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拿糜竺的錢當然不用客氣

糜竺其實前一天傍晚就已經從郡治郯縣回到了朐縣。

不過因爲李素是官面上的客人,雙方又是初次認識,連夜接見不太符合漢朝人的禮數。

次日上午,糜竺在用過早膳之後,接見了李素一行。

關羽有官身,一併得到了接見。典韋沒有朝廷任命,也就沒這個待遇了。

糜竺如今還不到三十,看上去比關羽稍微老幾歲。蓄着一副精緻體面的鬍鬚,面色紅潤有光。

歷史上,要到190年,當陶謙被朝廷調到徐州清繳蔓延的青州黃巾軍時,陶謙爲了籌錢招募丹陽兵,才徵辟糜竺爲徐州別駕從事。

所以現在的糜竺還是徹底的白身,哪怕是對待六百石的官員,禮數也非常客氣。

“久聞糜公急公好義,名播徐州,素此番特來拜見。”

“豈敢當先生厚意,某不過一介商賈——聽說先生是從京師而來?”

李素也不佔對方便宜,直接挑明:“也不算特地千里而來——素承鈞命,本就要去廣陵,此番拜訪,不過繞行區區百里而已,糜公不必介懷。”

糜竺又稍微說了些客套話,大致也猜出李素是來打秋風的,就主動把話挑明瞭:

“……既如此,竺也算久仰劉幽州與玄德公大義,此番願助錢200萬,爲朝廷討賊安民略盡綿力。”

200萬比起甄家給的1000萬,當然差距很大。但考慮到糜家生意在徐州,眼下也看不出劉備和李素如何回報他,純粹是交個朋友,已經很不錯了。他至今連劉備的面都沒見過,完全是看在《孝義錄》上那點名聲才掏的腰包。

對比一下,魯肅捐的兩千斛糧食,折算下來最多也就一百萬,還是按照如今四月春荒的糧價算的。要是按秋收之後的算,也就六七十萬。

“多謝糜公厚意,糜公是爽快人,素也不矯飾客氣了。”李素先認可了對方的誠意,隨後話鋒一轉,

“在尊府榻這幾日,素也在這朐縣內外各處巡防,對糜公的營生略有一些淺見,或許,貴我雙方還能有更大的合作。”

糜竺下意識有些不信,但還是非常客氣虛心:“哦?願聞其詳。”

李素清了清嗓子:“我此番,有兩項合作建議。首先,敢問糜公,徐州、江東等地,馬價與幽州相比,差距幾何?糜公如此家業,爲何在販馬生意上不擴大經營呢?”

糜竺想都沒想:“南方不產馬,運費周折、加上沿途州郡關隘重稅。馬匹每過一州就要漲價兩三成。徐州的馬價,比幽州已然翻倍,到了江東,起碼再貴三五成。”

漢朝的商稅,按規定是每過一處關隘,收取貨值的6%,這是非常重的。

漢武帝的時候剛定這個稅率,好歹關隘還比較少。但幾百年下來,已經發展到了每跨一次郡之間的邊界,都按6%收一次,跨州界甚至巧立名目收到12%。從北到南一路下來,稅可不得比原本貨物還貴了麼。

當然商人也會想盡辦法巧立名目避稅或者收買郡界守軍,比如以糜竺的勢力,在這徐州境內各郡,幾乎就可以象徵性少交點稅。但要是撈到競爭對手控制的州,就會被嚴格的公事公辦。

糜家、甄家,乃至豫州衛茲、荊益關中各處割據商圈的大佬,都是靠這招打壓對手的——對手到了他們的地盤上,想逃稅就非常難。

李素見糜竺對困難認識很充分,便主動挑明:“依我看,你們糜家販馬主要的困難,還在於完全無法通過冀州的勢力範圍、必須全額繳稅。至於青州,你和甄家的勢力應該差不多強。而在幽州這個貨源地,你們又拿不到遼東郡的貨源——但這些問題,玄德公都可以幫你解決。”

糜竺眼睛瞬間一亮:“請細言之!若是可行,竺定有厚報!”

商人說話就是乾脆,沒那麼多文縐縐,直接談報答了。

李素:“我看你們糜家沙船過百,大半皆可出海,爲何不走海路北上幽州?如今幽州正有張純作亂,而且以我觀之,此亂斷不會很快平定。與烏桓人征戰定然可以繳獲大量馬匹,你若能收購玄德公的殺賊繳獲,也就不必擔心貨源了,而且也不會得罪甄家。”

如果直接用甄家或者別的豪商的常規進貨貨源,那就屬於撈過界了,會得罪人,這種事情李素還是不會去幹的。

但只是賣劉備在交戰中繳獲的馬匹,這就不犯忌諱了,也沒人可以指摘——爲朝廷殺敵,難道還不許靈活處置戰利品了?

另一方面,李素也是不想自己賺錢補貼劉備了,所以也要幫劉備把積壓的貨物賣出去。

目前他們陣營手頭就一千萬錢,而李素做賣書賣紙生意的利潤,在這一千萬餘額裡,已經佔了一半多。要是後續都從這裡開支,豈不是等於私款公用了?這種事情李素是不幹的。

哪怕是他自己買官的錢,他也覺得應該用劉備的比較合理——因爲關羽張飛買官的600萬,也是劉備出的!都是爲了陣營的整體利益,不能厚關張薄李嘛。

甄儼、糜竺這些人,未來在功臣集團裡的定位是“資金入股”,而李素是“技術入股”,不能亂了秩序。

糜竺聽了這建議,很快心算了一下:就算馬匹質量不咋滴,按照今年的馬價,幽州進貨一匹平均至少5萬錢,原本運到徐州光加上稅就翻倍,再算運費、損耗、利潤,徐州這邊售價起碼12萬,江東能賣15萬。現在可以省掉一路過關的稅,利潤陡然高了好幾倍。

劉備要是有一千匹馬要賣,光增加部分的毛利就有四五千萬之多。

李素看到糜竺很心動,連忙加了把火:“糜公只要肯幹,我們可以給你兩個便利:首先,屆時糜公的船隊可以直接駛入灅水,到良鄉縣碼頭交貨,那裡是玄德公全權掌控的地盤。

而且灅水有三條支流,分別通過昌平、漁陽,不管未來如何調動,玄德公保證你有地方接貨。

另外,爲了顯示我方誠意,我今日便指點糜公一條可以略微改良沙船在海上航行穩定的小計。”

李素建議的路線,基本上等於從後世津門衛、大沽口直接開進海河,直抵燕京城下。

另外,古代航海的海船,在黃海海域因爲水淺、多涌浪,所以用的是平底沙船,跟內河船結構大體一致。這種船最南可以到長江口乃至錢塘江口,再往南的海域就吃不開了,得用後世纔出現的尖底船也就是“福船”。

這也是爲什麼一直到明末,華夏近海的商人勢力依然分爲北方的沙船幫和南方的福船幫,南有鄭成功,北有沈庭揚。雙方的船結構不一樣,沒法撈到對方的地盤上切。

所以在三國的時候,要想在北方搞點航海還是可以做到的,現成貨拿來稍微改改就行,並沒有技術難度。但福建以南海域就別想了,得重新攀科技樹,太麻煩。

糜竺微微驚訝:“這路線倒是不錯,不過我們船從來不出遠海,貼岸繞過青州又路途遙遠——先生竟懂船隻營造之術?能讓海船不必緊貼海岸航行?”

山東半島海岸曲折,對這個時代的海船來說,貼岸航行繞過去是非常費時費力的。

李素決定再推一把:“讀書多了,偶有一得罷了——如今尊府的沙船,都是以內河航行爲主,所以沒有爲出海做過專門修整吧?所以才害怕涌浪,不敢遠離海岸。”

糜竺:“確是如此——不過徐州、江東各地,凡是沙船入海,都是這般。”

李素:“可在船隻水線以下部位,多釘兩塊從船底左右往外伸出的狹長木板,便如游魚的側鰭。如此,沙船在涌浪之中抗顛簸的性能,也能如游魚一般有所提升。”

李素提出的,便是後世造海船最基本的小竅門,給船加個橫向穩定鰭。這種敲門大約到唐宋的時候,也就被匠人總結出來了,技術上沒有難度。

李素覺得他的陣營未來也不太會在沿海找到根據地,既然認識的友方人士只有糜竺家有海船生意,就拋磚引玉表現誠意,換點籌碼吧。

糜竺聽完,就決定回去馬上試一試。

不過他話要說漂亮,即使還未驗證,他也得先提升自己的出價:“竺已經深感先生與玄德公的厚意,這樣吧,我把助軍錢提到一千萬,另外,未來販馬的收購價,我願按冀州的馬價收購幽州的馬匹。”

糜竺這句話的意思,也就是願意在買劉備的戰利品時,比正常市場行情額外提高兩到三成的收購價。多出來的這部分,就相當於是給劉備陣營的販馬分紅。

李素非常滿意,這才恰到好處又提出了銀鏡生意的合作。

當然他也會一開始就定基調說清楚:賣馬是劉備的生意,銀鏡是他李某人自己的生意,公款私款一定要分清。

第148章 老闆,把還沒燒的魚香肉絲換成龍井蝦仁第717章 用心平而勸誡明第4章 怒殺督郵番外第74章 英雄豪傑總是成批地來,又成批地走第354章 行百里者半九十第834章 東出虎牢定陳留第535章 讓敵人以爲我們不知道他們以爲我們知道第231章 再戰陽平關番外第33章 滿載而歸第42章 皇帝直接賣給個人買家,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第108章 亂世懦夫豈可爲帝第228章 伏路把關饒子敬番外第9章 南方大開發第680章 統一計劃第67章 遊說單于第349章 比脫錦袍玉帶還乾脆第327章 不到渭河心不死第77章 千層餅餡張衛第180章 千金市骨諸葛亮第565章 孫策的真正實力第722章 產業鏈從上到下一盤棋第421章 攻守雙方都在學習李素(第三更,馬上還有第四更別走開)第240章 這很合理也很合邏輯第81章 楊昂的企業級理解第549章 法正:我不做人了!第527章 得罪了袁盟主還想走?第155章 打工人打工魂第255章 諸葛子瑜可爲大司農第602章 大漢天下一盤棋第102章 圖書館裡宅出來的大功德第640章 大殺四方的“無當飛軍”第686章 樹倒猢猻散第610章 諸葛亮:專治各種懂人第553章 背信得榮華,首倡終天譴第648章 謀士多有謀士多的壞處第622章 決戰不是你想打就有得打第680章 統一計劃番外第63章 航海保險第671章 自絕退路的周瑜第779章 重回桃園張翼德第856章 處理劉和第259章 學不可以已第524章 撂最狠的逼,挨最毒的打第595章 如仲謀不才,公瑾可自取第806章 田種不炒第181章 讓蜀郡百姓也賺幾個億第3章 外交的最高境界第169章 大漢忠臣朱內應第278章 報團取暖的反賊第833章 秋天來了,收穫的季節到了第188章 淪落爲島夷的公孫度第555章 要利用敵人吸取歷史教訓的機會第330章 雙方都是貨比三家只看不買第204章 李都督給的實在太多了第207章 咱不主動打仗,咱只是來修路的第662章 完美繞後開團番外第16章 公孫康:西扛太史慈,北拒趙子龍第43章 連滅二賊救泰山第211章 平定永昌郡第22章 說服沮授-下第32章 羣賢畢至第718章 神劇輕鬆做到的事情,李素花了十幾年第762章 德配其位第699章 搜刮得心服口服第396章 官渡陰雲第513章 連敵人也引用你的經文番外第44章 當年怎麼打公孫瓚,現在就怎麼打二田第581章 天下水戰巔峰對決第34章 沒有反賊殺害朝廷使者,咱就製造一股反賊第651章 大將軍“光復”河內第28章 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第63章 前門潰韓暹,後門來楊奉(三更)第572章 氣勢洶洶下江陵第577章 兩場大戰之間的賢者時間第733章 統治階級才能學的歷史課第675章 于禁:這個劇本怎麼和程普的下場那麼相似?第644章 許攸掌兵第754章 夏侯幼常的爛攤子,只好讓李子均來收拾番外第45章 蔡邕:死後五年才發威第10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299章 旅遊式偷襲第135章 兩斬蠻王第783章 曹操:慢性完蛋還是再賭一把第732章 自古以來蔡伯喈第759章 斬曹純,奪襄城第350章 有驚無險第355章 拿個真發明造假(三更!第三更四千字)第17章 來將可留姓名第728章 斬殺林邑王第791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渡過易水別想還一些扯淡的章節感言(關於加更)……第647章 以消耗袁紹有生力量爲任第79章 張翼德速取定軍山第617章 即將到來的春季攻勢(兩線時間線吻合)第60章 惺惺相惜番外第61章 歷史的玩笑第622章 決戰不是你想打就有得打第186章 化解董賊的最後一張牌第689章 不攔頭不截腰只擊尾第129章 這!就是勸降!
第148章 老闆,把還沒燒的魚香肉絲換成龍井蝦仁第717章 用心平而勸誡明第4章 怒殺督郵番外第74章 英雄豪傑總是成批地來,又成批地走第354章 行百里者半九十第834章 東出虎牢定陳留第535章 讓敵人以爲我們不知道他們以爲我們知道第231章 再戰陽平關番外第33章 滿載而歸第42章 皇帝直接賣給個人買家,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第108章 亂世懦夫豈可爲帝第228章 伏路把關饒子敬番外第9章 南方大開發第680章 統一計劃第67章 遊說單于第349章 比脫錦袍玉帶還乾脆第327章 不到渭河心不死第77章 千層餅餡張衛第180章 千金市骨諸葛亮第565章 孫策的真正實力第722章 產業鏈從上到下一盤棋第421章 攻守雙方都在學習李素(第三更,馬上還有第四更別走開)第240章 這很合理也很合邏輯第81章 楊昂的企業級理解第549章 法正:我不做人了!第527章 得罪了袁盟主還想走?第155章 打工人打工魂第255章 諸葛子瑜可爲大司農第602章 大漢天下一盤棋第102章 圖書館裡宅出來的大功德第640章 大殺四方的“無當飛軍”第686章 樹倒猢猻散第610章 諸葛亮:專治各種懂人第553章 背信得榮華,首倡終天譴第648章 謀士多有謀士多的壞處第622章 決戰不是你想打就有得打第680章 統一計劃番外第63章 航海保險第671章 自絕退路的周瑜第779章 重回桃園張翼德第856章 處理劉和第259章 學不可以已第524章 撂最狠的逼,挨最毒的打第595章 如仲謀不才,公瑾可自取第806章 田種不炒第181章 讓蜀郡百姓也賺幾個億第3章 外交的最高境界第169章 大漢忠臣朱內應第278章 報團取暖的反賊第833章 秋天來了,收穫的季節到了第188章 淪落爲島夷的公孫度第555章 要利用敵人吸取歷史教訓的機會第330章 雙方都是貨比三家只看不買第204章 李都督給的實在太多了第207章 咱不主動打仗,咱只是來修路的第662章 完美繞後開團番外第16章 公孫康:西扛太史慈,北拒趙子龍第43章 連滅二賊救泰山第211章 平定永昌郡第22章 說服沮授-下第32章 羣賢畢至第718章 神劇輕鬆做到的事情,李素花了十幾年第762章 德配其位第699章 搜刮得心服口服第396章 官渡陰雲第513章 連敵人也引用你的經文番外第44章 當年怎麼打公孫瓚,現在就怎麼打二田第581章 天下水戰巔峰對決第34章 沒有反賊殺害朝廷使者,咱就製造一股反賊第651章 大將軍“光復”河內第28章 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第63章 前門潰韓暹,後門來楊奉(三更)第572章 氣勢洶洶下江陵第577章 兩場大戰之間的賢者時間第733章 統治階級才能學的歷史課第675章 于禁:這個劇本怎麼和程普的下場那麼相似?第644章 許攸掌兵第754章 夏侯幼常的爛攤子,只好讓李子均來收拾番外第45章 蔡邕:死後五年才發威第10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299章 旅遊式偷襲第135章 兩斬蠻王第783章 曹操:慢性完蛋還是再賭一把第732章 自古以來蔡伯喈第759章 斬曹純,奪襄城第350章 有驚無險第355章 拿個真發明造假(三更!第三更四千字)第17章 來將可留姓名第728章 斬殺林邑王第791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渡過易水別想還一些扯淡的章節感言(關於加更)……第647章 以消耗袁紹有生力量爲任第79章 張翼德速取定軍山第617章 即將到來的春季攻勢(兩線時間線吻合)第60章 惺惺相惜番外第61章 歷史的玩笑第622章 決戰不是你想打就有得打第186章 化解董賊的最後一張牌第689章 不攔頭不截腰只擊尾第129章 這!就是勸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