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兵伐冀州

“主公!”

就在衛濤準備寧可與孔融撕破面皮也要拒絕的時候,周瑜突然開口就此說道。

“主公,瑜以爲此事可應也!袁本初爲道不仁,是爲逆賊,可謂人人可誅之,主公若順應天時與人和,正可一舉而勝,匡扶大漢,名留青史。”

見到周瑜開口,衛濤微微一愣,周瑜乃爲自己心腹兄弟,應當知曉自己的心思,如今如此,莫不是其中是有什麼玄機?

“文舉,出兵一事事關重大,而且如今袁本初畢竟未曾稱王,要在此時出兵甚難。文舉逃難至此也頗爲不易,不若先是休息一陣如何?”

衛濤微微猶豫之後就是改了口,緩緩而道。

“如此一來可讓我探知那袁紹是否真心叛逆大漢,二來也可讓我準備一些事宜。不知道文舉以爲如何?”

孔融雖然是一介文士,但對於這些軍事也略知一二,知道現在要衛濤立即出兵也不可能。

“如此也好,吾想以將軍之威名,必定不會哄騙於我,那麼我便靜候將軍佳音便是!”

孔融順勢起身,恢復了名士風範,行了一禮之後就此退下,不過孔融已經暗下決心,自己必定時時催促,定要衛濤出兵解救天子於危難。

“公瑾之意如何?”

待到孔融離開之後,衛濤微微苦笑而問,方纔就連荀攸都不不開口,隱隱是默許了衛濤的不涉入中原爭鬥的做法,卻不知道衛濤周瑜要阻止。

“主公以爲袁紹會是如何?到了這一步。他還能夠放棄到手的帝王之位?若不爲王。則必稱帝也!然若如此。主公以爲那袁紹、袁術二人如此,其勢久長乎?”

出乎衛濤預料,周瑜沒有說明其目的,反倒是自問自答說道。

“那袁術之所以能夠自稱帝之後一直存留到現在,乃因爲其南乃劉表乃‘看家之犬’,徒有荊襄之所而不爲所動,又有孫策曾借其起兵,難以反攻。而北邊。雖然是有曹孟德這等英傑,但曹孟德卻被袁紹牽制。那袁紹雖然曾兵伐袁術,雙方也有死傷,但卻頗爲剋制,不可能真正傷到袁術根基,加上呂布雖然與袁術頗爲不和,但同樣與其有聯盟,縱然曹孟德乃當世英傑,也無法剿滅袁術。”

“不錯,的確如此。”

衛濤點點頭。而後又是微微搖搖頭。

“不過這一次我與公瑾南下,便可見那揚州百姓困苦。但袁術卻只知橫徵暴斂,而且更是坐享所成,可謂是家中枯骨也!遲早被人所滅,不足以爲說也!”

“不錯,正是如此。故瑜以爲,那袁紹雖比之袁術更有大志,然若真就如此,恐怕也是自困死地也!西有馬騰等軍,東有曹操威逼,北方更有主公所在,縱然得意一時,也不可能有大作爲。”

周瑜緩緩而道,衛濤已經有些明白他的意思,果然下一刻周瑜就是一笑而道。

“此乃主公天賜良機也!袁紹既然已經沒入死途,那麼主公何不一力拿下冀州?幷州是在主公之手,幽州爲主公所掌握,然此二州皆乃貧瘠之所,非可以爲基。昔日我等與主公謀,正要取冀州以爲後勤根基也!如今何不趁機取之?”

果然如此。

如今衛濤只佔了冀州一半,但衛濤相比之下,僅僅只是這一半冀州的富庶越遠超幷州一州,由不得衛濤不心動。

要驅逐異族,可不是僅僅嘴巴上說說就可以,更還要是看行動,沒有強大的後勤支持,莫要說驅逐異族,單單隻說要抵禦異族的侵犯都不可能。

“周瑜之意乃藉此機以奪冀州?若冀州而下,才威司隸?”

衛濤思量一陣之後,終於是點了點頭,這事情其實並不難以想見,衛濤一時之間想不到也正是因爲其重心一直未曾是在中原的緣故。

“不錯,主公若能如此而行,既可得到冀州以爲根基,以更好抵禦外族,二來,則可匡扶大漢,不讓大漢滅於小人之手。”

就在這個時候,荀攸也是開口,相比於周瑜,恐怕荀攸更多的是想到,若衛濤此舉,那麼也可能是讓大漢重振聲威,而且此事對衛濤也是大有好處,所以話語之間也是十分支持。

“那如今該要如何?等那袁紹自行稱王登位否?如今就此興兵實在不可。”

既然自己的兩位謀士都是一致,衛濤也是下了決心,但也知道這個時候講究大義,如今大義不在自己,自己如何可是輕動?

“主公,袁紹自傲,如今既然已經是下了決心,恐怕不會再是遲疑,其謀逆之心就在近日,到時候主公高舉義旗,兵鋒席捲冀州,當可一舉而下,取了冀州之後,主公根基便爲穩固,到時候自然可以與異族爭鋒!”

見到衛濤應下,周瑜當即上前一禮而道,顯然他心中早有謀算。

“如今主公當早做準備以南下,各個軍糧器械更不可差,尤其是後勤要道更當早做籌劃,方可席捲冀州以取之!”

“好!”

衛濤既然已經確認如此,當即所爲,衛濤麾下兵卒調動瞞不得人,孔融自認爲已經勸說成效,如今就是要快速催促衛濤出兵。

只不過每一次衛濤都以袁紹未曾是有反逆之行而拒絕。

但事實上,正如周瑜、荀攸所料,那袁紹果然是狂妄無比,在連續的稱王奏議中,劉協終於是堅持不住。

在見到袁紹始終不應和之下,竟然於朝政之中,走下龍椅握着袁紹之手懇求其爲王。

“陛下,非是臣屬不肯,只是天有二主,縱然紹有心意,然王亦爲臣屬,若是他日改令又當如何?”

見到劉協懇求,袁紹傲然而道。

“若要平治天下,區區一王如何可成事?”

“這……那……”

劉協畢竟也爲帝數年,人亦聰慧,哪裡還不明白袁紹的意思,忍不住就此苦問道。

“丞相何以逼迫朕至此也?”

“非是吾逼陛下矣,實乃臣之一片肺腑之言,如此,也是爲了能夠得還天下一個太平也!”

到了這個時候,袁紹自然不可能再有任何心軟,說出來的話語冰冷無情,卻是讓劉協只感覺身子以軟,幾欲昏倒。

可袁紹哪裡管得了那麼許多,如今大漢皇室已經半點實權皆是沒有,而且看着那袁術稱帝也有近一年,始終不見有何人親往自而討伐,所以袁紹心頭也是火熱。

既然漢室衰微至此,那麼自己爲何不可取而代之?

天欲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

若歷史上袁紹佔據四州之地,雖然是爲天下第一諸侯,但有着統一天下的大業在,所以袁紹也是不急。

可如今不同,袁紹新敗,正需要挽回士氣,加上這一次大敗乃爲天子所爲,所以袁紹加倍的厭惡。

一不做二不休之下,袁紹終於是起了這樣的心思。

袁紹這樣的心思之下,除了田豐正告反對之外,其餘之人皆言贊同,可謂是人人皆知袁紹心思。

至於田豐,連連反對無果之下,卻被袁紹直接關入大牢可謂是悽慘無比。

劉協不是剛硬赴死之人,在重重威逼之下,終於是妥協,同意禪讓皇位給袁紹。

禪讓之禮自然有一套程序,不過這個時候袁紹已經迫不及待,直接就是命人言,如今天下形勢變幻,不可一日久拖,當速而行。

最後袁紹三日稱王,五日稱帝,正式詔令天下。

消息傳出,自然天下大譁,諸多諸侯全都震動。

雖然各路諸侯都已知袁紹有此意,但見到袁紹真的如此而爲,還不禁是心中震驚。

不過可惜也就是如此,除了發出一兩道檄文之外,其他諸侯根本不見任何實際動作,哪怕是劉表、劉璋這兩漢室宗親對此也是不屑一顧,甚至劉璋在看完之後,直接去欣賞歌舞去了,連一絲感嘆都是沒有。

皇室衰落,漢室宗親亦是如此,唯有曹操調兵遣將,一副準備出征的架勢,倒是讓不少人認可了其爲大漢忠臣。

可也僅僅只是如此,除此之外根本不見有任何絲毫舉動,天下諸侯對此幾乎就是漠不關心,讓人心嘆不己。

昔日‘雖遠必誅’的惶惶大漢,竟有一日落入此間,實在是讓人嘆息不己。

“好一個袁本初,果然是如此!來人!傳檄天下,我立刻出兵南下討伐袁紹!”

消息傳揚到衛濤手中,早有準備的衛濤可沒有遲疑,直接就是下令出兵,以太史慈、徐晃爲先鋒,周瑜爲謀士,同時又派出甘寧領水軍爲應援,各路大軍直逼鄴城。

早有準備之下,兩路大軍隨即開撥,兵鋒之盛,大義所在,又有衛濤百戰百勝的威名相壓,一路之上,諸多郡縣盡相投降,頗有幾分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意思。

一路直到鄴城,這風頭纔是止住,此處一應大小官員,皆乃袁紹心腹之人,士氣卻爲高昂,可不會望風而降。

而鄴城乃冀州中心所在,鄴城若失,則冀州完全落入衛濤掌中,袁紹自然也知道如此,雖然沒有親至到來,但也是在此佈置下重兵,其麾下兩員大將,顏良、文丑皆是到此坐鎮,一時之間可謂兵勢雲集。

(感謝天?葉№舞空的打賞,也感謝其他各位書友的支持,謝謝!)(……)

第140章 空營計第89章 北上幽州第429章 公瑾妙計第194章 連娶三女第410章 大破蠻營第126章 欲迎漢帝第259章 斬顏良誅文丑(中)第95章 欲說高順第208章 戰關羽第322章 荊州戰開第23章 初來的震懾第180章 敲山震虎懾李樂第360章 巧言戲魯肅第39章 蔡琰妙音第370章 周瑜身死?第247章 入九江第273章 失望第264章 沮授愚忠第181章 衛濤明志向第91章 火燒烏桓騎兵第132章 強奪徐晃第113章 呂布敗三英第123章 河內爭鋒(下)第362章 徐盛忠誠第289章 閻行喪膽!第343章 誘餌與誘餌第233章 見甘寧第337章 荊州大戰起第423章 真正所謀第95章 欲說高順第271章 袁紹末路第259章 斬顏良誅文丑(中)第88章 何進亡第211章 衛濤大義第315章 夜襲曹營第361章 俘虜江東軍第248章 曲有誤周郎顧第386章 大戰之前第399章 劉備絕命反擊第317章 大略服賈詡第90章 烏桓先鋒第114章 敗呂布第294章 渡過渭河第179章 信義之定第212章 破釜沉舟(上)第391章 暗箭傷人第423章 真正所謀第236章 膽大包天甘興霸第333章 沙摩柯敗降第427章 呂布殤第445章 國制(上)第66章 謀算對道術(下)第231章 天下第二將第320章 大敗呂布第196章 丞相袁紹第109章 詐城無功第121章 于禁來投第164章 天子召見第101章 甄氏意第168章 紛紛歸來第390章 兵困漢中城第435章 魏帝曹操第352章 威懾第100章 甄氏和衛氏第397章 ‘不得好死’的張鬆第42章 刺殺張讓第31章 馬邑市集第82章 不一般的黃巾第70章 提前設立的西園八校尉第441章 雙雄縱論(上)第253章 衛家有後第189章 鞠義換張合第112章 河內爭鋒(上)第278章 賭鬥長安城第307章 祭旗第260章 斬顏良誅文丑(下)第313章 再鬥呂布第19章 派駐馬邑第130章 疲兵之計第229章 以一敵九第331章 呂蒙誠意感文聘第367章 首戰之兩敗俱傷第436章 草原服第81章 虧空情弊第429章 公瑾妙計第163章 長安大旱第99章 劉虞散兵第106章 張遼救潘鳳第131章 兵戰長安城下第126章 欲迎漢帝第59章 還是火攻!第157章 草木皆兵第241章 輕取水軍營第175章 夜襲與夜襲(上)第217章 迴歸幽州第282章 周公瑾‘二桃殺三士’第350章 出戰呂布第302章 馬超換龐德第184章 鬥顏良
第140章 空營計第89章 北上幽州第429章 公瑾妙計第194章 連娶三女第410章 大破蠻營第126章 欲迎漢帝第259章 斬顏良誅文丑(中)第95章 欲說高順第208章 戰關羽第322章 荊州戰開第23章 初來的震懾第180章 敲山震虎懾李樂第360章 巧言戲魯肅第39章 蔡琰妙音第370章 周瑜身死?第247章 入九江第273章 失望第264章 沮授愚忠第181章 衛濤明志向第91章 火燒烏桓騎兵第132章 強奪徐晃第113章 呂布敗三英第123章 河內爭鋒(下)第362章 徐盛忠誠第289章 閻行喪膽!第343章 誘餌與誘餌第233章 見甘寧第337章 荊州大戰起第423章 真正所謀第95章 欲說高順第271章 袁紹末路第259章 斬顏良誅文丑(中)第88章 何進亡第211章 衛濤大義第315章 夜襲曹營第361章 俘虜江東軍第248章 曲有誤周郎顧第386章 大戰之前第399章 劉備絕命反擊第317章 大略服賈詡第90章 烏桓先鋒第114章 敗呂布第294章 渡過渭河第179章 信義之定第212章 破釜沉舟(上)第391章 暗箭傷人第423章 真正所謀第236章 膽大包天甘興霸第333章 沙摩柯敗降第427章 呂布殤第445章 國制(上)第66章 謀算對道術(下)第231章 天下第二將第320章 大敗呂布第196章 丞相袁紹第109章 詐城無功第121章 于禁來投第164章 天子召見第101章 甄氏意第168章 紛紛歸來第390章 兵困漢中城第435章 魏帝曹操第352章 威懾第100章 甄氏和衛氏第397章 ‘不得好死’的張鬆第42章 刺殺張讓第31章 馬邑市集第82章 不一般的黃巾第70章 提前設立的西園八校尉第441章 雙雄縱論(上)第253章 衛家有後第189章 鞠義換張合第112章 河內爭鋒(上)第278章 賭鬥長安城第307章 祭旗第260章 斬顏良誅文丑(下)第313章 再鬥呂布第19章 派駐馬邑第130章 疲兵之計第229章 以一敵九第331章 呂蒙誠意感文聘第367章 首戰之兩敗俱傷第436章 草原服第81章 虧空情弊第429章 公瑾妙計第163章 長安大旱第99章 劉虞散兵第106章 張遼救潘鳳第131章 兵戰長安城下第126章 欲迎漢帝第59章 還是火攻!第157章 草木皆兵第241章 輕取水軍營第175章 夜襲與夜襲(上)第217章 迴歸幽州第282章 周公瑾‘二桃殺三士’第350章 出戰呂布第302章 馬超換龐德第184章 鬥顏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