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送信

劉備和糜竺收到的消息不假,陶應確實親自出城去給曹操送信去了,爲了不讓徐州將士阻攔自己出城,陶應先是安排了一個信使,等到徐州守軍打開城門時,陶應才推開了信使,策馬單騎出城,到曹營送信,曹豹和曹宏等徐州將領聞訊趕來阻攔時,陶應早已經去得遠了。

“我是徐州牧的兒子,以往的一衣一食,皆是來自徐州民間,現在徐州遭難,我理應挺身而出,爲徐州的百姓桑梓做一點事。請告訴我父親,不用理我死活,如果我回不來,請你們替我在父親磕一個頭,說我不能爲他盡孝了。”

這是陶應臨行時留下的話,感動得城牆上的徐州將士痛哭流涕,也徹底扭轉了對陶應的印象。

試問,普天之下,有那一個紈絝衙內能在生死攸關的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爲百姓爲子民做一點事?將來有沒有不知道,但是到今年今天爲止,陶二公子應該是第一個。

陶應當然沒有發瘋,更沒想過到曹營自投羅網,陶應是不得不這麼做,曹操來了,是來要陶應全家命的,劉備來了,是來搶陶家地盤的,敵人一個比一個強大,陶家的實力卻弱得可憐,陶應個人的力量更是微乎其微,陶應除非是選擇跟隨劉備,否則就沒有活下去的希望。

劉備不是什麼好領袖,這一點陶應看得出來,陶應慫恿劉備出戰曹操,目的只是試探,並沒有擠兌劉備的打算,劉備如果真的一口答應領兵出戰,陶應也會全力阻止。

徐州守軍的士氣已經低到了不能再低的地步,孔融和田楷兩支隊伍卻連徐州都不敢進,只有劉備率軍衝破曹操阻擊殺入徐州,極大的鼓舞了徐州軍民的守城士氣,劉備如果再被曹操殺敗,徐州守軍的士氣必然徹底崩潰,孔融和田楷的援軍也也可能選擇臨陣開溜,所以陶應不會讓劉備出城作戰,只會選擇輔助劉備死守徐州。

但劉備偏巧就被陶應試中了,劉備書信中對曹操的譏諷之意,陶應看得出來,陶應更明白劉備的真正用意,他沒膽量和曹操的主力野外決戰,所謂的先禮後兵,也不過是爲了激怒曹操,讓曹操揮師攻城,劉備乘機與徐州軍隊聯手守城,用徐州的錢糧人命和曹操對耗。

耗贏了,劉備在徐州聲望大漲,吞併徐州希望也大增。耗輸了也沒關係,關張趙三大猛人打不贏曹操的百戰之師,保着劉備殺出重圍卻問題不大,至於曹兵破城之後如何報復陶家,如何報復徐州軍民,跟劉備沒有半毛錢關係。

況且,陶應還知道,陶謙就算真的把徐州讓給劉備,劉備也守不住,周邊的曹操、呂布和袁術,那一個不是對徐州虎視耽耽?屆時不管徐州落到誰的手裡,陶應都不會有什麼好歸宿,好一點是淪落爲醬油男,在三國亂世中苟活性命,慘一點的話,就是死無葬身之地了。

劉備守不住徐州,陶應只好自己來守了,升官發財的熱血在陶副主任的身上沸騰,不甘人下的雄心壯志,也在陶副主任的胸中燃燒。

陶應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把勸退曹操、保衛徐州的功勞,從劉備手裡搶過來,爭取徐州的軍心民心,建立自己的威信,爲自己的雄圖壯志奠定基礎,爭取時間。

劉備不是喜歡演戲嗎?那就比演戲吧,公僕學校表演系畢業的學生,那一個不是汲取了三千年表演技術之精華,那一個不是身經百戰,演技直追奧斯卡影帝?

陶副主任,還是其中的佼佼者!

艱難騎着沒有馬鐙的戰馬一路小跑,走了不到三裡,一支曹軍斥候小隊早已迎上前來,舉刀端槍攔住陶應道路,爲首什長厲聲喝道:“站住!幹什麼的?”

“回將軍,小人是信使。”陶應在馬上欠身,抱拳行禮,用十分恭敬的意氣的說道:“這位將軍,小人乃是徐州軍民派出的信使,有書信要呈交與鎮東將軍曹公,煩請將軍引小人覲見。”

伸手不打笑臉人,陶應語氣如此恭敬,一口一個將軍的叫得親熱,那離將軍職位還有十萬八千里的曹軍什長倒也領情,放緩語氣說道:“既是信使,下馬,搜身。”

陶應溫和答應,拽着繮繩擡腿下馬,沒有馬鐙又沒有從人攙扶,剛真正騎馬沒多久的陶應動作自然是既笨拙又生疏,不過這麼一來倒有另一層好處,那就是經驗豐富的曹軍斥候一眼可以看出陶應並非武將,近身搏鬥的本事也好不到那裡,所以這隊曹軍斥候也沒過於刁難陶應,搜身之後便將陶應押向了曹營,還按着接待使者的規矩給予了陶應一點禮遇,展現出了相當優秀的軍隊紀律。

傳說中的曹軍大營越來越近,感受到那沖天的殺氣,陶應的心臟也越跳越快,身體也情不自禁的微微顫抖,因爲陶應非常清楚,中國冷兵器時代的交戰雙方,雖然有一條兩國相爭、不斬來使的不成文規矩,但真正能做到一個使者不殺的軍隊,古往今來還真沒有幾支,曹操是否遵守這條規矩,陶應並不知道。

更何況,陶應的陶謙次子身份還放在這裡,徐州軍隊裡的叛徒不久前才殺了曹操老爸的全家,陶應的身份一旦被識破,再想指望曹操不斬來使,難度恐怕就不只一般的高了。

陶應在賭,賭的就是曹營之中,無人能夠認識自己,只要身份不被揭穿,順利把劉備的書信送到曹老大的手裡,剩下的,陶應就不用過於擔心了。

還好,曹操這一次是打着爲父報仇來的徐州,沒有接受一個徐州文官武將的投降,不用擔心被叛徒出賣;同時以前那個老實孩子陶應也是在陶謙的羽翼庇護下深居簡出,每天不是讀簡就是練武,很少在公衆場合露面,曹軍即便有細作潛入徐州,見過陶應這個不起眼的徐州刺史次子的可能也不大,陶應有很大希望賭贏。

真正走到曹營大門前時,陶應的心臟反而停止了激烈跳動,緊張的心情也逐漸放鬆下來,既來之,則安之,反正已經來到了這裡,再想回頭也已經來不及了,曹操大軍近在眼前,臨陣脫逃那是找死,倒不如靜下心來按之前打算行事,即便輸了,也能親眼見識一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曹操大軍,也不枉白白穿越一次了。

世間最難事,莫過一死耳!抱定了九死一生的必死之心,曹營中成千上萬的驍勇武夫,在陶應的眼中自然成了土雞瓦犬,而且乘着這個機會,昂首進到了軍帳星羅棋佈的曹軍大營中,將劉備的親筆書信呈交給了一位不知名的曹軍官員後,陶應就開始了欣賞和學習曹軍大營的立營之法。

曹操到底是三國的中前期最優秀的統帥還沒有之一,他親自坐鎮的曹軍大營果然非同尋常,營盤雖然不是很大,但安排佈置得井井有條,倚靠着山丘河流,各部各曲錯落相置,兵力環環相扣,彼此互爲掩護,同時兼顧了防守、取水、運糧、補給等需要,銜接和配合毫無破綻,森嚴而又周密。

相比之下,徐州軍隊的駐地營寨在有城池可依的情況下,和曹操的大營比起來,仍然只能用一個詞形容——狗屎!

至於劉備,陶應雖然沒有去參觀過劉備的營寨,但陶應仍然敢打賭,如果劉備的增援隊伍不是選擇從於禁的防區突破,而是選擇了曹操親自指揮的防區,那麼劉備即便有關張趙三大猛男充當打手,也休想突破曹軍的阻擊抵達徐州城下!

陶應在曹軍將士的嚴密監視下感嘆的時候,劉備的親筆書信已經被送進了曹軍的中軍帥帳,呈獻到了曹軍波ss、被李傕和郭汜冊封爲大漢鎮東將軍的曹操曹老大面前,正在爲于禁阻擊劉備失利大發雷霆的曹老大展信一看,頓時勃然大怒起來,“織蓆販履之徒,也敢來書勸我?書信之中,竟然還敢有譏諷之意?”

劉備的這封書信確實是用心良苦,關鍵節略如下:“備自關外得拜君顏,嗣後天各一方,不及趨侍。曏者,尊父曹侯,實因張闓不仁,以致被害,非陶恭祖之罪也。目今黃巾遺孽,擾亂於外;董卓餘黨,盤踞於內。願明公先朝廷之急,而後私仇;撤徐州之兵,以救國難:則徐州幸甚,天下幸甚!”

從字面上看,劉備這封書信沒有任何問題,可以說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但仔細一分析,味道就不對了,而味道最不對這句話,就是‘董卓餘黨,盤踞於內’!

董老大命犯桃花蹬腿後留下的幫兇很多,稱得上盤踞於內的不是別人,正是目前在長安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李傕和郭汜兩位新老大,偏偏一年之前,曹操遵從李傕和郭汜的命令,出兵青州鎮壓了那裡的黃巾軍,藉此從李傕和郭汜手裡撈到了鎮東將軍的官職,是名譽上的李傕、郭汜部下。

如此一來,再結合書信中的上下文意思,劉備諷刺曹老大接受董卓餘黨冊封、給董卓餘黨爲虎作倀的意思,也就暴露無遺了,當年矯詔建立反董聯盟的曹老大,自然也就不舒服了。

“來人!”暴跳如雷之下,曹老大馬上一拍桌子,大喝道:“將劉備派來的信使推出轅門斬首,首級送往徐州城下示衆!大軍出營,即刻發起攻城!”

第122章 最後一擊第355章 飲鴆止渴第366章 你就這麼恨我?第363章 疑鄰盜斧第221章 暴菊第335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211章 招降第439章 龜雖壽第253章 三國好學生第281章 不必顧慮第276章 二賊爭鋒第176章 所謂盟友第400章 大開殺戒第196章 禍害荊州第294章 手到擒來第29章 媒人第137章 借刀殺人第161章 金蟬脫殼第417章 關中之戰第355章 飲鴆止渴第140章 兵馬未動計先行第239章 阿異第24章 皇叔好意第51章 陶應求和第118章 仁義道德的力量第270章 賢妻負心漢第265章 自食其果第172章 我就是來離間第380章 再打一仗第80章 絕對意外第289章 神亭嶺第153章 別得罪小人第431章 決戰之前第221章 暴菊第299章 傷得太好了第348章 悽慘加悲慘第80章 絕對意外第12章 父子第438章 報仇第397章 該袁尚了第258章 官渡戰起第60章 明鏡高懸劉皇叔(上)第194章 牛吹大了第405章 出手驚人第321章 袁紹傳位第413章 你瘋了第86章 誰比誰狠(上)第323章 兄弟和談第427章 師徒重逢第446章 曹賊遺命第103章 最佳女婿第393章 引水圍城第215章 狼狽爲奸第200章 三國活雷鋒第173章 坑爹老鄉第290章 彈指破敵第51章 陶應求和第113章 機關算盡再聰明第398章 幽州故人第187章 水到渠成第17章 怕賊惦記第376章 穩紮穩打第162章 老師我,帶你走第21章 劣馬好馬第368章 周瑜打黃蓋第232章 禽獸不如第317章 捨本逐末第210章 趙雲問題第169章 老鄉見老鄉第357章 神秘內奸第355章 飲鴆止渴第222章 利益最大化第58章 滾出徐州第181章 騎牆觀風第47章 孫策死了第333章 真相大白第248章 公孫瓚完了第93章 臭味相投第404章 當機立斷第44章 比拼耐心第210章 趙雲問題第260章 烏巢!烏巢!(上)第103章 最佳女婿第272章 第二口第203章 二十四孝女婿第21章 劣馬好馬第185章 坑爹第166章 誰哭誰笑第257章 雙賤合壁第281章 不必顧慮第32章 不被看好第292章 戰倉亭第197章 青州風雲漸起第282章 棄子第378章 練兵第420章 引蛇出洞第315章 諸葛亮來了第4章 送信第142章 皇叔求和第424章 荊州忠臣
第122章 最後一擊第355章 飲鴆止渴第366章 你就這麼恨我?第363章 疑鄰盜斧第221章 暴菊第335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211章 招降第439章 龜雖壽第253章 三國好學生第281章 不必顧慮第276章 二賊爭鋒第176章 所謂盟友第400章 大開殺戒第196章 禍害荊州第294章 手到擒來第29章 媒人第137章 借刀殺人第161章 金蟬脫殼第417章 關中之戰第355章 飲鴆止渴第140章 兵馬未動計先行第239章 阿異第24章 皇叔好意第51章 陶應求和第118章 仁義道德的力量第270章 賢妻負心漢第265章 自食其果第172章 我就是來離間第380章 再打一仗第80章 絕對意外第289章 神亭嶺第153章 別得罪小人第431章 決戰之前第221章 暴菊第299章 傷得太好了第348章 悽慘加悲慘第80章 絕對意外第12章 父子第438章 報仇第397章 該袁尚了第258章 官渡戰起第60章 明鏡高懸劉皇叔(上)第194章 牛吹大了第405章 出手驚人第321章 袁紹傳位第413章 你瘋了第86章 誰比誰狠(上)第323章 兄弟和談第427章 師徒重逢第446章 曹賊遺命第103章 最佳女婿第393章 引水圍城第215章 狼狽爲奸第200章 三國活雷鋒第173章 坑爹老鄉第290章 彈指破敵第51章 陶應求和第113章 機關算盡再聰明第398章 幽州故人第187章 水到渠成第17章 怕賊惦記第376章 穩紮穩打第162章 老師我,帶你走第21章 劣馬好馬第368章 周瑜打黃蓋第232章 禽獸不如第317章 捨本逐末第210章 趙雲問題第169章 老鄉見老鄉第357章 神秘內奸第355章 飲鴆止渴第222章 利益最大化第58章 滾出徐州第181章 騎牆觀風第47章 孫策死了第333章 真相大白第248章 公孫瓚完了第93章 臭味相投第404章 當機立斷第44章 比拼耐心第210章 趙雲問題第260章 烏巢!烏巢!(上)第103章 最佳女婿第272章 第二口第203章 二十四孝女婿第21章 劣馬好馬第185章 坑爹第166章 誰哭誰笑第257章 雙賤合壁第281章 不必顧慮第32章 不被看好第292章 戰倉亭第197章 青州風雲漸起第282章 棄子第378章 練兵第420章 引蛇出洞第315章 諸葛亮來了第4章 送信第142章 皇叔求和第424章 荊州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