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長安淪陷

面對劉備的亂命,法正、魯肅很是無奈,但也只好先領命。

法正知道劉備只是在氣頭上,領命之後還不忘跟李素悄悄透底:“右將軍勿憂,我會勸住大王不要冒進的。而且此番大王也確該親自救援,以將其忠義昭示天下。”

法正不愧是個史書著稱的功利主義者,年僅十八歲就把劉備的真心忠義想得那麼“別有用心”,居然還認爲是“劉備爲了演給天下人看,讓天下人對他的被封王徹底心服口服才堅持這麼作秀”。

李素聞言苦笑,這個誤解也不重要了,他懶得糾正法正。不過他相信法正也是懂行的,雖然年輕,不至於犯大錯。如果稍微犧牲一些屯田兵就能知難而退還把感天動地的忠義之名立起來,徹底團結凝聚內部人心,倒也可以接受。

畢竟,這一世的劉備太順利了。只在討黃巾的時候打過一些幾百人規模的小坎坷小敗仗,跟李素搭檔之後連買官帶立功,半年一級一年一級升得太快了。容易飄,敲打敲打也是沒辦法的。畢竟前世他可是五十歲前都挺坎坷的。

李素最終只是強迫自己冷靜下來,思索了一下週邊的環境,意識到此次北伐的地理形勢,倒是與歷史上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出褒斜道相似——當然,也只是純粹地理的相似,天時與人和是完全不同的(季節倒是差不多,都是七八月秋季出兵)

所以李素利用這個難得的機會,交待了法正一句:“孝直,有你參贊軍機我還是放心的,但你畢竟年輕、初臨如此大戰。此番出武功水後,務必於五丈原分兵屯駐設置本陣,確保褒斜道口不會被敵軍包抄,如此我軍就算不利還有退路,另外,要儘快砍伐樹木,在武功水上置辦木筏以便隨時渡河接應。

另外,大王這點人馬,不是去打仗爲主的,關鍵是虛張聲勢嚇住李傕郭汜,嚇不住也沒辦法。所以東進救駕的部隊,不到萬不得已千萬不要北渡渭水,以免暴露在西涼鐵騎衝擊之下,一定要沿着渭南的狹窄河谷、背靠秦嶺徐徐而進,如此縱然不利,也好退卻回五丈原。”

法正想了想:“放心,我在郿縣居住十餘年,對武功水、五丈原,乃至武功、美陽,地理了然於心。我本意也是如此進兵。”

李素這才微微鬆了口氣。

等劉備帶着徐晃法正等人走後,李素又立刻跟負責軟禁他的魯肅交底:

“子敬,你不會真想軟禁我吧?爲今之計,我看你還是代替孝直,去散關防守爲好。南鄭這邊,交給我吧——漢中如今只有五千屯田兵。武庫裡雖然還有武器,但只能臨時徵發農夫了,野戰是一觸即潰的。

萬一褒斜道這邊戰敗,我會等主公後撤回來後,燒絕棧道。到時候,叛軍若是因爲小勝一場,覺得我們益州軍軟弱可欺,必然會走陳倉道攻打散關。散關若無人小心把守,恐怕陽平關外數年經營都要毀於一旦了。”

魯肅很是爲難,反覆想了很久,嘆道:“兄言是也,回來之後主公若是問起,我就說確是擔心散關那邊有緊急軍情。大王若是怪罪,咱一起承擔,我知道大王不是委過於人之輩。”

劉備剛走,魯肅的稱謂就又改回了“主公”,畢竟劉備還沒正式登壇祭祀稱王嘛,有些稱呼也只能是情急之時喊喊。

而魯肅敢放鬆對李素的監控,也是知道劉備禮賢下士的脾氣、

劉備雖然做不到歷史上曹操徵烏桓回來後那次“我雖然僥倖贏了,但勸我別去的人確實是老成謀國之言,阻止我的人我也要賞”的程度。但劉備也絕對不是袁紹對田豐那種剛愎自用之輩,魯肅這纔敢稍微放寬對李素的控制。

……

話分兩頭,李素和魯肅在後方提前預案做善後的同時,劉備花了僅僅三天半的時間,就急行軍出了褒斜道,速度幾乎跟兩個月前“聽說皇帝要禪位給董卓”時,去偷襲郿塢的那支部隊一樣快。這些屯田兵裡,還有一千多人兩個月前就走過這條路。

將領方面,劉備文職帶了法正參贊軍務,還帶了秦宓當書記官、祭酒從事程畿負責後軍押運糧草。武將帶了徐晃統兵,還有李素塞給他的保鏢典韋。

另外,考慮到此戰主要靠攻心,劉備覺得帶上原本在京師北軍當左中郎將的吳匡,說不定可以勸一部分被裹挾從賊的京師北軍舊卒反正。但可惜的是吳匡當時不在南鄭監視居住,劉備充其量只能帶了吳匡的兒子吳班、吳蘭隨軍。

這倆人武藝也不強,略通兵法,不過離京時也算年紀及冠了,在北軍裡認識的將校人面還是比較多的,說不定有用,就全部按照徐晃麾下的別部司馬安置。

這兩次的出兵,最初的悲壯心態是差不多的,都知道自己打不過,只不過前一次剛出谷不久,就忽然喜從天降聽說董卓死了,喜憂一百八十度大翻轉,讓人士氣爆棚。

第二次明顯不會有奇蹟發生了,但很多士兵卻因爲第一次的撿皮夾戰果而心懷期待,以至於步履輕快,總忍不住幻想還有好事發生,說不定己方一出現,就能嚇得搖擺派的敵軍重新反正呢。

誰讓這些普通的屯田兵都沒讀過書呢,他們根本分不清軍事和政治中的小概率事件。

劉備看着士卒們的高昂士氣,也不忍點破,他正需要這股銳氣。

前軍到了五丈原後,歇息了個把時辰,劉備就吩咐繼續沿着渭南往東進兵。法正按計劃勸說劉備在五丈原依秦嶺、渭河、武功水建立堅固營地。

但劉備最終也只答應稍微留幾百人圈地、把營地建設工作留給還沒走出山谷的後軍,由程畿負責。然後他就帶了三千人急匆匆東進了。

不過劉知兵畢竟還是知兵的,白給的事情他不會做,這次之所以來,也是因爲他高估了王允和呂布手頭還能控制的戰力,覺得“雙方基本上是五五開,最多四六開,所以加上我之後王師就有希望贏”。

所以劉備出兵的時候就超額帶了好幾倍數量的軍旗,一路上讓他的三千人大展旌旗以壯軍威,馬匹也都在尾巴上拖着樹枝刮地揚起征塵,虛張聲勢假裝有好幾萬人。

另外,他也知道敵軍不可能知道張飛到底在哪兒,所以他把三弟張飛甚至趙雲的旗號都打了出來。

因爲叛軍主力還在圍攻長安,對於周邊各縣只是派出斥候騷擾,或者是就地徵糧,所以劉備剛出兵時居然還狠順利。

在郿縣的時候,只遇到了幾百人的叛軍徵糧隊守兵,劉備趁敵不備一個偷襲,居然就在城裡舊官吏百姓的接應下,打開了城門,殺進縣城堵着殺傷了兩百多個西涼兵,只有百餘人從東門逃了。

當然這些西涼兵負隅頑抗也非常悍勇,明明是十比一的兵力比,居然也對漢中屯田兵造成了近百人的傷亡,只能說雙方素質差距巨大。這些屯田兵幾乎沒有軍事訓練,原計劃是隻能守守城扔扔滾木礌石的,肉搏戰武藝太差了。

本書由公衆號整理製作。關注VX【書粉基地】,看書領現金紅包!

收復郿縣之後,劉備略作補給,打開糧倉讓所有士兵飽餐一頓歇息一夜。第二天繼續先謹慎地南渡渭水、沿着渭南與秦嶺之間的河谷東進,然後當天下午又照例收復了武功縣,又是一場對付幾百名敵人的全勝。另外,沿途還擊退了敵軍五六隊斥候,用弓弩射殺了幾十名斥候騎兵。

一路上遇到敵軍逃散時,劉備都想盡辦法搖旗吶喊,試圖讓逃走的敵人相信有數萬勤王大軍來增援了。

出谷後第三天上午,劉備已經從五丈原往東推進了一百十幾裡地,距離長安也只剩一百五十里。但他的推進卻不得不減速,因爲前面遇到了渭水南岸又一條支流,駱谷水。

法正這時候終於忍不住出來極力勸諫:“主公不可再進!不如分出少量騎兵斥候,往長安方向探察敵情。就算要進兵,也要先派勇士殺入圍城,與王允、呂布取得聯絡,配合夾擊。

我們過武功水的時候,好歹還有程祭酒立營扎筏接應。要是現在再渡過駱谷水,萬一遇到挫敗回都回不來了。咱留在這兒,已經足夠與長安成掎角之勢了,可以分叛軍兵勢,這也是對長安的一種增援!”

劉備畢竟知道自己的斤兩,他也不會故意送死,就接受了法正的這個建議:“那就在這兒再草立一處營寨,把輜重中所有的旗幟都插起來,營地規模要圈得大,士兵們到秦嶺山坡上多砍柴,營中竈臺要沒日沒夜燒火,不做飯的時候也燒!再讓典韋帶着幾騎死士,突圍進長安給王允和呂布報信!”

這些建議都是正確的,無非是浪費一點勞動力,但士兵們在郿縣和武功吃了兩頓飽飯,也補充了糧食,他們本來就是幹活的屯田兵,施工纔是本行,所以也沒有怨言。

劉備的出現,果然分薄了長安方面的圍城軍勢,李傕分兵一路倉促趕到駱谷水這邊迎敵。劉備守住駱谷水東岸,讓叛軍絲毫不得進取。

可惜,就在當天後半夜、或者說第二天丑時,被劉備派去長安方向突圍進城報信的典韋,就氣喘吁吁地回來了,看樣子他是騎馬往返了一百五十里、一天一夜趕路了三百里。還帶給劉備一個驚天噩耗:

第597章 呂蒙死於此樹下?第806章 田種不炒第183章 咱不是一審判決執行人,咱是二審審判人第457章 阿亮的畢業旅行第852章 狐死首丘第461章 蠢蠢欲靜而風不止第65章 整個晉東南都亂成了一鍋粥(河東支線結束)第567章 走一步修補一步第485章 “要靠道德感化才能治本”第645章 袁紹親征第425章 四省鎖鑰第25章 本初以爲如何第34章 渣男級別的上中下策第312章 “黃色計劃泄密”第263章 世人分黑白,往來爭榮辱第645章 袁紹親征第448章 西邊和平東邊打第675章 于禁:這個劇本怎麼和程普的下場那麼相似?番外第22章 大漢不能只有十五個州第77章 千層餅餡張衛第244章 劉玄德割髀療毒第303章 身陷重圍馬孟起第302章 馬超過街亭第451章 大漢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第21章 不毛之地第258章 初中化學從未如此通俗易懂第797章 丞相無赫赫之功第849章 劉曹對決-中第9章 關張千騎劫逆營第176章 郫縣種田第459章 科學和文學並不衝突第468章 什麼都略懂第340章 大展旌旗,以壯軍威第57章 貼錢做官的好官第836章 四姓漢臣楊修第827章 平推如虎第384章 我到底是上次中計了還是這次才中的計?第32章 羣賢畢至番外第22章 大漢不能只有十五個州第144章 夠浪才能引誘敵人來越塔第132章 敵進我退,敵疲我打第217章 攻個郿塢都能遇到皇甫嵩第646章 管你幾路來第205章 戰象種田第85章 巴西三賊第820章 永不言敗第390章 哪怕比扯淡還是比不過諸葛亮第498章 孤欲帝則帝,何須遺詔第195章 剛案發就攻下案發現場第586章 海盜本色(今天就恢復兩更吧,還四千字)第331章 被關張趙馬圍毆的最高待遇(九千字大章)第431章 被水淹沒不知所措第366章 不爲堯存,不爲桀亡第838章 兩矛殺三將,陣斬夏侯淵第333章 三十萬大軍齊聚街亭番外第58章 新時代不用刻意炫耀第831章 震驚!大漢最難攻的城池竟是這裡!第324章 關雲長水淹陳倉第262章 與空氣鬥智鬥勇第81章 楊昂的企業級理解第526章 斬顏良,中箭第351章 死前爽一把第16章 高考移民舉孝廉番外第19章 師夷長技制別的夷第366章 不爲堯存,不爲桀亡第528章 最強大敵第68章 誰敢殺我一點免費感言第14章 以鄰爲壑奈若何第81章 楊昂的企業級理解第6章 赴常山番外第6章 周瑜的波利尼西亞航海術第226章 吳蘭不愧漢將軍第268章 炒期貨的下場第663章 雙英戰呂布第173章 處置玉璽第289章 李素不在時的暗戰第484章 利用變法撈錢撞到槍口上了第812章 天下洶洶徒爲你我而已,願與將軍會獵許昌第82章 張魯的信用暴雷了第313章 人生就是這樣大落大起大落大落第60章 惺惺相惜第237章 權攝漢中王(三更)第665章 袁紹:孤怎麼看誰都像內奸第4章 三月磨一劍第279章 後生可畏第197章 連耗糧都耗不過劉備(三更)第683章 公爵的制度設計沒你想的那麼簡單第808章 陛下自己想變法,關曹操什麼事第201章 居然真有人敢面對鼓譟睡大覺第840章 連封三公第105章 破門者趙子龍番外第19章 師夷長技制別的夷第248章 出來混久了回家還債第430章 我乃破羌氐王咕嚕咕嚕咕嚕第347章 長安疑雲第51章 被人跟蹤了都不知道番外第28章 咱不是要扶桑人的命,是用扶桑人的命修扶桑人的路第24章 洛陽紙貴第152章 劉焉殺吾內應矣
第597章 呂蒙死於此樹下?第806章 田種不炒第183章 咱不是一審判決執行人,咱是二審審判人第457章 阿亮的畢業旅行第852章 狐死首丘第461章 蠢蠢欲靜而風不止第65章 整個晉東南都亂成了一鍋粥(河東支線結束)第567章 走一步修補一步第485章 “要靠道德感化才能治本”第645章 袁紹親征第425章 四省鎖鑰第25章 本初以爲如何第34章 渣男級別的上中下策第312章 “黃色計劃泄密”第263章 世人分黑白,往來爭榮辱第645章 袁紹親征第448章 西邊和平東邊打第675章 于禁:這個劇本怎麼和程普的下場那麼相似?番外第22章 大漢不能只有十五個州第77章 千層餅餡張衛第244章 劉玄德割髀療毒第303章 身陷重圍馬孟起第302章 馬超過街亭第451章 大漢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第21章 不毛之地第258章 初中化學從未如此通俗易懂第797章 丞相無赫赫之功第849章 劉曹對決-中第9章 關張千騎劫逆營第176章 郫縣種田第459章 科學和文學並不衝突第468章 什麼都略懂第340章 大展旌旗,以壯軍威第57章 貼錢做官的好官第836章 四姓漢臣楊修第827章 平推如虎第384章 我到底是上次中計了還是這次才中的計?第32章 羣賢畢至番外第22章 大漢不能只有十五個州第144章 夠浪才能引誘敵人來越塔第132章 敵進我退,敵疲我打第217章 攻個郿塢都能遇到皇甫嵩第646章 管你幾路來第205章 戰象種田第85章 巴西三賊第820章 永不言敗第390章 哪怕比扯淡還是比不過諸葛亮第498章 孤欲帝則帝,何須遺詔第195章 剛案發就攻下案發現場第586章 海盜本色(今天就恢復兩更吧,還四千字)第331章 被關張趙馬圍毆的最高待遇(九千字大章)第431章 被水淹沒不知所措第366章 不爲堯存,不爲桀亡第838章 兩矛殺三將,陣斬夏侯淵第333章 三十萬大軍齊聚街亭番外第58章 新時代不用刻意炫耀第831章 震驚!大漢最難攻的城池竟是這裡!第324章 關雲長水淹陳倉第262章 與空氣鬥智鬥勇第81章 楊昂的企業級理解第526章 斬顏良,中箭第351章 死前爽一把第16章 高考移民舉孝廉番外第19章 師夷長技制別的夷第366章 不爲堯存,不爲桀亡第528章 最強大敵第68章 誰敢殺我一點免費感言第14章 以鄰爲壑奈若何第81章 楊昂的企業級理解第6章 赴常山番外第6章 周瑜的波利尼西亞航海術第226章 吳蘭不愧漢將軍第268章 炒期貨的下場第663章 雙英戰呂布第173章 處置玉璽第289章 李素不在時的暗戰第484章 利用變法撈錢撞到槍口上了第812章 天下洶洶徒爲你我而已,願與將軍會獵許昌第82章 張魯的信用暴雷了第313章 人生就是這樣大落大起大落大落第60章 惺惺相惜第237章 權攝漢中王(三更)第665章 袁紹:孤怎麼看誰都像內奸第4章 三月磨一劍第279章 後生可畏第197章 連耗糧都耗不過劉備(三更)第683章 公爵的制度設計沒你想的那麼簡單第808章 陛下自己想變法,關曹操什麼事第201章 居然真有人敢面對鼓譟睡大覺第840章 連封三公第105章 破門者趙子龍番外第19章 師夷長技制別的夷第248章 出來混久了回家還債第430章 我乃破羌氐王咕嚕咕嚕咕嚕第347章 長安疑雲第51章 被人跟蹤了都不知道番外第28章 咱不是要扶桑人的命,是用扶桑人的命修扶桑人的路第24章 洛陽紙貴第152章 劉焉殺吾內應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