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孝

當衛濤再次到雁門關的時候,頓時就是發現卻是有幾分不同,來往的軍士沒有了魏續主持時候的散漫,一個個精神抖擻,完全不同。

當衛濤再是來到雁門官府所在之時,更見外間是有嚴密防守,門外衛士雖然看似平凡,但眼眸中卻是有一種高人一等的神色。

“你就是馬邑縣尉?大人早已有過吩咐,你直接進去即可。至於其他人,在外等候!”

聽到這話,衛濤心中一頓,卻是有幾分明悟。

恐怕這個時候主持雁門關的已經不再是魏續。

果然,當衛濤步入府內的時候,卻是見到一人正是端坐在大堂之上,手握一卷,默默誦讀,正是幷州刺史丁原。

丁原身後又有一人,虎背熊腰,手持畫戟,威凜凜然,無人敢是與之對視,不是呂布呂奉先又是誰來?

至於其餘卻是無人,單較身份,哪怕是高順、魏續等人顯然都沒有資格在此。

“馬邑縣尉衛濤拜見大人。”

衛濤不敢怠慢急行數步,當即就是拜倒在丁原身前。

聽到衛濤聲音,丁原緩緩放下手中書卷,而後一笑而道。

“想不到你這馬邑縣尉卻是做出了好大事情,我幷州之大,花費一年功夫也不過就是勉強收購了二千良馬而已。如今你這一個縣尉就是爲我謀來了三千匹,好得很!”

衛濤也聽不出丁原這話到底是什麼意思,但只看呂布這個時候看向自己的目光帶着一絲柔和,衛濤就是能夠明白:丁原並沒有真的怪罪。

“大人教訓得是。”

衛濤一時之間無話可言,只能夠如此得應。

“這一次你雖然是自作主張,但到了馬邑所爲卻是不差。馬匪全都剿滅,馬邑如今也算是得享一方清平,更是商貿繁盛,讓馬邑百姓得利。某說代理縣令,就是正牌縣令都是坐得。”

說到這裡,丁原微微沉默了一下,而後就是緩緩而道。

“既然如此,昔日吾便有言有功者賞,如今我便是予你一縣令之職如何?我幷州雖然不甚繁華,但有幾個縣城卻是極有潛力,若是你能夠好好安心治理,日後定然前途無量。”

丁原這般倒是有幾分摘桃子的意味。

不過若是真正瞭解,那麼就不會是如此認爲。

畢竟馬邑清苦,而且只能夠靠着邊貿發展,在經由丁原這一次與匈奴交易之後,日後大宗交易顯然也不會是有太多,如此留在馬邑,其實前途不廣。

所以丁原這番舉動的確是準備對衛濤以獎賞。

可是衛濤卻是一陣遲疑,過得片刻之後纔是緩緩而道。

“啓稟刺史大人,我此次正是想與大人言,這一次與匈奴交涉過後,我想要是辭官歸故里。”

以衛濤的年紀說出這話,很是有一種古怪的意味,不過衛濤卻是不管不顧地繼續言說下去。

“正所謂:父母在,不遠遊。濤已離家數載,已經是大不孝,不敢說是回家侍奉父母,但卻願能夠在父親膝下承歡,還望大人能夠准許。”

東漢末年,官員還是以推舉製爲主,其中一項便是舉孝廉。

不得不說這樣的制度的確是有‘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的境況,但同樣也是讓一些清廉之人得以實受官職。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無論真假,‘孝廉’都是要爲人所推崇。

若是衛濤以其他緣由推拒,那麼丁原都是可以認爲其是有不敬,但衛濤以久別父母承盼於膝下而言,那麼丁原不僅不能阻止,更是要大加褒賞。

更何況,這個時候衛濤還是有些不同。

嚴格說來,這個時候衛濤正是功成名就之時,能夠放棄權位,也要回家侍奉父母於膝下,這正是大孝之行。

“多年離別,以見父母,此乃人之常情,吾豈能怪之。”

果然不僅僅是丁原,就是丁原身後的呂布看向衛濤的神情都是多出了幾分和善之色。

“吾早聞聽子羽之所以從邊關乃是爲了從先祖衛青之志,本以爲子羽年幼,此言有過,如今看來,此言大不及也!子羽乃至孝之人,孝父母,亦孝先祖。”

丁原是什麼人?

幷州刺史,也是當今名士。

得到丁原這一句,衛濤就是足以名揚天下,甚至日後出來爲官,尋常官職皆是可認。

而就在這個時候,丁原更是起身行到衛濤面前將之扶起,而後將他拉到一旁安坐。

這更是大禮,要知道這個廳中,沒有丁原召見,尋常人不能得入,更何況是有坐。

就是呂布這個時候也只能夠立於丁原身後,丁原之禮遇可見一斑!

“子羽既然思家,我可任假而歸。待子羽歸來,幷州諸縣,任由子羽選擇如何?”

就在這個時候丁原又是說道,這話,就是更深一層。

但衛濤的確沒有再是繼續留在幷州任職的意思。

不僅僅是黃巾之亂將開,他更要留在自己家中以免家人爲其所害,更因爲衛濤對於丁原的感官其實並不是太好。

哪怕這個時候丁原的確是有感於衛濤的孝心,但衛濤卻是感覺到他這話卻只是順口挽留而已。

正如歷史上曹丕接受漢獻帝的位置,還是要三辭三讓一般。

如今丁原的挽留其實就給衛濤這樣一種感覺。

因爲你是孝順之人,是人才,那麼我就要有這樣一種姿態,其實我並不是很想要留你。

“多謝大人美意,吾這一次返家,恐怕數年不出,若是擔任此職,卻是有負於大人所託,卻是萬萬不可。”

雖然不知道丁原是不是這樣的意思,但衛濤依舊是連連推辭。

“也罷,人各有志,我卻是不能勉強……”

如此往復幾次,丁原終於是一聲長嘆而道。

“不過子羽乃是大孝之人,如此德行不可不張,若是子羽不介,吾願意是爲朝廷舉孝,如是若何?”

“多謝大人。”

這一次衛濤終於是不可能再是推辭。

從府中出來,衛濤終於是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匈奴商談的事情自然是有丁原安排,從丁原不遠趕來,就是可以知道丁原對這事情的重視。

不過這一次能夠得到丁原的許諾,衛濤也是不虧,單單只是一個‘孝廉’的名額就是不易,更何況還有丁原的評價。

無論丁原是真心還是假意,既然今日已經做了這一個結論,那麼日後自然會是爲衛濤揚名。

雖然可能只是一二言語,但卻是能夠讓天下名士得知衛濤之名,日後對於衛濤的好處卻是說不盡。

“大人。”

見到衛濤出來,張遼等人也是跟隨了上來,在外人面前,張遼還是以大人稱呼。

如今已經知道張遼已經歸心,衛濤對此自然也不會有太多的介意。

這裡自然不是說話的地方,好在雖然是關防要塞,但還是有驛站住所,以衛濤的身份,開一處院落還是不成問題。

坐下之後,衛濤就是讓其他人離開,獨獨是將張遼留下,將自己與丁原所談之事大略一說。

“本來我想要讓文遠繼任留在馬邑,可惜刺史大人恐怕早就已經是有所決議。”

衛濤很是明白的直言。

“馬邑地處要道,若是以往殘破,也無多少商賈往來,那也就是罷了。但如今恐怕刺史大人將之視爲可以源源不斷獲取優良戰馬的渠道,恐怕非是心腹不能爲之。”

對於丁原的做法,衛濤也是能夠猜到,畢竟自己給了他一個最佳的榜樣。

的確,這一次大宗交易之後匈奴可以解一時之急,但日後丁原恐怕會是更加卡緊匈奴交易,大肆打壓劣馬的價格,逼迫匈奴是拿着良馬交易。

有着呂布在手,丁原做起這事情來更是絲毫不懼。

“不知道文遠如今如何打算?若是文遠之想,我願是擔保文遠可任幷州任何一職。”

衛濤此言倒不是試探,而是明白直言。

“若是文遠願意與我回陳留,我只能夠委以親隨隊長一位。但我可向文遠擔保,日後絕不負文遠一身本事,讓文遠能夠一展所長,爲國盡力!”

張遼心中也是一熱,畢竟如今的張遼還不過就是一少年,能夠得到別人信任,卻最是難能可貴。

“吾早已認子羽爲主公,子羽何往,文遠亦何往,天涯海角,自不相負!”

“好!我不負君,君必不負我!”

雖然心中早有預料,但聽到張遼親口言之,衛濤心中還是忍不住一陣激盪。

衛濤和張遼都是乾脆之人,既然已經決定,自然不會婆婆媽媽的多言。

不過很快張遼就是離開了驛站,連夜返回馬邑。

卻是這一次除了之前的東西之外,衛濤還是得到了丁原的一個承諾,只要是衛濤的親隨,都是可以隨之離開。

要知道那一百騎兵可是衛濤花費了將近一年時間打造,除了馬匹之外,其餘一應全都是由衛濤支付,說他們是衛家的私兵卻是毫不爲過。

事實上,其中有近三分之一的人的確是衛家和張家的私兵。

當然想要連同那些馬匹一同帶走,那麼衛濤就是要將這一年來馬邑的商稅補上。

這也是丁原給了好處,不然哪裡有那麼好的事情。

一年的商稅不少,不過陳留衛家實力也是雄厚,足以是將一百匹良馬全都收下。

第51章 城戰不利第358章 一陣斬三將第318章 三鬥約戰第181章 衛濤明志向第19章 派駐馬邑第227章 以退爲進第391章 暗箭傷人第350章 出戰呂布第299章 西涼軍弱第142章 老奸巨猾陶恭祖第208章 戰關羽第299章 西涼軍弱第235章 甘寧對太史慈第439章 曹洪投降(上)第335章 諸葛亮到來第79章 謀求外放第208章 戰關羽第17章 衝鋒對決第385章 陸遜一計間蜀地第348章 龐統的爲難第210章 劉皇叔第217章 迴歸幽州第255章 孔融泣言第15章 長襲匈奴第85章 衛子羽十騎赴會(上)第101章 甄氏意第18章 人牆與勝利第201章 沮授的缺點第331章 呂蒙誠意感文聘第390章 兵困漢中城第354章 龐統心服第185章 袁譚退第330章 襄陽陷劉表亡第145章 陶謙亂事第141章 入下邳第438章 兵圍許昌第401章 孔明送謀第320章 大敗呂布第83章 病弱趙風第372章 擒拿魯肅第155章 以退爲進第347章 細言四方第88章 何進亡第297章 贈送天子第248章 曲有誤周郎顧第29章 衛子羽請君入甕第442章 雙雄縱論(下)第354章 龐統心服第320章 大敗呂布第113章 呂布敗三英第396章 張飛來襲第202章 沮授慾火攻第231章 天下第二將第72章 請談第341章 甘寧到來第430章 既生懿何生瑜第197章 將攻渤海第343章 誘餌與誘餌第150章 皆歸併州第274章 西涼軍到來第304章 天下情勢第88章 何進亡第167章 袁術稱帝第331章 呂蒙誠意感文聘第327章 曹純?第415章 最後再相談第272章 義兄弟明心意第320章 大敗呂布第282章 周公瑾‘二桃殺三士’第253章 衛家有後第97章 李儒追衛濤第424章 互攻大營!第417章 預謀曹操第292章 陳羣勸言第155章 以退爲進第253章 衛家有後第45章 擒拿唐周第290章 天子意如何第294章 渡過渭河第71章 實力最弱?第142章 老奸巨猾陶恭祖第180章 敲山震虎懾李樂第275章 終開戰第223章 衛濤勸張寧(下)第326章 爲攻襄陽第314章 戰平第86章 衛子羽十騎赴會(中)第199章 平分秋毫第136章 獨鬥呂布第437章 空城謀?第398章 劉備最後的一搏第259章 斬顏良誅文丑(中)第386章 大戰之前第299章 西涼軍弱第330章 襄陽陷劉表亡第174章 袁軍首敗第428章 仲達毒計第201章 沮授的缺點第356章 欲平孫權第406章 孟獲一怒
第51章 城戰不利第358章 一陣斬三將第318章 三鬥約戰第181章 衛濤明志向第19章 派駐馬邑第227章 以退爲進第391章 暗箭傷人第350章 出戰呂布第299章 西涼軍弱第142章 老奸巨猾陶恭祖第208章 戰關羽第299章 西涼軍弱第235章 甘寧對太史慈第439章 曹洪投降(上)第335章 諸葛亮到來第79章 謀求外放第208章 戰關羽第17章 衝鋒對決第385章 陸遜一計間蜀地第348章 龐統的爲難第210章 劉皇叔第217章 迴歸幽州第255章 孔融泣言第15章 長襲匈奴第85章 衛子羽十騎赴會(上)第101章 甄氏意第18章 人牆與勝利第201章 沮授的缺點第331章 呂蒙誠意感文聘第390章 兵困漢中城第354章 龐統心服第185章 袁譚退第330章 襄陽陷劉表亡第145章 陶謙亂事第141章 入下邳第438章 兵圍許昌第401章 孔明送謀第320章 大敗呂布第83章 病弱趙風第372章 擒拿魯肅第155章 以退爲進第347章 細言四方第88章 何進亡第297章 贈送天子第248章 曲有誤周郎顧第29章 衛子羽請君入甕第442章 雙雄縱論(下)第354章 龐統心服第320章 大敗呂布第113章 呂布敗三英第396章 張飛來襲第202章 沮授慾火攻第231章 天下第二將第72章 請談第341章 甘寧到來第430章 既生懿何生瑜第197章 將攻渤海第343章 誘餌與誘餌第150章 皆歸併州第274章 西涼軍到來第304章 天下情勢第88章 何進亡第167章 袁術稱帝第331章 呂蒙誠意感文聘第327章 曹純?第415章 最後再相談第272章 義兄弟明心意第320章 大敗呂布第282章 周公瑾‘二桃殺三士’第253章 衛家有後第97章 李儒追衛濤第424章 互攻大營!第417章 預謀曹操第292章 陳羣勸言第155章 以退爲進第253章 衛家有後第45章 擒拿唐周第290章 天子意如何第294章 渡過渭河第71章 實力最弱?第142章 老奸巨猾陶恭祖第180章 敲山震虎懾李樂第275章 終開戰第223章 衛濤勸張寧(下)第326章 爲攻襄陽第314章 戰平第86章 衛子羽十騎赴會(中)第199章 平分秋毫第136章 獨鬥呂布第437章 空城謀?第398章 劉備最後的一搏第259章 斬顏良誅文丑(中)第386章 大戰之前第299章 西涼軍弱第330章 襄陽陷劉表亡第174章 袁軍首敗第428章 仲達毒計第201章 沮授的缺點第356章 欲平孫權第406章 孟獲一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