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7章 分田

一個德高望重年長的鄉老,讓早就聚攏在外面的孩子個個重新洗了頭臉,整理好衣服鞋襪,分成幾排肅穆站好,等待拜師禮開始,孩子們個個雖然衣着依舊破爛,但還是儘量的收拾的整齊乾淨,連帶着跟隨身後的父母也如此,怕是連過年也沒有這麼隆重的穿戴了。

反正是儘可能的隆而重之,看了讓呂鵬大爲腹誹,至於嗎?不就是收幾個學生嗎?我不過是準備客串一下鄉村教師,還是民辦的那種,看這個架勢卻是比那個祭祖大典還要鄭重。

其實呂鵬倒是忘記自己是在封建社會,這個時候貧窮百姓家的孩子是去不起,也不許進學館唸書的,能讀得起書的都是大戶人家的專利,而那些所謂夫子也是各個眼高於頂的夫子,輕易是不收貧寒之家子弟學生。即便是夫子再是不堪,收個學生的儀式卻也是隆而重之,繁瑣異常。而一個村子要是有一個庶民孩子能唸書那可是了不得的大事,跟連着孩子的父母都在十里八村風光無限這怎麼不讓人隆而重之?

儀式開始,孩子們依次長幼魚貫而入分列大廳左右,低眉順眼的一直排到門外多遠。而後由一個年紀最大都沒了牙齒的的老人,站在門口,漲紅着臉聲嘶力竭的大聲宣佈拜師禮起。

於是孩子們先向孔夫子的牌位三拜,然後到呂鵬跟前再三拜,口稱恩師,然後執弟子禮恭恭敬敬敬上一杯茶水,等呂世喝完茶再嘉勉幾句,再三拜,然後走到自己學科的師傅人面前,再走這一套程序之後,算是禮成。

然後他們的父母再上前來見禮,並送上謝師的束脩,在一再感恩的話語裡退下。

孩子總有二百,家屬幾近三百,如此莊重的走着雖然繁複但卻虔誠的禮儀,根據地裡的人大多一貧如洗,但還是竭盡所能的給包括呂鵬在內十幾個師傅帶來這樣那樣的東西,雖然呂鵬一再推脫,請大家都拿回去,但鄉民淳樸,卻死活不肯,到完事時,大廳裡都快堆成小山了。

就在這莊重中,禮儀完成,呂鵬宣佈根據地技校成立,並且親自寫了一個校規:“有教無類”等時機成熟,將徹底的向所有適齡兒童敞開校門。

這一承諾,就如一點燈火,燒燬了千年教育的黑幕,讓大漢天地露出一線曙光,讓文明的輝煌提前在大漢展開。

學校的建立,讓野人谷根據地轟動了一把,而最轟動的是吳濤公佈的土地政策。

中國的百姓對土地的渴求,讀到了一種變態的狀態,土地就是百姓們的根,只要擁有了土地,即便生活再艱苦,對於百姓們來說,都是可以容忍的。中國的百姓對於耕作,簡直就進入了一種癡迷狀態,無論你將它放到哪裡,他都會在哪個地方,哪個最惡劣的地方,給你種出莊稼來,這是千百年來融入到骨子裡的東西。

呂鵬的土地政策,雖然只是承包給百姓,但是這裡有一條讓百姓最心裡有底的便是終身承包制,這也就是等於變相的自己擁有了終身的土地,這怎麼不讓所有的百姓歡呼雀躍?尤其,對百姓來說,那可以讓人接受的地租之外,再也沒有任何其他附加條件,更讓百姓對呂鵬感恩戴德。

但官府的人將一塊塊寫着,這塊土地,主人名字的木板釘在田頭的時候,引起無數人的哭泣,有許多人半夜裡睡不着覺,還要爬起來,跑到自己的田頭,看一看這是不是真實的存在,自己是不是在做夢?或者乾脆就有人摟着田頭的木板睡覺,似乎生怕這個土地跑了一樣。

而緊接着,吳濤正式宣佈,分營爲村,號召大家向山谷的深處遷徙,並且公佈了開墾新土地的政策,這更加讓百姓們歡呼雀躍。

現在官府組織了打虎隊,每天那些兄弟獵戶擡回來的老虎,野狼,大家都是親眼看到的,向山谷深處進發,安全性已經大大的提高。

不過大家這時候猶豫的,到底是要平原還是要山地,平原土地肥沃,但是,官府可說了,山地是按照平原一倍乃至五倍面積數目分給的,這的確讓人感覺到兩難,

李二家,現在就爲這件事情,家裡出現了分歧。

按照李二的意思,當然去谷裡的平原,不但開墾起來省力,而且離着河也近,只要多出力氣下功夫,明年秋天一定是個好收成。

結果李二的老爹卻堅決的不同意,爲此,爺兩個很是爭吵了一番。

老爹的算盤是,只要,到山邊去,安家落戶,土地面積就是平原的五倍,如果按照,主公的說法,建設成梯田,那也都是好的,你家平白的就多出了,五倍的土地,還有一點,背靠大山,正所謂靠山吃山,看那山上,不但有許多獵物,更有核桃榛子,等等野果,大家勤快點,每年也算一個額外的貼補。

即便是天下大旱,顆粒無收,只要依靠着山,怎麼也餓不死,一家老小。

這是一個非常強大的理由,大家已經被餓怕了,大山的產出是豐厚的,絕對不會餓死人的,於是,李二同意了老爹的決定,收拾了簡單的行李傢什,隨着剛剛推選出來的里正,開始向新的家園開進。

《大明督師》不錯的官鬥文,敬請關注,謝謝

第804章 三英戰趙雲第864章 家園盡毀第824章 人才濟濟第381章 草原夜話第695章 賈詡到來第454章 大反攻第121章 族長的決斷第080章 檢閱三軍第262章 聯合出兵第200章 暴動第649章 科技的威力第331章 界橋之戰第933章 諸葛瑾的斥責第182章 民之福祉第194章 小山對峙第810章 再聚雄兵第634章 當場打臉第895章 氣勢洶洶第411章 孤軍深入第712章 對比實力第263章 南轅北轍第572章 推銷繆論第114章 招降第475章 金山銅山第815章 唐王戰蠻王第676章 搶徐母第026章 挖人牆角第558章 軍事演習第002章 穿越套路之關羽第716章 河岸遭遇第521章 井陘道第745章 12萬鐵騎第750章 滅馬超的原因第170章 囂張第120章 露出了尾巴第861章 死戰第750章 滅馬超的原因第768章 夜襲第020章 太守催戰第131章 收穫頗豐第614章 藉口來了第421章 兩軍遭遇第453章 審配的下場第434章 守城第802章 進退維谷的劉備第658章 江南的反應第358章 繼承選擇第046章 上司交代的任務第405章 袁紹的反應第859章 達成協議第519章 兵不血刃第094章 風車的力量第394章 援軍第411章 孤軍深入第936章 劉備的良苦用心第565章 左右爲難第689章 羣雄聞風而動第326章 劉備來訪第940章 諸葛亮的思考第738章 規矩和法律第214章 戰場雙雄第934章 諸葛瑾的條件第796章 輕取險關第097章 窮苦的州府第559章 軍事演習2第519章 兵不血刃第834章 曹操出擊第941章 兩傑爭鋒第413章 內閣的效率第218章 潞縣攻防戰1第378章 文姬歸漢3第381章 草原夜話第845章 戀戀不捨第864章 家園盡毀第820章 人頭獵人第103章 直言不違第215章 囂張第096章 老虎出山第198章 火攻第283章 不同打法第817章 孟獲的困窘第012章 牛人小弟第429章 離心離德第700章 英雄太多是壞事第466章 趙雲功過第121章 族長的決斷第923章 刮骨療毒——裝第334章 封官許願第791章 戰西涼第820章 人頭獵人第017章 一見傾心 請你私奔第356章 兄弟離心第971章 夷陵前線第914章 有機可乘第448章 直接打你的臉第934章 諸葛瑾的條件第869章 佛心與殺人第413章 內閣的效率第908章 決戰丹徒
第804章 三英戰趙雲第864章 家園盡毀第824章 人才濟濟第381章 草原夜話第695章 賈詡到來第454章 大反攻第121章 族長的決斷第080章 檢閱三軍第262章 聯合出兵第200章 暴動第649章 科技的威力第331章 界橋之戰第933章 諸葛瑾的斥責第182章 民之福祉第194章 小山對峙第810章 再聚雄兵第634章 當場打臉第895章 氣勢洶洶第411章 孤軍深入第712章 對比實力第263章 南轅北轍第572章 推銷繆論第114章 招降第475章 金山銅山第815章 唐王戰蠻王第676章 搶徐母第026章 挖人牆角第558章 軍事演習第002章 穿越套路之關羽第716章 河岸遭遇第521章 井陘道第745章 12萬鐵騎第750章 滅馬超的原因第170章 囂張第120章 露出了尾巴第861章 死戰第750章 滅馬超的原因第768章 夜襲第020章 太守催戰第131章 收穫頗豐第614章 藉口來了第421章 兩軍遭遇第453章 審配的下場第434章 守城第802章 進退維谷的劉備第658章 江南的反應第358章 繼承選擇第046章 上司交代的任務第405章 袁紹的反應第859章 達成協議第519章 兵不血刃第094章 風車的力量第394章 援軍第411章 孤軍深入第936章 劉備的良苦用心第565章 左右爲難第689章 羣雄聞風而動第326章 劉備來訪第940章 諸葛亮的思考第738章 規矩和法律第214章 戰場雙雄第934章 諸葛瑾的條件第796章 輕取險關第097章 窮苦的州府第559章 軍事演習2第519章 兵不血刃第834章 曹操出擊第941章 兩傑爭鋒第413章 內閣的效率第218章 潞縣攻防戰1第378章 文姬歸漢3第381章 草原夜話第845章 戀戀不捨第864章 家園盡毀第820章 人頭獵人第103章 直言不違第215章 囂張第096章 老虎出山第198章 火攻第283章 不同打法第817章 孟獲的困窘第012章 牛人小弟第429章 離心離德第700章 英雄太多是壞事第466章 趙雲功過第121章 族長的決斷第923章 刮骨療毒——裝第334章 封官許願第791章 戰西涼第820章 人頭獵人第017章 一見傾心 請你私奔第356章 兄弟離心第971章 夷陵前線第914章 有機可乘第448章 直接打你的臉第934章 諸葛瑾的條件第869章 佛心與殺人第413章 內閣的效率第908章 決戰丹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