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蕞爾小邦

聽完內侍對嚴顏信件內容的稟報。劉璋臉色變的更難看了。蜀國太帶着一絲自得的意味對劉璋說道:“璋兒,爲娘說的沒錯吧。趕快下決心,將樑國軍隊請出蜀境吧”

劉璋冷言吩咐左右說:“傳我王令,準備豐厚物品犒賞樑國的趙雲軍,然後將他們禮送出邊境。另外,在巴西,巴中二郡加強警戒,以防意外發生。”

……

當趙雲軍團經過長途跋涉,從米倉蜀道返回漢中時。他們驚喜的發現,樑王馮宇正親自在路口處迎接他們。

趙雲三步並做兩步來到馮宇面前,向其叩拜,卻被對方一把拉起。

馮宇意味深長的說道:“子龍不必多禮,汝等此次南征平蠻,自是辛苦了。但是以後還有更艱鉅的任務等着你們,不過下一次出征的就不只你們這一支軍團了。”

趙雲軍團沒有迴歸筑陽,而是留在了漢中。此外,更多的兵力源源不斷的從筑陽調來。除了漢中,樑國控制的巴東郡也在聚集兵力,典青軍團全團被派往巴東巫縣。

通往巴西閬中的巴水上游,專門設置了一個軍鎮。軍鎮的碼頭船塢處,停滿了從它處源源不斷運來的維京戰船。

這些戰備並非秘密進行,劉璋很快通過前沿細作斥候得知這些情況。這讓劉璋很是不安。

……

南陽宛城,皇宮朝陽殿。

此時正是進行着早朝的時候。君臣完成一些日常例行公事的議題後,司禮的黃門太監高聲唱道:“有本啓奏,無事退朝!”

大殿中,一個聲音突然響起“臣有本奏!”

羣臣側目望去,原來是太尉楊彪。皇座上的劉協點了下頭,表示讓楊彪說下去。

“稟奏聖上。蜀王劉璋給朝廷發來函件。說樑國正在漢中,巴東兩郡集結兵力,似乎有圖謀巴蜀之心。請求朝廷給予干預。”

劉協眉頭微微一斂,回覆道:“不可能吧。前不久,那樑王不還出兵協助劉璋平定了叛亂了嗎?是不是蜀王想的太多了。”而後劉協又將目光投向蔡邕。

蔡邕只好出列解釋道:“啓稟聖上。樑王集結兵力在漢中,巴東一帶不假。但這都是爲了防範異族大舉入侵。

據樑王查證,前幾年,永昌郡之南的蠻荒之地突然出現大股異族。這些異族可能來自身毒的朱羅國或百乘國。

他們還乘我中原人口凋零動盪之機,大舉攻略南中。當下,包括永昌郡在內的大半個南中都落入這些外番之手。並很有可能繼續北進,深入我漢土腹地!”

蔡邕此言一出,本還安靜的大殿頓時出現嗡嗡的交頭接耳之聲。劉協本人也露出驚訝疑惑的表情。

朱雋出列道:“此事斷是匪思所疑。朱羅百乘這二國,老臣聞所未聞,老臣只知道身毒現在乃貴霜國所統治。即使真有這兩國,想必也是蕞爾小邦。據老臣所知,那南中之南乃千里煙瘴之地,兩個小番取此地又有何用?”

蔡邕眉頭一皺道:“哎呀!這些情況都是樑王仔細打探過的。那南蠻之亂就是因此而起的。這個…這個還有越國公可以作證。南蠻受外番異族北上壓迫,除了向北,也向東進行了遷移。但越國在象郡做了充分準備,所以讓南蠻沒有向東擴散。而且越國還發現過外番異族的前沿探馬蹤跡。”

朱雋還是不以爲然的說道:“即使這些都是事實,兩個小番對我大漢又能構成什麼威脅?我們大漢現在雖剛剛經過戰亂動盪,人口凋零。但對付蕞爾小邦還是綽綽有餘的。無論朱羅還是什麼百乘,或兩個一起來。他們若當真對我漢土腹地攻侵,越國公和蜀王就足以對付他們。實在不行,再向諸侯請援不遲。”

楊彪也附和道:“想必是樑王過慮了。讓蜀王產生了誤會。蔡司徒下次探親時,可以勸勸汝那女婿樑王,要他不必過於敏感。”

蔡邕聽了他們的話,氣得說不出話來,心中悶着一口氣,乾脆不再言語。

皇座上的劉協乘着他們爭論的時刻,已在自己腦中將此事思緒了幾遍。現在他做出決斷,終止了殿下的爭論。

“傳朕詔令,要蜀王劉璋不要過於敏感。樑王馮宇以信義著稱天下。朕相信他斷不會違背白馬之誓--無詔去攻打蜀國。同時也向樑國派出持節御使,告誡樑王,無論有何理由都不得出兵蜀國。除非有蜀王邀請或蜀國真被異族外番侵佔。”

……

蜀江之南與橫斷山脈間有一條不到十五里的狹窄平原地區。越過這片平原,便是延綿千里,遍佈崇山峻嶺,高原,喀斯特地貌的南中地區。

當下這條小平原上,聳立着包括嚴顏大營在內的幾座蜀軍大營。做爲追剿南蠻餘部的本營。

遠方,騰起股塵埃,一股人馬正向一座營壘歸來。爲首者正是須發花白的老將嚴顏,他的坐騎胸前懸掛着兩三個蠻兵人頭,跟着他的兵卒也用竹竿挑着十幾顆蠻兵的人頭。似乎他們打了勝仗。

但嚴顏看上去面色沉重,跟隨着他的兵士也是士氣不振的樣子。蠻軍雖然元氣大傷,再也沒有實力進入到平原地帶,與蜀軍一爭高下。但是蜀軍在崇山峻嶺之中也難以剿滅他們。

據嚴顏所知,張任,孟達幾路蜀軍也比他好不了多少。孟達甚至向蜀王劉璋諫言撤到蜀江以北,不再對南蠻進剿。

此舉嚴顏雖然反對,但孟達的建議也有其道理,這個時候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圍剿南蠻,除了防止他們恢復元氣,再次做亂外看不出有什麼實際意義。而且這種方式的圍剿方式也無法抑制住南蠻。

嚴顏還在馬背上沉思時,不遠處的山林中突然響起一種奇特的號聲。

第805章 九州決戰第739章 宛若迷宮第213章 鏖戰成都第092章 突襲第1081章 白紙換真金第1038章 偷運艦船第664章 不設防的外城第386章 峽口狙擊第018章 對峙第566章 自信的山賊第244章 地下世界第477章 遵令不奉詔第416章 海灣伏擊第570章 老手段不靈了第189章 張魯救母第168章 兩儒舌辯第893章 強買強賣第755章 淺海第1114章 軍令狀第975章 太上皇第763章 洞窟殺戮第1106章 萬一第208章 巴蜀“巨坑”第364章 兩種死法第428章 狼狽而行第530章 盪滌南陽第207章 屠狼第687章 燒橋第944章 沙漠大決戰第003章 契約第962章 想做真皇帝第793章 憑空出現的浮橋第533章 援救程普第780章 擒王第1051章 水和白麪包第070章 孫權爲質第129章 巧遇諸葛玄第022章 特殊交易第173章 封鎖渭水第072章 不要惹禍精第638章 兵臨方城第296章 孤城朔方第286章 天子見皇叔第799章 皇弟出使第1131章 千艦雲集第807章 蘇萊曼山脈下的塢堡第418章 南下的第一艦隊第653章 紅光一閃第074章 華雄第380章 大破烏孫第1109章 局勢初定第974章 一件大事發個單章說明下第214章 博弈第500章 丹口之戰第427章 襲佔吳哥第507章 絕處逢生第426章 被改動的計策第459章 密約第114章 長安鏖戰第862章 新鮮玩意兒第282章 江陵風雲(五)第201章 外番入侵第630章 冰城難克第013章 二十多歲的家主第1026章 不能動的近衛軍團第983章 林茨哨所第237章 南征的少年第644章 聲右擊左第481章 登基稱帝第1007章 獅熊大戰第910章 西面戰事第531章 孫權復仇第649章 生死時速第339章 不設防的島嶼第1058章 摩梭利斯的算盤第979章 遇伏第516章 老陰山第621章 腸子都悔青了第496章 給還是不給?第913章 波斯府大都督第986章 攻防激戰第144章 二袁稱帝第142章 諸侯亂則漢室亡第799章 皇弟出使第126章 令諸侯第305章 火盆第502章 不可複製的戰術第675章 “千里駒”的突襲第066章 張諮不能死第556章 強奪堅城第527章 閃電攻城第365章 北冥之洋第1030章 戰利品第159章 不姓劉第026章 真真假假第006章 更多的系統秘密(求推薦)第174章 困獸第958章 聲東擊西第080章 二選一,趙雲
第805章 九州決戰第739章 宛若迷宮第213章 鏖戰成都第092章 突襲第1081章 白紙換真金第1038章 偷運艦船第664章 不設防的外城第386章 峽口狙擊第018章 對峙第566章 自信的山賊第244章 地下世界第477章 遵令不奉詔第416章 海灣伏擊第570章 老手段不靈了第189章 張魯救母第168章 兩儒舌辯第893章 強買強賣第755章 淺海第1114章 軍令狀第975章 太上皇第763章 洞窟殺戮第1106章 萬一第208章 巴蜀“巨坑”第364章 兩種死法第428章 狼狽而行第530章 盪滌南陽第207章 屠狼第687章 燒橋第944章 沙漠大決戰第003章 契約第962章 想做真皇帝第793章 憑空出現的浮橋第533章 援救程普第780章 擒王第1051章 水和白麪包第070章 孫權爲質第129章 巧遇諸葛玄第022章 特殊交易第173章 封鎖渭水第072章 不要惹禍精第638章 兵臨方城第296章 孤城朔方第286章 天子見皇叔第799章 皇弟出使第1131章 千艦雲集第807章 蘇萊曼山脈下的塢堡第418章 南下的第一艦隊第653章 紅光一閃第074章 華雄第380章 大破烏孫第1109章 局勢初定第974章 一件大事發個單章說明下第214章 博弈第500章 丹口之戰第427章 襲佔吳哥第507章 絕處逢生第426章 被改動的計策第459章 密約第114章 長安鏖戰第862章 新鮮玩意兒第282章 江陵風雲(五)第201章 外番入侵第630章 冰城難克第013章 二十多歲的家主第1026章 不能動的近衛軍團第983章 林茨哨所第237章 南征的少年第644章 聲右擊左第481章 登基稱帝第1007章 獅熊大戰第910章 西面戰事第531章 孫權復仇第649章 生死時速第339章 不設防的島嶼第1058章 摩梭利斯的算盤第979章 遇伏第516章 老陰山第621章 腸子都悔青了第496章 給還是不給?第913章 波斯府大都督第986章 攻防激戰第144章 二袁稱帝第142章 諸侯亂則漢室亡第799章 皇弟出使第126章 令諸侯第305章 火盆第502章 不可複製的戰術第675章 “千里駒”的突襲第066章 張諮不能死第556章 強奪堅城第527章 閃電攻城第365章 北冥之洋第1030章 戰利品第159章 不姓劉第026章 真真假假第006章 更多的系統秘密(求推薦)第174章 困獸第958章 聲東擊西第080章 二選一,趙雲