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倉皇應對

袁紹和曹操在官渡對峙,現在兩方面誰也動不了誰,已經到了緊要關頭,這時候,只要有一方出現變局,這一方立刻就會崩潰。

而在北方,能夠左右戰局的,也只有一個呂鵬了,所以呂鵬的一舉一動,全部被雙方關注着。

呂鵬突然出兵空虛的幷州,袁紹的腦袋當時嗡的一下,徹底的蒙圈了,在清醒過後,立刻摔了手中所有能摔的東西,大罵呂鵬無信。

但罵是罵不出呂鵬撤軍的,事情還要靠打來解決問題,只是可惜,現在自己和曹操隔着黃河對峙,怎麼的也不敢再撤兵了,怎麼辦,怎麼辦,現在的袁紹一個腦袋兩個大。

這時候,外甥高幹,也就是幷州刺史站了出來,眉頭緊皺的請命:“舅父,幷州乃我們根本,更是我們戰馬來源之地,萬萬丟失不得啊。”

袁紹就捂着牙疼的腮幫子,痛苦的道:“都是我的不好,信了呂鵬小兒,高估了他的人品,調你來我這裡,造成幷州空虛,現在當務之急該如何處置?”

高幹道:“情形已經到了這個地步,請舅父給我五萬大軍回救幷州。”然後擡眼看了一下痛苦爲難的舅父:“三萬。”

袁紹還是默不作聲,高幹就咬咬牙,“一萬。”

袁紹站起來,緊緊握住這個有能力的外甥:“幷州就託付給你了,我等你的好消息。”然後也知道,讓高幹面對天下強兵呂鵬的九萬大軍,其結果可想而知,於是不放心的問道:“你將如何面對呂鵬的進攻?”

高幹乾澀的道:“我不能擋住呂鵬,但我將盡量組織幷州留守將士,行堅壁清野之策,托住呂鵬,等待舅舅取勝曹操回援我軍。”

這也是無奈,但還算穩妥的辦法,袁紹認爲,據守住幾個大邑城郭,堅持到自己戰勝曹操回軍,自己這個幹練的外甥還是能做到的。

袁紹就長出了一口氣,這時候沮授上前對高幹建議道:“幷州與幽州,隔着一個巍峨的太行,太行山勢險峻無法攀登,只有八個陘口棧道通進幷州,將軍回去,如不能阻擋呂鵬大軍,當放呂鵬進入幷州腹地,然後將軍出奇兵,佔據太行山關口要隘,斷絕呂鵬大軍糧道,雖然呂鵬一項實行的是以商供給軍隊的策略,但他的軍械還是要從幽州運輸過去的,沒了武器,他們對我們死守的諸城也就無能爲力了。如此方能拖住呂鵬。”

高幹深深的給沮授深施一禮:“先生教導,我定施行。”

袁紹對這樣的建議表示了無言。

在太行以東,還有翼州的兩個領地,一個就是中山國,一個就是常山郡,那都是富庶之地,人口也是最多,如果按照沮授的提議,就等於放棄了這兩個地方。

如此一來,自己的翼州就被割裂的七零八落了。

現在翼州的渤海郡,任丘郡,已經被呂鵬佔領,若是在丟棄中山常山,那就等於將翼州三分之一的土地割裂給了呂鵬,自己迴旋的餘地就更加狹窄了。

看出了自己舅舅的不捨,高幹上前誠懇的道:“沮授先生所言正當啊,如果要保證中山常山兩地,我們就得出兵增援。

但這兩個地方身處平原之地,根本就無險可守,如果緊緊憑藉那兩個地方的守軍,是無論如何也守不住那裡的,而一旦我帶的人馬出擊協助,只能是杯水車薪,徒勞的將我這不多的軍隊丟在那裡。”

然後再次誠懇的道:“現在局勢已經糜爛如此,只有收縮外圍,行壯士斷腕之計策,才能保住我們的根本,才能希望東山再起啊,這一點,還請舅舅三思啊。”然後思考了一下,再次對袁紹道:“現在,中部通向幷州的井陘關由我兄弟高柔把守,井陘關地形及其險要,井陘道更是不能並車而行,他手下有兵一萬,只要出兵佔據井陘道口,擋住敵人絕對沒有問題,我請舅舅下令中山常山,將所有能撤的物資全部經由井陘道撤進幷州,將兩地現在留守的軍隊全部交給我弟弟指揮,如此,東面來敵就等於擋住了。如此我便可以專心對付北面的敵人。”如果自己沒了東面的威脅,帶着一萬將士,再整合原先幷州留守的部隊,面對北面來的兩萬呂家軍,高幹有信心,憑藉自己的能力擋住他們,或者是戰勝他們。

其實袁紹何嘗不知道現在的局勢情況?不過就是心有不甘,但再不甘心又能如何,形勢逼人,也只能如此了。

在長嘆一聲之後,於是下令,命令高幹領軍一萬,沮授做爲參軍,然後帶着一萬人馬,孤單而悲壯的北上,抵擋幽州大軍的全面進攻。

高幹走了,袁紹坐不住了,現在官渡之戰必須速戰速決,要不自己的身後幷州翼州就將不保。

得到呂鵬突然出兵幷州的消息,坐不住的還有曹操。

賈詡第一個跳出來,對曹操大聲的建議:“呂鵬趁着我們和袁紹對峙,牽制住全部袁紹實力,乘虛進幷州,一旦幷州落到呂鵬手中,以居高臨下的地勢轉而南下,定然橫掃空虛的翼州,那樣我們的這場大戰將沒有任何收穫,而呂鵬的實力會迅猛增長,轉眼就是我們的第一大敵,請主公立刻催動大軍,與袁紹決戰,在呂鵬還沒來得及南下翼州的時候,佔領翼州。”

曹操和呂鵬互爲盟友這個不假,但兩個人也都將對方定位爲第一敵人,這也是事實,沒有哪一方對哪一方掉以輕心,這時候曹操也是心急如焚,也想和袁紹決戰。

怎奈自己和袁紹對峙如此長時間,無論在兵力上還是在糧草物資上,都不能戰勝袁紹,文臣謀士爲此而愁眉不展。

這時候,一個人的到來,打破了這個僵局,那就是被袁紹貶爲馬伕的許攸。

於是曹操厚待,許攸說出了袁紹的弱點,指出烏巢糧草防備空虛,可突襲之。

曹操大喜,親自帶人來偷襲烏巢,一戰定乾坤。

於是,天下英豪全部都將目光盯上了北方,等待着大漢三個軍事集團的勝負,這將關乎大漢未來的走向。

地287章 趕盡殺絕第428章 被困任丘第148章 三國之套路趙雲第938章 孫淼的尷尬第597章 求購軍火第050章 佈局第972章 統一之戰第712章 對比實力第224章 統籌再戰第101章 整人 一拍即合第772章 戰線漏洞第088章 希望第753章 致命的誤會第932章 暗中動作第057章 戰場黑吃黑第527章 井陘之戰4第395章 救贖第793章 劉備入川第979章 江山一統第832章 聯合劉備的道理第286章 拒絕投降第733章 再見馬刺第054章 發戰爭財的手段第657章 孫權收了甘寧第303章 要的就是上行下效第331章 界橋之戰第078章 回家第453章 審配的下場第908章 決戰丹徒第157章 上官的忌憚第552章 安排釘子第957章 江東文臣的條件第300章 糾結於心第202章 調整策略第562章 第二戰場第976章 劉禪的決斷第375章 幽州的滋潤第129章 屠殺滅族手段第337章 談我的條件第865章 百人對十萬第079章 口號第250章 焦頭爛額第381章 草原夜話第325章 殺胡令出第789章 龐統張鬆第364章 趁亂出擊第701章 小事情解決大問題第018章 掌握實權的小伎倆第593章 簡單的案情第481章 置換土地第580章 沮授的分析第767章 皇帝主持的盟約第665章 吐血的周瑜第741章 刀斧手埋伏第238章 挖坑與填坑的哲理第549章 呂氏兄弟的煩惱第683章 大亂再起第451章 形勢逆轉第516章 混亂的局勢第796章 輕取險關第964章 鎮守街亭第136章 一地相思兩地閒愁第337章 談我的條件第366章 推銷強盜邏輯第766章 馬超投降劉備的後果第922章 大勢所趨第329章 宿命論調第370章 呂鵬和烏延的抉擇第725章 動起來第813章 十萬人的偷襲第583章 人盡其用第326章 劉備來訪第731章 到草原搬兵第279章 誰先見誰第264章 緊張的關係第928章 張飛死了地833章 順利結盟第570章 還是三國嗎第436章 趙雲反擊第235章 戰後調整第659章 江北的支持第927章 孫權稱帝第436章 趙雲反擊第426章 勝利會師第384章 壯士斷腕第264章 緊張的關係第392章 人海戰術第071章 一刀揚名第374章 談判第330章 商隊到來第363章 領兵夜襲第867章 佛教和屠殺第293章 勝負立分第377章 文姬歸漢2第839章 三人的目標第506章 志得意滿曹阿蠻第108章 管虧請見第836章 兵發雁門第391章 回家之路第784章 摧枯拉朽
地287章 趕盡殺絕第428章 被困任丘第148章 三國之套路趙雲第938章 孫淼的尷尬第597章 求購軍火第050章 佈局第972章 統一之戰第712章 對比實力第224章 統籌再戰第101章 整人 一拍即合第772章 戰線漏洞第088章 希望第753章 致命的誤會第932章 暗中動作第057章 戰場黑吃黑第527章 井陘之戰4第395章 救贖第793章 劉備入川第979章 江山一統第832章 聯合劉備的道理第286章 拒絕投降第733章 再見馬刺第054章 發戰爭財的手段第657章 孫權收了甘寧第303章 要的就是上行下效第331章 界橋之戰第078章 回家第453章 審配的下場第908章 決戰丹徒第157章 上官的忌憚第552章 安排釘子第957章 江東文臣的條件第300章 糾結於心第202章 調整策略第562章 第二戰場第976章 劉禪的決斷第375章 幽州的滋潤第129章 屠殺滅族手段第337章 談我的條件第865章 百人對十萬第079章 口號第250章 焦頭爛額第381章 草原夜話第325章 殺胡令出第789章 龐統張鬆第364章 趁亂出擊第701章 小事情解決大問題第018章 掌握實權的小伎倆第593章 簡單的案情第481章 置換土地第580章 沮授的分析第767章 皇帝主持的盟約第665章 吐血的周瑜第741章 刀斧手埋伏第238章 挖坑與填坑的哲理第549章 呂氏兄弟的煩惱第683章 大亂再起第451章 形勢逆轉第516章 混亂的局勢第796章 輕取險關第964章 鎮守街亭第136章 一地相思兩地閒愁第337章 談我的條件第366章 推銷強盜邏輯第766章 馬超投降劉備的後果第922章 大勢所趨第329章 宿命論調第370章 呂鵬和烏延的抉擇第725章 動起來第813章 十萬人的偷襲第583章 人盡其用第326章 劉備來訪第731章 到草原搬兵第279章 誰先見誰第264章 緊張的關係第928章 張飛死了地833章 順利結盟第570章 還是三國嗎第436章 趙雲反擊第235章 戰後調整第659章 江北的支持第927章 孫權稱帝第436章 趙雲反擊第426章 勝利會師第384章 壯士斷腕第264章 緊張的關係第392章 人海戰術第071章 一刀揚名第374章 談判第330章 商隊到來第363章 領兵夜襲第867章 佛教和屠殺第293章 勝負立分第377章 文姬歸漢2第839章 三人的目標第506章 志得意滿曹阿蠻第108章 管虧請見第836章 兵發雁門第391章 回家之路第784章 摧枯拉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