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驅虎吞狼

和楊府門子的描述一樣,咱們的楊證楊大少爺貌不驚人——又幹又瘦相貌猥瑣和他爹簡直是一個模子裡造出來的,但是在穿着打扮方面,楊大少爺就非同凡人了,蜀錦的直裾大袖翩翩,盤領繡邊,微微露出內裡穿的絲質內衣,華貴但絕不花哨,羅綢緄袴,緞帶嵌玉,所繫之彩綬玉佩樣樣不是凡物,獨樑進賢冠漆得錚亮,不大不小明顯是量頭訂做,就連雲頭靴上都用金線繡着精美花紋,一身打扮少說也價值好幾千錢,絕非尋常富戶人家所能承擔得起。

更讓楊松和楊柏兄弟刮目相看的,還是楊大少爺舉手投足間那種雍容華貴的氣質,既文質彬彬,又尊貴典雅,順便的伸伸手擡擡腿,就能讓人隔着幾裡地都可以聞到他身上的貴公子味道,楊松和楊柏兄弟也算得上是見多識廣了,可即便是在號稱天府之國的益州境內,楊家兄弟都還從來沒有見過這麼有氣質有風度的富家公子。

還有讓楊家兄弟滿意的地方,如此氣質高貴的楊大少爺進得堂來,只在堂裡掃了一眼,馬上就恭恭敬敬的到了楊松面前雙膝跪下,鄭重叩首,彬彬有禮的說道:“小侄楊證,拜見同宗叔父,叔父金安。”

說完了,楊證又跪着轉了一下身體,又向楊柏也是一個頭紮下去,更加恭敬的說道:“如果小侄所料不差的話,這位一定是楊柏二叔父吧?小侄楊證,拜見同宗二叔夫,二叔父金安。”

楊證如此有禮貌,一見面就磕頭自稱晚輩,還一看不是來打秋風向親戚借貸的,楊松和楊柏兄弟當然是萬分滿意。一起離席聯手攙起楊證,很是好奇的問道:“賢侄,你到底是來自那裡?家居何處?與我們漢中楊氏到底是什麼關係?”

“二位叔父恕罪,小侄粗疏,居然忘了自報家門。”楊證道歉,又磕頭說道:“啓稟二位叔父,小侄姓楊名證,字淮清,託父親福廕。被朝廷封爲了樑丘亭侯……。”

“你已經有爵位了?”楊松大吃一驚,趕緊打斷問道。

“稟叔父,小侄才薄,本不應受封。”楊證很謙虛的說道:“只因小侄的父親舒城侯楊仲明追隨本朝太尉明武公,屢立功勳。明武公爲彰家父之功,奏請朝廷蔭惠小侄爲樑丘亭侯。”

“舒城侯楊仲明?”楊松又是一驚,忙問道:“賢侄,你的父親,莫非就是大名鼎鼎的徐州前長史、尚書僕射、當朝陶太尉明武公的麾下重臣楊宏楊仲明?”

“正是。”楊證點頭,恭敬說道:“家父對言道,淮南楊氏現今雖然發達。但富貴不能忘本,淮南楊氏本是源自漢中楊氏,武帝時有楊氏先人遷居淮南,落地生根。繁衍出現在的淮南楊氏,所以家父特命小侄不遠千里而來認祖歸宗,也順道拜會二位叔父,與二位叔父共敘同宗之誼。”

說着。楊證又恭恭敬敬的拿出了一本家譜和一份禮單,說道:“二位叔父。這是小侄的家譜抄本,請二位叔父過目。還有家父令小侄呈獻給二位叔父的微薄禮單,也請二位叔父過目。”

楊松兄弟當然不會急着去看家譜,而仔細一看楊證帶來的禮單時,楊松兄弟頓時就欣喜若狂了,原來咱們的楊大少爺給兩位叔父帶來的,竟然是夜明珠和貓眼各十粒,珍珠二百粒,玉壁十對,還有一斤重的金磚一百塊,四尺高的珊瑚一對與火燒不壞的火浣衫一套——價值又比劉皇叔和曹老大的禮物加一起還多幾倍!

“哎呀!淮清賢侄,快快請起,快快請起!”楊松趕緊又來攙扶楊證,臉上肥肉笑得更加亂顫,嘴上卻仍然謙虛道:“禮太重了,禮太重了,賢侄不遠千里而來認祖歸宗,竟然還給我們帶來這麼貴重的禮物,簡直就是太客氣了,太客氣了。”

“叔父纔是客氣,些許薄禮,實在難成敬意。”楊證更有禮貌的說道:“小侄也不敢欺瞞二位叔父,這些禮物中,還有一些是小侄的主公陶太尉送給二位叔父的,只是擔心鎮夷中郎將(張魯)猜忌二位叔父,故而託家父之手轉送。原本主公還想爲二位叔父表奏官職爵位,可也因爲此事,未敢造次,萬望二位叔父體會主公的苦衷。”

“陶公也知道漢中楊松、楊柏?”比較有進取心的楊柏驚喜問道。

“稟二叔父,兩位叔父的盛德遠播四海,我家主公豈能不知?”楊證微笑說道:“主公他不僅早就聽說過二位叔父的鼎鼎大名,還常嘆他的麾下沒有象二位叔父這麼文武雙全、才具出衆的棟樑之才,對此深以爲憾。家父也常對小侄說,他之所以能得主公如此重用厚待,也全是因爲兩位叔父身在漢中,未能在朝中一展所長,不然的話,主公面前,家父那有現在的位置?”

聽了楊大少爺這番動聽話語,楊松和楊柏兄弟的心裡簡直就象是喝了蜜水一樣的甜了,大喜之下楊松破天荒的傳喚下人準備酒宴款待親戚,把楊證奉爲上賓厚加款待,又看了楊證帶來的家譜,發現楊長史父子確實是源自漢中楊氏,楊松和楊柏頓時更是大喜,立即就認下楊證這個同宗族侄,也遙拜徐州重臣楊長史爲兄——象楊長史父子這麼有錢有勢的親戚,楊松兄弟可是認多少都行的。

當然了,做爲楊長史的長子愛子,楊證自然也不會白認楊松和楊柏兩位同宗叔父,酒至半酣後,楊證先是擡頭仔細看了楊松大人的大堂,然後嘆道:“真是想不到,叔父居然會清廉至此,所居府邸竟然會如此陳舊簡陋,小侄如果不是親眼所見,還真不敢相信這裡就是兩位叔父的府邸。”

看看自家富麗堂皇的大堂,楊柏心裡難免有些納悶,心說我家這也算陳舊簡陋,那漢中城裡就絕對沒有好房子了。倒是楊松連連點頭,道:“賢侄所言有理,爲叔這座府邸雖然在南鄭城內算得第二。可是與許昌城裡的官員府邸比起來,確實只能算是陳舊簡陋。哦對了,賢侄,你家裡的情況怎麼樣?”

“家父爲官清廉,從不妄取一文,所以小侄的家裡情況也很一般。”楊證毫不臉紅的給老爸戴高帽子,又道:“小侄的家佔地還不到四十畝,六堂十二樓,亭子有多少小侄沒留心過。只記得小侄家裡有一座假山是太湖石所建,高五丈,方圓十丈。”

楊松閉上了嘴巴,神情卻盡是羨慕妒忌恨,楊證察言觀色。忙又說道:“差點忘了,小侄出發來漢中時,主公還有交代,請二位叔父在閒暇時到許昌一坐,到時候主公會賞給二位叔父一座更好的宅院,讓二位叔父到許昌時有一個落腳之地。”

“陶公真如此說?”楊松大喜,見楊證笑着鄭重點頭。楊松更是歡喜,忙又說道:“賢侄,陶公如此厚賜,以賢侄之見。我當如何回報?”

“叔父即便不問,小侄也正要說。”楊證微笑答道:“不敢欺瞞二位叔父,小侄此來除了認親之外,還有一件公事要辦。小侄斗膽,想替主公懇求二位叔父一事。”

“賢侄有話請說。爲叔盡力而爲。”楊松忙說道。

“其實也是一件小事,對二位叔父和漢中軍民來說,更是一件好事。”楊證微笑說道:“我家主公想請二位叔父出面,勸說二位叔父的主公向西涼馬騰求盟,張馬結盟共伐曹賊,剷除曹阿瞞這個反國奸賊!”

“什麼?!”楊松和楊柏都是一驚,“勸主公與馬騰結盟,聯手共破曹賊?”

“正是。”楊證點頭,微笑說道:“曹賊垂涎漢中富足,一度出兵入侵漢中,雖被擊退,但遲早還會捲土重來,漢中軍孤立無援,我家主公現如今又無暇西進來救漢中,剷除國賊曹操,所以我家主公就希望漢中軍能與馬騰將軍締盟破曹,替朝廷剷除曹阿瞞這個奸賊!”

“這……。”楊松難得有些猶豫,道:“不瞞賢侄,其實早在去年曹賊入寇漢中時,我家主公就考慮過向馬騰求援,但是閻圃指出遠水救不了近火,馬騰又被韓遂牽制無力救援,主公這才作罷,現在去請主公與馬騰締盟滅曹,恐怕主公就更不會答應了。”

“叔父放心,彼一時此一時,現在情況已經不同了。”楊證微笑說道:“我家主公已然上表朝廷,表奏馬騰爲雍州刺史徵南將軍,表韓遂爲西涼太守徵西將軍,許其開府建衙,並請天子下詔調和二人矛盾,令其二人聯手伐曹,雍州諸郡目前都在曹賊手中,張公遣使請求締盟滅曹,馬騰必然求之不得。”

“還有韓遂,我家主公也已經修書與他,許諾只要他出兵幫助馬騰和張魯公滅曹,我家主公就請朝廷並設雍涼二州,表奏他爲涼州刺史,所以張公如果願意,還可以向韓遂求盟,建立三家聯盟共破曹賊。”

“這麼說來,我倒是有辦法勸說主公了。”楊松大喜說道:“賢侄放心,我明天就去拜見主公,請主公遣使向馬騰、韓遂求盟,聯手共破曹賊。”

“多謝叔父。”楊證大喜,又趕緊說道:“叔父,如果閻圃先生又提出反對,叔父不妨明着告訴閻圃先生,就說願意與他聯手舉薦劉備擔任北伐大將,請張公派遣劉備北上討伐曹賊,如此一來,小侄料想閻圃先生就無論如何都不會反對了。”

“啊?”楊松先是一驚,然後和楊長史一樣腦袋都被酒色財氣塞滿了的楊松也猛的醒悟了過來,微笑說道:“看來,明武公應該沒花少力氣調查我們漢中的事啊。”

“兄長,這可是一個一舉三得的好機會!”楊柏也醒悟了過來,忙湊到楊松的耳邊低聲說道:“兄長,勸主公締結張馬同盟,給劉劉皇叔增兵,派劉皇叔北伐送死,這麼一來,我們答應了劉皇叔、孟德公和陶太尉的事,不就全都可以辦到了嗎?”

楊松笑得更開心了,又向楊證說道:“賢侄,明武公封馬騰爲雍州刺史,許韓遂爲涼州刺史,對我家主公是不是也該有點表示?只有這樣,我家主公才能全力討伐曹賊啊。”

“叔父放心。早準備好了。”楊證笑着說道:“聽說漢中土地上曾經出土一枚漢寧王玉印,叔父等人因此奏請張公自立爲漢寧王,張公深爲動心,只因閻圃先生勸說才暫時放棄。若張公這次能與馬騰、韓遂聯手滅了曹賊,張公的漢寧王,我家主公出面保奏,請朝廷正式冊封,我家主公在朝廷說話是什麼分量,叔父想必十分清楚吧?”

說着。楊證還呈上了一道書信,微笑說道:“叔父,這是我家主公給張公的書信,還請叔父代爲呈獻。”

張鬆放聲大笑,道:“賢侄放心。你可以留在叔父家中暫住,靜侯叔父的佳音!”

………

於是乎,在初出茅廬的楊大少爺唆使下,深得張魯信任的張鬆兄弟立即就出手了,第二天就跑到了張魯面前,勸說張魯與馬騰、韓遂締盟滅曹,還介紹了陶副主任在馬騰、韓遂身上動的手腳。呈上陶副主任的書信,說明漢中軍滅曹後陶副主任給張魯的封賞,正爲曹軍威脅而煩惱的張魯大喜過望,立即就決定派遣使者北上去與馬騰、韓遂聯繫。嘗試組建滅曹聯盟。

期間和楊證預言的一樣,閻圃果然站了出來搗亂,雖然沒反對,但也表示擔心馬騰和韓遂出工不出力。只想讓漢中軍當炮灰他們躲在背後揀便宜,結果楊松又表示要舉薦劉備擔任北伐大將時。閻圃就馬上破天荒的和楊松兄弟站到了一方,聯手勸說張魯全力促成這個滅曹聯盟,並指出漢中軍即便不促成這個聯盟,曹操也必然遲早要再次侵犯漢中,與其被動等死,倒不如先下手爲強嘗試組建這個聯盟,若能成功,漢中便可安如泰山。

楊松和閻圃都建議這麼做了,張魯自然也就更不會遲疑了,當天就派出了使者北上去與馬騰、韓遂聯繫,要求結盟滅曹。而楊松則一邊對劉皇叔封鎖消息,一邊又秘密召見了毛玠,告訴毛玠說自己離間得張魯對劉皇叔生出殺機,近期準備派劉皇叔主動出兵北上送死,讓曹軍自行動手解決劉皇叔。毛玠對這個結果雖然不是很滿意,但考慮到讓劉皇叔主動到散關送死,也好過自軍費時費力的南下殲滅,便也勉強謝過了楊松的辛苦,趕回了長安向曹老大報喜。

順便說一句,毛玠當天就離開南鄭其實也是救了自己,已經探到他下落的楊證正準備動手向張魯告發,結果他卻搶先跑了,使得楊大少爺的出山第一功落了空。不過楊大少爺對此倒也沒有太過,還乘着住在楊松府中的機會,抓緊時間在楊松家裡轉悠,暗中尋找楊松兄弟的金庫所在,準備着將來行事。

十數日後,毛玠把楊松的答覆帶回長安,曹老大聽說楊松只答應派劉皇叔北上送死也不是十分滿意,但考慮到這麼一來還比較穩妥一些,可以確保更大希望拿下劉皇叔的首級,便也沒有繼續收買楊松直接除掉劉皇叔,只是在散關和下辨一帶佈置軍隊,準備迎接劉皇叔的北伐,也就是等劉皇叔主動北上來送死,誰知等來等去,等到的卻是一個巨大的噩耗。

對目前元氣大傷的曹老大來說,最大的噩耗當然是張馬韓三家聯手滅曹,和楊證介紹的一樣,陶副主任確實是以朝廷的名譽,冊封了馬騰爲雍州刺史,封了韓遂爲西涼,以天子詔命令二人出兵攻打曹老大,又暗中許諾韓遂,只要滅了曹軍就封韓遂爲涼州刺史,結果馬騰和韓遂雖然明白陶副主任驅虎吞狼的險惡用心,沒敢輕舉妄動,但是也十分動心,所以再當張魯的求盟使者抵達西涼聯繫時,馬騰和韓遂也就徹底的動心了。

“曹賊盤踞關中,既然要奪張魯的漢中糧倉,那麼遲早也會來奪我們的西涼產馬地。”馬騰和韓遂都是這麼想的,“與其被動等死,倒不如先下手爲強,和張魯聯手先滅了曹賊,既可以獲得官職土地,又可以減少損失,遠勝過被曹賊各個擊破!”

抱着這個念頭,馬騰和韓遂沒做多少考慮就答應了與張魯締結了滅曹聯盟,聯合關中八部軍閥準備出兵伐曹,曹老大探得消息大驚失色,趕緊把準備用來征討漢中的軍隊糧草調往隴西,置重兵防範馬騰和韓遂。而與此同時,得到了馬騰和韓遂答應結盟的消息後,張魯又聽了楊松的勸說,立即派劉皇叔率軍一萬北上攻打散關故道,策應馬騰和韓遂東進,閻圃一心想要借刀殺人除去漢中禍害,也再一次與楊松聯手,支持這次出兵,寄人籬下的劉皇叔被迫無奈,也只好硬着頭皮領兵北上,向曹仁鎮守的散關發起進攻。

當然了,劉皇叔硬着頭皮北上雖然有些不情願,可也不是打算敷衍了事,因爲龐統向劉皇叔指出,漢中軍這次北伐並非毫無希望,三家聯盟合力圍剿已經元氣大傷的曹老大,只要策略得當成功的可能其實極大,而滅掉了曹軍後,劉皇叔不僅聲威大漲,還可以乘機吞併關中勢力壯大自己,然後便可以放心大膽的拿下漢中,再圖益州天府之國。劉皇叔覺得有理,又因爲兵馬和糧草都是張魯供給,所以劉皇叔也就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在散關與曹仁很是打了一場惡仗,有力的牽制住了曹軍主力,爲馬騰和韓遂東進創造了機會。

如此一來,自然苦了還沒完全喘過氣來的曹老大,西面是馬騰和韓遂的直接威脅,南面是劉皇叔的有力挑戰,有限的一點兵力和糧草必須同時支應西南兩線,即便對此不懼也是贏了當輸,短時間內再無力量南下漢中。同時紙裡也包不住火,陶副主任在其中起的作用,也終於通過各種渠道送到了曹老大的面前,導致曹老大當場就掀了桌子破口大罵,“天殺你的陶賊!你是連喘氣的機會都不想給我啊!”

“奸詐陶賊,你一條驅虎吞狼之計,竟然硬生生的捆住了我和曹孟德兩大當世英雄的手腳,逼着我們只能自相殘殺,讓你坐收漁利,你狠啊!”

這是劉皇叔得知真相時發出的哀嚎,但即便知道是陶副主任搞鬼,劉皇叔也毫無辦法,因爲劉皇叔如果不聽張魯的命令進攻曹老大,陶副主任只要再花點金銀珠寶,馬上就能讓楊松和閻圃聯手要了自己老命。所以劉皇叔也沒有辦法,只好是抱着破釜沉舟的決心繼續猛攻曹軍,和馬騰、韓遂聯手猛攻曹軍。

第332章 九尾狐大戰神經刀(下)第367章 當然有證據第93章 臭味相投第52章 燙手山芋第401章 遠方親戚第105章 豪賭第270章 賢妻負心漢第331章 九尾狐大戰神經刀(中)第212章 破釜沉舟第73章 價值連城第93章 臭味相投第353章 虎落平陽第355章 飲鴆止渴第410章 連環奸計第36章 初戰(上)第282章 棄子第108章 牆頭草第276章 二賊爭鋒第321章 袁紹傳位第97章 凱旋歸來第355章 飲鴆止渴第4章 送信第301章 適得其反第134章 罪當斬首第73章 價值連城第372章 烏合之衆第447章 皇叔出手第181章 騎牆觀風第134章 罪當斬首第335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8章 赴湯蹈火第154章 孔明先生第207章 顛倒黑白第62章 皇叔反撲第18章 霹靂車第39章 再度出征第36章 初戰(下)第423章 輕取南陽第321章 袁紹傳位第386章 火山爆發第335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102章 種子第33章 曹老大詐死第216章 互換人質第329章 對陣諸葛第177章 歷陽之戰第361章 三人成虎第14章 陶應有軍(上)第119章 招降呂布第36章 初戰(上)第189章 羅網漸漸張開第374章 被洗腦太嚴重第141章 陶應又求和第153章 別得罪小人第353章 虎落平陽第189章 羅網漸漸張開第378章 練兵第165章 假貨偏逢三一五第333章 真相大白第77章 拆遷小沛(上)第396章 爲了抄家第431章 決戰之前第56章 又被耍了第180章 節外生枝第46章 誘敵第265章 自食其果第83章 陰風漸起第224章 雙簧第155章 楊長史神威第164章 冤家路窄第266章 畫蛇添足第1章 老實孩子第372章 反陶賊聯盟第10章 二讓徐州第333章 真相大白第366章 你就這麼恨我?第346章 引火燒身第418章 打草驚蛇第87章 誰比誰狠(下)第114章 竹籃打水一場空第335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145章 忍無可忍第132章 麻煩來了第313章 奇峰突起第172章 我就是來離間第115章 和談第372章 烏合之衆第355章 飲鴆止渴第131章 摧枯拉朽第438章 報仇第210章 趙雲問題第416章 江東歡歌第357章 神秘內奸第350章 目標是陶賊首級第419章 最後先手第303章 沮授之死第68章 殺虎滅豹第169章 老鄉見老鄉第334章 諸葛妙計安天下
第332章 九尾狐大戰神經刀(下)第367章 當然有證據第93章 臭味相投第52章 燙手山芋第401章 遠方親戚第105章 豪賭第270章 賢妻負心漢第331章 九尾狐大戰神經刀(中)第212章 破釜沉舟第73章 價值連城第93章 臭味相投第353章 虎落平陽第355章 飲鴆止渴第410章 連環奸計第36章 初戰(上)第282章 棄子第108章 牆頭草第276章 二賊爭鋒第321章 袁紹傳位第97章 凱旋歸來第355章 飲鴆止渴第4章 送信第301章 適得其反第134章 罪當斬首第73章 價值連城第372章 烏合之衆第447章 皇叔出手第181章 騎牆觀風第134章 罪當斬首第335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8章 赴湯蹈火第154章 孔明先生第207章 顛倒黑白第62章 皇叔反撲第18章 霹靂車第39章 再度出征第36章 初戰(下)第423章 輕取南陽第321章 袁紹傳位第386章 火山爆發第335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102章 種子第33章 曹老大詐死第216章 互換人質第329章 對陣諸葛第177章 歷陽之戰第361章 三人成虎第14章 陶應有軍(上)第119章 招降呂布第36章 初戰(上)第189章 羅網漸漸張開第374章 被洗腦太嚴重第141章 陶應又求和第153章 別得罪小人第353章 虎落平陽第189章 羅網漸漸張開第378章 練兵第165章 假貨偏逢三一五第333章 真相大白第77章 拆遷小沛(上)第396章 爲了抄家第431章 決戰之前第56章 又被耍了第180章 節外生枝第46章 誘敵第265章 自食其果第83章 陰風漸起第224章 雙簧第155章 楊長史神威第164章 冤家路窄第266章 畫蛇添足第1章 老實孩子第372章 反陶賊聯盟第10章 二讓徐州第333章 真相大白第366章 你就這麼恨我?第346章 引火燒身第418章 打草驚蛇第87章 誰比誰狠(下)第114章 竹籃打水一場空第335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145章 忍無可忍第132章 麻煩來了第313章 奇峰突起第172章 我就是來離間第115章 和談第372章 烏合之衆第355章 飲鴆止渴第131章 摧枯拉朽第438章 報仇第210章 趙雲問題第416章 江東歡歌第357章 神秘內奸第350章 目標是陶賊首級第419章 最後先手第303章 沮授之死第68章 殺虎滅豹第169章 老鄉見老鄉第334章 諸葛妙計安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