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7章 分田

一個德高望重年長的鄉老,讓早就聚攏在外面的孩子個個重新洗了頭臉,整理好衣服鞋襪,分成幾排肅穆站好,等待拜師禮開始,孩子們個個雖然衣着依舊破爛,但還是儘量的收拾的整齊乾淨,連帶着跟隨身後的父母也如此,怕是連過年也沒有這麼隆重的穿戴了。

反正是儘可能的隆而重之,看了讓呂鵬大爲腹誹,至於嗎?不就是收幾個學生嗎?我不過是準備客串一下鄉村教師,還是民辦的那種,看這個架勢卻是比那個祭祖大典還要鄭重。

其實呂鵬倒是忘記自己是在封建社會,這個時候貧窮百姓家的孩子是去不起,也不許進學館唸書的,能讀得起書的都是大戶人家的專利,而那些所謂夫子也是各個眼高於頂的夫子,輕易是不收貧寒之家子弟學生。即便是夫子再是不堪,收個學生的儀式卻也是隆而重之,繁瑣異常。而一個村子要是有一個庶民孩子能唸書那可是了不得的大事,跟連着孩子的父母都在十里八村風光無限這怎麼不讓人隆而重之?

儀式開始,孩子們依次長幼魚貫而入分列大廳左右,低眉順眼的一直排到門外多遠。而後由一個年紀最大都沒了牙齒的的老人,站在門口,漲紅着臉聲嘶力竭的大聲宣佈拜師禮起。

於是孩子們先向孔夫子的牌位三拜,然後到呂鵬跟前再三拜,口稱恩師,然後執弟子禮恭恭敬敬敬上一杯茶水,等呂世喝完茶再嘉勉幾句,再三拜,然後走到自己學科的師傅人面前,再走這一套程序之後,算是禮成。

然後他們的父母再上前來見禮,並送上謝師的束脩,在一再感恩的話語裡退下。

孩子總有二百,家屬幾近三百,如此莊重的走着雖然繁複但卻虔誠的禮儀,根據地裡的人大多一貧如洗,但還是竭盡所能的給包括呂鵬在內十幾個師傅帶來這樣那樣的東西,雖然呂鵬一再推脫,請大家都拿回去,但鄉民淳樸,卻死活不肯,到完事時,大廳裡都快堆成小山了。

就在這莊重中,禮儀完成,呂鵬宣佈根據地技校成立,並且親自寫了一個校規:“有教無類”等時機成熟,將徹底的向所有適齡兒童敞開校門。

這一承諾,就如一點燈火,燒燬了千年教育的黑幕,讓大漢天地露出一線曙光,讓文明的輝煌提前在大漢展開。

學校的建立,讓野人谷根據地轟動了一把,而最轟動的是吳濤公佈的土地政策。

中國的百姓對土地的渴求,讀到了一種變態的狀態,土地就是百姓們的根,只要擁有了土地,即便生活再艱苦,對於百姓們來說,都是可以容忍的。中國的百姓對於耕作,簡直就進入了一種癡迷狀態,無論你將它放到哪裡,他都會在哪個地方,哪個最惡劣的地方,給你種出莊稼來,這是千百年來融入到骨子裡的東西。

呂鵬的土地政策,雖然只是承包給百姓,但是這裡有一條讓百姓最心裡有底的便是終身承包制,這也就是等於變相的自己擁有了終身的土地,這怎麼不讓所有的百姓歡呼雀躍?尤其,對百姓來說,那可以讓人接受的地租之外,再也沒有任何其他附加條件,更讓百姓對呂鵬感恩戴德。

但官府的人將一塊塊寫着,這塊土地,主人名字的木板釘在田頭的時候,引起無數人的哭泣,有許多人半夜裡睡不着覺,還要爬起來,跑到自己的田頭,看一看這是不是真實的存在,自己是不是在做夢?或者乾脆就有人摟着田頭的木板睡覺,似乎生怕這個土地跑了一樣。

而緊接着,吳濤正式宣佈,分營爲村,號召大家向山谷的深處遷徙,並且公佈了開墾新土地的政策,這更加讓百姓們歡呼雀躍。

現在官府組織了打虎隊,每天那些兄弟獵戶擡回來的老虎,野狼,大家都是親眼看到的,向山谷深處進發,安全性已經大大的提高。

不過大家這時候猶豫的,到底是要平原還是要山地,平原土地肥沃,但是,官府可說了,山地是按照平原一倍乃至五倍面積數目分給的,這的確讓人感覺到兩難,

李二家,現在就爲這件事情,家裡出現了分歧。

按照李二的意思,當然去谷裡的平原,不但開墾起來省力,而且離着河也近,只要多出力氣下功夫,明年秋天一定是個好收成。

結果李二的老爹卻堅決的不同意,爲此,爺兩個很是爭吵了一番。

老爹的算盤是,只要,到山邊去,安家落戶,土地面積就是平原的五倍,如果按照,主公的說法,建設成梯田,那也都是好的,你家平白的就多出了,五倍的土地,還有一點,背靠大山,正所謂靠山吃山,看那山上,不但有許多獵物,更有核桃榛子,等等野果,大家勤快點,每年也算一個額外的貼補。

即便是天下大旱,顆粒無收,只要依靠着山,怎麼也餓不死,一家老小。

這是一個非常強大的理由,大家已經被餓怕了,大山的產出是豐厚的,絕對不會餓死人的,於是,李二同意了老爹的決定,收拾了簡單的行李傢什,隨着剛剛推選出來的里正,開始向新的家園開進。

《大明督師》不錯的官鬥文,敬請關注,謝謝

第343章 各懷鬼胎第757章 生擒龐德第436章 趙雲反擊第401章 我與你共治天下第245章 也是三英戰呂布第534章 穩定第821章 走投無路的孟獲第244章 一個人的戰鬥第889章 萬騎突陣第969章 揮淚斬馬謖的真原因第289章 橫掃遼西第135章 獎勵軍功第395章 救贖第592章 縣令和縣尉的狗皮第919章 衝入徐州第358章 繼承選擇第541章 曹操的聖旨第806章 平叛失利第462章 各種出其不意第426章 勝利會師第911章 拼死抵抗第936章 劉備的良苦用心第037章 趙權的決斷第557章 給我跪下第107章 腦袋發熱的後果第298章 消滅貪污第975章 馬超之死第044章 莫名奇妙的關係第430章 穩定軍心民心第501章 噎死曹操第765章 馬岱的見地第641章 運籌帷幄第900章 曹操之死第011章 桑林結義第587章 上了賊船第266章 按部就班的殺戮第558章 軍事演習第314章 翁婿妥協第764章 諸葛亮出馬第437章 前赴後繼第904章 正確判斷第802章 進退維谷的劉備第361章 鼓動再戰第433章 攻城第410章 兩軍對進第743章 聯軍彙集第020章 太守催戰第866章 混亂的戰鬥第123章 百姓的決斷第725章 動起來第432章 范陽前線第086章 山長第092章 糜竺嫁妹第399章 一味忍讓 不行第857章 素利的想法必須掐滅第386章 四面皆敵第828章 發展的孫權第110章 山賊的日子也不好啊第112章 奪門第902章 孫權是否稱帝第748章 趙雲劫了漢獻帝第566章 毒計連連第471章 混亂的貨幣第605章 對待徐庶的方針第257章 展望未來第398章 減免賦稅?絕不第023章 被上官不喜第704章 各有各的算計第410章 兩軍對進第851章 美好的願望第158章 利益分配第454章 大反攻第236章 加強軍備第670章 指點劉備第583章 人盡其用第201章 死戰第326章 戰爭利益第757章 生擒龐德第187章 變生第714章 窺探敵情第356章 兄弟離心第575章 繼續剽竊第835章 三國開戰第742章 徵召聯軍第446章 進退維谷的袁紹第652章 組建水師第453章 審配的下場第807章 準備工作第804章 孟獲跳出來了第108章 管虧請見第440章 尷尬的戰鬥第861章 死戰第620章 孫權的決斷第232章 利益交換第434章 守城第441章 徹底的亂套了第546章 徐晃的困境第622章 劉備的處境第292章 兩軍交鋒第613章 奴大欺主
第343章 各懷鬼胎第757章 生擒龐德第436章 趙雲反擊第401章 我與你共治天下第245章 也是三英戰呂布第534章 穩定第821章 走投無路的孟獲第244章 一個人的戰鬥第889章 萬騎突陣第969章 揮淚斬馬謖的真原因第289章 橫掃遼西第135章 獎勵軍功第395章 救贖第592章 縣令和縣尉的狗皮第919章 衝入徐州第358章 繼承選擇第541章 曹操的聖旨第806章 平叛失利第462章 各種出其不意第426章 勝利會師第911章 拼死抵抗第936章 劉備的良苦用心第037章 趙權的決斷第557章 給我跪下第107章 腦袋發熱的後果第298章 消滅貪污第975章 馬超之死第044章 莫名奇妙的關係第430章 穩定軍心民心第501章 噎死曹操第765章 馬岱的見地第641章 運籌帷幄第900章 曹操之死第011章 桑林結義第587章 上了賊船第266章 按部就班的殺戮第558章 軍事演習第314章 翁婿妥協第764章 諸葛亮出馬第437章 前赴後繼第904章 正確判斷第802章 進退維谷的劉備第361章 鼓動再戰第433章 攻城第410章 兩軍對進第743章 聯軍彙集第020章 太守催戰第866章 混亂的戰鬥第123章 百姓的決斷第725章 動起來第432章 范陽前線第086章 山長第092章 糜竺嫁妹第399章 一味忍讓 不行第857章 素利的想法必須掐滅第386章 四面皆敵第828章 發展的孫權第110章 山賊的日子也不好啊第112章 奪門第902章 孫權是否稱帝第748章 趙雲劫了漢獻帝第566章 毒計連連第471章 混亂的貨幣第605章 對待徐庶的方針第257章 展望未來第398章 減免賦稅?絕不第023章 被上官不喜第704章 各有各的算計第410章 兩軍對進第851章 美好的願望第158章 利益分配第454章 大反攻第236章 加強軍備第670章 指點劉備第583章 人盡其用第201章 死戰第326章 戰爭利益第757章 生擒龐德第187章 變生第714章 窺探敵情第356章 兄弟離心第575章 繼續剽竊第835章 三國開戰第742章 徵召聯軍第446章 進退維谷的袁紹第652章 組建水師第453章 審配的下場第807章 準備工作第804章 孟獲跳出來了第108章 管虧請見第440章 尷尬的戰鬥第861章 死戰第620章 孫權的決斷第232章 利益交換第434章 守城第441章 徹底的亂套了第546章 徐晃的困境第622章 劉備的處境第292章 兩軍交鋒第613章 奴大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