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徐晃的舉措

徐晃對呂鵬是相當重視的,同時也知道,自己的丞相經過和袁紹的這場決戰,主力已經損失殆盡,可以算是一個慘勝,現在隔着黃河,對自己根本沒有增援的力量,整個翼州能不能不被呂鵬順利吞下去,全憑自己和自己手中的1萬鐵騎。

在呂鵬包圍圈裡堅持到丞相恢復元氣,派出大軍接應,就要穩定現在的局面,只有後面不亂,才能全力對付呂鵬。

本來,按照蔣奇的意思,直接解除了呂曠呂翔兄弟這個不穩定因素的兵權,以免後面出現什麼亂子。

但這個提議被徐晃搖頭否定了:“現在我們剛剛到了翼州,依舊掌權的袁紹各地官吏將軍,都處於觀望時期,如果我們奪取了呂氏兄弟的兵權,立刻就會引起原先翼州各級郡縣官吏的反感,對我們的大局不利。”

徐晃說的是有道理的,現在在名義上,自己是翼州刺史,但真正掌握的地方,也就這治所信都,其餘地方,不是已經被呂鵬佔領,就是在原先袁紹手下。

呂鵬佔領的,徐晃準備在穩定之後,發出文書,向呂鵬索取,能要回來要不回來是一回事,要不要是另一回事,那就是一個態度問題。

但現在還在原先袁紹手下的地方,必須以大義的名義抓在自己的手中,現在就是要拿出正統的名份和呂鵬搶地盤,賽時間。

但自己這次就帶來一萬人馬,兵不過萬,將不過十,翼州廣大,根本就防守不過來,這時候最應該做的就是安撫袁紹原先的官吏,爲自己所用,等穩定了地方之後,再慢慢的調換更換。

現在呂氏兄弟,就是自己向袁紹手下展示自己政策的標杆榜樣,那就是,原先的官吏依舊不動,原先個人的利益權柄依舊保留,只要大家換個旗號就成了。至於呂氏兄弟要憑藉手中那所謂的五千士兵有什麼不軌之心,徐晃對他們的想法只能是嗤之以鼻,在自己的大斧子下,這兩個兄弟和他的那個五千大軍,連土雞瓦狗都算不上,根本就沒有必要擔心。

接管了軍營,瞭解了實際情況之後,徐晃和蔣奇派出一波一波信使奔赴各地郡縣,宣佈翼州已經歸於朝廷直接管轄。各地官吏必須在不日之內,來信都述職。

信使派出去了,現在擺在他們面前的第一要務不是睡大覺,而是要將信都,這個翼州門面治理好,整頓好,隨時準備接受不按常理出牌的呂鵬的挑戰。

還有一點,那就是要想收攬原先翼州官兵,就必須供給他們吃喝糧草,沒有吃喝糧草,誰給你賣命?

同時,整頓信都,還要收攬民心,沒有百姓裡給誰當官?對於這一點,徐晃是深有體會的。

想當初自己保護漢獻帝返回洛陽的時候,滿城百姓不足千人,結果大漢堂堂皇帝,是什麼?還不是丐幫幫主花子頭兒。

收攏民心最好的辦法,就是開倉放糧,讓人先感到官府的照顧,讓百姓有一種依託感,歸屬感。

所以,一切的一切,都要從抓糧草開始。

但可惜,袁紹已經將整個信都的所有錢糧,一律裹走,就連原先呂氏兄弟的那所謂5000大軍,都沒給留下3日的口糧,現在還能開倉賑濟?拿什麼賑濟?

於是,徐晃和蔣琪仔細的研究了一番之後,痛下決心,用戰馬向周圍沒有走的那些世家大族換取糧食賑濟百姓。

戰馬是這個亂世裡最重要的軍事物資,曹操通過呂鵬,不遺餘力的購買了幾萬匹戰馬,這一次不惜血本的給了徐晃1萬鐵騎。

不過徐晃認爲,現在自己已經是翼州刺史,那就要死纏爛打在這翼州,不能辜負了丞相對自己的委託。

而自己要想在這裡和呂鵬耗下去,最終等到自己主公的救援,就要堅決死守住翼州權利的象徵——翼州治所信都。

而要守住信都需要兩個非常關鍵的東西,一個就是守城的士兵,一個就是充足的糧草。

從這一點上看,哪一點自己這些騎兵都沒有任何用處,於是徐晃下定決心,將騎兵變做守城的步兵,將自己這些寶貴的戰馬變成糧食。

對於這個決定,蔣奇竟然是給予了全力的支持,而不是站在另外的角度給予反對。

之所以蔣奇如此做,其實他是理解曹操這次委派的含義的。

自己和徐晃已經成爲曹操丞相的一步棋子,即便自己在呂鵬的攻擊下,既然成爲丞相棄子,就要有棄之的覺悟,那就是要相一根丁子一樣,死死的釘在這裡,不殺死你呂鵬,也要噁心死你。

所以,留着騎兵幾乎就沒有用處了,不但守城上根本起不到作用,而且其巨大的草料消耗,絕對不是現在信都所能供給的。

留着他們保護着自己逃回去嗎?

棄子的覺悟哪裡去啦,戰死在這裡,完成棄子的本份,你會得到大家的憐憫,得到主子的恩裳,你會得到一份風光大葬,子孫妻子會得到一份溫飽。

如果你放棄本份,那裡的結局就只有一個——咔嚓了。

既然怎麼做都是一個死,那用自己這條命來換家小的一生榮華,還是非常值得的。於是,蔣奇也就豁出去了。

但蔣奇知道自己的位置,爲人忠厚的徐晃卻沒有這個覺悟,或者說,他根本就沒往那方面想,在他的心裡,丞相對自己只有愛護與器重,所以,自己必須將翼州守住,才能報答丞相對自己的知遇之恩。

能走的百姓,全部拖家帶口的,奔向了充滿希望的幽州。

絕大多數的富商大賈也都逃往了幽州,但還是有許多士紳大族留下來。

之所以這些世家大族留下來,原因有三個。

第一個原因是故土難離,在這個年代,代表世家地位和財富的不是多少車馬金銀,而是看你有多少田地山林。

這些田地山林可是幾代人,乃至幾十代,幾百年才積累下來的,這些東西怎麼也是拿不走的。沒了土地山林,沒有顯唄的巨大莊園,你即便帶着無數的金銀去了別處,你依舊是寄人籬下的流民。

第二個,那就是正統的觀念還在,大家還是看好曹操這個大漢丞相的前途的。

第三一點,那就是世家大族對呂鵬的認知。

第806章 平叛失利第785章 戰後獎懲第434章 守城第277章 各人的見解第728章 針鋒相對第612章 不得不妥協第208章 突圍2第903章 孫權的秘密第297章 打倒軍閥第185章 分兵第473章 發行新幣第468章 八大金剛第065章 大買賣第036章 敵人的輜重第449章 讓青州第509章 糜竺對靡芳的談判第114章 招降第364章 趁亂出擊第249章 獨佔幽州第374章 談判第394章 援軍第896章 司馬懿的戰略第117章 豪門大族第358章 繼承選擇第403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 不第385章 又生絕計第008章 沒心沒肺的張飛第285章 下令焚城第518章 倉皇應對第140章 劉備求官第324章 混亂局勢第331章 界橋之戰第367章 赫連的逃亡路第356章 兄弟離心第042章 攪鬧法場第056章 空前大勝第879章 徐晃的戰爭結束了第722章 窺見破綻第729章 大兵壓境第296章 整肅會議第746章 揮師南下第296章 整肅會議第664章 直接面對第400章 內閣制度的推行第967章 馬謖遇伏第939章 人性的揣摩第641章 運籌帷幄第298章 消滅貪污第340章 蜂擁而上第187章 變生第231章 善後事宜第642章 慘烈戰場第037章 趙權的決斷第439章 花樣百出的攻防第859章 達成協議第537章 爭搶翼州第934章 諸葛瑾的條件第586章 航行大海第067章 投奔盧植第930章 重新振興的曹魏第701章 小事情解決大問題第713章 雙方對比第478章 軟釘子第909章 丹徒總攻第466章 趙雲功過第330章 商隊到來第172章 呂鵬的野望第479章 蔡文姬的茶道第703章 無奈殺民第168章 體查民情第277章 各人的見解第507章 醞釀大戰第040章 我有一個夢想第209章 突圍3第127章 各家反應第874章 豐收的祈盼第442章 情況突變第181章 風雲咋起第613章 奴大欺主第771章 天下大變第677章 一路向北第327章 狠敲竹槓第645章 瞬間崩塌第193章 暗潮升第046章 上司交代的任務第915章 給孫劉挖坑第259章 戰略方向第598章 家族的野望第399章 一味忍讓 不行第580章 沮授的分析第812章 戰爭中的經濟學第963章 分割之策第104章 官場老油條的路子第043章 安排基業第676章 搶徐母第377章 文姬歸漢2第168章 體查民情第863章 父子相殘第555章 兩軍相遇第956章 掏心肺腑
第806章 平叛失利第785章 戰後獎懲第434章 守城第277章 各人的見解第728章 針鋒相對第612章 不得不妥協第208章 突圍2第903章 孫權的秘密第297章 打倒軍閥第185章 分兵第473章 發行新幣第468章 八大金剛第065章 大買賣第036章 敵人的輜重第449章 讓青州第509章 糜竺對靡芳的談判第114章 招降第364章 趁亂出擊第249章 獨佔幽州第374章 談判第394章 援軍第896章 司馬懿的戰略第117章 豪門大族第358章 繼承選擇第403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 不第385章 又生絕計第008章 沒心沒肺的張飛第285章 下令焚城第518章 倉皇應對第140章 劉備求官第324章 混亂局勢第331章 界橋之戰第367章 赫連的逃亡路第356章 兄弟離心第042章 攪鬧法場第056章 空前大勝第879章 徐晃的戰爭結束了第722章 窺見破綻第729章 大兵壓境第296章 整肅會議第746章 揮師南下第296章 整肅會議第664章 直接面對第400章 內閣制度的推行第967章 馬謖遇伏第939章 人性的揣摩第641章 運籌帷幄第298章 消滅貪污第340章 蜂擁而上第187章 變生第231章 善後事宜第642章 慘烈戰場第037章 趙權的決斷第439章 花樣百出的攻防第859章 達成協議第537章 爭搶翼州第934章 諸葛瑾的條件第586章 航行大海第067章 投奔盧植第930章 重新振興的曹魏第701章 小事情解決大問題第713章 雙方對比第478章 軟釘子第909章 丹徒總攻第466章 趙雲功過第330章 商隊到來第172章 呂鵬的野望第479章 蔡文姬的茶道第703章 無奈殺民第168章 體查民情第277章 各人的見解第507章 醞釀大戰第040章 我有一個夢想第209章 突圍3第127章 各家反應第874章 豐收的祈盼第442章 情況突變第181章 風雲咋起第613章 奴大欺主第771章 天下大變第677章 一路向北第327章 狠敲竹槓第645章 瞬間崩塌第193章 暗潮升第046章 上司交代的任務第915章 給孫劉挖坑第259章 戰略方向第598章 家族的野望第399章 一味忍讓 不行第580章 沮授的分析第812章 戰爭中的經濟學第963章 分割之策第104章 官場老油條的路子第043章 安排基業第676章 搶徐母第377章 文姬歸漢2第168章 體查民情第863章 父子相殘第555章 兩軍相遇第956章 掏心肺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