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9章 江山一統

劉漢滅亡了,天下的政治格局徹底的改變了,呂鵬的大唐一統天下,已經是勢不可擋,天下有識之士,不管出於什麼心態,紛紛涌向呂鵬的統治之下,無數的人才彙集,更讓呂鵬如魚得水,整個中原土地到手,更讓他的實力如虎添翼。而他最得到加強,還是在軍事上。

這種加強,不是增加了軍隊,而是士氣人心的增強,所有的人都爆發出了心中最大的潛質,奮不顧身的向着吳魏兩國發動進攻,絕對以一當十,戰士所向披靡。

陸遜和呂蒙在荊州的邊緣,坐看龐統龐德將姜維逼死,大漢最後的一點軍隊徹底消失,但他並沒有接替姜維抵抗唐軍的任務,而是做了壁上觀,任由孫權如何催促,也絕對不出兵。

而在呂鵬善待劉禪的消息發佈天下之後,早就和呂鵬達成協議的東江文武一起上殿,逼迫孫權退位投降。

孫權不從,結果文武發動政變,囚禁孫權,然後以張召爲首的文武寫降書,向北京的呂鵬投降。

呂鵬欣然接受,命令龐統,龐德進駐建鄴,封孫權爲和順公,開出的條件和劉禪相同,但孫權拒不接受,最終將一家老小,七個兒子聚在一起,坐在觀海樓上,一把大火。

至於他在被囚禁期間是如何上的觀海樓,他的一家如何和他團聚,樓下的柴薪如何搬運彙集,到底是誰點的火,反正那都是故事了。

呂鵬假惺惺的下旨,按照公侯的禮節厚葬了孫權一家,然後宣佈,東吳劃歸大唐版圖,同時按照當初的承諾,悉心安置江東官員。

到這時候,也就是在大唐一年冬天的時候,還在苦苦掙扎着的就剩下曹丕了。

但曹魏已經淪落爲地方的小勢力,真正忠心它的人口不過300萬,地方不過兩個郡,無論他曹丕如何勵精圖治,無論他手下如司馬懿等多麼的足智多謀,但是實力不允許了。

實力已經絕對不允許他了。

在一番掙扎之後,曹丕最終決定再次遷徙,帶着忠心自己的百姓世家南渡大海進入夷洲,也就是現在的臺灣。

但這次遷徙已經和上次遷徙不一樣了,跟隨他的百姓和世家大族已經寥寥無幾,就比如當初最忠心他的謝家就向呂鵬投誠,接受了呂鵬的條件,留在了中原。

但司馬懿並沒有留下來,他跟着曹丕去了夷洲也就是後世的臺灣,幫助曹丕穩定了當時島上的局勢。

大唐二年春,呂鵬正式向全天下宣佈,混亂結束了,戰爭結束了,中原除了臺灣之外,再次統一了。

“但是,鑄劍爲犁,享受太平天下還爲時過早,北面草原鮮卑還沒歸順,遼東和高麗還有公孫度割據,臺灣是我們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革命尚未成功,我們仍需努力,還沒有到馬放南山的時候,所以我們必須在這最關鍵的時候,完成祖國的真正統一大業。”

安撫了中原地區之後,呂鵬親自坐鎮南京,組織水師二十萬,渡海殺向了夷洲。

爲了宣示自己的決心,爲了鼓舞手下將士的氣勢,所以他抄襲了震爍古今的千古名篇——宜將剩勇追窮寇,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就在大軍壓境的時候,臺灣的司馬懿突然廢掉了曹丕,向呂鵬提出歸順,但他提出了一個條件——讓呂鵬封自己爲晉王,臺灣高度自治,名義上歸屬大唐,但卻不歸大唐管轄。

這樣的條件,被已經厭倦了戰爭的將士們接受,在當時人的心態中,中原已經一統了,就等於宣佈戰爭結束了,繼續發動戰爭,我就是爲了拿回一個偏僻的小島,這實在是不值得,尤其在當時的社會環境,那些偏僻的島嶼都被人認爲是不毛之地,是可有可無的野蠻之地,中央政府根本就是鞭長莫及,正所謂有他不多無他不少,在爲這個小破島子而興師動衆,那就是窮兵黷武。

但是呂鵬堅決的否定了所有人的這種想法:“我的同志哥,大漢的土地無限遼闊,這不假,但是大漢的土地沒有一寸是多餘的,凡有曾經被大漢統御過的地方,都必須迴歸大唐,絕對沒有法外之地。”然後遙望南方,語音堅定的道:“凡是受到漢文化影響,都將是大唐的疆土,凡是大漢族人腳步達到的地方,必須畫在大唐的勢力範圍之內,西面的高山不能阻擋我們前進的腳步,南面的汪洋不能阻擋我們進取的決心,星辰大海,日月照耀的地方,必須掌控在大唐手中,將所有可能威脅大唐幾百幾千年的可能,都必須殲滅在萌芽之內,臺灣必須統一,絕對不給兒孫留下任何後患。”

在呂鵬的堅持之下,三次攻臺大戰讓大唐的將士死傷累累,但依舊沒有阻擋住呂鵬登上臺灣島的腳步,最終在大唐四年,大唐的旗幟高高飄揚在臺灣島的五指山山頂,宣佈這個島嶼,成爲了大唐一個州郡。

司馬懿和他的家族泛舟海外,改名換姓爲林,從此杳無音訊。

但在大唐1865年,有一個姓林名肯的傢伙,在一個叫美洲的地方,建立了一個叫美麗的國家,他追認司馬懿爲美麗國家的始皇帝。

當時大唐的皇帝,大唐第64世立刻向內閣提請,討伐這個司馬懿的餘孽。

當時內閣堅決的否定了這種勞師遠征,認爲這純屬是吃飽了撐的。但這時候,64世皇帝拿出了大唐第一皇帝的遺詔:“我的後世子孫,如果發現有個叫美利堅的國家出現,必滅之。”然後這個皇帝就堅定的道:“現在出了一個美麗的國度,不過是他們自己取名字的時候忘了寫一個字,那好吧,我作爲皇帝就給他加上,按照太祖的要求,我們必滅之。”

這時候皇權和內閣已經徹底的分離,皇權已經成爲一種國家的象徵,內閣纔是這個國家的真正的組織機構,但是對於對太祖的尊重,大家認爲不妨打一打,反正這些年也太平過了,就當是舒活舒活筋骨。

於是大唐對那個叫美麗的國家進行了滅國之戰,當時那個林肯哭着述求:“你們太祖要滅的是美利堅,而我叫美麗,這就好比,熊貓和貓熊根本就是兩種東西,我冤不冤啊。”

“你似乎是很冤,但我們要遵循太祖遺照,你不要說你的名字叫美麗,不管任何帶着美字或者是麗字,或者是堅字的國家,我們都必須將它滅掉,這一點絕對沒有問題。”

第353章 指揮若定第415章 就是一個亂第552章 安排釘子第817章 孟獲的困窘第252章 夜訪第432章 范陽前線第520章 衣錦還鄉第022章 建營的內涵你不懂第835章 三國開戰第112章 奪門第670章 指點劉備第226章 分崩離析第556章 閒來無事 我們閱兵吧第476章 任命官吏第313章 燙手山藥第282章 一種思路第518章 倉皇應對第078章 回家第650章 有賊來降第484章 喜氣洋洋的幽州第867章 佛教和屠殺第595章 處理善後第436章 趙雲反擊第569章 閻柔出馬第497章 雙雄會第896章 司馬懿的戰略第806章 張飛的詭計第292章 兩軍交鋒第383章 陷阱第329章 宿命論調第466章 趙雲功過第742章 徵召聯軍第337章 談我的條件第557章 給我跪下第601章 信陽會盟第548章 一女二嫁之計第181章 風雲咋起第558章 軍事演習第449章 讓青州第443章 幽州來信第293章 勝負立分第820章 人頭獵人第706章 趙雲來了第324章 混亂局勢第389章 突圍之戰第148章 三國之套路趙雲第550章 呂鵬的做法第094章 風車的力量第874章 豐收的祈盼第521章 井陘道第354章第216章 收不來活的 那就收死的吧第225章 分而治之第023章 被上官不喜第384章 壯士斷腕第063章 張燕其人第613章 奴大欺主第878章 聚兵突襲第379章 蹋頓的糾結第675章 對於忠誠的探討第537章 爭搶翼州第037章 趙權的決斷第183章 罷市第176章 不忍下手第435章 守城2第800章 求你啦,我們死戰吧第777章 信陽之戰第187章 變生第777章 信陽之戰第162章 計劃開啓第757章 生擒龐德第293章 勝負立分第016章 馬脖子先生第510章 與曹操的談判第419章 一人一驢的力量第398章 減免賦稅?絕不第161章 出兵潞縣第801章 劉璋的結局第279章 誰先見誰第705章 殘暴百姓第690章 決戰開始第896章 司馬懿的戰略第133章 戰後總結第469章 能臣匯聚第347章 焚琴煮鶴的主意第226章 分崩離析第799章 因失望而拒絕投降第174章 拜師學藝第439章 花樣百出的攻防第097章 窮苦的州府第195章 援軍第341章 故人在次第790章 兵圖益州第506章 志得意滿曹阿蠻第531章 高柔的計策第241章 百姓的祈求第749章 天下形勢第247章 義釋呂布的道理第349章 出兵對抗第059章 堵死你的路
第353章 指揮若定第415章 就是一個亂第552章 安排釘子第817章 孟獲的困窘第252章 夜訪第432章 范陽前線第520章 衣錦還鄉第022章 建營的內涵你不懂第835章 三國開戰第112章 奪門第670章 指點劉備第226章 分崩離析第556章 閒來無事 我們閱兵吧第476章 任命官吏第313章 燙手山藥第282章 一種思路第518章 倉皇應對第078章 回家第650章 有賊來降第484章 喜氣洋洋的幽州第867章 佛教和屠殺第595章 處理善後第436章 趙雲反擊第569章 閻柔出馬第497章 雙雄會第896章 司馬懿的戰略第806章 張飛的詭計第292章 兩軍交鋒第383章 陷阱第329章 宿命論調第466章 趙雲功過第742章 徵召聯軍第337章 談我的條件第557章 給我跪下第601章 信陽會盟第548章 一女二嫁之計第181章 風雲咋起第558章 軍事演習第449章 讓青州第443章 幽州來信第293章 勝負立分第820章 人頭獵人第706章 趙雲來了第324章 混亂局勢第389章 突圍之戰第148章 三國之套路趙雲第550章 呂鵬的做法第094章 風車的力量第874章 豐收的祈盼第521章 井陘道第354章第216章 收不來活的 那就收死的吧第225章 分而治之第023章 被上官不喜第384章 壯士斷腕第063章 張燕其人第613章 奴大欺主第878章 聚兵突襲第379章 蹋頓的糾結第675章 對於忠誠的探討第537章 爭搶翼州第037章 趙權的決斷第183章 罷市第176章 不忍下手第435章 守城2第800章 求你啦,我們死戰吧第777章 信陽之戰第187章 變生第777章 信陽之戰第162章 計劃開啓第757章 生擒龐德第293章 勝負立分第016章 馬脖子先生第510章 與曹操的談判第419章 一人一驢的力量第398章 減免賦稅?絕不第161章 出兵潞縣第801章 劉璋的結局第279章 誰先見誰第705章 殘暴百姓第690章 決戰開始第896章 司馬懿的戰略第133章 戰後總結第469章 能臣匯聚第347章 焚琴煮鶴的主意第226章 分崩離析第799章 因失望而拒絕投降第174章 拜師學藝第439章 花樣百出的攻防第097章 窮苦的州府第195章 援軍第341章 故人在次第790章 兵圖益州第506章 志得意滿曹阿蠻第531章 高柔的計策第241章 百姓的祈求第749章 天下形勢第247章 義釋呂布的道理第349章 出兵對抗第059章 堵死你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