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6章 山長

所以,野人谷大營施行以下架構。設立總管一名,當然這個是吳濤,屬員,也就是師爺一名。

下設都頭一名,衙役十人負責刑偵緝捕盜賊。

設立學都一人,負責大營的教育,因爲這裡已經開了先河,即將成立各種技能學堂,教育,不再是世家大族獨享的特權了。

設立工部一名,下屬三人,管轄大營未來的手工業。

設立刑部一名,管斷案訴訟。

設立稅務一名,下屬三人,管轄大營未來的稅收。

以上員額,全部由政府發放俸祿,並酌情發放辦公費用,不得以任何名義,向百姓攤派。

各地村鎮設立里長,由百姓自發推薦,不再沿襲原先的里正全部由大家氏族族長兼任,避免氏族家法大於國法的弊端。

就這樣大家情緒亢奮的談論一天,到晚上廚師端上菜飯的時候,大家纔想起來,感情一天都沒吃飯了。

這次的飯菜異常的豐盛,豐盛的都讓呂鵬納悶。

於是,廚師就顯唄的一一介紹:“這個是紅燒虎肉,這個是虎骨湯,這個是虎鞭,這個是熊掌,這個狼心狗肺。”

呂鵬大奇:“這些野味是哪裡來的?”

這時候趙權稟報道:“按照主公吩咐,昨天我就組織了十支打虎獵狼隊,今日一上午就所獲頗豐,因此纔有如此美味。”

於是呂鵬就恍然大悟,新的組織就有新的氣象,一切都是如此是朝氣蓬勃,這非常讓人欣慰。於是準備大快朵頤,但看到那支虎鞭,卻客氣將他讓給了身邊最重要的謀臣許傑。

許傑當時受寵若驚,堅決推拒,轉而讓給了勞苦功高的吳濤。

吳濤怎麼敢如此消受?於是轉贈給兢兢業業的趙權,趙權年紀最大,當大哥的怎麼不照顧小弟,於是非常關愛的遞給了習珍。

習珍知道孔融三歲讓梨的故事,怎麼能不向賢人學習,於是將這個珍饈給了自己的兄弟張燕,張燕端着這個實在是沒的可給了,就一臉哭相。

大家如此謙讓是有原因的,大家都是單身,這要是吃了這東西,那晚上還不要了大家老命?

第二天,一夜沒睡的大家,繼續精神煥發的投入到各自的分工裡。

趙權帶着習珍和張燕去軍隊,對軍隊施行整編。

許傑暫時跟着吳濤,施行民政推廣,呂鵬忙着兩個事情,一個是招募能工巧匠,準備技工學堂的開班。

當時以優厚的待遇,聘請到了五個木匠,一個鐵匠,還有一個皮革匠,兩個織布能手,再招募就沒人蔘加了,因爲大家的觀念還沒改過來,這幾個人也是被生活逼迫的實在沒有辦法,本着試試看的原則纔來的。

好在,在百姓裡,竟然也招募來來幾個落魄大家的讀書人,雖然水平有限,但教導孩子識字還是沒有問題的。

招募伶俐的孩子,倒是沒有一點難度,所有的百姓都想讓自己的孩子學得一技之長,尤其這個技校還是主公親自任山長(校長)一點入學,那自己的孩子就是主公的弟子,將來前途是大大滴,當時差點將報名處擠破了。

但這不行,師資力量有限,招收太多的確會出問題,於是,最終呂鵬只能招收了二百學童。

最先開課的是木工,這個主要是因爲——現在學校沒桌椅啊,得先打一批出來。

於是,規模最大的木工班就風風火火的開班,幾天後就打出了歪歪斜斜的第一批課桌,雖然難看,也沒有花紋油漆,但畢竟不至於讓孩子們在土坯上寫寫畫畫了。

在草創之後,技工學校正式開張。

開學收徒,這是一個大事,必要弄得隆重一些,於是,張羅了一番之後,大營全部官員齊集校園的院子,這是一個軍營騰出來的,倒也寬廣結實。

這時候,有個頭目尋來一塊大布,一杆禿筆,還有一碟鍋黑,全當是墨了,請求呂鵬在布上畫上孔子先師的畫像,以便張掛,等拜師儀式時候一衆弟子膜拜。

這個活計不能讓人代替的,這就和後世請領導題字是一個道理,這是一件光榮而不能假手別人的大事。

當時儒家已經成爲大漢一統的模範,雖然沒有如後世那樣唄無限吹捧到無以復加,但也已經成爲當時公認的文人師祖,求學拜孔子,也是必須的禮儀。

拿着禿筆呂鵬卻是爲難,他哪裡會畫?他連孔子應該長什麼樣子都不知道,更何況就憑了他的手藝,還不把個孔聖畫成張飛?但是架不住大家殷切勸導,沒耐何,就有另一個看出主公尷尬的頭目,拿來一塊木板,請主公在木板上寫上文成先師孔子的牌位應景。

這個到是可以,雖然呂鵬的字大大的入不了書法大家的法眼,但在一幫鄉民眼裡卻是大大的好字了,兒在許傑張燕習珍等懂得書法的人眼裡,呂鵬的字簡直就是爛的不能再爛,但做爲下屬要是敢直接說出來,將來會有他好果子吃纔怪,於是,呂鵬每一筆寫下就是大家的一片誇讚,呂鵬到也不知道自己的字好在哪裡。

沒有香爐,就拿一個海碗盛了白米充數,香倒是有的,但好像是爲求財的財神香,一時也就湊合,安排妥當就請了呂鵬在牌位前坐定,其他各科的師傅,也在身後豎起了自己這門手藝的祖師爺的排位,大家依次坐在呂鵬左右。

一衆官員分兩旁站立,算作觀禮。

第049章 巨大商機第163章 潞縣到手第175章 說呂鵬呂鵬就到第623章 徐庶的理由第037章 趙權的決斷第715章 狹路相逢第724章 楊修的計謀第795章 老將出馬一個頂倆第055章 太假的詐敗第329章 再下一部第555章 兩軍相遇第773章 處處告急第865章 百人對十萬第252章 夜訪第337章 談我的條件第324章 混亂局勢第516章 混亂的局勢第924章 白衣渡江第037章 趙權的決斷第103章 直言不違第217章 義收猛將第733章 再見馬刺第221章 分兵再戰第699章 登封口之戰第317章 修成正果第978章 劉禪的安置第915章 給孫劉挖坑第479章 蔡文姬的茶道第526章 井陘之戰3第178章 殺不得了第405章 袁紹的反應第120章 露出了尾巴第729章 大兵壓境第391章 回家之路第546章 徐晃的困境第286章 拒絕投降第770章 殲滅馬家軍第410章 兩軍對進第100章 升官第518章 倉皇應對第246章 俘虜呂布第939章 人性的揣摩第205章 突圍第449章 讓青州第592章 縣令和縣尉的狗皮第162章 計劃開啓第427章 招攬張郃第044章 莫名奇妙的關係第564章 曹操的矛頭第326章 戰爭利益第528章 井陘之戰5第849章 難捨難分第677章 一路向北第598章 家族的野望第851章 美好的願望第878章 聚兵突襲第247章 義釋呂布的道理第433章 攻城第715章 狹路相逢第745章 12萬鐵騎第073章 再回戰場第758章 結拜龐德第099章 投名狀第433章 攻城第689章 羣雄聞風而動第806章 平叛失利第430章 穩定軍心民心第038章 就是一個亂第256章 新氣象第683章 大亂再起第867章 佛教和屠殺第715章 狹路相逢第584章 針鋒相對第583章 人盡其用第829章 頹廢的呂鵬地287章 趕盡殺絕第147章 將趙雲逼上梁山第466章 趙雲功過第341章 故人在次第035章 野心和經濟的關係第545章 徐晃的舉措第085章 納稅的新辦法第104章 官場老油條的路子第689章 羣雄聞風而動第410章 兩軍對進第715章 狹路相逢第848章 爭風吃醋的約架第114章 招降第328章 騎兵對決第569章 閻柔出馬第138章 兄弟的感情第123章 百姓的決斷第843章 美麗的邂逅第529章 井陘之戰6第330章 教你聰明第793章 劉備入川第972章 統一之戰第702章 賈詡的世界觀第219章 潞縣攻防戰2第084章 土地改革
第049章 巨大商機第163章 潞縣到手第175章 說呂鵬呂鵬就到第623章 徐庶的理由第037章 趙權的決斷第715章 狹路相逢第724章 楊修的計謀第795章 老將出馬一個頂倆第055章 太假的詐敗第329章 再下一部第555章 兩軍相遇第773章 處處告急第865章 百人對十萬第252章 夜訪第337章 談我的條件第324章 混亂局勢第516章 混亂的局勢第924章 白衣渡江第037章 趙權的決斷第103章 直言不違第217章 義收猛將第733章 再見馬刺第221章 分兵再戰第699章 登封口之戰第317章 修成正果第978章 劉禪的安置第915章 給孫劉挖坑第479章 蔡文姬的茶道第526章 井陘之戰3第178章 殺不得了第405章 袁紹的反應第120章 露出了尾巴第729章 大兵壓境第391章 回家之路第546章 徐晃的困境第286章 拒絕投降第770章 殲滅馬家軍第410章 兩軍對進第100章 升官第518章 倉皇應對第246章 俘虜呂布第939章 人性的揣摩第205章 突圍第449章 讓青州第592章 縣令和縣尉的狗皮第162章 計劃開啓第427章 招攬張郃第044章 莫名奇妙的關係第564章 曹操的矛頭第326章 戰爭利益第528章 井陘之戰5第849章 難捨難分第677章 一路向北第598章 家族的野望第851章 美好的願望第878章 聚兵突襲第247章 義釋呂布的道理第433章 攻城第715章 狹路相逢第745章 12萬鐵騎第073章 再回戰場第758章 結拜龐德第099章 投名狀第433章 攻城第689章 羣雄聞風而動第806章 平叛失利第430章 穩定軍心民心第038章 就是一個亂第256章 新氣象第683章 大亂再起第867章 佛教和屠殺第715章 狹路相逢第584章 針鋒相對第583章 人盡其用第829章 頹廢的呂鵬地287章 趕盡殺絕第147章 將趙雲逼上梁山第466章 趙雲功過第341章 故人在次第035章 野心和經濟的關係第545章 徐晃的舉措第085章 納稅的新辦法第104章 官場老油條的路子第689章 羣雄聞風而動第410章 兩軍對進第715章 狹路相逢第848章 爭風吃醋的約架第114章 招降第328章 騎兵對決第569章 閻柔出馬第138章 兄弟的感情第123章 百姓的決斷第843章 美麗的邂逅第529章 井陘之戰6第330章 教你聰明第793章 劉備入川第972章 統一之戰第702章 賈詡的世界觀第219章 潞縣攻防戰2第084章 土地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