。

還真是縝密的計劃啊。

就在關羽以爲這一切都夠了的時候,李素又順着剛纔的思路,給他開了一個頭腦風暴。

“自從決定帶這些削木車牀上路後,我又想到了一個觸類旁通的小改進——去年我軍跟李傕交戰後,敵軍不也充分學到了我們馬鐙的設計麼?

哪怕西涼窮困,郭汜用不起金屬馬鐙,但他肯定也會吃虧記苦儘量彌補,我覺得他軍中騎兵,今年肯定也不缺木頭削刻的硬質馬鐙了。至於高鞍橋的木質馬鞍,肯定也全面普及了。到時候西涼騎兵的騎槍衝殺威力,怕是不遜於我軍。

之前也說了,弩只能用來防備敵軍騎射遊鬥遠戰,讓敵軍不敢與我們對耗,逼着他們近戰。但進入近戰之後,擅長馬鐙高橋馬鞍長槍衝刺的騎兵,也不是好對付的。往年漢軍舊制,騎槍多在丈八寸到丈二,列陣破騎的步槍長不過丈六。現在敵軍騎槍衝刺變強了,我們最好的反制就是把步兵槍陣的槍桿再加長——”

李素這番話裡,涉及一個常識,那就是張飛的“丈八蛇矛”,其實都不是一丈八尺的,那個太長了,根本揮舞不開,速度靈活性不夠,那玩意兒實際上是一丈零八寸。呂布的方天畫戟也不過是一丈二尺。那實際上也不短了,張飛的武器有兩米五,呂布的武器有兩米八。

正是這樣的對抗環境,讓華夏軍中的步兵反騎長槍一貫也沒再長長太多。最長的步槍一丈六,也就三米五不到,也已經很罕見了,更多主流的也就剛剛三米出頭。

而更早的西方馬其頓方陣,希臘長槍兵就動輒四米四米五,可見東方的騎槍對抗烈度沒那麼高,所以沒有“軍備競賽互相升級”。

學華夏的日本人,直到中國進入宋末明初的時候,也就只有“兩間槍”到“兩間半”,日本人一“間”是一米六左右,所以兩間也就三米二槍桿,兩間半四米。

以至於光榮遊戲《信長野望》裡面,對於信長的岳父齋藤道三發明“三間槍”(四米八)、信長繼承並進一步加長到“三間半”(五米六),還大書特書爲一個大名的特色科技,號稱讓長槍足輕戰鬥力暴漲。

關羽當然也知道“敵人騎兵騎槍衝刺威力更強、因爲馬鐙也能換用跟步兵一樣長的丈六尺長槍”時,步兵應該更加“一寸長一寸強”的道理,那樣才能在被騎槍刺死之前先下手爲強。

但槍桿越長越重,要是不加粗太多的話,還容易折斷。目前的金屬槍頭也不太適合更長太多的槍桿,一旦受力扭矩變大,槍頭本身也很容易變形。(當然關羽不懂什麼力矩分析,他只是根據戰鬥經驗常識這麼認爲)

“槍桿陡然加長,太容易斷了吧?槍頭也不合適。”關羽不無憂慮地說。

李素拿出一個他去年回益州時跟將作左校張裔鼓搗出來的四棱錐槍頭,得意地想請關羽觀摩,但想了想似乎馬超更懂長槍,臨時手一轉遞給馬超。

馬超果然識貨,眼神一亮就注意到了其價值:“此槍頭四棱開刃、錐尖鋒利無比,若是用來破甲,怕是極爲犀利,而且堅韌異常,完全不擔心變形或者折斷,哪怕及遠力衰,也能輕易扎傷着皮甲之敵。四棱凹陷放血、防止槍頭被皮肉筋骨粘滯,入肉後繼續深刺的阻力也更小。

只是可惜揮舞切割的傷害更低了,也不能靠舞抖槍花殺敵——不過對於武藝不強的普通士卒來說,本來也不指望他們抖得好槍花,刺殺就是了。我就不用了。”

對於武藝高強的用槍騎兵武將而言,不需要這方面的改良,他們更看重武器的靈活多用性,他們的武藝能讓功能充分發揮出來。

四棱錐槍是給有紀律無槍法的小白用的。

馬超說完這些後,關羽也陡然回過味來,一拍大腿:“妙哉!既然這個槍頭比舊槍更能輕易穿刺、還不怕折斷變形,再配上可以更換的木杆,那就徹底不怕損耗了——伯雅你肯定是指望用那些削木棍的機器,到時候壞了多少槍桿就沿途砍樹粗製濫造,把完好的精鋼槍頭換到新木柄上,把槍桿也當成消耗品。”

李素見關羽已經看穿揭開謎底,他也沒什麼好賣關子了,毫不掩飾自己的得意:“沒錯,我就是這個意思,這樣一來,咱把槍桿再加長五尺,甚至更多一些,也無所謂。

最後,我還讓張裔改良了一些伐木的鋸子,便於把樹木從沿着樹幹縱軸的方向剖開鋸開,免得樹木沿着紋路亂裂浪費材料,還降低加工成品率。當然這些都不值一提了,改善並不很大。”

包括諸葛弩的箭矢,他目前在益州打造好運過來的鐵箭頭,也都是尾部有點凹陷空心的,如果有必要,到時候能夠把鋼箭頭套在削尖的木箭頭外面,重複利用,只在最激烈的戰役中動用這些高殺傷力儲備箭。打完一場戰役後可以蒐集沒有損壞的鐵箭頭換新箭桿。

一旁的馬超,則是全程被李素的新槍頭新槍桿所吸引,急着去試試手——李素這次帶來的主要是機器和機器圖紙,但也有一些已經加工好的超長槍槍桿樣品,所以馬超可以直接上手試。

他先拿了根還算保守的兩丈長槍桿,揮舞刺殺了一下,李素都看得嘖嘖稱奇——馬超居然能單手拎着兩丈長槍桿的尾端,然後狠辣地往前平推刺出,中平一槍,始終紮在一條高度水平線上,槍體的重心似乎都沒有上下搖擺。

“厲害啊,不愧是馬超的槍法,這力量也是夠穩健狠辣的了。”李素暗暗稱奇,他是見過趙雲槍法的,相比之下,趙雲的武藝當然不比馬超差,但趙雲以輕靈縝密見長,馬超更多的是狠辣果決。

李素就這麼呆呆地欣賞了一會兒,直到馬超試到一根兩丈四的槍桿時,才單手平刺出現了不穩、上下搖擺,但馬超換了雙手握槍後,很快又穩住了。

“兩丈四的我單手提槍尾都刺不穩,普通士卒雙手肯定也不穩了。我看就做兩丈到兩丈四之間,讓軍中長槍手多試試。”馬超拍拍手,下了結論。

第459章 科學和文學並不衝突第106章 引盧植救太后第33章 劉焉的賞識第283章 岳陽樓單扇赴會第677章 于禁願降第673章 周瑜:我有經驗,李素:我有科學。第308章 你過來啊第564章 孫策十萬奔夏口第358章 先當幾個月京兆尹過渡一下第463章 西行漫記第425章 四省鎖鑰第225章 長安淪陷番外第7章 三人行必有我師第7章 三手準備第52章 宗正少卿劉玄德第856章 處理劉和第75章 數郡之地也敢稱帝?第641章 李素:都說我心臟,程昱的心也一樣髒第268章 炒期貨的下場第815章 諸葛亮:挖掘技術哪家強,大漢荊州找南陽第806章 田種不炒第280章 意想不到的展開方式第765章 都當了丞相了,總得乾點活番外第38章 進兩步退一步第250章 教壞百姓李伯雅第368章 沒有西瓜,葡萄也好第802章 鄴城落第680章 統一計劃第206章 摟草打兔子第277章 槍打出頭鳥第99章 欽定反賊劉焉第261章 此法可用三百年第684章 地圖封公第467章 男女組合雙打第234章 天羅地網,全軍覆沒第401章 太守隨便封的感覺真爽第267章 炫富凡爾賽第419章 君不君臣不臣第580章 太史慈大戰周瑜第164章 低調斬華雄第113章 劉焉公然謀反第357章 荀攸的堵漏第368章 沒有西瓜,葡萄也好第193章 蜀豬兀,火鹽出第610章 諸葛亮:專治各種懂人第415章 旱地行舟的後勤奇蹟第260章 發展纔是硬道理第442章 你覺得以李素的謹慎,他會給你偷襲的機會麼?第571章 圖窮匕見第437章 馬超騎臉怎麼輸第634章 黃蓋:我不會在翻一座山時跌倒兩次第808章 陛下自己想變法,關曹操什麼事第78章 攻克陽平關第285章 孫堅中箭第170章 忠義楷模第291章 資金鍊斷裂了還不容易?抵押田產加槓桿啊第529章 不是徐晃無能,而是“陰間歸來”的賈詡太狡猾第391章 閻象舌戰諸葛亮第691章 作的最高境界:不氣死老公不罷休第433章 攻心爲上,攻城爲下第578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119章 發現一個屯田都尉第436章A上去,F2A第614章 圍魏救趙的反面教材第737章 太原圍城戰第719章 讓曹操袁紹來幹這事兒,早就心態崩潰好幾次了第139章 龐羲求降第776章 焦觸迎擊張翼德第188章 淪落爲島夷的公孫度第461章 蠢蠢欲靜而風不止第80章 帶着三點五個億的戰利品跑了第649章 雖不中,亦不遠矣第569章 釣魚窩已打好第806章 田種不炒第378章 功過誰人評第5章 水到渠成第118章 內行打仗看後勤番外第5章 五年規劃第762章 德配其位第32章 羣賢畢至第80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567章 走一步修補一步第48章 朝廷不是打打殺殺第851章 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第645章 袁紹親征第301章 這點間接證據根本騙不過賈詡第728章 斬殺林邑王第170章 忠義楷模第765章 都當了丞相了,總得乾點活番外第37章 聖人注意事項第578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776章 焦觸迎擊張翼德第788章 攢了五年的水師,一夜回到一無所有第383章 小賊才做選擇,老賊全都要第53章 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第22章 說服沮授-下第248章 出來混久了回家還債第16章 蝴蝶效應第82章 拖人下水第741章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了
第459章 科學和文學並不衝突第106章 引盧植救太后第33章 劉焉的賞識第283章 岳陽樓單扇赴會第677章 于禁願降第673章 周瑜:我有經驗,李素:我有科學。第308章 你過來啊第564章 孫策十萬奔夏口第358章 先當幾個月京兆尹過渡一下第463章 西行漫記第425章 四省鎖鑰第225章 長安淪陷番外第7章 三人行必有我師第7章 三手準備第52章 宗正少卿劉玄德第856章 處理劉和第75章 數郡之地也敢稱帝?第641章 李素:都說我心臟,程昱的心也一樣髒第268章 炒期貨的下場第815章 諸葛亮:挖掘技術哪家強,大漢荊州找南陽第806章 田種不炒第280章 意想不到的展開方式第765章 都當了丞相了,總得乾點活番外第38章 進兩步退一步第250章 教壞百姓李伯雅第368章 沒有西瓜,葡萄也好第802章 鄴城落第680章 統一計劃第206章 摟草打兔子第277章 槍打出頭鳥第99章 欽定反賊劉焉第261章 此法可用三百年第684章 地圖封公第467章 男女組合雙打第234章 天羅地網,全軍覆沒第401章 太守隨便封的感覺真爽第267章 炫富凡爾賽第419章 君不君臣不臣第580章 太史慈大戰周瑜第164章 低調斬華雄第113章 劉焉公然謀反第357章 荀攸的堵漏第368章 沒有西瓜,葡萄也好第193章 蜀豬兀,火鹽出第610章 諸葛亮:專治各種懂人第415章 旱地行舟的後勤奇蹟第260章 發展纔是硬道理第442章 你覺得以李素的謹慎,他會給你偷襲的機會麼?第571章 圖窮匕見第437章 馬超騎臉怎麼輸第634章 黃蓋:我不會在翻一座山時跌倒兩次第808章 陛下自己想變法,關曹操什麼事第78章 攻克陽平關第285章 孫堅中箭第170章 忠義楷模第291章 資金鍊斷裂了還不容易?抵押田產加槓桿啊第529章 不是徐晃無能,而是“陰間歸來”的賈詡太狡猾第391章 閻象舌戰諸葛亮第691章 作的最高境界:不氣死老公不罷休第433章 攻心爲上,攻城爲下第578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119章 發現一個屯田都尉第436章A上去,F2A第614章 圍魏救趙的反面教材第737章 太原圍城戰第719章 讓曹操袁紹來幹這事兒,早就心態崩潰好幾次了第139章 龐羲求降第776章 焦觸迎擊張翼德第188章 淪落爲島夷的公孫度第461章 蠢蠢欲靜而風不止第80章 帶着三點五個億的戰利品跑了第649章 雖不中,亦不遠矣第569章 釣魚窩已打好第806章 田種不炒第378章 功過誰人評第5章 水到渠成第118章 內行打仗看後勤番外第5章 五年規劃第762章 德配其位第32章 羣賢畢至第80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567章 走一步修補一步第48章 朝廷不是打打殺殺第851章 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第645章 袁紹親征第301章 這點間接證據根本騙不過賈詡第728章 斬殺林邑王第170章 忠義楷模第765章 都當了丞相了,總得乾點活番外第37章 聖人注意事項第578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776章 焦觸迎擊張翼德第788章 攢了五年的水師,一夜回到一無所有第383章 小賊才做選擇,老賊全都要第53章 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第22章 說服沮授-下第248章 出來混久了回家還債第16章 蝴蝶效應第82章 拖人下水第741章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